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1286章 谁说职业运动员听歌就是不务正业?

天朝体育台体育新闻————

羊城亚运会田径比赛的第一个比赛日,下午17点,在奥体中心场进行的是男子撑杆跳高的决赛,包括种花家的杨雁升和陆耀在内的13位选手在这里展开了激动人心的高度比拼。结果杨雁升获得冠军!这是种花家继北亣京亚运会梁学人打破男子撑杆跳高亚洲纪录并获金牌之后的再次夺冠。排名第二的是伊朗选手列昂尼德安德烈耶夫,与之并列的是寒国选手金裕锡,获得银牌。

除此之外,男子100米和女子100米半决赛也落下帷幕。

男子百米半决赛上苏神和队友赵昊焕一起跑出9.82s的好成绩,这已经是跑出了其余人根本跑不出来的成绩,有两个双保险,丰树勇赛后都声称:金牌绝对丢不了。

其次是半决赛第一组,我国选手张培猛,迎来爆发,在风速不错的情况下,居然跑出了9.98s的好成绩!这也让张培猛成了我国历史上第四个打开十秒的百米运动员,在亚洲历史上,也是前五名!赛后余位力表示张培猛本就是有实力做到这一点,他打开十秒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张培猛自己则在赛后声称————

自己的亚运会之旅还没有完成目标。

他还想要冲一下奖牌。

以前他可能不具备这个资格,但是这一枪之后,他具备了。

劳逸再次迎来了队友的强势挑战。

女子方面陈娟和韦勇丽都是小组头名晋级,另外一个小组头名是福岛千里,剩下两名种花家运动员叶佳呗跑出11秒77,陶宇佳11秒65,都无缘决赛圈。

女子100米世界纪录是米国已故“花蝴蝶”格里菲斯.乔伊娜在22年前创造的10秒49,亚洲纪录是我国选手立雪梅在13年前创造的10秒79,亚运会纪录是斯里兰卡名将贾雅辛格8年前创造的11秒15。今年世界最好成绩是牙买加的坎贝尔跑出的10秒78,今年亚洲最好成绩是我国选手陈娟跑出的10.97s,第二是曰本美女福岛千里跑出的11秒21,第三是我国选手韦勇丽跑出来的11.29s。

明天晚上将会迎来男女100米的决赛表演。

同时还有男子110米栏的半决赛。

……

次日。

大家都休息好了,进入了100米的决赛比赛中。

虽然是决赛,可是你从这些人脸上,完全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紧张。

反倒是言谈欢笑间,都是轻松和玩笑。

包括女子方面,陈娟也是一脸的淡定,吃饭多多吃了几口,甚至还拿着随身听听了听最近流行的单曲《灰色头像》,这让叶佳呗和陶宇佳简直感觉到不可思议。因为如果是她们,马上就要比赛了,是肯定会感觉到紧张起码有些局促的。

还有时间一边吃东西一边听听流行歌曲,那简直是想太多。

教练也会训斥赛前“不务正业”吧。

可是这其实只是国内的想法,事实上在国外,赛前听歌看电影都是常事,这个时候要的不是什么苦练了,马上要比赛了苦练反倒是会让肌肉疲惫,这个是要的就是……精神的放松。

起码也要“平常”。

苏神这边引用了现在米国那边比较流行的“STK”赛前放松法。

其中核心一点就是——

保持运动员的平常状态和平常规律。

也就是说,你平常熬夜,现在还熬夜,不用太强行修改,只要不太离谱就行。

你平常这个时间点听音乐看书或者玩游戏,现在还这样做。

看起来很离谱,但其实很多北美的运动员都是这样的模式,比如博尔特,奥运会的时候都是熬夜,睡到中午左右起来。毕竟对于他们来说,马上就要比赛了,既然如此,过多的改变会影响状态,容易产生焦虑或者紧张,产生更多的皮质醇,而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产生的一种激素,叫压力性激素,指在压力状态下身体就需要皮质醇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所以也管它叫压力荷尔蒙。

它要是在比赛之前太高了,就容易影响比赛状态。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别的生理激素波动,这就要涉及到生物学和人体生理学的方面了。

当然熬夜是不赞成的,也不提倡,国内基本上从小训练的,都不会有这个“坏习惯”。

那既然没有这个,平常一些小爱好或者小习惯,基本上你的团队就会对你的这个小爱好或者小习惯开始评估,然后做出这是对于比赛正向反应还是负向反应的评价。

好的就不用改变,不好的就还是改一下比较好。

这一点苏神系做得比现在欧米更好,因为现在欧米还只是在“纵容运动员”的小习惯上。

苏神已经是提前带着团队走入到了正负评估等等更加科学的切面上。

你别看这么点点东西,都需要改动和改进,可事实上这些细节调整和细节改动的地方多了,累计起来,可能就会形成量变。

苏神作为拥有后面几十年科研经验和教学经验的科研型运动员,对于这个“量变引起质变”,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

因此再小的地方,他都做了规划,反正他有现成的知识体系,不然光凭一个人,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比如现在陈娟喜欢听听歌,平常也听,这个习惯团队评估不会产生太多的负面影响,那么就不需要赛前进行改变,继续保持就行。一切都维持最习惯的状态,你的皮质醇才可以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不会波动太大。

这一套自然在国内这些传统系培养出来的人眼中,实在是“过于宽松”。

毕竟她们从小接触的理念就是————比赛一定要认真严肃专注全力以赴。

绝对不能做和比赛无关的事情。

你要是赛前还听磁带看视频看网页或者看漫画笑话书,估计你的教练早就劈头盖脸过来了。

一定会语重心长告诫你,面对比赛要态度认真,不能这么吊儿郎当。

可……哪些是和比赛无关的呢?

皮质醇和各种突然改变习惯的应激反应,会有什么后果,他们当年也不懂这些,也没这些科学理论去深入专研,自然是下意识这么做。你做这些,就是“不务正业”,必须认认真真,什么都不能干,就想着比赛才算是OK。

但事实上人体就是这样一个体系,突然打破平衡或者习惯,就会让人体内激素或者心态发生变化。而且你不准干别的转移注意力,那么你的脑子里自然就一直想着比赛,你要是大赛型就算了,还会越想越兴奋,可是绝大部分不是这个类型的怎么办?

自然会越想就越多想,越想越紧张,越想越放不下。

最终我们以前经常在国际赛场,发挥大失水准,完全没有发挥平常国内水平。

和过度重视,也有一定的关系。

但这些很长时间内都被认为是和运动完全没有关系的方面。

所以其实最终的结果还是————

知识储备太少。

专业知识关联不够多。

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够强。

或者一句话四个字总结——————

要多看书。

而且根据后世的论文调查,给出了明确的数据,全世界的运动员很大一部分都遭受了慢性压力的影响,如果没有恰当的压力管理,他的运动表现,就会降低。

比如现在的听歌,就是典型的运动动心理学意向激励的一种。

“娟,娟姐,我能问下你就这么听音乐,你们教练不管你的吗?”

“啊?”陈娟摘下一边耳机,问道:“什么?”

两人又重复了一遍,陈娟疑惑道:“为什么要管这个?听音乐很舒服,心情可以放松啊?”

“可是,可是……”两个人可是了半天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最后只能是强行组织了一下爱语言道:“可是马上就要比赛了啊,还是亚运会的决赛,你还听音乐放松,是不是有点……”

“有点什么?不务正业?不干正事?玩物丧志?”陈娟仿佛想到了什么,反问道。

结果两个人立刻点点头。

这给陈娟也看乐了,道:“你们的教练和团队没有和你们说过吗?”

“赛前是需要放松的,尤其是短跑,身体放松很重要,太集中太紧张,时间长了你不仅仅会肌肉疲劳,你的神经也会疲劳。要学会压力管控。”

“听音乐……和这个什么肌肉疲劳和神经疲劳有什么关系?和压力又有什么关系?”叶佳呗道:“你这么做,万一没有比好,肯定会被骂死的。”

“那我问你们,你们喜欢听歌吗?”陈娟突然道。

“喜欢啊。”两个人异口同声,其实不用回答也知道,都是年轻姑娘,都是年轻人,谁还不喜欢听听音乐,哼哼歌,但是这样在传统的队伍里面,很多教练和团队都是认为“分心”和“不务正业”或者“不够严肃”,采取一刀切,几乎禁止。

“那不就得了。”陈娟笑着说道:“我告诉你们啊,首先这是我的习惯,我的团队做了专业评估,这是对于运动正向的习惯,不需要改变。其次就是,音乐有很多好处,而且可以直接提高你的运动表现。”

“这……怎么可能!”两个人的认知里面,完全不存在这个观念。

“当然可能。”陈娟道:“音乐可以直接影响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而这些又会影响到力量和力量耐力和疲劳值。疲劳感觉通常用主观疲劳感觉量表,也就是rating nf perceived exertion,简称RPE进行定量评定。rpe值越高则疲劳程度越重。在安静和快速音乐(140-145节拍/分钟)条件下,进行20分钟70%最大耗氧量的单车锻炼,结果发现,在听音乐锻炼时,被试的疲劳程度明显减轻, rpe值明显下降。在听古典音乐的同时,进行15分钟的跑步运动。结果,与不听音乐者比较,他们在运动中及运动后3 min之内的 rpe值、心率及收缩压均有显著降低,运动后3 rain的乳酸显著下降,去甲肾上腺素(ne)亦下降了17.5%。”

“所以,聆听音乐能减轻运动所引起的疲劳感。”

“科学点来说就是音乐刺激可以利用神经传导,对脑干网状结构及大脑边缘系统进行作用,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调节,比如:促进内啡肽的合成,抑制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并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进而导致心率及呼吸频率减慢、血压降低、骨骼肌紧张度降低等变化,并使人产生放松和愉悦。”

“明白了吧。”

额。

明白了吧?

这鬼明白啊。

你说的东西字我都认识,结合在一起,我们怎么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看到两个人一脸发木的表情,陈娟立刻反应过来,这两个人没有苏神系的系统学习经历,自然不会明白这些道理,因此她搬出了现在在国内堪称是万能的解释————

“这是苏神实验室和芝加哥运动实验室的联合试验结论,反正科学就是了。”

虽然她们的确是不明白陈娟说的是什么,但是听到苏神实验室的“背书”,立刻眼睛就亮了起来。因为现在谁不知道,苏神实验室是全世界最顶尖的运动实验室之一。

有它出来的结果,必然权威,有说服力。

“所以,歪果人他们天天带着个耳机摇头晃脑,也是这个原因咯?”

“国外很多运动员都开始利用音乐作为激励方法,因为韵律和节奏可以在潜意识中提高能量水平,甚至影响到你的供能系统。因此他们带着这个,可不完全是因为单纯喜欢听音乐而已。”

陈娟解释道:“在生理指标方面,可以观察到,赛前的焦虑情绪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运动员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导致他们在比赛中产生过度呼吸或运动器官、内脏器官动员速度降低等情况,这对运动水平的发挥不利影响。通过研究证实,音乐对大脑皮层有直接的影响,它可以引起人的各种生理反应,如呼吸减慢、心跳减慢、肌肉电位降低、血管容积增大等等。”

“我的天啊,你怎么会知道这些,你太牛了吧!”两个人都是看待女天才的表情看着陈娟。

陈娟只是微微一笑道:“多看文章多学习,你们也会知道的,我以前也什么都不懂,也和你们一样,我们不是搞研究的,看看人家的成果和论文,总是没有那么难。”

“这都是你们弄出来的吗?原来听音乐也有科学啊!原来我们也可以听音乐的啊。”

“当然可以。”陈娟笑笑道:“但是要科学要适度,不能沉迷,最好要有科学的团队帮你测试你听音乐的各项身体数据,比如心率、脉搏、压力、脑电波等等,这样才能做出做好的个性化分析结果哦。”

“啥,还要测脑电波?!”

两姑娘也忍不住吐了吐舌头。

简直是……夸张。

这确定不是在读医学而在当短跑运动员么。

在自己那边这么说,怕是要被人当大傻子,给自己几个大逼斗吧。

不管怎么说吧。

两个人已经彻底被陈娟的“学识”征服,作为运动员,还真是没有见过这样式的。

而且陈娟还是国内现役第一人,亚洲现役第一人,也打开了11秒。

她的话,太有权威性了。

“能不能让我们也听听你的歌,娟姐?”两个人听到可以听音乐甚至运动员音乐还有好处的时候,再也压抑不住,想要听一听陈娟在听什么。

“我在听今年流行的几首歌,检测结果说我听着几首歌,身体状态最为舒缓,适合放松状态。”

“哇,这是许松的歌吧,我妹妹可喜欢她了,娟姐!”

听个歌都这么开心,陈娟微微摇头,只觉得自己在苏神系成长起来,真是太……幸运。

传统系很多东西,真的太死板,太不科学,太军事化管理。

“对了,你们别叫我姐啊,我比你们都小呢。”陈娟说完,两个人听得上头,一人一个耳机,连连摆手道:“别啊,娟姐,你实力这么强,学识也这么渊博,我们不叫你姐自己都过意不去。”

好嘛。

平白无故又做了大姐头。

陈娟苦笑。

可是想到这些人羡慕自己的目光,崇敬自己的学识……

陈娟的目光,顿时落在了正从电梯里面下来的第一个人。

就是他。

改变了自己的这一切。

PS:第二更~~~~~~~~~~~~~~~~~~~~~~~~~~~~~~~~~~~~~

以前俺们训练的时候,就是各种严厉,啥都不准弄,弄了就是不务正业,就是偷懒不努力。

现在想想,要是当年知道这些知识和论文,那还不来一波和老师激情对线啊。

虽然大概率也会被“暴力反杀”就是了o(╥﹏╥)o~~~~~~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