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月下

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二百二十九章 月下

作者:南山野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昏之下,天色不断变暗。

有军士将四周的火把,一传十,十传百的点燃,整个葭萌关外的校场之地上,亮如白昼。

于高高筑起的点将台上,刘釜没有第一时间开口说话,他望着下方近两万人、尚于移动中的黑压压的小方块,努力凝视每一个人影。

各处的人声不断归于沉浸,最终,让他感觉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咚咚!

这是他的军队!

是他现在和未来的依仗!

刘釜一边等待着,一边眯着眼,想起了孙武于《孙子兵法·始计篇》中的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足以见之,于国朝建设发展中,军队建设之重要性。

汉之末年,也正是因为大汉天子于军事掌控之松懈,让宦官或是士族掌握大权,皇权实力严重萎缩,才形成当前天下,明尊许都天子,实则各地格局分裂之局面。

此中情形,同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征战,何其相像。

天下大势之发展,最重要的还是从过往中寻找失败之经验。但实际上,于很多时候,人者多是从过往中吸取不到教训,只会重复犯相同之错误……

而于目前的大汉势力团体中,有的于未来存在时间很短,有的于未来存在时间很短,最重要的是要手握雄兵,掌军者亦要有进取之意。否则,不是被打败吞并,就是在吞并打败的路上。

而今,夷军进化成为奋勇军。

刘釜吸取着失败者和成事者的经验,他之目标很明确,既掌奋勇军,他就是要在战争与融合中,完全掌控好这支众人眼中的“杂牌军”。

最终做到,奋勇军只忠于他一人,使之成为他平定南中、走出蜀地的一把利剑。

继而,他从一月之前,已经思考好了奋勇军建设过程的重点所在。

一共有三,一为军心,二为军纪,三位军力。

军心是掌控这只由汉中降卒和原夷军组成的大军之基础核心;军纪则是来约束奋勇军,让之不仅能打胜仗,还要让每一个兵士都有自己的原则,所过之处,做百姓爱戴之军;军力则是如奋勇军这般军队的整体外在表现,是整军军魂的具体表现。

而抓军心,首先要抓的是人心。

赶在离开葭萌关之前,于八月十五、月圆之夜的契机之下,刘釜需要让全军将士的斗志给激发出来。

激动的心,逐渐归于冷静。

当全军,加上后勤补给,共计两万人的兵士归于安静后,刘釜抬起了左手上的圆饼。

东侧,一轮明亮的圆月,恰好升起。

两者交相辉映。

于是,所有的兵士,一手拿着武器,一手举起了圆饼。

刘釜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在火把“嘎嘣”的燃烧声中,朗声道:“将士们!

我今日发于诸位一圆饼,在为诸位当做吃食之前,欲先为诸位讲一个故事。

此中故事,出自于淮南王及其门客,所著之《淮南鸿烈》,以命名为‘嫦娥奔月’

……”

整个校场之上,只能听到刘釜声情并茂的讲述了嫦娥奔月之事。

讲完以后,不等校场之上响起议论声,刘釜开始变得低沉,闻之道:“也就在我等头顶的这轮圆月之下,常娥与后裔苦苦思念,意图团聚。

而我等同样也有家人各自远方,幸运的是,我等家人同我等处在同一轮圆月之下,见月如见人。

我等手持之圆饼,与月同形,即寄托着思念。

亦意味着,我等手持圆饼,能早日与家人团聚。”

看着头顶的圆月,再听刘釜说到同在月亮之下的家人,许多兵士控制不住情绪,偷偷抹眼泪。

在刘釜的身后,法正、孟达、刘枫、马增等将领,眼圈亦是有些泛红。

“将军,吾等也能回家吗?”

靠前的一曲中,一年幼的兵士,鼓起勇气,大声问了出来。

此人毫无意外,乃是汉中降卒之一员。

他这一问,同样问出了过万汉中降卒之心声。

刘釜施以仁义,收的汉中降卒之心,令其并入奋勇军,以击南中豪族部曲。这在汉中兵中,反对声不大。毕竟不是打汉中人自己,另一方面,汉中的主吏,迟迟没有遣使者来此商议赎回他们之事,也让汉中兵有些心灰意冷。

在汉中是打仗,在南中也是打仗,只要有吃穿就行,何况还是刘釜这般不错的主将。

唯一让汉中降卒难以割舍的,乃是在汉中之家眷。

这一次,因刘釜之语,让众兵士的情绪,全都爆发了出来。

去南中打仗,能回来吗?

即便回来了,还能再回家吗?

他们是降卒,到底不是益州军,甚至连夷人出身的夷军都不如,左右烂命一条。

或者,只有主将刘釜,在葭萌关时,于汉中伤兵亲自照料,一视同仁,才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丝丝人性。

而能活着走出南中战场,能回到汉中的家中,这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愿望,距离现实,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所有奋勇军,都看着高台上的刘釜。不止是汉中降卒,夷军军士在安夷也有家庭,尽管每人战死,按照安夷县寺的条令,可以获得丰厚的抚恤金,家中妇孺皆有人照料,但谁又会觉得活着回到家中,是一种多余呢?

且在对安夷的夷人,数年的汉化教育中,家庭和集体、恩义,这三个概念,已经深入了他们的心中。他们可以为家庭,为安夷,为刘釜这个帮助他们走出山林的恩人而战,但绝对不会忠于刘璋领导的益州州府。

数百年来,南蛮夷人不服管教,对蜀地官寺的恩怨实在太深了。想要真正的化解掉其中恩怨,需要的时间,更需要的是智慧。

于南中广施恩义的景毅没有做到,作为景毅治理南中的继承者,刘釜在安夷的成功,其实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

南中现在的重点,是要借平叛之机,打破南中豪族之统治,让南蛮夷人从豪族统治的阴影下解脱,由联合走向分散,最终再重新凝聚,凝聚到他刘釜的脚下。

月光与火把的照射下,刘釜将腰杆挺直,举起了手中缝制的奋勇军的旗帜,挥动道:

“我刘釜,以大汉宗室,平南将军之名义,向诸君保证,待平定南中事毕,只要愿意回家者,无论是谁,都能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