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子

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子

作者:南山野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翁,情况不妙,吾今次往朱提之地,面见为孟氏所遣之将领孟方,才得知南广亦为汉军所破。

根据逃出来的数名僰夷之述,此部汉军人数只有三四千,拿下南广非常轻松,仿佛鸡子碰石头。便是一日之间,为之戍守的南广城即已易主。

孟方而今如临大敌,期其能相助,自是枉然!

故,面对由南安而至之汉军,只能吾等自己想办法应对,或只有同蛮头交易,暂以旄牛、阐县防守。

据吾等前番益州州府之闻,益州牧对此部汉军不怎么友好,遂而,只需要坚守到他粮草全无,便是任吾等宰割之时……”

六日前,得晓凉头寨之失,汉军威猛,己方首战惨败,雍闿建议联合孟氏,以全力应对深入南中的这支汉军。

得雍熙认同,他趁着雪日亲往距离最近的朱提,商讨联合。但将领孟方自身难保,人心惶惶,何以助之!

雍闿只好匆匆而回。

于途中,心中已有定策。

雍熙叹了口气,将不久收到的奏报,递到雍闿手中,强忍着悲怆忧虑,道:“阿闿,即在前日下午,旄牛失矣。

而依汝之言,夺南广,往朱提的汉军之部,当不是汉军主力。吾等面对才是。

此中汉军主将,多是看吾雍氏于越郡率先起兵,故想灭而,以杀鸡儆猴之意。

而蛮王焦晾,其部从姑复而下,眼下活动于比苏,而今为夺永昌郡,正和永昌吕氏战的不可开交,恐无力支援!”

这下轮到雍闿大惊失色了,见其把军报放下,一手扶案道:“蛮王不是打算与父一同夺取蜀郡蜀国吗?何时转路南下了!而永昌吕氏,与吾雍氏一样,在永昌根基深厚,便是蛮王率万众夷人南下,凭着吕氏这些年的积累,如何能打得过?”

永昌吕氏,乃原南越宗室吕嘉一脉繁衍过来,自汉武帝时,即扎根于此。同雍氏一样,历史悠久,而且吕氏于永昌的多年经营,实力比雍氏还要高。

实力之下,还有本地夷帅、酋长的臣服。如今岁九月于雍氏之后,宣布脱离州府统治,即是永昌郡的太守丰珺,迫于吕氏的威势,为求苟活,只好率郡府吏,全归于吕氏门下。

雍闿见父亲越来越阴沉的脸色,他忽然想了什么,目光看向案几上的地图,从永昌转到云南,沉声道:“阿翁,让吾猜猜,蛮王是看汉军勇猛,心生惧意。转头率部南下,躲避汉军锋利的同时,与孟氏合作了?”

雍熙的八字胡颤了颤,现在被召集的夷帅还在路上,便是堂舍内,只有他父子二人,一些真相,书信也不放心,但现在确可以说出。

但见雍熙从牙缝里挤出声音,颔首道:“正是,未免前线的夷帅们倒戈,吾一直没有将此事道出,没想到阿闿汝已猜出。再如孟氏,明面上亦是同吾等合作,但暗地里,恐也希望吾等同汉军拼的汝死吾活,然后其人螳螂捕蝉,一举拿下吾邛都之地。

诚然,若是乃翁处于孟氏的位置,亦会如此!”

雍闿是聪明,但今不过弱冠,于处事上略显青涩,倒是雍熙一语道出了真相。

南中内部大族之间,一直都是勾心斗角。如同今次一起反叛,明面上是合作关系,但孟氏想吞并雍氏、吕氏,高氏等大族力量,雍氏难道就没有类似想法?

现在看到雍氏在前面扛刀,即便朱提没有遇险,包括滇池孟氏在内的地方大族力量,多半也会袖手旁观。

坐看雍氏与汉军双方激斗,两方势力削弱,此为一石二鸟,不正合乎他们的利益?

要怪就怪雍氏是出头鸟,加上越郡处于前沿,汉军正好当先打出头鸟,以平之!

而各方,包括雍氏对临时拼凑的这支汉军,实力之低估,加以南蛮夷人实力本身一般,乃是前线交锋之地,作战失利的主要原因。

想明白内因,雍闿眉头一皱,略一沉吟,问道:“那阿翁为何还让吾往朱提求援,若是知晓孟氏等不会相助,吾等自身全力防备就是!今吾部人马,加上各部夷帅,尚有一万六千之众,汉军于此主力,以斥候之刺探,至多不超过五千之众,难道连阐县等地都守不住?”

舍内,独于长子将心事倒出,雍熙已经平静不少,之前的愤怒,也只是在一连串的不利打击后,于之心中的某些发泄罢了。

到底是执掌雍氏近三十年的族长,他知道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防守汉军更进一步。

但想到自身年过半百,雍氏的未来还要交到长子雍闿手里,借此机会,并不妨碍他于长子多一些教导。

雍熙指了指旁侧的案几,示意长子与之一同坐下,悠悠道:“乃翁先回答汝第一个提问,为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缘由在于人心!

蛮王一走,此之消息,不会隐瞒太久。加上凉头寨之败,吾部死伤,邛人投靠,到时候于吾手下的夷帅,夷人兵卒,士气自会下降。往朱提以求强援,恰可以用来稳定人心。

即便孟氏拒绝,但吾雍氏依然做了该做之事,如夷人部族也不会心生怨恨,为守家园,会与吾等一同守卫。

反之,可想而知。

至于阿闿汝说的守卫,自是要守住。但大敌当前,多一分力量就多一份把握。该有之姿态,还是要有。说不定正有南中其他之地的夷部,知唇亡齿寒之理,愿来相助吾等。”

见长子认真倾听思索之模样,雍熙话语一转,道“说句丧气之语,如果竭尽全力都守不住,连邛都皆沦陷,吾雍氏无路可走之时,为保全家族,投降亦非耻辱!”

过去百年时光,南中叛乱、汉军平叛,可以说是起起伏伏,像雍氏这般大族,如何求生,雍氏自身已然积累了“宝贵经验”。

投降不是灭族,即是大汉朝廷,益州州府,于此重建官寺,人生地不熟的,亦需重新启用南中大族。最后,反倒是官寺一方,恩威并施,继续拉拢他们这些大族。

诚然,若是其他汉军主将,或继续推行此策。但这次来的是刘釜,他要打算的特色南中道路,又怎会看着雍氏这般大族,如野草般,被烧过后,重新焕发生机?

所以,雍熙这一次却是猜错了真相。

雍熙之言,雍闿牢牢记下,便觉心胸开阔不少。

待至下午,郡府之内,各路受到消息的夷帅和部将齐聚,重新正视汉军力量。再以雍熙建议为主导,决定向阐县调集更多人马,并接应于灵关道被困之部,于开春前,守卫好阐县。

等到开春,便是南中的瘴气频发季节,足够汉军承受。甚至汉军会因此爆发瘟疫,不战而全军覆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