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一百四十章 孔明

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一百四十章 孔明

作者:南山野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葛亮接过三张名刺,自是被第一个名刺上,一行好看的小字给率先吸引了,而当看到上面的信息时,那清秀的眉毛窜成了一团。

“刘釜,再拜,问起居,字季安。”

“刘荣,再拜,问起居,南阳宛县人。”

“刘枫,再拜,问起居,南阳宛县人。”

而年少的诸葛均可没管那么多,面上惊喜道:“阿兄,前者便是于襄阳市井盛传,且于阿兄称赞过,前些日子更得过刘表、曹操、刘备,此三雄者称赞的刘季安是也!”

诸葛亮倒没弟弟这般惊讶,见弟弟这般眉飞色舞的样子,他眉毛便是一皱,脸色更是板了下来:“即是刘季安到来,虽不知其为何事,但吾等自要相迎。可族叔于灵柩之中,吾等处于居丧之期,阿均汝如何能因事费礼?可还记得孝悌之意?

断不能如此了!

若是为旁人所见,或觉得我诸葛氏不礼仪有缺!”

诸葛均一白。

突闻蜀地名士到来,他这一激动就有些得意忘形了。而今族叔诸葛玄刚刚病故,身为叔父之后辈,诚该老老实实的守在灵前,如他这般脸上笑嘻嘻的,很容易被识为不孝。

他兄长诸葛亮又是要求严厉之人,只怕会秋后算账。

诸葛均小脸皱成了一团,嘴里有些发苦,忙躬身道:“阿兄教训的是,我这就去给族叔叩首。”

见诸葛均的表现,诸葛亮心中无奈一叹,摇了摇头。

小弟这些年来,性格还是有些活跃,未有稳重之向,也是他这个做兄长的,时常忙着求学荆州名师,顾着自己的事,却少之教导,甚至可以说越加放纵,诚是违背了当日之愿,自己又该如何告祭亡父亡母。

至于阿姊他们,也对他和小弟甚是宽爱,又如何给予更正指点。

而今族叔去世,他有心于郊地结庐守墓,正好带着小弟晴耕雨读。

见小弟抬脚便往族叔的灵柩前,想着屋外还有客人,诸葛亮制止道:“而今客人来访,家中只有汝我两个男眷,诚该承担起责任。阿均汝还是与我先去相迎,免得客人久候,待今晚再好好为族叔守灵,祭告其在天之灵!”

诸葛均停步,偷偷望了眼兄长,见之脸色不像方才那般严肃,心中遂一松,答道:“唯。”

兄弟二人,即一前一后的往院舍外而去。

诸葛亮所在的邓县郭中小院外。

刘釜今日一早即到此地,他刚刚让扈从于郭内的院舍安顿,自己和族兄等三人换了身衣服,便匆匆而来。

诸葛氏于邓县的住处相对偏僻,外部也显得朴素,若非族兄刘炤派遣来人的指引,还真是不好找。

好在诸葛玄未有出殡,遂诸葛兄弟亦居丧于此,否则只怕又要白跑一趟。

而方才抵至,恰看见一身着粗麻衣的少年外出,乃行齐衰之服,大抵是亡人诸葛玄亲眷之属。

刘釜三人即将名刺送上,言之拜见诸葛亮,还未来得及问道此人姓名,便见之匆忙而入,现今已经等了差不多半刻钟的时间了。

刘釜别看面色平静,但心里却是思绪万千。

“方才那少年,看起来不过十四五岁,难道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看起来很有朝气!

不过,当下诸葛亮也年不过十六,我今次拜见,只为结好,混个脸熟。其人聪明绝顶,断不能太过刻意,否则会令之怀疑。

一回生二回熟,借今日之交,以后也好下手一些。”

刘釜这边沉思,微微有些走神,刘荣刘枫二人则是于旁窃窃私语,两人心中都有些好奇,能为族弟刘釜不远百里,亲自来拜访者,到底是何等人杰。

正于此时,两道脚步声响起。

接着三人目中,便出现了两个身着粗麻衣的少年。

后者正是手下放下的名刺,入内通报者,能看得出此间少年垂着头,两只眼珠却是在不断乱转。

至于前者,身高已接近八尺,和刘釜相当,是以伟岸。面如冠玉,头戴纶巾,甚是英俊。

即便是在司马徽门下求学过的刘荣,初见前者,也是自愧不如。

“此人怕就是季安苦苦来寻之人,果然不凡!”

而刘枫在刘釜之侧,瞪着那双眼睛,偷偷将面前的两个兄弟,于前人比较,暗叹道:“此人容貌甚伟,气质异人,也只怕族弟季安能与之相衬,吾兄刘荣也不如也!”

走在最前面的刘釜,略一看前者的容貌,便是一叹,同他一样,也是个又高又俊的大帅哥!

即便是一身麻衣也无法掩盖他的气质!

“这就是诸葛孔明了!”

刘氏三兄弟对面。

诸葛亮方一出舍,抬头望向三名来客,视线便越过了后两者,直接看向了刘釜。

刘釜这两年的身高猛涨,遂个子和他相当,更为重要的是,其人身上除了年轻人的朝气外,还有股能让人信服的精神气,还有一股大势在握的自信味道。

诸葛亮暗自思衬,其过去数载,于荆州所见才俊也是不少,竟无一人能与之比较,即便与之结交,在他心中才华不弱的徐庶,与之面前,也要逊色一样。

“所料不差,此人当应是刘釜刘季安!”

初见刘釜,他心中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马援对汉世祖光武帝刘秀的赞言:前到朝廷,上引见数十,每接燕语,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

刘釜刘季安生于蜀地,如市行大义,七进七出劝夷人出山,还有那为人熟知的孝事,更随同蜀地诸多名师学习,经义大通,才学无双,其人过去之行径,与汉世祖多有相同。

诸葛亮思及此处,肃然起敬。

几人的互相打量,只在片刻之间,甚至连一个呼吸都没有。

诸葛亮收起了其他心思,正待行礼。

但看刘釜先一步来到了面前,目有伤感之色,一揖道:“前月吾过襄阳,从友处,获闻得君之大名,无奈错过,未能拜见。

今再过宛县,晓豫章太守病逝,仓促携两兄来访,但请君勿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