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三百零三章 期限

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三百零三章 期限

作者:南山野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雍斐面色变化,为刘釜尽收眼底,他心里随之确信,如前番谋事的雍氏族长雍熙等人,当是率部逃亡了,所以才有雍斐今日之行。

时间上看,大概继卑水、台登之失后,见大势已去,才有了如此抉择!

可见雍氏行事机密,连邛都隐藏的青衣卫也是瞒过。也或者,是经过阐县等地之失,雍氏寻觅其中巧合之事,进而猜到己方内部有汉军密探,遂小心行事,亦是说不准。

但难掩雍氏“背信弃义”,企图蒙蔽之现实。

刘釜抓住这一点,带着浓浓失望之色,道:

“若雍氏还有诚意,就不该取巧,更不该视上次的约法三章而不顾。

世人皆知,雍氏之所为,本就罪有应得。

雍公为南中名士,学识渊博,应该明白此中道理,却不晓是被哪位‘高人’指点。

且于此事,我未有牵连之意,看在雍氏祖先之为汉之贡献,以雍氏投降,愿辅助我等平定南中,可诛首恶,不灭全族。

但现在种种,敢请问雍公,雍氏何以如此欺我?”

他这般平铺直抒,只把雍斐问得哑口无言,整个人的脸色,青一块白一块。

一畔之杜琼,性格继承了任安的耿直,发现汉军内部被雍氏欺骗,早就心有怒火,随之冷冷道:“将军之言,看来为实也!

另如将军所说,叛乱本是诛族大罪,当下其为平南将军,有全权处置之权,但只诛恶者,不牵连全族妇孺,此当为仁举。

雍氏不执行,却以蒙骗。诚不该尔,如何谈及信义。

雍氏内部人或抱侥幸,但雍公乃本地名士,与吾师熟悉,又在蜀外游历多年,再担任官吏,当年官声亦是极佳,如何不明白?”

刘釜和杜琼,一人一语,从律法到信义,终于是一步步击垮了雍斐的心理防线。

雍斐到来南安,亲谈事宜之前,其实也考虑过事情败露,善后问题。事到临头,他知道面对平南将军刘釜,这位让人望而生畏的后起之秀,一切解释都是枉然。

好消息是,便是最坏之结果,雍氏此番再犯众怒,即使有灭顶之灾,雍熙已带财物、少部分族人秘密远遁,此时已经当以出了越嶲,留有火种,不至于完全灭族。

现在还想要保全邛都的雍氏无辜族人,如之所言,也只有真正的“诚意”才能打动。

而雍氏还剩下什么?只有积累数百年且遗留的财物,以及对南中之地的熟悉,及蛮夷之熟络。

前者,明面上的雍氏所有财物,即是此番不贡献出来,也会在越嶲平定之后,以为充公,只有后者,或能为眼前的平南将军提起一些兴趣。

当然,雍氏暗地里,还可以贡献的,远不止这一些……

官舍内的气氛有些沉默,雍斐紧皱眉头,最终不再抱着任何侥幸,做出决定,他沉声道:“如将军之语,雍氏内部此番之变动,实则为吾所谋,此为吾一人之过也!事后,吾愿为将军处置!

而在吾雍氏投诚后,钱资自当属于将军分配。但为保全吾雍氏无辜之众,吾代表雍氏,愿将隐藏之库资全部献于将军,其中财物如此所书两倍有余。今次兴兵,此为吾雍氏剩余之所有……”

听到这里,刘釜和杜琼皆有动容。

他们动容的倒不是雍斐的“诚恳认错”,而是雍氏掩藏的财富。

南中大族中,以雍氏最富,孟氏最强,传言不虚也!

这还没结束,雍斐见刘釜第一次动容,果如所料。可见此部汉军为州府所抛弃,实在过于“贫穷”,最欠缺的就是军资。

同时,平南将军刘釜是有大志向之人,将来若是能在南中站稳脚跟,以之汉宗室身份,另有天下之名气,蜀内之声望,取代益州牧刘璋,不在话下!

乃至于行光武帝之事,结束天下纷争,言行一致,恢复汉室也有可能!

这里面,为有军事,缺乏的同样是军资。

雍氏每逢转机,这次能否借灭族之危,悔过自新,破后而生,为能活下来的后辈以荫泽,就看今日能否将所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全部奉献给刘釜,使之满意,助之以成大事!

幸而其人于雍氏地位不低,这次来南安前,也做足了功课。

但见雍斐语气微微一顿,换了下气,抬头接着道:“罪之于雍氏,再愿将探查之所有铁铜矿藏,拥有之匠工,东山、南山之地,存有的数千私兵……全部献于将军。

除此,雍氏为将功补过,请得妇孺弱小安生,愿联系建宁、滇池、云南原附属之夷部,助将军平高氏、孟氏!

而雍氏于盘越国亦有产业,远将每岁所有利润,献于将军!

……

将军谈及诚意,此为吾雍氏现有之全部诚意,请将军明鉴!”

话毕,雍斐这位南中名士,向刘釜深深一揖,似乎刘釜不答应,就不会起来一样。

而刘釜,也确实被雍氏之所献给打动了。

他于安夷经营数年之久,与雍氏这等数百年的大族,根本无法比拟。有了这些隐藏的财富、人力,在南中的发展,将是如虎添翼,接受过来,会省去许多麻烦。若是雍斐不言,诚心毁掉,于他而言,也是一种损失。

且当下,他相信,雍氏真要联系南中那些旧得夷部投靠过来,于建宁、滇池之乱的平定,确大有益处。

尤其雍氏还掌有西南商道,这就相当于源源不断的钱资供给线路。

进而,可以猜测的是,雍氏那些犯事之人,多是借助了此商道逃离了越嶲,或是逃出大汉,深入盘越(印度)、掸国(上缅甸)之地,想要抓捕,可能毫无希望了。

功过有别,并不能打破刘釜心理底线。

如必须惩处首恶,告慰那些为守护南中这等大汉之土、而身死之汉吏、大汉士兵……

他起身,走到案前,将年迈的雍斐扶起,待与杜琼对视一眼,方道:“雍公之意,我明白了!

雍氏之于谋划潜逃者,我暂可以不追究,但以后若踏入南中,踏入大汉,势当将之绳之以法,汉吏之下,无人幸免,何况叛乱大罪!君当明白!

而雍氏现有族人,只要证明其未参与叛乱,不论妇孺家眷,皆可免罚。但按先前之言,当遣离南中,以后分属安置于南安诸地。

至于前番犯上作乱,杀害汉寺官吏之凶手,经由核实,必须全部交出……

上之所述,若不满足,雍氏再当以谋反、窝藏罪犯之罪论处,勿怪我不近人情。

且属釜不相留,雍公此往回程,有七日功夫处置。

等正月初七,是为最后期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