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开局皇帝:我招募到了枪神赵云 > 第268章御书房议政

有人欢喜有人愁,不同于王敦的无奈,得到任命的戚家军诸将都非常的兴奋,唯有戚继光有些惆怅,他既担心陈大成与胡守仁的安危,又为自己好友秦琼没有得到任命,而感到不平。

秦琼本人倒是比较开朗,并没有因为没有任命而感到不忿,反而宽慰戚继光说:当初张硕招揽他们就许诺了他们军将的职位,现在不仅戚继光做了封号将军,连他麾下的弟兄都做的军将,张硕不可能无故冷落他,那只会败坏自己的名声,现在没有任命,肯定是对他有另外的安排。

戚继光一听秦琼这么说,想想也就释然了,他在王薄麾下当职了一段时间,导致无意间把张硕当成了王薄,想想张硕在外的名声,以及乾国的强盛,定不会是王薄那种庸主。

梼杌大军与白虎大军在银龙大军与王韶军的注视下,仅用了短短的三点,便完成了基础的编制,于十月三日清晨开拔,前往莒南城驻扎。

而在他们旁边的莒县,亦有田单所率的二十余万大军,虽然他们得到的情报显示,王子成父军的目标是琅琊城,然而他们两家是世仇,保不准对方虚晃一枪,真实意图是侵略田齐。

况且无论是出于战略考虑还是双方之间的仇怨,田齐都不回允许姜齐的手伸到徐州来。

在得知王敦与戚继光入驻莒南后,田单一方面领军向左边迁移了十几公里,一方面遣潘璋去莒南拜访王敦与戚继光,散播自己的善意,确定共同抵制姜齐的目标。

当初田单害怕让姜齐成功杀进徐州,所以把大军放在了倚邻莒南的一处平原上,距离莒南县地域仅有几公里的距离,这么做的目地是为了给王子成父施加压力,如果对方依旧发起进攻,他们可以迅速作出反应,从侧面袭击对方,解乾国之危。

然如今乾国已经作出调动,遣十万人马入驻莒南,那他就需要改变计划,向左偏移了。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自己身边有一支其他国家的军队,就算两国关系再好,肯定也会有所忌惮和提防,届时就不仅仅是对姜齐施加压力,连他们自己都投鼠忌器。

主动撤退拉开距离,这样对谁都好,而派出潘璋去莒南拜访王敦与戚继光,正是说明他们的战略目地,拉近双方的距离。

潘璋与戚继光原本都在邹平国供职,后来王薄欲用毒酒毒杀戚继光与秦琼他们,还是潘璋通风报信,才没有着了王薄的道,潘璋可以说是戚继光与秦琼的救命恩人,有这层关系在,潘璋自然成了出使的不二人选。

而如田单所料那般,当戚继光得知潘璋过来拜访的时候,亲自出营寨迎接,并设宴招待,借着这次机会,戚继光也邀请王敦前来,联络一下感情。

因为张硕只让两人北上驻防莒南,却没有注明主次关系,戚继光与王敦两人都心照不宣的没有提及这个问题,而是带着各自大军在邻镇驻扎,成掎角之势。

与此同时,张硕在御书房中正与几位重臣商议大事……

“现今我乾国国土大幅增涨,国内政务日益增多,不仅各司叫苦不迭,连孤也深感疲乏,我欲扩充我乾国中央大臣,分摊政务压力,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张硕看了眼下首的谢安、高力士以及王安石、糜竺、萧琮、萧瑀、谢奕、林烨几人,郑重说道。

“臣以为我乾国现今仅有不足三郡之地,只要给各司增设副官、填充小吏,即可确保正常的运转,无需在原有大臣的基础上增设重臣,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众臣在听了张硕的话后,互相瞟了一眼,却都没有率先开口,最后还是谢奕斟酌了一下,提出了异议,以及对目前情况的分析与意见。

谢奕言罢,谢安与萧琮两人便先后发言,对谢奕的想法给予了赞同。

“那副官与小吏又从哪里筛选呢?”张硕内心通透,但明面上还是故作不知的向几人询问。

“国君,我乾国早经向各地散布了春试科举的消息,现在天亘城中已然汇聚不少的学子,您可以在春试之前,先设一场小试,择其中的人才先入朝为官,只要许诺他们小试与春试无关,届时皆可继续参与春试即可。”谢安见张硕询问,当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其此举为阳谋,除非张硕乱来,继续从军队中抽调残障士兵任职,否则通过科考选择人才入职,就是最好的方案。

文职不同于武职,寻常百姓根本没有书读,科举的结果必然是大量世族子弟进入乾国官制之中,而其中谢、萧两家的子弟与学生,不一定拔得头筹,但肯定是入朝最多的。

虽说这些人暂时都在基层,但却方便两家更清晰的获知各司的动作与情况,而且等他们入朝后,谢安、萧琮等人,凭借着自己的想法职位与关系,也能慢慢提拔、扶持心腹。

张硕自然明白其中的问题,但这样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唯有发展国学,让百姓们都有书读,才能最大限制世家的力量。

现在他要做的是分化、平衡各大世家,让他们互相限制,不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这也是张硕一心想要收服琅琊王氏的原因所在,萧家被分出了太多的人才和底蕴,虽然现在依旧还是大家族,但根本无法与谢家抗衡。

“谢爱卿此举确实可行,不过孤还是比较排斥阉割男子,宦官方面不允增加,司礼监就高爱卿一人,并不能为孤分担多少压力。孤准备取消旧时的太宰之职,改设内阁,由内阁协助孤处理国事。”张硕此言一出,底下的臣子们顿时变得交头接耳起来,而张硕对此置若罔闻,并没有干涉,只静待他们的思虑。

“国君,太宰一职干系重大,臣以为暂时不宜更改。”让张硕意外的是,最先开口否定自己想法的,会是最忠心耿耿的王安石,不过张硕也知道对方的顾忌,是怕自己与谢安生出矛盾,继而影响乾国内部的安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