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四百二十四章 蜀对(下)

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四百二十四章 蜀对(下)

作者:南山野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釜知诸葛亮有话说,他同样有话问询。

时下他已得益州大部,只剩汉中归属。然,想匡兴天下,驱逐曹贼,平天下割据诸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明面上,刘釜得此势,已能初步争锋。

可于前进之路,未来个人成事上,他多有艰难忧思,迫切需要一个与他志同道合者,从旁开导指引。

从数年前相对后,刘釜自觉诸葛亮不负其名,是他的“道友”,也是他需要努力争取之同行者、开导者。

书舍,烛火跳动不已。

刘釜以沉吟,随之抬头,认真请教道:“今益州为我初平,汉中再有危急,曹操欲取而堵我门户,而汉中张氏意图不明。

凉州、关中,军阀混乱。东有刘表、张羡,如恶虎环伺,西有羌人骚乱。

刘备势起,孙策称霸于江都,恐将再夺交州,有陈君之辅,我兄刘荣相卫,亦艰难困苦。

今取益州之战,南中数年积蓄,花费殆尽。再夺汉中,已是竭力所行。

釜负兴汉室之责,行事间,以人为本,自诩问心无愧。

可于暗处,危机四伏于身,艰难而不敢莽为,是以处处小心,即以眼下更为艰难,常夜不能寐。

孔明何以教我?”

垂耳倾听之诸葛亮,缓缓抬起头,一双星眼清澈而又充满智慧,笑容殷切,真心回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使君能以忧思,志在天下计。

尤以今下,使君处一州之事,比大多数人更为清醒,所忧必然,更以人之常情。

旁人难及也!

此为州府之幸,为官吏将领之幸,益州百姓之幸耳!

使君即以问亮,亮复又三问,想请使君先以作答,不知可否?”

诸葛亮从容含笑之模样,不吝夸赞,让刘釜心情不由平缓,他颔首道:“孔明之言,让釜心愧……

不知孔明有何问题,但请说之,釜知无不言!”

诸葛亮停顿熟悉,正襟危坐,摸着下巴浅浅胡须,道:“使君以为曹操势强,又掌朝廷大义,其实力雄厚,若是夺得汉中,难以敌乎?”

刘釜点头道:“然。”

“使君以孙刘行于江南,威胁交州,集世家之力,恐交州难守,后路再无?便是将来北上,伐荆、扬二州,亦是困难?”

“然也。”

“使君可还忧,今次便能顺利先曹操一步,得汉中,关中、凉州亦难平。若曹操行平袁绍,得并、冀之地,举兵南下,势亦难挡。大事未成,忧思中道崩塌,是否?”

“是。”

一问一答间,舍内逐渐陷入沉默。

只是下一刻,诸葛亮话语一转,出言道:“使君为大汉天下,以重忧。且亮之所述,只是使君往最坏处之考量,是否?”

刘釜不禁失笑道:“这是孔明之第四问了?

不过,我与孔明答曰,同样为‘是’。”

诸葛亮素聪慧,他想起来,方才确实只是想听刘釜于三问之答,双颊微红,是于夜间不太明显,蹙眉以思,转而昂首轻言道:“使君以忧重,亮即于此言之。

使君乃大汉宗室,长沙定王之后,得当今天子之赏,更得授衣带诏。

曹操有朝廷大义,使君是仁义,是道义。

便是曹操得汉中,聚关、凉军阀,只要使君一声令下,以做备战,借山川之险要,足能拒守。

曹操以为窃国之贼,世人自聚于使君威望之下,仁者无敌,将来可以寻机出征。

至于交州之地,有陈君等在,又有使君多年恩惠,行流民戍土,只要士氏能相厚。

孙策再大,行现下之地固守,无患也!

孙策又有徐州曹操之地,与刘备、刘表皆有暗地交锋,其内部之不合,正可为使君所用。

往好处想,使君正可借此,相互交集,除强敌,而取荆、扬之地。

这即为坏处之打算,水来土掩,不知亮可解使君之忧?”

正像诸葛亮说的那样,刘釜目光长远,但也有一个缺点,把战事总喜欢往坏处想。

以为曹操,刘表,袁绍之属,为劲敌。这样看去,便常以高估了敌人之实力,而贬低了自己之实力。

故以每逢战事,汉中情形未决,刘釜已经将汉中当做曹操占领后,如何举兵防卫来处置。

身处于局内,旁人是于自身高估,刘釜是于己身低估。

诸葛亮短短数月总结的很是到位,刘釜顿觉云开雾散,抚掌道:“善!孔明乃吾解忧茶也!”

他随之拿起茶水,示意诸葛亮轻饮润喉。

刘釜在将茶杯放下后,继续道:“孔明已知,也已赞成,无论曹操究竟何为,我取汉中,是为汉中之重要。

集益州之力,此必得也!

但即能得汉中之下,我欲信大义于天下,计将安出?”

对于刘釜提出从益州开始,得天下之问,诸葛亮正是思衬良久,在踏入蜀地,结合实际后,正以定策,也是今夜本想交谈之重点。

先以刘釜开解,现今说出,正是时机所在。

恰刘釜似知所想,竟主动提出。

诸葛亮答道:“观天下之势,袁绍时已微弱,但得并、冀之土,如使君前言,早为强弩之末。

曹操得兖豫、青徐之地,占尽优势,可据守,但可不可与之争锋。

刘表微弱,南有张羡之地,其居荆州之所,又有孙策、刘备,从旁虎视眈眈,便是有心得益州,亦无力而往,使君足可同之交好。

但于交州之地,使君尽可交付南海太守,另有陈公台,自不需放太过精力。

从今看,使君即是将来得汉中,居益州富饶之地,高祖因之得帝业,此即为优势。

但想匡扶汉室,除可继续获得关、凉军阀支持,试做交好,以做招抚外,荆州为必取之所。

荆州之地,北据汉中、颍川相通,东连扬州,西据巴蜀要地,南又有交州。

使君今以安南中,此隐患早除,蜀地人皆归心。

若再得荆州,连接益、荆、交三州之地,北得关、凉,西安抚胡羌。

借汉宗室之名,以当下任公、主导建设学宫为辅,招纳天下士人,内修政理,外先想办法结交好孙策、刘备。

何愁大业不成?汉室不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