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四百四十二章 求贤(上)

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四百四十二章 求贤(上)

作者:南山野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刘巴携秦宓一同走出客舍,往前院而来时,蒋琬已经被刘宅仆从引入。

路上这短短几十步距离,刘巴于秦宓,也将蒋琬之身世,大致介绍了下。

知其同表弟刘敏,皆为才学卓越之辈,于零陵郡远近闻名,秦宓略有听说,遂更加好奇。

待于院中相见时,但见之体态魁梧,器宇轩昂,秦宓不由得叹一声,当真是零陵好男儿!

今次益州牧刘璋,让之于交州而上,入零陵,至襄阳,再往许都,真以不虚此行。

但看刘巴领着一名陌生男子而来,来者面带笑容,于人亲切之感,气势亦是不凡。

蒋琬之本人,是以忍不住打量一番,面露讶色。

好在刘巴于双方相熟,先一见礼后,介绍道:“公琰,吾为汝介绍一下,此为益州从事祭酒秦君也!”

蒋琬与刘巴相交这些日子,于刘釜手下之人非常熟悉,刘巴这么一说,他即知道面前是谁了!

其当即下拜道:“琬见过秦君,秦君乃蜀内名士,亦为琬敬重之人。不晓得今日会在子初这里相逢!”

秦宓亦忙回礼道:“蒋君勿要多礼!蒋君乃零陵名士,今过零陵,宓该亲自拜访才是。

今次宓至刘君住处,恰逢蒋君,也是适逢其会。”

随即,在刘巴的引导下,三人同回客舍。

仆人早重新添置了案几,并以换上了茶水。

兴之所及,刘巴即让仆人准备酒宴。

三人于客舍且谈,多论述学术,秦宓趁此机会,则谈论其成都之学校建设,令有将制之《蜀科》。

当论述到《蜀科》之时,刘巴表示出了兴趣,赞赏道:

“焉父子主政益州十多年,法纪涣散,璋注意到益州大族之症结,但为时晚也!

当下刘益州皆大胜之势,又以稳益州人心,重订法度,正以为合适。”

蒋琬本一直倾听,他与表弟刘敏皆处于零陵之地,以才名知于郡地。

同样地,从建安元年至今,刘釜以仁义著称于世,为之敬佩,尤其两年前之疾疫,刘釜不惜花费巨大力气,亲临前线,诊治疾疫,已经为蒋琬视为“治世”之人。

这次得闻蜀内为刘釜安排,制定《蜀科》,以扬法度,自生出一种向往之感。

无论益州,当今之天下,但因割据,各方之间,可不正是法纪涣散,《汉律》不存。

若无律法之约束,受罪者是谁?

乃普通之百姓也!

蒋琬与表弟刘敏,见惯了天下之乱,并以匡扶汉室,振兴大汉江山,为己任。

同刘巴不同的是,他之本人,包括岁春时,为荆州牧所召,为郡吏的表弟刘敏,皆以曹操为奸雄,非匡汉之主。

真正的能匡扶汉室者,于之看来,不过刘备、刘釜、刘表,此中汉室宗亲也。

刘表以年迈,志气大减,更多受荆州士族制衡,蒋琬早早将之排除在外,遂以心中,以同因仁义而著称的刘玄德和刘季安能救大汉之人。

这些时日来,知晓刘备前番于襄阳停留,后又返回寿春,蒋琬本有意投效,但最后因事耽搁。

借今日之机,加上前次益州牧刘釜得汉中之势,蒋琬心中实际已经有了入蜀谋事之意。

秦宓出言中,一直观察着刘巴和蒋琬之表情。

当说完刘釜欲重订益州律法之事,并将当下的益州政农诸事以做介绍后,他话语一转,道:“制定《蜀科》,以安益州,令政通人和。有军师将军诸葛亮、别驾景顾,大儒任安等人行之。

然事关重大,刘益州以为更需天下士人辅佐,以为益州基本法度。

零陵刘君,蒋君,无不为名士,才名远播。

宓今次过零陵,正以受使君之命,以请君等,入蜀相助。

使君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正待寻君等相助也!

若非使君因公事忙碌,难以出蜀,定是亲自拜会也!”

道完最后一句,秦宓径直起身,面向刘巴和蒋琬深深一礼。

他为刘釜出使,就是代表益州牧刘釜本人。

这番一礼,实际也是秦宓看出刘釜手下,当下正缺可用之人,而以礼遇。

刘巴和蒋琬,皆是一愣。

但同样被秦宓气度折服!

随之二人来到秦宓面前,将此间益州州府重臣,蜀内名士扶起。

最终还是刘巴当先开口道:“刘益州之心意,吾等皆知。但事之重要,还请让吾等多思考两日才是。”

但看仆人于外张望,天色已至黄昏,刘巴又笑道:“时下晚宴已备好,吾与秦君,公琰,边于秦君接风洗尘,边言谈如何?”

秦宓颔首笑道:“善!”

……

成都。

自秦宓出蜀为使后,相关之事,渐由诸葛亮交接助理之。

踏入十月后,一场冰霜之下,蜀郡之地,气温一夜之间,迅速降了下来。

州府诸事理顺,但制定并完备《蜀科》之事,用时良久。为正法纪,州府诸属僚,商议之后,在诸葛亮建议下,别驾景顾认同下,决心继续于益州行大汉律,以行约束法治。

在此番整治之下,州郡之地,以官寺为主,气象焕然一新。

十月中,各地农事基本忙碌结束。

成都州学,历时半年,终得建起,刘釜亲自出席仪式,并请为此劳苦的先生任安,写下“成都州学”四个大字,以做牌匾,挂于州学大门之上,并接见了第一批,由各郡推举和考核之士子,入成都州学进学。

于州学建立后,而虑到法正、张松、泠苞等人,连番向之上书,言及大军重整,并以征兵扩军之下,军中地方中层将领缺乏,以各地主军事之将才,有些青黄不接之现象。

刘釜心知,这是手下人才缺乏之表现,更以将才为先。

是以让驻守各地之将领,从底层开始培养提拔,并打算开年,于州学之外,兴建军学,以培养专门军吏。

十月十七日。

刘釜以别驾景顾、军师将军诸葛亮共同协调州府诸事,其本人则带着妻子,于賨军护卫下,归往德阳老家以祭祖。

这次归乡,除过祭祖,刘釜实际还有一个目的,是以打算顺路亲自拜访两名士人。

一为庞羲叛逃后,留于安汉的庞羲旧部邓芝,一为正在广汉游学,并于涪县隐居的费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