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师者

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一百七十一章 师者

作者:南山野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然,读书人的事,不能叫忽悠,应该叫劝导。

不论汉中张鲁,西凉人,羌人,只要踏过白水关,进驻绵竹,作为蜀地士子读书圣地的任庐,也别想幸免于难。

今次相见任师,刘釜到有很大的把握,说服任师,方这些同门师兄弟随他抵抗益州外地。

客舍内外的话语声没有持续太久,当任安派来长子任重到来时,众人便纷纷见礼,肃而站立。

任安年事已高,平日任庐的一应事务处理,其实都是幼子任重来安排的。

任重三十有五,性格直率,脾气火爆,要求甚是严格,不好仕途,可以说是任安的复制版。

于庐舍的士子间,非常有威望。

同刘釜等人见礼后,即面向周围围拢的人,道:

“尔等如此喧闹,成何体统,可是学舍的课业都完成了?”

这话果然很有效果,一听到要加“课后作业”,大家纷纷一哄而散。

任安为有效教导门下子弟,将庐舍的教学区分成了几大模块,各教授不同的五经内容,有些相似于分科制度。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可让求学者,按照喜爱的科目去学习。

众人散去,任重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面向旁边的刘釜时,平时严肃的面孔,难得有笑意涌现:

“季安,还有诸位,吾父已在学舍相侯,请!”

任安的身高,当下仅仅七尺多一些,不算特别高大。但年轻时,也有七尺六寸,不算矮。人生的方脸大耳,留着短须,相貌甚是威严,浑身上下,笼罩着浓厚的儒生气息。

任重带着刘釜等人进来的时候,任安正在翻看简牍。

简牍上记载的,乃是前些日子,收上来的学子提问篇。

任安每月都会抽上几天,以专门解答任庐内学子们的问题。

“阿翁,季安他们来了!”

任安是背对大门,面向舍外的清泉的,当任重于之耳畔说道时,方转头。

刘釜等人,恰于此时,齐齐拜下。

“弟子刘釜(扶风法正孟达)(南阳刘枫),拜见任师(任公)!”

任安两手虚扶道:“不必多礼,快快起来!”

身边的任重,自是代父出面,将刘釜等人扶起。

众人依次落座于下方的案几。

许久未见,任安先让刘釜近前来,好生打量一番,叹道:“光阴如梭,不过数载,吾犹记当年汝母送汝来学堂时,汝尚未到七尺,现在都这么高。

这些年来,吾亦多次闻晓,汝之孝义之名。

而名声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其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

近些年来,汝可落下学问?”

刘釜躬身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釜记任师教诲,不敢忘耳,这些年来,无论为吏,还是行程,都未有落下书册!

前次,釜过洛阳,得曹司空所赠,其中书册,今次亦拿来,但请任师收下,以传遍天下士人。”

任安目光注视着刘釜,颔首赞道:“活到老,学到老。吾任庐只能教汝学习方法,平日学习之事,多靠自学,汝能记得便好!

曹孟德赠汝之书,吾亦有听闻。汝能献出由吾任庐摘录传遍天下,是以有兼济天下之心。

吾心甚慰!”

平日得任安的夸赞,是件很难得事,就连侍奉旁边的任重,也是掩饰不住惊意。

刘釜自踏入舍内,已连番得到父亲两次的称赞,就连去岁路过绵竹,为父亲视为得意门生的严颜,也未有此待遇!

任安又道:“吾记得前岁,汝于吾书之,言及过蜀外之事,如曹孟德势将崛起,还有当下的南阳之战,益州存亡。

竟不想于今日,竟全部应验!

而今天下大乱,就连蜀地也不能幸免,可不呜呼悲哉!”

任安触景生情,联系当下的益州内外之乱,对任庐的未来,还有之教学,产生了浓浓的担忧。

但之语中表露的一切,听在法正任重孟达刘枫耳中,犹如偏偏惊雷。

刘釜刘季安,早在两年前,就料定了当下的几处战局?

今已一一应验,莫不是有先知之能?

若是从旁人口中说出,法正等人或是不信,但从任安口里说出,那就不得不让他们相信。

法正几人陷入沉思,而难得看到弟子刘釜,任安心里高兴,遂精神抖擞的再聊起了家常,顺带问起了好友景毅病逝之事,并表示了对刘釜婚事的关心。

刘釜后,法正也被任安叫上前去,在考察了法正的才学后,任安也是大赞,进而聊起了好友法真。

法真要比之大上十几岁,与之一样,皆属清高之士,趣味亦是相投。而法真中平五年去世,时年八十九岁,算是高寿。

想到一些老友接连逝世,任安不免唏嘘。

后面,他还称赞了孟达刘枫二人,即有感而发道:

“当今汉室衰弱,奸逆为有除尽,不禁憾尔!

为兴汉室,只有看尔等!

这天下,也将尔等的天下,当不负先贤也!”

刘釜、法正等人,皆应之。

一场交谈,转眼到了午间。

任安留刘釜等人吃饭,饭后,任安问起了白水关战事和赵韪反叛之事。

见刘釜对刘表平叛赵韪之事,相对担心,而为白水关的战事满是忧虑,尤其坦露手下缺少文士时,任安不由笑道:“蜀地安危,关系吾等每一个人。

吾不愿出仕,是以想授学之。但又怎会不让门下之人入仕?

季安如今缺少人数,吾便允汝于任庐招募半日,除老幼者,汝能募得多少人随汝,是以汝的能力,何如?”

先生任安如此通达,让刘釜大喜,他向后和法正对视一眼,马上一揖,谢道:“谢先生成全!”

知刘釜时间紧迫,任安便让之下去,于任庐招募人手,并让幼子任重辅导之。

后半日,刘釜于任庐招募才能者,随军北上的消息,不断在任庐发酵。

初时,得闻刘釜大名,想要随军应募者,几乎挤满了庐外的半个道路。

但当刘釜非常真诚的诉说了行程的危险和艰辛后,一些人随之退却。即便这般,在短短的三个时辰内,刘釜也招募到了三十余名士子,除过寥寥数人外,皆是清一色的益州士子,也是真心愿意从军,守护益州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