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律己

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律己

作者:南山野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通过仲长统细微的表情变化,刘釜即能判断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位三国历史人物。

能让他记住此人,是因为仲长统超越时代之思想,及之敢做敢为敢言之行。

仲长统,表字公理,正是其之所言山阳人。

传闻其人是于二十岁时,方游历天下。然当下所见,显然是仲长统提前出游。

因之性情,时人称为“狂生”,便是州郡之相召,他皆拒绝。后荀彧知其名声,收于曹操帐下,但未受重用。

在之丰富经历下,其人著作流传于世的《昌言》。

其否定宗教神学,言之“人事为本,天道为末”,并认为“唯人事之尽耳,无天道之学焉”。

如《群书治要》中总结那般,仲长统觉得“信天道而背人事者,是昏乱迷惑之主,覆国亡家之臣也”。

概括一句话,即是人定胜天,

于汉时能想到这些,可见难得。

从当时代讲,这还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之士。

实际在今日万户移民路过滇池之处,左栋已经汇报了胜休发生之事,刘釜便默记下此间姓名,并使负责今日夜宴的文童,专门将其人邀请到来。

眼前的仲长统尚未退去少年人的青涩,只是布满了见证世间之悲惨,充满了悲天悯人,以及对大汉当下时代之批判。

便是入南中以来,见他于南中之施政,充满质疑,刘釜亦能理解。

随着权势之提高,责任之加剧,刘釜之处事范围也不局限于一县一地,而是到了郡府,整个南中。将来之时,或是一州,乃至于天下。

这些时日来,刘釜实际常于无人之时,扪心自问,他,尚能坚持最初之梦想乎?

会不会为权势所迷,于数十年后,变成一个普通的肉食者?

忘却当年定下的匡扶之志?革新之志?开拓之志?富强之志?

刘釜不敢确定,他需要一个人来时刻让之保持清醒。

这个时候,即于今日,仲长统出现了。

“如君之所言,鄙人表字正唤作‘公理’。”

仲长统老老实实说完这句话,面对四周聚集之目光,头脑有些发白,竟直接忘却了方才要问什么。

于事实上,见过蜀外之地太多悲苦。一入南中,便是他多有批评,乃至不顾当众拆过刘釜的台。

可并不妨碍,其对此中早在蜀外盛传、接纳流民,仁义道德几无挑剔的平南将军刘釜,越加赞美,引以为偶像。

徐、扬诸地,乃至于北方多所,用他一月前,从荆州而下,周游诸地,于简牍上之记述:“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

百姓呢?生活无依无靠,饿死于荒野无人埋葬,此所以他之恶也!

在踏入南中,经过最初误会,他明白刘釜治下,与外界相比,转移流民,接纳百姓,分以田地……此中行径,仿若乱世中的天堂。比之所见的荆州牧刘表治下,以仁义著称于世的刘备治下,更添实际,更重行动!

但亦不乏问题,仲长统觉得可以做的更好!

考虑到刘釜这般人物,下次相见可能遥遥无期,遂不惜当众问之。

但刘釜于之相知,面对“偶像”,这种无形的重视与认可,让正处于热血年纪之本人,一时半会也难以回过神。

刘釜并未在意仲长统的失礼,也未解释,其如何知之表字。而是目光于之身上,略作停留,然后望向左右众人,大方言道:“仲君、乃至于诸君,皆为迁入移民之属,于陌生之环境,未知之将来,官寺之律令,官吏之所行,多有困惑,此当人之常情!

今次之宴请,除感念诸君迁入辛劳外,我亦欲倾听诸君之想法,以为汉寺之完善!”

随之,刘釜眸光重新落于仲长统脸上,鼓励道:“即是仲君发出此问,可由君先言!

此中事,我非面面亲为,但今日宴中,各方主掾多在,亦可由之回复。”

片刻回神下,仲长统已经镇定了心理。

为刘釜所言打动,仲长统踏出案外,深深一揖,然后起身道:“踏入律高,至胜休,今至滇池。

请恕仲长统无礼,便是有所闻所借,但吾亦有十一处疑惑,事关移民安顿,百姓生活、律令执行等诸多方面,需要解惑!

其一者,敢请问将军,道路之建,劳民伤财,今之于南中,方为君平,依吾平路所见,然家户生活依旧多贫苦,缘何不与黎民安顿,百姓富足再起?

其二者……”

仲长统负手而立,面无惧色,如同一块刚硬的石头,虽处于宴席之末,但很快其人就成为了焦点。

在之旁侧,刘釜认真倾听,不断颔首,没有丝毫打断,就是这般善于纳谏、开放之气魄,另有方才真挚之言,个人之坚持决策,即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群入蜀投效的士子,无不面露振奋,此方为明主,成大事者也!

而在面对仲长统的十一问,前五问,刘釜皆亲自解答。

由官寺与百姓,双方面考量,全方位解答,言之有理,即如仲长统自己也是哑口无言。

后数问,事关军政,柴米油盐,大小诸事,刘釜让法正、泠苞、邓贤等与宴、且参与制定法令之军政主掾分别作答。

仲长统之后,又有数人起身,壮起胆子问询。

这里面有同仲长统一样入南中的士子,有的是幸运入内的普通百姓之家,有选择安生的高门大户,更有曾于蜀外官寺效力,前来投效之吏者。

毫无疑问,这一夜的宴请,比预料之中的时间,持续的还要长。

宴末之时,刘釜再起身,言请士子,包括所有有能力者,能加入地方官寺,一起建设南中之所,以为生民安生之地。

在旁人羡慕眼神中,刘釜亲至仲长统案几之前,握着其人之手,道:“世人常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仲君乃忠贞直谏之辈,然南中官寺运转之下,便是我之本人,亦有得失之君。

我想请君于侧监督,以为府吏,查漏补缺,并于律己,不知仲君可愿乎?”

仲长统有些走心,正于思索。

见刘釜行来,于面前之言,目光恳切,他不由自主地起身,随即拜倒:“劳将军信任,统愿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