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不谓仙尘客 > 仙缘合 第三十二章 亭前老树又重新(一)

沿着这蜿蜒曲折的入山小径登上山麓,那位平日里少言寡语的陆英朝此刻内心充满欢喜之情。

“都走了两天多,可算是到了。”余年不由感慨道,真是不出家门,无知路远。

陆英朝笑了笑,对余年说道:“若是你将来能学得那驾云的法术便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余年心中暗忖:那日在宋府见到陆英朝脚踏虚空,从天而降的那番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足以看来这四方山山中的法术确实神奇无比。也不知将来能不能够有机缘接触并学习这些高深玄奥的道术。

“像赵先生口中的剑仙那般遨游四海啊?真是匪夷所思啊……。”

自踏上四方山山麓之后,陆英朝就一直在前方引路。他回过头来对着身后的少年笑道:“只要有心修炼,功成之日也是有的,不过至于能不能成你口中剑仙,就看自己的造化和缘分了。”

踏足四方山环绕的山道,尚未走得多远,微风透来清新宜人的气息立刻袭满全身,感觉每寸肌肤焕然一新,无比舒适清爽。少年不禁由衷地赞叹道:“果真名不虚传,这四方山真是个神仙出没的地方,仅仅刚步入这里,便给人一种身心滋润,心旷神怡的感觉。”

少女行至一条清澈溪流浅滩,轻挽手臂掬起清泉,瞬间感受到冰凉的晶莹水珠顺着指尖流动,进而将手捧的溪水流向脸颊,水珠轻轻地扬落在脸上,“是比较凉快,不过对常年生活在山村里的说法,山内的气温似乎总是比山外低一些。”

少年挠着头皮,感到不好意思的说道:“好像……理倒是这个理。”

—进这四方山的山道上目便是绿意盎然、浓荫蔽日的景象,凉爽的微风拂过,道旁的石壁时而会有甘甜的泉水滴落,不禁让人倍感惬意。只是这些个都属自然与那仙山洞府似乎关系并不大。

看着余年略显尴尬的模样,那陆英朝微微一笑道:“不过我派所在的这四方山自有它诸多特异之处。便如这四方众多山峰中,有很多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但那作为四方山主峰的天青顶尽管是整个山麓中的最高峰,却四季如春,一年到头鲜花盛开、芳草如茵,所以也故有此名。”

余年早年间在私塾中于莫秀才读了些诗书,又久在市井中厮混,也算是阅历丰富,但现在听得陆英朝描述的这仙山气派却也是赞叹不已。初时觉得这山间风景也还算平常与那一路上见到的郊野山岭似乎也没多大区别。但自从踏入四方山山麓,一路走来越往上行便渐渐觉察出这仙山的与众不同来。

随着时间流逝,余年注意到这崎岖的石径两侧出现了许多从前未曾见过的花草树木。在林间灌木丛中,常能看到一些色彩奇异、形态奇特的珍兽瞬间消失在树林中。此刻,山路旁的鸟雀越来越多。

那些鸟儿似乎对人毫不害怕。例如,余年曾看到几只头顶金黄,带着一条火红华丽尾巴的鸟儿如凤凰一般,在众人头顶“啁啁”地叫着,伴随他们前行,飞舞不断。

一只手指大小的朱色小雀也毫不惧怕,干脆落在少女的肩头,欢蹦乱跳地叫着,直看得少女目不暇接兴味盎然,“这四方山的鸟雀还真多!”

齐南华瞥了眼,对这些个珍兽司空见惯的他倒也不觉得新奇,只是觉得今日这道间鸟雀却似是比往日要多上不少,平日里似乎这林荫道上要静谧许多。

直至抵达那日渐疏朗的夹道林荫尽头,赫然发现前方山路之上耸立着一块硕大的山石矗立在前面的山道上,巨岩之上,刻有三个大气磅礴的篆书——四方山。

这几个苍遒的大字以其高瞻远瞩的气势仿佛在俯视这个初次踏入这座仙山的稚嫩少年。

只是虽然是仰望少年却丝毫觉不出有任何压迫之感。首次亲眼见证如此雄伟壮丽的自然造化之作,少年心中激荡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澎湃情绪。思绪纷乱间,那日梦中所见情景不禁悄然浮现心头,与眼前景象暗暗相合起来。

只是山道到了此处,不得不从嶙峋的岩石下方转弯而过。道路两侧则是深不可测的山涧,绕过这块神奇的石壁后,余年发现自己所行走的山路愈加陡峭,在手脚并用、艰难攀爬之间早已感到体力不支。正当他继续前行之时,突然感到体力渐渐无法支撑,微微抬头,正好瞥见山道旁不远处的茂密树林之中若隐若现地露出飞檐翘角。

走入四方山这么多时的余年却是第一次看见房舍建筑,当下赶紧扯住陆英朝问那是何去处是不是已经走到了四方山内峰。

闻听此言,陆英朝先是一愣,然后微笑着回答说:“那是供人稍作休息的半山亭,现在我们距离四方山上的天青顶还不到一半路程,“看了眼气喘吁吁的少年,以及远远落在身后的老道士父女二人,继续言道:”休息几刻钟也好,走得这么多时便在这半山亭歇歇吧。”

稍事休息之后,老道士父女二人在齐南华的陪同下才好不容易终于到达了半山亭的所在之处,少女望着亭外面老树下的半大青石,走过去拍了拍,道:“阿爹,你坐这里吧!”

老道士微微颔首以示同意,继而他小心翼翼地摘下头上的竹编斗笠,置于青石旁,气喘吁吁,微微摇头,感叹道:“近日常感体力不支,仅是如此短程的行进,便感疲惫,难道真是年岁已高?”

正在此时,少女刚好从包裹中取出一个盛满清水的水壶,当她听到老道士的这番话时,眼中流露出一股掩饰不住的担忧之情。平时拌嘴归拌嘴,她也知道老道士一人把她拉扯大不容易,于是走上前去,将水壶递到老道士面前关切地说道:“阿爹,你还是先喝口水吧!”

老道士点了点头,接过水壶后急不可耐仰头喝了几口山下清澈甘甜的泉水。

当他停步凝视,遥望那远山如黛的璀璨景色时,突然听见背后山麓之下,似有歌者踏着韵律而来:

“波澜飘渺山独登。夕阳余晖溢万峰,踏云拢霞悠然去,恰如我归洒逍遥…”

闻声,仿佛这位歌者已臻暮年,词曲之中弥漫出浓厚的沧桑之感。少女和老道士皆抬首望去,只见那蜿蜒山路之上,刚好有一位白发苍苍的道士身着黑色长袍,眼睛深邃,文雅中蕴含着不容忽视的威仪,稳步走近。

老道士的面容骤然变得怪异,他全神贯注地凝视着眼前之人,在旁人无法察觉的衣袖之下,双拳紧紧握起。只是他面色之上,在惊讶之后,却流露出几许喜出望外、黯然神伤以及人生无尽沧桑的复杂情绪。

少女将视线从那位黑袍老道的脸上转了一圈回来,再次聚焦到老道士身上,发现他的表情已经显得格外严肃。当少女正要开口询问缘由时,老道士突然截断了她的话头,说道:“小晴,你去一旁等候片刻。”

杨晴有些惊愕,这种情境在以前从未出现过。但看着老道士严肃的神情,显然并非小事。再观他们二人表情,仿佛似故交,于是她应声而去,稍作收拾后转向半山亭后方走去。

她思考之际,那位身穿黑色道袍的老者已走至他们面前。陆英朝与齐南华面面相觑,赶紧上前,正要对他一揖为礼。

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还尚未问候对方,那位黑袍老道便直接吐言:“你们两位回避一下,莫要扰了我的雅兴。”

陆英朝和齐南化听后,自觉地向对方行礼致意,同时恭敬地颔首答应。

少年心中暗感震惊道:“这位定然是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却是我眼拙了!”

少女走着走着,忍不住时不时地回过头来看他们,只见自己的父亲和那位黑袍老道仍然保持着面对面站立的姿势,似乎他们之间并没有进行任何交谈。这让少女感到几分忧虑,那位黑袍老道虽是初见于不久前,却不知怎么竟然有些畏惧于他,心里却莫名对他产生一阵害怕。

这十几年来,她一直跟在老道士身旁,从来也不知道阿爹竟然会认识一个威势如此之盛的人!

杨晴凝神沉思之际,耳畔突然传来那黑袍老道温和而宁静的话语:“我们已经多年未曾相见了吧?”

只见那老道士与那位黑袍老道携手立于半山亭的台阶边缘之上,站在云雾缭绕的阶梯边沿上。他们一齐眺望着广阔无际的荒野,柔和的凉风轻轻拂过,使得他们那斑驳的银丝飘舞翩翩,仿佛在讲述着时间如梭的故事。

老道士叹了口气,然后向远方投去深情的目光,脸上泛起的表情既复杂又丰富。良久之后,他方缓缓开齿,声音悠远地说道:“恐怕已经过去整整十几个春夏秋冬了罢!”

反观那个黑袍老道,却只是微微一笑,带着些许感慨地问道:“那么在这十几年里,你过的可还算顺心吗?”

然而,道士只是沉默了片刻,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那黑袍老道亦似有心弦被触动之感,他回过头来静静注视着道士,然后再次询问道:“难道你至今仍在空蝉山上发生的事情对我心生芥蒂?”

道士勉强露出一丝微笑,摇了摇头,轻声回答:“身陷红尘俗世,四海为家,谈何安逸或不安逸呢?更何况你当年并未在我身上留下任何亏欠,我又怎能责备你呢?请勿再纠结此事。”

黑袍老道听完此话后,咧嘴一笑道:“纵情天地间,如今看来也真是神仙般的生活,倒也应了你当年在师父面前立下的宏愿。”

老道士淡淡说道:“你与我有所不同,年少时你便是这样,不过,若不是为了你那妄念,四方山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老道士说到这里,突然笑了:“到了现今,我猜想师兄你依旧是无法放下。”

原本黑袍老道皱起眉头,眼中隐隐有怒意浮现,仿佛从未有人敢于用这样的言辞对待他。然而当他听闻到道士最后的那句师兄,再看到对方已经满头苍白的头发,比自己显得更加老朽,他内心的怒火瞬间消失殆尽,代之而生的是一种无尽的迷茫。

黑袍老道蹲坐下来,取了老道士置在青石边的那顶竹斗笠戴在头上,像是回到了很久远的几十年前,“修为怎么散了?”

老道士随口答道:“伤的重,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随后他仔细想了想,缓缓站起身来,在黑袍老道耳边细声言道:”还剩下些寿元,便呆在这里不走了,能看着你们也挺好,落叶总得归根。”

那披覆黑色长袍的老道身躯不由自主地颤动,似乎怎么也没有料想过从老道士嘴里竟然会说出这等话来,沉寂片刻之后,瞬间捧腹大笑,笑声豪爽豁达,如破空长风,令周边众人俱为震撼。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最后竟笑得无法自持,甚至夸张到腰身弯曲,初次相逢的庄重肃穆早已无踪。

过了半晌,黑袍老道才逐渐平息了笑声,神情亦从欢愉转为平和,再度找回那份威严气度。

老道士静静凝视着他。

他们再次并肩伫立良久,寂静无言,那位黑袍老道深深地瞧了一眼,拍了拍老道士肩膀,随后突然衣袂翩跹,转身离去,步伐稳健有力,没有回头,只见到他的背影缓缓消失于古道的另一端,接着听到歌声顺着风传来:“渺渺天涯路,向来尘世远。”

尽管并不优美动听,但在苍凉之中自有雄浑之韵。

苍天之下,那条古道之上空旷寂寥,白云缱绻,空无一人,黑衣老道独自行走,显现出无以伦比的傲气。

歌声逐渐淡去,直至微不可闻,那位踏歌而来的黑袍老道身影已渐行渐远。山道岑寂唯见天边白云悠悠,看着前方空旷无人的古道,老道士心中不禁涌起一份惆怅之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