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1753章 他……200怎么也这么跑???

天朝体育台。

“刚刚我国选手谢正业在半决赛跑出了极佳的成绩,放水20秒20,这放在之前都是不敢想象的成绩,决赛全力以赴,都是值得庆祝的成绩,可现在在这个18岁的年轻人身上……”

“却只是轻描淡写就跑了出来。”

“他现在绝对拥有硬实力破20秒的能力。”李韬接过话头笃定道:“没有这样的实力是很难在国内没有特别好风速情况下跑出这样的成绩的。”

“更不要说,你看看他这一枪最后还有明显的放水,我只能说这个少年人在200米的领域上已经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可能是所有黄种人的前面。”

“这李指导给的评价很高啊。”杨剑说完李韬道:“我只是在说一个事实,我这个人并不喜欢吹嘘,而现在就我的经验和理解看见了他,就拥有这样的实力。”

“就是这么强大。”

“既然是这么强的,那也没有什么好不能说的。”

“李指导说得对。”杨剑点点头:“表现的好就该夸,表现了出色就该赞美,我们新时代的运动员不比别人差。”

“现在就看看,在预赛跑出20秒75的苏神,会如何应对。”杨剑笑着说道:“虽然比赛的胜负没有什么悬念,可大家还是很期待,苏神个人能跑出什么样的成绩来。”

话音刚落,苏神就跟着工作人员贴好号码牌,走上了跑道。

谢正业第2组的出色表现,本来就让现场的气氛相当的火热,现在轮到了苏神,这个人气已经几乎相当刘祥的男人,整个羊城中心体育场……

顿时爆发出了更热烈的欢呼。

这个时候大屏幕也把镜头对准了苏神这边,似乎是想要看看在自己的后辈跑出了这么好的200米成绩后,他作为前辈是什么样的感觉。

苏神也知道现在镜头对着自己呢,但他早就已经是面对这种场合,驾轻就熟,并没有任何的过多波动,就是静静的调整着自己的起跑器。

一些传统系的教练,看到苏神如此的气定神闲,即便是两条线在并不对付,也忍不住称赞了一句——

瞧瞧人家。

都好好学学。

这气度。

上了比赛场就该这样。

可听到这句话的传统系运动员们,只能是相互面面相觑,然后苦笑一声,有苦难言。

开玩笑。

我们能和他比吗?

人家可是亚洲的黄色闪光。

人家是世锦赛的百米金牌获得者。

人家是第1个打开10秒的黄种人。

所以他有这样的自信和气度。

即便是面对谢正业,刚刚跑出了极佳的半决赛,成绩也能沉得住气。可是他们……

没这个能力。

强行去弄。

也只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传统系今年200米跑的最好的选手高东石,他在听见自己的教练说了类似的话后,也是忍不住翻白眼。

你这不是开玩笑吗?人家能够稳得住气场,是因为人家自己的实力也很强。虽然在国际赛场上200米还没有太多的竞争力,但是在亚洲赛场上……

苏神可是之前的全亚洲纪录保持者。

你以为是什么小卡拉米吗?

就自己今年这个刚刚打开20秒80的200米水平,你告诉我自己看到了,谢正业跑出20秒20后,还能保持淡定?

还能保持泰山崩于前不变?

是的。

强行绷着。

但是内心的发虚他们没有办法去抵消啊。

那一跑还是得露怯。

没什么区别。

而你要知道在原本的2012年,高东石他这个20秒79的成绩,就是国内的200米第2人。

而领先他的那个人。

就是18岁的谢正业。

所以他已经是传统系今年200米最强的选手,连他都这么想,你就更不要说其余的传统系运动员心中怎么想。

根本就顶不住。

只能面对教练的话,打个哈哈。

完全没法学。

“各就位。”

就在电子口令响起的时候,袁郭强和旁边的余位力道:“阿业这个赛季的状态太好了,这次恐怕就是小添,也要喝一壶吧。”

“没办法,小添今年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全都赌在了100米上,这种200米备赛状态肯定是没法和阿业相提并论。”

“也是,备战百米已经够辛苦了,200米的事情就随他去吧,不要再有更多的要求。”

两人说完,“预备”的口令就响了起来。

苏神抬起了自己的身体,原本轻轻扣在地面上的膝盖,也跟着口令顶了起来。

他的身体已经蓄势待发。

几秒之后。

嘭————

枪声响起。

比赛开始!

如果说刚刚谢正业的200米启动和加速就已经是远超国内的等级太多,其余某人看起来已经像是看怪物。那现在苏神这一波启动……

那就是怪物本物。

最主要的是,对比预赛的那一下200米,半决赛这一枪通过了预赛的预热,身体的200米,感觉和节奏都恢复了不少。

这样苏神跑起来。

200米上的速度只会更快。

曲臂启动。

蹬出。

沿着切线方向,黄金三步踏出。

然后入弯。

因为200米有弯道,因此启动的时候怎么切入弯道,是200米其中的一个难点。苏神预赛的那一枪这方面就有些没做好,还是这个赛季200米跑的太少,节奏和本体感受上多少有些问题。

好在他的调整能力以及经验都是这一事,其余人不具备的。

在一枪的习惯和适应后,这一枪他的启动感觉显著提升。

已经更像是百米启动的感觉。

而且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光是一个启动在200米这种项目上,用处还不是那么大,他还要把后面那些项目做好才行。

比如弯道加速。

其实这一枪他也没有其余人作为对手。

因此该怎么跑,该怎么比,想要怎么跑,想要怎么比……

全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做决定就行。

兰迪和其余人,今年的主要精力和任务指标也都在百米上,自然让苏神200米以上,没有额外指标压力。

这种难得的“真空期”。

让苏神感觉十分的好。

他要在这里做的是……

大胆的200米推进实验。

他学习这个技术,学习这些先进的理念以及动作力学原理,可从来就不仅仅只是为了百米。

200米。

同样适用。

虽然理论上来说,前侧力学和前侧技术,适用于100米到400米范围内的短跑比赛。

但是。

那只是理论上。

事实上的话,百米都还没有研究清楚呢,直道项目都还有很多东西,重新需要修订和推敲呢。

就算是拉尔夫.曼也都还没有其余的精力去研究其余的项目比赛怎么发挥。

事实上200米开始投入前侧力学技术,那都是东京奥运会之后的事情。

项目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

体系的推动,同样需要时间。

需要大量的实验样本试错以及重新的修订和修正。

再加上在百米运动上的迫切性。

自然是首攻百米。

这没有问题。

毕竟百米项目在短跑里面的影响力最大,你想要把自己的新东西推广以及让全世界都接受,那肯定是要首选最热门的项目上来开始。

因此,百米项目上有多少的问题,拉尔夫.曼都没想明白,现在很多东西都还是苏神自己强行利用超前的知识体系和经验再强行推进。

200米?

那还是算了,近些年是没有时间干这个。

拉尔夫.曼是这么想的。

虽然在实验室里面推论出来,前侧力学就是适合100米到400米,可怎么推广,怎么把这个运用到项目里面成为专项化的燃料,那都是需要长时间去磨合和详细研究的地方。

甚至可以这么说……

拉尔夫.曼,只是在理论上提出了100米到400米,适合前侧力学技术。

然后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百米的前侧力学开发上。至于200米400米这些项目……

很遗憾,他只提出了一个理论上的可行性。

就没有后续了。

起码现在。

暂时还没有后续。

苏神这里,等于是提前开始了给他的200米推进铺路,或者说是……直接大步流星的往前跑。

你要知道,动态强度的产生涉及身体四肢在高速运动中产生力的能力,随着收缩速度的增加,身体产生力的能力会出现下滑。

甚至明显下降。

人体需要招募肌肉力量来改变350度每一秒速度运动节段的角速度能力,在节段静止时间可用的力会减少50%。

是的,你没有看错。

就是会减少50%。

这个问题在随着你奔跑的距离越来越长,也会越来越凸显。虽然这是每个运动员都需要忍受的物理法则,但是……

关键的地方来了。

那就是虽然每个人都会是呈现下降趋势,可是每个人因为力量减少的不一样,那就会出现有一些这个方面衰减更少的人,有能力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以方便在更大的层面上保持力量水平。

你可以把它统称为天赋。

起码之前是这么认为的。

认为有天赋的人就是这方面会衰减更少,没有天赋你就是会衰减更多。

可是……自从前侧力学问世。

这个情况会出现改变。

开始用人为发现的规律,人为发现的体系,有意识主观的弥补这方面的问题。

以此来让运动员抛开天赋层面的选择,从技术层面来决定自己这个方面的衰减多少。

这就是突破性的东西。

让人类在对抗这个世界法则的时候,多了一道新的选择,除了天赋之外,还可以选择技术性的对抗。

现在苏神做的就是这个。

因为200米的比100米更长。

只见苏神每一步从落地开始。

踩准位置重新蹬地。

上肢完成最大向后伸展位置。

小腿完全伸展。

在下一个落地的单步中,恢复小腿达到最大屈曲位。

然后重新蹬地。

恢复腿的脚踝和着地腿,膝盖交叉。

踝关节交叉。

再次升空。

然后让整个上肢回弹到最大回弹位。

……

这听起来好像有些云里雾里。

但其实就是一个基本的前侧力学运用单复步。

只是外行根本看不出来。

只有内行人。

尤其是对这个方面钻研很深的人。

现在才能看得出来。

事实上这眼下能够看出来的,只有拉尔夫.曼一个!

就连兰迪,因为他都不是这个体系的创造者,因此他都没有第一时间想到这个。

他的精力都放在了百米上。

对于200米苏神在这里展现出的变化,他还真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到。

当然这也是他下意识认为……

苏神不可能在200米今年玩出什么花样。

因此自己给自己来了一处灯下黑。

只有拉尔夫.曼,他是第1个感受到的人,最开始也有些不敢相信,可是随着苏神步伐在弯道上展开……

那一步一步的步伐动态。

让他不能不相信。

这个东方人,他就是在这一场尝试把前侧力学融入进去200米当中。

这……

这家伙。

真不得了。

两百米……

他还根本没有这个方面的实际研究呢。

人家已经开始亲手实践化了。

不过,你第一次能做成什么样子呢?

到底你今年也没有做太多200米方面的比赛训练啊。

拉尔夫.曼,认识苏神这么久后,他已经完全不担心苏神对于技术的领悟能力以及创造力。

他只是觉得,今年给他的200米时间太少。

这么点时间,真的有可能让200米也融入前侧力学吗?

答案是……

可以。

苏神在跑道上奔驰起来,虽然动作还略微有限,不那么成熟,到底200米,这里要多个离心力的对抗,尤其是200米跑动,因为有弯道,所以侧向力,几乎是无法剔除。

所以说短跑比赛最好把侧向力化为0,可100米都很难做到,更不要说200米。那就只能尽可能的抵消,尽可能的缩小影响。

这个方面,前侧力学的优势就出来了。

对比原本的力学机制。

前侧力学在面对侧向力的时候,更加的有控制力,尤其是在弯道上,只要你的掌握足够好,就可以通过前侧力学减少比其余人更多的侧向力。

现在苏神,正在做的,就是这个。

他在干什么?

拉尔夫.曼,盯着看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什么,差点失声道:“他竟然在利用前侧力学,进一步去尝试抵消弯道侧向力?”

“真是……”

“天才般的想法啊!”

“真是……”

“跑道上的牛顿啊!”

兰迪本来还只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回头一看自己旁边已经有些脸色发红的拉尔夫.曼,微微一愣后,立刻大师级的头脑也运转起来。

然后。

他也想到了拉尔夫.曼刚刚想到的东西。

这小子。

脑子真是……

和我们同样不同款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