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我是一个小卒 > 第140章 打的什么鬼仗

我是一个小卒 第140章 打的什么鬼仗

作者:苇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棋场上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处,山峦嘶吼,江河哀嚎,城郭低泣,田陌呻吟。

这就是战争吗。

吴亘微微闭眼,心思沉浸于其中,透过那滚滚浓烟,游走于惨烈的战场。

举目望去,刀折矢尽,赤地千里,白骨露野。曾是一名厢军小卒的他,并不是没有目睹过战事的残酷,可此时从另一种高度俯瞰,方知何为国之大事,何为死生之地,何为存亡之道。

野蔓萦战骨,残阳照空城。

一场战起,多少生灵涂炭,多少城郭断壁,历史因其而折转,文明因其而湮灭。

此情此景,让任何一个对弈者都无不动容。特别对吴亘这种曾在战场摸尸、经历生死大劫的人来说,更是心有戚戚。

战争,是人族最酷烈的手段,也是各族利益分配的最终选择。

这恐怕也是当初神武院创立战棋的初衷,好战者必危。

收拾好心思,吴亘重新将心神关注于战场。

纵然是在棋盘上,这场仗也应早些打完了。慈不掌兵,要想止战,当先死战,必要的牺牲是避免不了的。

战场上,胡嘉调度十万大军迅速前行,兵锋直指吴亘国中重镇壶关。一路之上,吴亘并没有更多骚扰,只是派了一些斥候远远缀着。

原本预想的惨烈攻城战并未出现,进攻很顺利,几乎没有遭受什么损失,胡嘉就成功的打下了这坐城池。看着棋盘上这一幕,胡嘉有些犹豫。城已是空城,吴亘竟是将整座城的人都已迁走。

这座城很险要,正好处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蜿蜒,两侧口窄,中间渐阔,形似水壶,是天然的防御要塞。

这座城也很重要,攻破此城,山后一片沃野,重骑就可肆意驰骋于无垠旷野。

吴亘为何要轻易放弃此地,让胡嘉有些摸不着头脑。难不成是对方不明白此地的战略意义,过了此城,就可以一路打到都城,那时,山川易位,社稷倾覆,战之何益。

想了片刻,胡嘉实在是猜不透吴亘的想法。猜不透就不想,凡事以我为主,还是按照自己的原定计划来。留下一万人马守住此城,免得吴亘断了自己后路。其余兵力则是迅速前出,寻机歼敌。

自已所统领的这支大军,上有义鹘,下有搏象,重骑两翼策应,纵然遇上任何敌手都是不怕的。

后方不断传来一些不好的讯息,吴亘的义鹘兵仍在不断袭扰着自己的运粮队和城池、渡口等地。这些义鹘兵所到之处大肆劫掠,完全脱离后方,以战养战,机动能力十分惊人。

城池之间的联系逐渐被割裂,最令胡嘉难受的是,大军所需的粮草越来越难以运到前线。前方,已是坚壁清野,攻下城郭不少,所得补给却是少的可怜。

胡嘉没想到吴亘如此狠心和决绝,如此一来,纵然自已退出其国土,剩下的已是焦土一片,疮痍满目。

此战当速决,感觉到越来越大的后勤压力,胡嘉狠狠心,不再徐徐图之,催动大军迅速向对方国都进军。

这是开战以来胡嘉第一次如此冒险,孤军突进,深入敌国,极有可能陷入包围。但胡嘉确信,这几日的侦察并未发现在周边有大军出没,只要行动迅速,就能在对手回援前打下国都。

一路之上攻城摧寨,连克五座城池后,胡嘉扫除了一切障碍,驭军到了对方国都前。由于不断分兵把守攻下的城池,等到了国都前,胡嘉手头只剩下五万人马。

这是座位于大河之滨的国都,城坚墙厚,重金袭场。守城的一方,本就具有先天的优势,加之以逸待劳,所以历来攻城战都是一场苦战。

胡嘉展开兵力,将国都团团包围。因为多日未发现吴亘大军动向,所以他倒是存了两种

心思。

如果吴亘将兵马匿于城中,正好将其困死,自已其余兵力借机在其他地方攻城掠地。如果不在城中,也可逼着吴亘前来支援,以求兵团决战。自家如此长的战线,极易出现漏洞,不可能处处防守,当以歼灭对手有生力量为先,以减轻布防压力。

对战伊始,胡嘉就发现,按着规则,双方棋子相等,吴亘选择的义鹘兵明显偏多了些。这也就意味着,其人的步甲重骑就会减少。

既然在空中难以击败对手,那只能寄希望地面对决。

一声令下,胡嘉组织大军攻城。与其他城池兵力薄弱不同,此地果然埋伏了兵力。胡嘉不惊反喜,如此一来,此战定矣。

攻城战最耗时费力,无非是云梯攀援,蒙车撞城,地道偷袭诸如此类,没有取巧的法子。虽有义鹘兵从空中进袭,但毕竟前期损失严重,只能是辅助而无法一槌定音。

连着多日,胡嘉指挥军卒四面围攻,以期发现城中破绽。时间长了,胡嘉发现,城中的兵力似乎不多,防守也是左支右绌,逐渐出现了一些漏洞,可以预见,这座城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胡嘉不仅面无喜色,内心反而越加沉重。既然城中兵力不多,那吴亘的主力去了何处。自家义鹘兵较少,所以难以大范围探察敌军动向,这让胡嘉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防万一,胡嘉命令后方全线加强防守,同时将一支预备队置于壶关与都城中间,随时支援两翼。

终于,后方终于传来消息,吴亘的大军出现在了壶关下,并且对守城发动了猛烈进攻。

闻听此信,胡嘉心下稍定,只要对手出现,自己就有应对之策。怕的就是对方摸不着,看不见。壶关的留守兵力是难以抵挡对方大军进攻的,胡嘉迅速调动预备队驰援,同时继续猛攻都城。

吴亘想断已后路,哼,看是你先拿下壶关,还是我先攻陷都城,到时看你是救还是不救。按照战棋规则,都城陷落,可是要大大影响兵心士气的。

可是预备队行军并不顺利,吴亘利用义鹘兵的优势,对预备队层层袭扰,沿途之上,支援的兵力不断减少溃散。

胡嘉终于品尝到了失去义鹘兵优势的痛处,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的头顶,箭矢如蝗虫般从天而降,虽有阵法的防护,可捂着脑袋挨打的感觉实在是有些难受。

在损失了三分之一兵力的情况下,预备队终与守军相会,将吴亘的军队逐了出去。胡嘉松了口气,放下心思攻打对面国都。

可与此同时,另一个噩耗传来,自己从国内出发的边锤重镇,也就是手下大军的粮仓和辎重集结之地,遭到了更猛烈的进攻。

到此时胡嘉哪里还不明白,壶关只是佯攻,吴亘真正的主攻方向在这里。其大军主力竟然绕了个大圈,穿行于茫茫大山,避过了胡嘉的搜索,突到了对方国内。

此次,吴亘再不像攻打壶关时稍挫即退,集中所有的义鹘兵和地面兵力,空中地面配合,不计伤亡,对这座城池不分昼夜猛攻。

胡嘉此时却是犹豫了,此城若被吴亘攻下,自己补给将被切断,深入他国的大军将陷入无粮的境地。到底是先回返救援,还是先拿下眼前这座国都。

终于,还是国都的诱惑大些。毕竟,自己攻城如此辛苦,吴亘攻城就容易了?此时胡嘉已杀红了眼,调遣了全部兵力攻城,终于将吴亘的国都拿下。

等进了国都,细细清点之后,胡嘉才知道守城的只有寥寥几千人马。也就是说,吴亘根本没有将国都的安危放在眼里,将这些都算不上预备队的军队放在此处,无论是佯攻壶关,还是国都守卫,就是为了吸引自家兵力。

胡嘉心中大惊,急急命令大军回援。刚一起程,就接到报告,吴亘攻破了

城池,在抢夺了大量粮草后,正向国中内陆进发,看着前进方向应是向胡嘉的国都而去。

这吴亘也太不讲究了,难不成是要与自已换国,哪有这样的打法。

胡嘉有些哭笑不得,只得催动大军迅速前行。沿途这些业已攻下的城池怎么办,难不成再拱手让出。心有不甘之下,只得在占领城池中留下少量兵力驻守,收拢人马匆匆返程。

一路之上,吴亘恼人的义鹘兵再次出现。这一次,义鹘兵不再采取打了就跑的策略,而是不顾伤亡,与胡嘉残余的义鹘兵进行了一次空中大战。

这一场大战,双方都折损不少。不过,吴亘义鹘兵的优势在此时体现出来。此战之后,胡嘉再无义鹘,空中成了吴亘的天下。

没有义鹘兵的掩护,胡嘉可谓是步步艰难,行军极为缓慢。对方攻击加上己方缺粮少药,军卒损失惨重。终于,在付出惨痛代价后,艰难回到了国内。

看着已成残垣断壁的城池,胡嘉心情沉重。原本以为还要一场大战才能收复,可吴亘打下城池后竟然未派一兵一卒把守,最要命的是城中积蓄的大量粮食,要么被劫走,要么被焚毁,只剩下一座空城。

吴亘的做法完全不是一国大将所为,倒有些像是流寇行径,打了就跑,抢了就走,完全不把这些城郭放在心上,这让从小接受正统教育的胡嘉颇为难以理解。是何等的无君无父之人,才能做出这种置国君、置社稷于不顾的做法。

可惜胡嘉不晓得吴亘出身,其人长于匪寨,何曾有半分忠君仁悌的想法,不过是按着打劫的路子,以求磨灭对手而已。至于在哪里打,国都中的皇帝如何,关我何事。若不是战棋规则所限,说不得吴亘会把自家皇帝绑了送人家。

稍稍喘息,胡嘉派兵四处征粮。周边几座城池都已被吴亘焚毁,不得已之下,只得一面救援国都,一面四下寻找粮草。

等赶到国都,才发现吴亘竟然没有派兵攻击这里,大军又不知去向。

失去义鹘兵的侦察,胡嘉如同瞎子一般,处处被动。盯着棋盘,半天沉吟不语,仔细盘算着吴亘的想法。

很快,传来的消息告诉了他答案。

水云升将主力和佯攻兵力合二为一,两面夹击攻破了壶关。这样一来,胡嘉留在吴亘国内的兵马就成了瓮中之鳖。若是这些兵马丢了,加上先前的损失,自家的兵马可是直接折损了一半。

胡嘉紧急调遣人马向壶关进发,赶到后发现,又是一座空城,除了兵卒被屠戮一空,吴亘早不知去向。

这打的什么鬼仗,胡嘉有些气急败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