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开局皇帝:我招募到了枪神赵云 > 第329章朱贵来投

“国君,典礼部尚书沈括求见!”

武靖二年四月九日,张硕正与吏教部尚书谢安、军务部尚书刘洎于御书房中商议地方诸军改编之事,门外忽传来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力士的禀报。

“沈尚书?这倒是稀客啊。”

张硕并未即刻回复高力士,而是凝视谢安与刘洎一眼,沉凝道。

谢安与刘洎相视一眼,亦随之言道:“沈尚书与祖司长二人素好科学,彼此倾慕已久,闻其现下共事一处,往来频繁,几近同榻而眠矣。”

“微臣亦有所闻,此次沈尚书前来,或于研究有所突破,特来向国君报喜。”

谢安言罢,刘洎亦颔首附和。

而张硕闻二人猜测后,仍忧虑道:

“孤正因知晓二人品性相投,方特意将其二人安排共事,若果如二位爱卿所言,实乃天大之喜,然恐适得其反,令二人无心政务,特来请辞耳。”

张硕的话令二人一时无以应对,然张硕只是有些患得患失,并无与二人讨论这件事情的心思,慨叹间已命高力士引沈括入御书房觐见。

“微臣沈括拜见国君!”

须臾,高力士便携沈括至御书房中,后者忙向张硕施礼道。

“爱卿免礼,赐座!”

沈括闻此,赶忙谢过,继而向谢安、刘洎二人颔首示意,这才沉稳地在二人下首落座。

待其坐稳,张硕方才开口问道:“沈爱卿,此次你有何事要向孤禀报?典礼部可有何状况?”

“典礼部并无异样,微臣此次前来,是有其他要事需向国君您呈报。”

沈括言罢,稍作停顿,继而又道:“祠祭司负责酿酒的承务郎朱富上奏,其兄朱贵与他联系,欲携几位兄弟来乾国投靠于他。

此朱贵乃原兖州义军梁山泊上的首领之一,其所言之兄弟亦同,朱承务郎特恳请微臣向国君呈报,由国君裁决。”

“一个月前宋江在梁山泊发动起义,兖州三国触不及防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时声势确实浩大。

不过半个月前,三国签订盟约,停止兵戈后,非常默契的同时镇压国内起义势力。梁山泊根本无法与三国的正规军正面交锋,连战连败下,损失惨重。

不久前,孤收到消息,他们眼下已经龟缩在梁山水泊,随时有被剿灭的可能。”

“国君的消息果然灵通,前日梁山已被魏国大将夏侯惇与夏侯渊两兄弟统领的水军攻破,这是那朱贵的亲笔信,请国君过目!”

高力士在接收到张硕的眼神暗示后,从沈括手中取走了他拿出的书信,恭敬地转呈给了张硕。

而张硕通过朱贵写给朱富的家信,也洞悉了梁山的现状,正如沈括所言,梁山确实已被曹操攻克。

然而,宋江与吴用二人在战局接连失利的情形下,早已预料到梁山的结局,并预先寻好了退路,那便是投靠青州的红袄军。

因此,曹操所攻占的梁山实则只是一具空壳,大部分核心人员早已悄然转移。只是这些人并不齐心,分化成了两个阵营。

主阵营由宋江、吴用领衔,企图东进投靠红袄军,以延续起义大业。另一个阵营则是因各种缘由,不愿再继续下去的人,而朱贵便是其中之一。

这一年多来,张硕从未禁止过朱富与朱贵的通信。如今朱贵走投无路,便萌生了带领志同道合的几个兄弟,前来乾国投靠弟弟朱富的念头。

毕竟,朱富现今是乾国的承务郎,当初也曾向他提及乾主张硕求贤若渴,有意招揽他的事情。(见第43章)

“哈哈,此乃幸事也。正因孤之贤名远扬,故而这些兖州义士才会不辞辛劳,远道而来投奔。让朱富告知他们,当下乾国正值用人之际,只要他们身怀一技之长,孤定然不会亏待他们!”

张硕微微一笑,毫不客气的自夸道,而谢安四人则顺势附和几句,君臣之间情谊深厚。

“其实微臣此来,还有一事,请国君准予。”

正当张硕开心之际,沈括却再次开口,让张硕的心又是微微一沉。

“若是请辞,爱卿便不要开口了。其他事情,孤一定尽力满足你!”

张硕这直白的话语,让沈括到了嘴边的话语,不得不又咽了回去,顿了顿后,这才道

“承蒙国君青睐,微臣才能任典礼部尚书兼铸印司司长之职,只恐个人能力不足,不能妥善处理其中政务,辜负了您的认可。还请国君为典礼部或铸印司另铣选一位主官。”

张硕闻言,明白沈括这是退了求其次,想着先甩掉一部分工作职责。

对此,张硕倒是没有拒绝,毕竟如果只是一个司长的话,张硕还是能找到的。

何况金大坚这次还是在梁山上落草,朱贵来投,大概率会带上这个家伙,届时铸印司的工作没有人比他干更合适的了。

“也罢,既如此,那孤便依了沈爱卿所言,待孤再深思熟虑数日,觅得合适之人接替铸印司之职。”

念及此处,张硕不再迟疑,当机立断给了沈括明确答复。

后者虽未即刻减轻工作,然得张硕首肯后,仍是喜不自禁,连连谢恩。

三日之后,收到朱富回函的朱贵,便率十位兄弟,一路风尘仆仆地踏入了乾国境内。

而此十一人中,《水浒传》中的人物仅有朱贵(智63,政50)、金大坚(宗师级雕刻师)、萧让(智67,政53)、李应(武80,政62)、杜兴(武50,政44)五人。

余者分别为战国经学家谷梁赤(智90,政58);

晋代医学家王叔和(宗师级医师)、西晋名将马隆(统85,武69);

明初著名水利学家白英(宗师级水利工程师);

清初起义的丁维岳(统57,武46)、张尧中(统50,武32)。

十一人中不仅有李应、马隆、梁赤这三位精英,更有金大坚、白英、王叔和这三位宗师级职业者。

获此消息的张硕甚是欣喜,一方面遣禁军旅帅卞秉率本部兵马前去迎候,另一方面告知朱富以私人名义设宴款待,届时他会亲临。

毕竟以乾国如今之规模,他实难亲自出面接待朱贵这些残兵败将,否则就有失身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