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我行百家道 > 第二十章 辛苦修行数十载,不如真修第一境!

等到师傅离去,正在做早课的众多师兄弟们都是看向了身为大师兄的宁子期,以及二师兄辩慧。

师兄弟们欲言又止,但最后却什么都没说,各自低下头去,眼中有着不舍。

只有小师弟辩真按捺不住心思,神色带着惶恐和不安,急切的喊道:“大师兄!”

辩真虽然在师兄弟中年纪最小,但他也明白各家各派修行的步骤。

各家各派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便是每个人都有三次机会,去试着破开第一境,从而成为一位真修。

这三次机会大概是在人生的十四岁,十四岁到十八岁之间,以及二十岁行冠礼之前。

因各家派的修行都需要明悟各自的教义,学得其中的真意。

十四岁时因为年纪还相对太小,许多人的三观还没有形成,对知识与经义教义的领悟不深。

因此只有一些天性早慧的人,才会在十四岁就能突破到第一境,成为真修。

而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十四岁到十八岁这个年龄段,由于人生阅历的增长,智慧的开悟,从而成为一位真修。

但也有极少数人驽钝,虽有修行的气运就是无法明悟经义,各家各派便给了这类人最后的机会。

不管是第一类还是第三类都属于稀少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十四岁到十八岁间,就确定了是否能够修行。

宁子期从十四岁开始到现在,已经试过两次修行,但都没有成功。

辩真知道以大师兄的早慧,他在十四岁时第一次修行失败,就几乎被断定了没有佛性。

而这人生最后一次的尝试,可以说还没开始就能确定宁子期的结果。

佛家隐宗不收闲人,不渡俗人,宁子期此次尝试若再失败,他就必须要离开寺庙。

辩真在这寺庙几年,一直最受宁子期照顾,在他的心中大师兄亦父亦兄。

宁子期可能要离开自己,想到此事辩真就是心中难过,眼眶通红,近乎要流出泪来。

见着小师弟不舍与祈求的眼神,宁子期一叹,笑着道:“缘起缘灭,缘来缘去,一切皆是‘缘’。”

“若我们有缘,哪怕我离开寺庙,我们也会再相见。”

“倘若我无法修行,选择归俗,我便不是辩真你的大师兄了吗?”

辩真闻言急道:“当然不是,在我心中,大师兄永远是大师兄。”

宁子期洒脱一笑道:“既如此,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况且我又不一定会失败不是?”

说罢,宁子期转过身去,迈过门槛,前往师傅所在的禅房。

二师兄辩慧没有出声,他只是面色凝重的跟在宁子期身后,也是往师傅的禅房走去。

到了师傅的禅房门口,辩慧站定,对着宁子期道:“大师兄,你先请。”

宁子期点了点头,他走到禅房面前双手合十:“师傅,是我。”

“进来吧!”

印觉大师苍老平淡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宁子期轻轻的推开门走了进去。

就如宁子期印象中一样,印觉大师端坐在干净的云床上,正结跏趺坐,手结定印。

这时宁子期视线无意中一扫,在这干净的禅房木桌上,看到了一本很是破旧的佛经。

见到这佛经,宁子期心下一凝,只见那佛经上画着一张弥勒佛像,旁边还有一句之前秦锦初曾说过的谶言——

一切皆有业而起,因果报应循无际,三世轮回,甲子之年,弥勒降生!

宁子期不敢多看,连忙收回视线,他走到印觉大师面前,双膝跪下,神色庄重道:“弟子辩机,求师傅传我真法。”

低垂着双目的印觉大师缓缓的睁开眼,他那一双与其干枯的外表不符,充满了对生命慈悲的眸子看向宁子期,缓声道:

“辩机,你可做出决定了?”

宁子期用力点头,坚定道:“弟子已作出决定!”

印觉大师缓声道:“既得因,便结果,你已做出决定,那就要接受一切后果。”

说罢,印觉大师一只手探入自己的袈裟中,从怀里拿出了一张薄薄的经文。

那是一页佛经!

印觉大师拿着这佛经,将其郑重的递到宁子期面前:“拿去吧,就看你是否身有佛性,悟出我佛家真意!”

宁子期双手抬起,将那一页佛经庄重接过。

佛经捏在手中,其中的材质却不是纸张,看起来犹如玉石般光滑。

这页佛经宁子期已经是第三次见到,它正是佛家修行的关键,上面记载了佛家第一境的修行方法。

只要有人能够通晓佛理,遵守佛家戒律,并且拥有着能够修行的气运,那么只要看上一眼这页佛经,就自会成就第一境,学得佛家真法。

宁子期前两次看这页佛经都没有任何反应,此时他已夺得王朝气运,成为了小说家,想来这一次,他一定能够成功!

在印觉大师的期待眼神下,宁子期低下头去,看向了那页佛经。

刹那之间,宁子期只感到自己似是陷入虚空,识海之中大放光明,有佛陀当面趺坐**,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但见那佛陀开口之间,无数佛家经文化为实字,将宁子期彻底淹没,浸入他的肌肉、他的骨骼、他的血液之中。

如果宁子期此时只是有气运的普通人,再加上他苦学九年佛理,此时必然通悟,成为一名真正的佛家弟子。

不过现在的宁子期早已是一位小说家,而小说家修行的其中一个要素,就是要习得各家对应境界的真经!

因此那充盈佛性的经文,并没有让宁子期成为佛家弟子,而是被他识海中的那本古朴金书吸收,让其佛光大盛。

随即,在宁子期的注视下,金书第一页的空白书页上,那些经文印入其中,仔细一看,这些经文就与印觉大师手中的一页佛经一模一样。

当所有的经文都印在第一页的书页上后,那脑海中的大佛也是随之消散,而宁子期在玄而又玄中,已然学会了佛家第一境‘武僧’的神通秘法!

他不是以佛家弟子的身份领悟,而是以小说家的身份领悟!

此时,宁子期就如福至心灵般,瞬间明悟了‘武僧’的神通使用方法,也知晓了这佛家第一境的能力。

要知寻常江湖之人,修外功内功,即使是修行数十年称宗师,然内功深厚者也不过开碑裂石,外功深厚者也只可挡刀剑劈砍。

而佛家第一境武僧若运神通,则外皮、筋骨、内脏都有佛法加持,成金刚之身,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就连那攻城劲弩都难以伤到自身。

可谓是辛苦修行数十载,不如真修第一境!

宁子期强忍着将那武僧的能力使用出来的冲动,如果他真的用了,在印觉大师看来那就是他有佛性,到时宁子期就真的只能出家当和尚了。

宁子期睁开眼来,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慢慢的将那页经文还给印觉大师,平静的道:“让师傅失望了,弟子愚钝,看来并没有佛性。”

印觉大师眼中的遗憾一闪而过,但很快就是心境古井无波,宁子期是他此生见过最具慧根的弟子,可惜却没有佛性,与佛终归无缘。

不过面对自己最看重的弟子,印觉大师还是不忍心,他出言道:“辩机你虽无佛性,无法入我隐宗。”

“但以你的能力和对佛理的研读,一番历练后,去显宗成为一家寺庙的住持也没有问题。”

“若是你有出家的打算,为师也可修书一封,为你介绍寺庙。”

隐宗只渡有缘人,但显宗不同,显宗的教义是渡天下人,宁子期哪怕不能修行,也可去显宗出家为僧。

宁子期却是摇头道:“师傅的好意弟子心领了,弟子恐怕俗世未了,想要归俗。”

他却是把秦锦初当初对他说的话,又对印觉大师说了一遍。

印觉大师见宁子期心意已决,他没有再劝,也没说什么强留的话,只是声音平远道:“既如此,辩机你便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