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1088章 保养怪兽!全运会也许他能五连冠也说不定

体育新闻。

“男子短跑苏神9.83s创造全运会超级成绩!未来我们的全运会纪录不再拿不出手!”

“两个9.80 !你还想说什么呢?新时代,短跑进入新时代,种花力量开始上台!”

“曾经的全运会纪录在现在可能只能垫底!这一届全运会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女子飞人创造佳绩,陈娟成为全运会历史上的超级飞人!今年羊城亚锦赛,我们要拿回来丢掉的亚洲一姐!!!”

……

除了短跑方面宣传开始铺天盖地,其余的项目依然在推进,李延系在男子三级跳远项目上,不仅打破了由邹振线保持了28年的全国纪录,还一举超越了哈萨克斯坦选手萨凯尔金16年前在莫斯科创造的17米35的亚洲纪录。目睹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邹振线在“西柳”体育场说,“他们的技术已经很完美,这样的成绩奥运会也可以进前三,自己的纪录被打破,我真心地感到高兴!”

“李延系在踏板不利的情况下奋力起跳,裁判经过长达几分钟的判决,最终成绩定格在17米59!这个夺冠成绩将保持了28年前的全国纪录和冰封了16年的亚洲纪录全部抛在身后。看台上的邹振先也站起为这名后起之秀鼓掌叫好。”

该项目银牌获得者浙省队朱速靖在第二跳中也创造了17米41的好成绩,同样超过了原全国纪录和萨凯尔金的亚洲纪录,获得一枚银牌。对此,邹振线兴奋不已,再次表达:“这一天,我等了28年,真心为他们高兴,这一跳不仅是三级跳远的福气,也是种花家体育的福气,后继有人了!”

是的,我们的跳远也从来不含糊。

未来谁敢想我们可以在未来的OW拿到跳远金牌?

甚至第一个做到历史上第一位既赢得青年世锦赛又赢得世锦赛冠军的男子跳远运动员,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种花家的田径选手?

用兰迪的话来说就是,种花家的运动员不缺天赋,缺乏指引和正确的科学训练。

“……很多年轻选手小时候怎么训练,长大了还怎么训练,这是绝对不行的。运动员在过了18、19岁以后,必须接受不同的训练方式。在种花家,很多有天赋的孩子都因为这个问题,再也无法提高成绩。因为你可以按照同一种方法让运动员跑到10秒40,甚至10秒30,但你想让他跑到10秒10、10秒00,你就不能用训练孩子的方式训练成年人。”

所以,天赋者,我们即便是不多,也绝对是有,这个毋庸置疑。

不然兰迪一个人能凭空教导出来这么多个历史性的突破?那不是扯淡么。

玄机,其实就是在兰迪自己这段话里面。

苏神被问到这个三级跳的大突破时,开口就笑道:“我觉得很好,但是我并不惊喜,因为我们从来不缺天赋者,只要好好引导,也许以后跳远项目,也可以登上世界之巅,拿到世界级的金牌。”

这话他不是说跑步,很多人以为就是激励甚至是套话,但是苏神自己知道,这,绝对不是。

不过眼下和未来最大的问题还是,怎么把成绩转化到国际大赛上去,不然的话,每次国内可以比出超级成绩,出去就萎靡了,这个事情,还需要好好把握。但是办法是有的,只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就没有问题。

当然,这一届全运会上还有极大的“创新”,那就是第一个非体制内的全运会冠军,开始诞生。这个人就是女子八百米的冠军,十九岁的小将周海言。作为一名由民营企业投资成立的田径俱乐部选拔、培养出来的第一个全运会冠军,她已经创造了一个历史。从2002年建立,到2009年在全运会上夺冠,这家民营俱乐部先后投入2700万元用于队员培养,期间一度难以为继。但不得不说,这一模式开创了我国田径选手培养的一个崭新模式。

苏神以前是没得选,这样最快,但是不代表以后,也还是需要这样发展。

体制的分化和多样化,也是未来科学体育的一种思考模式。

并不仅仅只是在运动员的训练和培训上要科学。

科学运动的整体培训模式,也是可以科学化的,单一到多元,这可能也是进步的一个方式。

当天晚上,总局的杜兆材为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民营企业办田径俱乐部培养选手,这并不只是个尝试,专业、大学、民营多管齐下,是我国田径人才培养的趋势,而且从本届全运会来看,大学、民营企业的培养体制已经开花结果。

“这次我谁都能对得起了!”就是周海言这次留下的冠军名言。

不过也要指出,周海言的俱乐部不仅是国内第一个建立田径俱乐部的民营企业家,而且至今也是惟一一家。因此,做出了成绩后,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还是那句话——

起码证明了这条路子。

走得通。

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过程,那么未来就会有更多民营俱乐部投身进来,开始合作。

这都是以前的种花家体育,不敢想象的成功模式,百花齐放,意味着我国的田径事业从这里开始,也渐渐开始进入了一个正轨,并不是就是短跑一家而已。而是整个行业的体育人,有心人,都在努力,都在奋斗,都在脚步不停。

这才会有未来种花家田径队的愈发攀登,越发强大。

除了这些项目的高光之外,110米栏,无疑也成了最大的亮点。

因为新规则,刘祥作为世锦赛新科冠军,没有必要再比前面的比赛,直接进入决赛。这一点,也是为了保护高水平运动员,减少运动员消耗的一个办法,当然,如果刘祥还是健康的话,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可是眼下的刘祥状态,其实就很需要这个规则保护了。

跑一枪和跑几枪,要准备的身体状态和训练压力都不同,这一点改变,也和历史上出现了偏差。

至于有些人觉得不公平,那怎么说呢,那你搞个新科世锦赛冠军来试试,绝对没有运动员会觉得不愿意。毕竟那是OW大赛的冠军,能够拿到这个,还有什么不服气,那就叫做真正的为国争光了,如果他们有这个能力,谁不愿意呢。

当晚刘祥过来的时候,整个泉城都开始交通管制,这一点倒是和苏神他们过来决赛的时候,一样了。当然,历史上也是如此,一般无二,而且历史上刘祥的影响力多夸张?前几晚空空如也的奥体中心体育场昨日接近满座,而且随着,刘祥刚刚退场,现场观众就跟着走了一半。

这就是眼下刘祥的影响力,田径界除了重开的苏神,无人能比。

除了观众,媒体记者,也是同样疯狂,田径赛场记者工作室内,数百名媒体记者排成长长的队伍,不惜站上一两个小时,争抢200张采访刘祥比赛的特别采访证。

110米栏的门票预售,也达到了和100米一样的水平,接近300万软妹币,原本这个数字是这个数字也创了全运会史上单场门票销售数额之最,但是因为苏神和近年来100米的整体水平提高,导致这个成绩,也只能稍微暂时居于100米之下了。

到底这里只是看一个刘祥,100米却可以看好一些人,110米栏的整体水平还是差了些。

大石和谢文君都进入了决赛,他们都会和刘祥在决赛会师。

值得一提的是,央视著名记者逗日娜为了采访刘祥,擅自跑进内场,结果被两位身穿便装的警察拦住,随后被赶上看台,双方一度还发生冲突。无独有偶,孙海瓶前往看台时,也被挡在了门外。因为除了证件,他还需要到入口处领一张卡,一起使用才能进入。孙海瓶也只能是感叹一句:“这比奥运会还严格啊!”

而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我们自己可是付出了大代价的。

其实何止是本届的全运会。随着国力的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的运动会也越来越多,2007年的全国城运会和世界特奥会,2008年北奥和残奥会,2009年的全运会,2010年的全国体育大会和羊城亚运会,2011年的大运会……再加上农运会、民运会、中运会、残运会等等,可以说是运动会不断。但除了几项有国际标准的赛事,很多的比赛在组织运作上各自为政,重复投入,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某种程度上还影响了赛事本身。

别看现在我们越来越规范,这都是真金白银过来的东西。

国际奥委会的知识转让“TOK”,全名Transferofknowledge,光是这个知识转让我们就花了百万,还是美刀。这个项目从1999年开始实施,国际奥委会2002年还成立了奥运会知识管理机构来专职做这件事,悉尼奥组委卖“知识”给国际奥委会得到500万澳元,国际奥委会则将这些“知识”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分别转让给雅典和北奥奥组委。

是什么如此值钱?那是历届奥运会组织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心得,其核心内容是“知识转让”,正是这些资料,让下一届的举办地不用一切“从头再来”。

但说实话,你想想看,这些“知识”,那个不是真金白银?

这就是缺乏大赛经验和调度能力的结果,你看看那些经常搞大型比赛的国家需要么。

可是这个钱,必须要掏,这个学费,必须要付。

就和我们种花家崛起的路程一样,人口红利,市场让渡,知识购买,一个都不能少。

这,都是我们走过的路,不仅仅是奥运会和全运会,这些都是我们整个崛起项目的一环。

都是我们崛起身影的一个缩影。

晚上八点,110米栏决赛开始。

刘祥在第五道。

嘭——————————————————

“比赛开始!”

“出发了,快速攻第一个栏!”

“刘祥上第一个栏非常快,稍事领先,纪威紧随其后!”(谢文君也紧紧跟着!)

“刘翔开始栏间加速!展现他后程强大的能力!”

“纪威紧随其后!还有机会吗?”

“没有机会!刘祥率先冲过终点!”

“13.33s!!!”

“刘祥获得了自己的第三枚全运会个人金牌!!!”

“刘祥脱下战袍,把战袍直接扔上了观众席!这一刻,他彻底释放!点燃了全场!!!”

“非常完美的王者归来!!!”

“他起动、衔接、加速这一系列过程都表现非常完美!”

“尤其是刘祥的后程能力,最后四个栏的能力非常出众,是排在当今世界第一位!”

石东鹏这个项目居然发挥失常,二哥仅仅跑了13.63s,这和他的世锦赛成绩相差甚远。看得出来,石东鹏已经在世锦赛耗尽了自己的能量,还差一步拿到奖牌,那就是差了一步。现在他已经是没有了那么强势的信念,能跑多少是多少了。

不然他想要击败纪威,本该问题不大。

谢文君拿到了第四,他这一场还是有些不稳,不过还是小将,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多参加国际比赛,就会越来越好。

“主要还是稳字当头,瞄着别人跑就好。师傅也是这么要求我的。时光匆匆过,我就是从全运会出来的,我还是有希望的。”这话是原话,也是这一世刘祥同样说出来的话,尤其是最后一句,“我还是有希望的”,是说给自己,更是说给全国观众的,多少心酸和感触都包含在内。

丰树勇也开口说道:“他跑出这个成绩很正常。这是他第三次夺得全运会冠军,很不容易,一个人能够连续三届夺得金牌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他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休养,能获得这个冠军他付出了很多。”

“全运会对刘祥来说并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国际大赛、世界大赛。这次柏林其实已经是完成了提前完成了任务。”

“不过目前为止他的伤还没有完完全全康复,系统训练时间还相对较短,他的伤势还需要进一步地恢复,还需要有系统的冬训,只有这样才能和对手竞争。”

“全运会我们的原则一致是安全,能够顺利地完成比赛,其他的一切都是在这个前提下。秉着这个原则,刘祥在稳获第一的情况下没有全力以赴,我们看到他在跨完最后一个栏后,就没有使劲冲刺。”

刘祥也在接受逗日娜的采访中道:“真的从来没想过,因为当时我动手术,我就感觉我有点自我怀疑,我感觉我的未来有点渺茫,我不清楚我的未来在哪里,但现在……我还是有希望的,我还是行的。”

“从我十八岁开始,我现在已经二十六岁了,我希望可以在打一届全运会,全运会对于我们国内运动员来说,不管是奥运冠军还是世锦赛冠军,全运会都是我们最初的梦想。”

“我也是从全运会一步步上来的。”

“希望未来,全运会可以越办越好,出现越来越多优秀的运动员吧。”

逗日娜道:“那你觉得你的全运会三连冠,谁能一较高下呢。”

刘祥笑了下,脑子里面浮现了一个画面,想也没有多想,就道:“我认为是苏神。”

“苏神,为什么呢?是因为他才刚满二十岁吗?”

“不仅仅是这样。”刘祥这里“吐槽”了一下苏神的变态生活习惯道:“他对于身体的保养和维护,我认为现在国内无人能及,他就是我认识的保养怪兽,也许……他可以跑到35岁甚至40岁都说不定。”

“那样,可能全运会五连冠都有可能。”

“小添,我相信你,我未来打个四连冠,你就打个五连冠怎么样?”

在祥和的气氛中,刘祥也不管还在微微发愣的逗日娜,转身走进了运动员通道中。

PS:全运会资料真不好搞,但是俺还是力所能及,帮助大家了解下。

而原本的苏神可以在32岁都保持状态,那么这个重开的苏神,从小就科学保养,你觉得40岁有可能么,嘿嘿。

继续继续~~~~晚点约~~~~恢复更新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