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开局皇帝:我招募到了枪神赵云 > 第327章田齐的覆灭与科举

“不必担忧!田齐已然是强弩之末,再坚持片刻,戚将军便会率军从其后方杀来,与我军形成合围之势!汝速去前方协助祖军将督战。”

赵云心中虽有忧虑,但他深知作为主将,自己是全军的精神支柱,若自己心生怯意,那这支军队必将溃败。

“诺!末将即刻去助祖军将掌控仆从军。”

牛存节欲言又止,而后向赵云抱拳一礼,朝最前方而去。那里,是祖逖亲率第四军的两个师,其任务乃是督战。

因在大军正前方,乃是近两万的各国俘虏军,他们除最前列的数千人持有青铜级方牌外,余者皆只能以血肉之躯抵御狂奔而来的火牛阵。

不久前,赵云采纳了刘晔的建议,已传令麾下诸将,告知这些俘虏,待此役结束,他们皆可抹去俘虏身份,真正成为乾国子民。

前方是数量众多的火牛,后方是战刀出鞘的银龙军正卒,俘虏军被夹在中间,纵是欲逃,亦无处可遁。

更因赵云的许诺,给了他们一线生机,致使俘虏军虽心中惊惧,却也不敢妄动,个别愚钝者,则皆成了祖逖麾下兵马的刀下之鬼。

祖逖紧攥手中钻石级的墨麟刀,面色凝重至极,眼下奴隶军尚算稳定,然一旦火牛群冲破俘虏军最前之盾阵,彼时这支士气本就低落之军,必溃不成军。

正缘于此,他从未将希望寄予炮灰军,而是亲率兵马于炮灰军之后,构筑第二道防线。

正值此际,一滴雨水忽地滴落在祖逖的脸上,突如其来的雨点,令他一时未能反应过来,紧接着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须臾间便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瓢泼而下。

祖逖旋即明了其中缘由,不禁大喜过望,高声呼道:“天降大雨助我乾军破火牛阵,上苍庇佑,上苍庇佑啊!”

“天佑大乾!”

“天佑大乾!”

随着祖逖之高呼,其余人等亦先后回过神来,齐声高呼,声震东莞王城。

霎时,银龙大军士气大振,众将士一扫颓丧之色,连最前面的奴隶军。亦感受到了巨大希望。

盖因在他们正前方,远远奔来的火牛群,其尾巴上的火焰因这突如其来的暴雨而熄灭,牛群因此而减缓了奔跑的速度,甚至有些更是直接驻足。

这些水牛的驻足,致后方水牛躲闪不及,相互撞击者比比皆是,原本锐不可当的火牛阵,转瞬间便自行溃散。

虽有少许水牛仍冲至炮灰军身前,然皆被轻易拦下,伤亡者寥寥。

“绝无可能!乾主岂能须臾之间洞察东莞城的局势!”

田齐王田因齐于一众禁军环绕之下,悬于田齐军阵之后。他未曾思量借火牛阵反噬乾军的可行性,仅寄望于田单能借此带他突破赵云与戚继光的包围圈,彼时他或可觅得逃离徐州之机,日后兴许尚存复国之望。

然这猝不及防的暴雨,顷刻间葬送他的唯一希望。身为田齐之君,他自是知晓这瞬息万变的天气,其背后的真正缘由,只是他不明白张硕何以能于短短十余分钟内,洞悉东莞城下的即时情形。

虽说昔日田齐国亦有一批玩家为其效命,然经上次更新后,皆已丧失实时传递信息的能力。

只可惜,世事之发展断不会依其意愿而有所改变。随着火牛阵的土崩瓦解,纵田单等人能力超群,亦难以率领士气低落的田齐军,冲破近十万银龙大军的防线,更何况银龙军中的名将亦有数十之众。

而随戚继光率其麾下精锐赶来与银龙军会合后,田齐军在前后夹击之下,一个个军阵相继被拔除。

虽田齐的覆灭已成定局,但在田齐诸将的殊死奋战下,此役仍持续了将近十个时辰,乾军以三万伤亡的代价,杀敌五万余,俘十七余万。

田齐诸将战死过半,尤以田氏宗族将领最多,盖因他们都明白,即便张硕会特赦田齐降将,并委以重任,然其中断不会有他们田氏之人,等待他们的,除却死亡便是被奴役。

……

武靖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张硕苦候两日,终得赵云与戚继光传来捷报的,田因齐及其宗室子弟亦随信而至。

张硕虽胜,然并不准备嘲讽敌人,更没有招降的想法,果断下令,无论男女老幼,尽皆推出城外,斩立决,不留任何活口。

目前乾国当务之急,乃军队改编之事。内阁对此早有定论:

除府兵制外,乾国分禁军与野战军。军队各级编制依旧,然仅禁军有专属番号,野战军则无独特称谓,以驻地命名,以作区分,随时有变。

现今张硕要做的,就是待军纪司确认各军战功登记无误后,行相应任免之事。而这个工作无疑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各军全部要返回天亘县驻扎,等待军务部对军队的改编,其中就包括了赵云与戚继光的人马。

在张硕的密切关注下,军务部尚书刘洎抽调了其他三司的部分官吏,加班加点在军纪司核查各军战功册,仅耗费三天时间便完成了核查工作,并根据军功晋升制度,将所有至少满足晋升师帅之职的名单呈交给了内阁。

此乃张硕所需之物,他将以此名单为依据,对禁军与野战军的高级军官予以直接任免。至于旅帅及以下的低级军官,则先由军纪司依军功晋升制度初步确定,而后呈交其审核即可。

而此项工作直至四月七日,方完全确定,且在这数日内,乾国还发生了两件事情。

首先是四月一日,乾国如期举办了首届科举,然考生数量并未达到张硕的预期,仅有114人而已。

盖因历史上文学多为世家贵族所垄断,乾国此前打压世家之举,引发各地贵族抵制,鲜少有世家子弟愿来乾国任职,即便有,亦多为旁支。

不过在这些考生尽数被吸纳进六部供职之后,乾国的行政效率依旧获得了大幅提升。

此次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是王献之(智90、政63)、谢瑶(智62,政47)、郗愔(智62,统56)。王献之是王羲之的七子,谢瑶乃谢安的长子,至于郗愔,则为郗鉴的长子,三人均为世家子弟。

原本张硕准备从考生中择取一无任何世家背景的人,进入前三甲,以彰显自己的立场,然而其遍阅所有考生的身世履历,惊觉其中竟无一人是真正的农户出身,至少是地方乡绅的子嗣或家道中落的寒门。

在经过内阁的决议后,状元王献之受命担任财政部储粮司司长一职,至于榜眼谢瑶与探花郗愔,则暂且遣至地方出任县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