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916章 下月搞定!请用我做人体模型!

二沙岛。

其实刘祥很想要听一听世界上最好的一批短跑运动员是怎么日常冬训的。

但是听着听着,他就感觉……

还是溜了。

这几个人的嘴里……

根本“不说人话”啊。

什么“着地缓冲后期”什么“人体重心投影点”什么“髋关节肌肉是进行克制性收缩”什么“收缩力通过支撑脚作用于地面产生的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加大”……这这这,每一个字拆开他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结合起来,自己就越来越懵了呢。

而且他们讨论的热火朝天,甚至连刘祥偶尔一次次偷偷飘过都完全没有注意到。

“还是着地距离对人体运动的影响。”苏神指着屏幕的一个角度,道:“着地距离是指脚着地点与身体重心垂线的距离。而我国曾经的传统模式,是因前蹬时的支撑反作用的是一种阻力要减小阻力,才能发挥跑速。也就是讲必须加大前蹬角的角度,缩短脚着地点与身体重心垂线的距离才行。但是现在这已经被证明了有问题。”苏神在旁边的白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叉,继续道:“从着地缓冲这一技术角度来说,着地距离的增长延长了着地缓冲前期的减速阶段,本该不利于发挥跑速。但是短跑是一个整体,如果考虑短期的确是如此,可如果考虑整个100米,是不是就有别的发现?”

“所以答案是?”兰迪和苏神不再是之前的老师教徒弟模式,而是变成了现在和苏神一样的一对一平等交流模式。

这个双方身份的转变,足够证明了很多东西。

“是的。”苏神点头道:“我们苏神实验室的研究如下,虽然短期看起来受损,但从跑的整个周期来看,优秀运动员着地距离的增长,既加大了髋关节的克制收缩程度,也加大了膝、踝关节的退让收缩程度,增大了膝、踝关节的活动范围,为后蹬储备了能量,这样才最有利于有利步频和步幅的发挥。”

“这是米国运动员90年代的一些着地数据,虽然是通过老视频分析,有些模糊,但还是可以利用现在科技还原大概,而这是我们亚洲人的着地数据,看到了吗,我们的着地数据明显要比对方差一大截。会造成这个原因,除了理念的落后和科技水平问题,还有就是我一直说的身体素质了。没有身体素质作为保障,你就不可能在跑的技术周期中,前蹬阶段适当地增长着地距离,不可能轻易延长了着地缓冲的时间。”

“原来如此,这个方面我们完全走错了路子。”赵昊焕听后点点头,他现在已经早就对于苏神的各种知识储备能力,不再那么惊奇,甚至渐渐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苏神知道,不奇怪,苏神不知道,那才奇怪。

“可是我们做过尝试了,效果都不是特别好,是你们亚洲人都可以亚洲蹲,而欧米人不容易亚洲蹲的原因吗。是生理环节的问题吗?”兰迪也摸着下巴,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欧米人不容易亚洲蹲苏神知道,但是这是对于普通人,运动员柔韧和关节活动度足够,亚洲蹲也照样不是问题。说白了就是,这些都可以通过训练进一步打开身体大门后,得到发挥运用的东西,并不是说就真的欧米人一辈子怎么训练都做不到。但这个问题,苏神认为不在这里,道:“我认为还是踝关节结构功能特点及力量对着地缓冲的影响比较大。”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踝关节的结构功能特点对于奔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踝关节的结构功能特点包括:距骨大小产生的作用,小腿三头肌健的弹性形变能力等等,而在着地缓冲瞬间,当摆动腿的前脚掌以扒地的方式着地后,由于向前、向下的惯性,使前脚掌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当脚背曲到一定程度时,如果运动员的距骨相对越大或距骨离脚底面位置相对高,或小腿三头肌腱的弹性形变能力相对较强,那么就应该理论上可以使踝关节的背曲程度减小,迫使落地方面脚掌开始从全脚掌过渡到‘信用卡’。毕竟在保证缓冲动作充分的前提下,缩短缓冲时间,加快缓冲速度,就是‘信用卡着地技术’的作用之一,同时,小腿三头肌的弹性形变可以储存能量,为踝关节利用非代谢能工作,提高蹬地效率,提高跑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我觉得我们后面的训练重心要攻克这个技术,首先要放到足踝和小腿三头肌上。”

“因为踝关节的收缩力量大小,对正确完成扒地技术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性。在着地瞬间,摆动腿积极向后,向下摆动,形成摆动腿的前脚掌以快速扒地方式着地。如踝关节的肌肉收缩力量较大,可以加大前脚掌向后的扒地力量,减小脚着地瞬间的水平速度,加大前蹬角的角度,缓冲地面对人体的水平制动力,同时使支撑腿的脚快速地由全脚掌着地支撑转为‘信用卡着地支撑’,在保证缓冲充分的前提下,肯定可以缩短缓冲时间。”

“还有这个方面我认为也有借鉴意义。”苏神点开了另外一个电脑的屏幕,道:“我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报告,众所周知在肌肉力学中,将肌肉分为三个部分:收缩元、串联弹性元、并联弹性元。而当肌肉收缩时,先是收缩元收缩产生张力,此时在肌肉的外部端末还测不到力的增长。然后,已经缩短了的收缩元将串联弹性元拉长。只有到串联弹性元被拉长到足够的长度,才能在肌肉末端测到力的变化,既然如此……看看这个。”

“腿部屈肌在脚着地前 15-20 ms 便已出现电活性。”

“这表明什么呢?这表明运动神经元向肌肉发出的脉冲早于着地时刻,在这段时间内肌肉还来不及收缩,受到激活的肌肉长度小于平衡长度。”

“放在落地当中就是,脚在落地瞬间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是阻力,但这个过程对完成整个动作起积极的作用,又因为后蹬是前进动作之本,后蹬的发力应是前摆着地用力的延续,而缓冲是蹬地的前奏,缓冲实质上就是身体向支撑方向运动的制动,且缓冲可以预先伸长肌肉,直至最佳初长度,从而储存弹性能,为后蹬做准备。传统观点对着地缓冲时,以脚着地开始到人体重心投影点移动到着地点的上方止的生物力学特点的分析,没有注意到短跑途中跑人体是处在快速运动中,支撑腿的脚是以前脚掌转为全脚掌着地支撑,紧接着是脚后跟起踵转为前脚掌着地支撑等特点,因而不能进一步认识关于着地缓冲时人体有减速运动和加速运动的现象。”

“你说的这个,我倒是没有过多注意。”兰迪仿佛悟到了什么,什么困扰依旧的东西,已经被苏神“撩拨”到,立刻追问道:“所以怎么做才能更进一步来认识到呢。”

也不怪兰迪不太清楚,主要是现在这个时候,对于落地缓冲的研究还不多,也还没有细分。

可是在2020年之后,已经开始细分得很清楚了。

“进而为了揭示这一问题,有我们实验室将短跑落地缓冲过程分为缓冲前期与缓冲后期,它们以人体重心投影点与脚后跟的位置时相为判定标准。”

“分前后期?”兰迪继续问道:“然后呢,怎么分。”

“从脚着地到人体重心移到脚后跟的垂直上方止,这里叫做缓冲前期,此时人体重心是在支撑面的后方,受到的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与人体运动方向相反,对人体向前运动起阻力作用,人体作减速运动。从人体重心投影点在脚后跟的垂直上方始移到着地点的垂直上方止,叫做缓冲后期,着地缓冲后期人体作加速运动的主要动力,是来源于摆动腿作提前向上方摆动与支撑腿作相向运动,通过支撑腿作用于地面,使人体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

“还能这样?该死的,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兰迪听后眼前仿佛一片光明,恨不得一拍脑门,给自己拍死过去:“可惜拉尔夫.曼在带刘复健,不然的话,这一波新的理念划分,必然会让他这个生物力学专家也欣喜若狂的。”

“那我们建立一个新的着地下肢环节链条模型吧。”兰迪道:“现有的已经有很严重的不足了,需要修改。”

“这个模型需要计算和充足,可能需要一两周……”兰迪刚说完,苏神就摆摆手,道:“不用,我中午午休的时候整理下就可以了,下午过来我就拿来。”

兰迪:……

特么的。

虽然知道苏神是个“科研怪兽”了,可依靠现阶段高科技系统都需要几周的东西,他说他一个中午利用午休就可以搞定……这尼玛还是人?

不过他是这个时代运动领域的“论文输出机器”也是这个时代的“技术革新绝对先驱”,想到这里,兰迪只能感觉自己的内心,不得不稍微平复一点。

因为完全没有对比的必要了。

在苏神已经创造了无数理论革新后,他已经是这个时代田径理论的真正大神之一。

他可是亲眼看过马龙.伯克那个心高气傲的老家伙,面对苏神就差当场认“干儿子”了。

而自己来二沙岛一年多不到两年,居然学习的东西,比自己以前成长期还要快,还要多,还要系统,这想想都不知道是人家赚了还是自己赚了。

“不过想要把他运用到弯道里面去,还是有难度。”苏神也思忖了一下,略微皱眉道:“因为在弯道途中跑中,由于人体运动速度相对慢和运动姿态为向弯道内倾斜,形成弯道内侧腿的脚是由前脚掌外支撑,弯道外侧腿的脚是由前脚掌内侧支撑。如果出现全脚掌着地或者信用卡着地情况,必然造成支撑腿的足的距骨与支撑腿的胫骨接触面的形态特点发生变化。因而人体在弯道途中跑着地缓冲时,踝关节力量好的运动员出现前脚掌着地支撑情况相对较多;而踝关节力量差的运动员因支撑能力有限,出现全脚掌着地支撑情况相对较多。未来如果我可以把这个方面进行优化,让弯道也可以用上,那么我的弯道整体实力肯定会得到再次飞跃。”

“到时候面对那个天顶星人,就更有了几分底气。”

兰迪:……

赵昊焕:……

兰迪是再次愕然苏神这厮,居然还不仅仅要把这个“信用卡技术”吃透,他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下,再次优化和革新。

就是说嘛。

这小子怎么可能这么闲着,哪个技术到了他的手上,不是升级就是优化。

连最新的“信用卡着地”,连米国人自己还在研究阶段,他就已经开始往3.0甚至4.0,5.0版本开始使劲了。

简直是变态啊。

和他在一起,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运动科研教练”了。

而赵昊焕愕然的是。

苏神这家伙,居然……

还想着要和博尔特那个怪物一决胜负。

而且。

还是在最不可能的弯道上。

在见识了博尔特的恐怖后,还能打心底觉得想要挑战,不是嘴巴皮子说说的人,赵昊焕觉得……实在是恐怖。

反正自己,或者是整个田径界,都因为博尔特的横空出世,受到了“道心动摇”。

唯独他。

道心稳固。

根本一点都没变。

这心智,真是越往后,赵昊焕才越觉得苏神的“夸张”,这是实力不够强的时候,所不能产生的体悟。

“好了,那我们就开始吧,先解决足踝能量的问题吧。”

“一步一步来,你们争取早日吃透。”

嗯?不对啊,你们?难道不是我们吗?

“那,那你准备什么时候搞定啊。”赵昊焕小心翼翼地问道,虽然一问出来,他就后悔了。

“啊?我啊,下个月看看能不能搞定吧,搞定了拿我做人体模型研究就可以,肯定事半功倍。”

下,下个月……

赵昊焕真的想要给自己一巴掌。

为啥不学学煎饼呢,自己这个该死的好奇心啊。

一眨眼时间就过去了,很快2008年走到了新年。

2009年的钟声,即将到来。

PS:补更~~~~~~~~~~~~~~~~~~~~~~~求票票~~~~~~~~~~~~

天天加班太累了o(╥﹏╥)o~~~~~~~~~~~还要写技术性章节,太惨了~~~~~~~~~求一波支持呜呜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