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二百二十七章 亮策

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二百二十七章 亮策

作者:南山野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炤发愣的间隙,诸葛兄弟二人就已经到舍门处了。

注意到一高一稍矮的身影,另略一打量之容貌,刘炤心中了然,这就是诸葛亮和诸葛均,可真年轻!

他迅速上前见礼,面上带笑道:“丰安刘炤,见过诸葛二郎,见过诸葛小郎!此番能稳住南阳局势,要多亏诸葛二郎的军略了!

且今日相见,吾等虽是首次相见,但炤于信中,已是于两君神交久矣。

若是二君不介意,吾便称呼二君表字,孔明、孝平。”

诸葛均尚年幼,其之表字,还是四月前,兄长诸葛瑾所赐。

兄弟三人之中,诸葛亮和诸葛瑾之表字,是以长辈所予,首字之中,都有个“子”,且名和字的第二字皆有同义、互文之意。

均,平也。

遂,诸葛瑾当即为小弟诸葛均起表字“孝平”,只是诸葛均的表字,传播时间短,也仅在一众师友口中流传。诸葛亮与刘炤平日私下信件往来,亦未讨论过此事。

其能一口道出小弟之表字,足见其人,一直都是在关注着诸葛家的情况。

此间刘家郎君能如此相助,自然是受了刘釜的托扶。想到书舍内,除过有刘釜当日相赠之剑,另有前两日刚刚托人送过来的书册与书信。

诸葛亮心里一叹:问天下,唯刘季安明其志向,如此想方设法的相助于他。他诸葛孔明,自诩一身才华,别无他报。

个中想法,近在须臾。

刘炤行礼的同时,以诸葛亮为首,诸葛均随后,回礼一揖。

待双方起身后,诸葛亮见刘炤风尘仆仆,边邀请刘炤入内,边道:“那亮便托大,唤君一声孜瑾了。君言之南阳之局,本有诸君参悟,亮不过是做了小事,却是有赖君于吾家的照拂……”

刘炤前两岁,本私下底给自己起了个表字,这“孜瑾”乃是父亲去岁给他送来,以做弱冠之礼。

听诸葛亮唤自己的表字,即便为吏数载,已能控制好自己的表情,但他心里也有畅快,有些飘飘然。

这可是被阿釜费尽心思,想要招揽的人!

阿釜识人之明,这些年间,已经不知证明了多少,谁敢质疑吾家阿釜的眼光?

而诸葛亮亦确实争气,因其勤奋努力、天资聪慧,受庞公和水镜先生之夸赞,其即以年少之姿,在荆州名士圈内,已小有名气。

所以在诸葛亮的谦虚之言后,刘炤自来熟的拉着诸葛亮和诸葛均的手,左一个“孔明”,右一个“孝平”。那叫的亲切,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双方是数年未见的至交好友。

即便如诸葛亮兄弟于内舍的两位姊姊,听到客舍内传出的爽朗笑声,还专门遣仆人出来问询,可是哪位故友来访。

后,诸葛亮留刘炤用饭,刘炤也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刘炤这些年长于市井,见多识广,谈吐不凡,加上其人为刘釜之兄,使得诸葛兄弟乐于相交。

待之快要离开时,刘炤出言表明了他此番拜访的另一侧目的,他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地契,放在了案几之上。

“吾前数日得知,孔明和孝平当前求学于庞公处,往来家舍不便。此为吾多年前于襄阳时,于沔水之畔,购置的几亩薄地。位置正巧于庞公等人住处不远,孔明和孝平正好可以躬耕居于此!

内中田客,皆为亲善之辈,吾留有仆从,君能可直往官舍,办理转让之续便是。”

不等诸葛亮说出什么拒绝的话,刘炤就起身了。

他一揖道:“孔明和孝平,与阿釜交好,今,吾同样视二君为好友。且君等往来信件,为吾和阿釜帮助甚多,这几亩薄田,是好友间的相赠,另有对二君之感谢,请莫要辞也!”

刘炤真心实意的赠送,尤其如此诚恳的态度,让旁边一直瞅着二人的诸葛均叹息不已。

刘氏兄弟如此看重他们兄弟二人,以真心相交,以兴趣相投外,更多的是兄长诸葛亮,原因主要在于兄长的才华横溢。

他诸葛均何时能像兄长这般,得人敬重?

吾仍需努力啊!

诸葛亮最终收下了地契,且与弟弟诸葛均一直将刘炤送出了院外。

黄昏已至,等返回院舍,诸葛亮先是向两位阿姊汇报了下情况,刚出内舍,看着外院灯火下,突然发奋起来、埋头苦读的弟弟诸葛均,欣慰的点了点头,这才返回书舍,点燃了油灯。

书舍之内,北侧悬挂着刘釜当日所赠之剑,西侧和南侧,皆是书架,上面放满了竹简。于东侧有一个小书架,上面的书册,同书舍内的其他简牍微微不同,是一本本为线绳缝制的书本,也正是刘釜让安夷县之匠工,于印刷以后,从南中送出,赠予诸葛亮的。

内中书册,大部分都是时下流行的数册儒学经典,唯有最上一册,为诸葛亮近些时日经常品读的,最为特殊,是以为蒙学之用。

名为,《三字经》。

上面没有撰写者之姓名,但诸葛亮猜测,此中,多为刘釜亲自所做。此书尚未传出蜀内,但想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天下!

而今之世人,多晓丰安刘釜德行之高,加以安夷治理、葭萌关之胜,让刘釜这个少年名士,多了“善治”、“善战”之名。却是忘了,刘釜本身就学习于蜀地名士任安之辈,学识通达,能做出《三字经》这般为诸葛亮爱不释手的名篇,细细想去,并不奇怪。

“明日去拜访庞公,还有水镜先生,吾当将此册,也让诸师友看看!”

诸葛亮将打开的书册重新放置好,接着手持油灯,来到了案几之畔,将之放下,其人慢慢坐在位子上,铺开了一张刘釜让人为他送来的竹纸。

上面带着淡淡的竹香味,甚是光滑,也比市面上流传的纸张好多了。诸葛亮不知道这种纸作价几何?但想来很贵,故而,诸葛亮每次都省着使用。

落座以后,闭目沉思半刻钟的时间,诸葛亮睁开眼,他两手开始研磨,然后执笔。

于上之开头,写下了四个字——《平南中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