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青天侠义传 > 第10章 .京城(4)倒V重复购买

青天侠义传 第10章 .京城(4)倒V重复购买

作者:烟水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刚刚安顿下来,包策二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见八贤王。二人结伴出了万通镖局,步履从容地走在御街之上,慢慢向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南清宫就坐落在皇宫旁边,这一路上自然是十分繁华热闹。不过,皇宫重地,自然不准百姓摆摊做买卖,因此越靠近南清宫,街道竟是愈发冷清。

然而就在包策二人接近皇宫,离南清宫尚有几个街道远的时候,突然,一阵鼓乐声响起,包策二人微微一怔。这是什么人,竟然敢在皇宫附近奏乐,莫非是什么权贵出游吗?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到一队不下百人的人马,正浩浩荡荡地向着二人所站的地方走来。包拯微微皱眉,仔细看去,竟然觉得这队伍的排场有些眼熟。

“是襄阳王的仪仗。”公孙策微微皱眉,沉声道,“莫非赵爵也进京了?”

包拯微微一怔,他立刻想起了这一路上尾随他们的那些黑衣人。难道那些黑衣人不止是被襄阳王暗中派来捣乱的,襄阳王自己竟然也跟来搅混水了么?可是,作为一个藩王,他没有奉诏,怎么敢私自进京呢?

此时那仪仗已经经过了包策二人的身边,两个人撤到了一边,让那些人马从身边走过。包拯的眼睛紧紧盯住了那顶十二人抬的大轿。轿帘低垂,看不清里面的人,但是包拯却分明感到,轿中的那个人也在注视着他。

突然,在鼓乐声中,包拯突然听见几声脚掌与轿底相碰的声音,想是那轿中之人以踹轿底的方式给抬轿子的人传信。果然,在那几声之后,大轿突然停下,锣鼓声也戛然而止。

轿子停下,侍从掀开轿帘,一人迈步下轿,步履从容,面带笑容,慢慢来到了包拯和公孙策的面前。

是他?

包策二人对视一眼,同时在对方眼底发现了一抹了然,果然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轿中走下来的人,正是襄阳王世子赵卓。此时他迈步来到包策二人面前,面带微笑,拱手道:“包大人,公孙公子,王府一别已有月余,二位别来无恙。”

包拯急忙拱手还礼,“世子客气,我们两个这一路上京,虽然遇到了很多宵小之辈的骚扰,但是好在还算有惊无险。”

赵卓听包拯这样说,脸上的笑容一变,眉头一皱,关切地道:“是吗?竟然还有这样的大胆狂徒,竟然敢骚扰钦差大人?怎么,展少侠和白少侠没有把那些人抓住审问吗?”

包拯笑道:“那些高手显然不是普通人可以驾驭的,他们武艺高强,那两个小子恐怕不是对手呢。”

“哦?这世上竟然还有如此高手?那两位少侠的本事,本公子和父王可都是见识过的。”

听赵卓这样说,包拯也想起了当初白展二人大闹襄阳王府的事情,忍不住勾唇微笑。看着赵卓脸上丝毫不作伪的同情关切,不知道的还真当他对那些黑衣人的行径毫不知情呢。这装模作样的本事,当真高明,不愧是襄阳王的儿子。

想到这里,公孙策突然开口道:“世子,不知你此次进京,所为何事呢?王爷为何没有同行?”

赵卓眼睛一眨,盯住了公孙策,笑道:“阿策难道不知,眼下马上就是太后娘娘的寿辰,父王身为藩王不便随时进京,只能派我前来,替太后贺寿啊。”

公孙策微微一怔,随即眼睛一眨,“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太后的寿辰是在两个月之后,世子此时前来,是不是有点为时过早了?”

“哈哈!阿策你当然没记错,不过你有所不知,我这次准备的寿礼非同一般,必须要提前一些到京城来,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呀。”赵卓笑道,“这件事我父王已经提前禀报了太后娘娘,我此番来皇宫,就是要去觐见她老人家。阿策就不必替我父子悬心了,倒是本公子临行前特意拜访过公孙大人,他老人家说,若是我能见到阿策,让我替他告诉你,他在襄阳一切安好,还让你不必挂念呢。”

赵卓的话让公孙策眉头一皱,他不知道眼前这位世子所说的到底是真是假。他故意提起自己的父亲,难道是在威胁?

然而未等公孙策答话,赵卓竟然话锋一转,突然问道:“今天凑巧在御街前与二位偶遇,不知道你们这是要去哪里?莫非,是皇上召见包大人?”

包拯微微一笑,答道:“不,我们不是进宫,而是去见八贤王。”

“八贤王?”赵卓的双眸之中,惊讶之色稍纵即逝。

包拯以为他是害怕自己与八贤王互通消息,会对他的父王不利,便笑道:“怎么,包某去见八贤王,有何不妥?”

谁知道世子赵卓却微微一笑,摇头道:“当然没有什么不妥。我只是奇怪,难道包大人不知道,八贤王现在并不在京城吗?”

赵卓的话让包策二人立时变色,他们忍不住互相对视了一眼,公孙策急道:“世子所言属实?”

赵卓正色道:“京城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都知道,八贤王奉了皇上之命出使大辽国,五日之前刚刚离京,跟你们进京的时间是前后脚。怎么,你们真的不知道吗?”

公孙策微微皱眉,包拯若有所思,显然赵卓所说的事情他们竟然是第一次听说。

赵卓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淡定地看着面前这两个聪明的家伙,嘴角勾成一个愉悦的弧度,笑道:“既然二位现在已经知道了八贤王不在京中,那件事,还是早点另作打算的好。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到驿馆找本公子。二位,觐见太后的时候不敢耽搁,本公子要走了,后会有期。”

说着,赵卓重新上轿,轿帘落下,鼓乐声重新响起。包策二人目送着仪仗离去,两个人的脸上都有着凝重的神色。没有想到,刚刚上京,就遇到了这么大的一个打击。没了八贤王这个助力,要跟太后斗,跟赵卓斗,还要查清二十年前的宫廷往事,将注定是困难重重啊。

包拯看了公孙策一眼,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公孙策轻轻摇了摇头,“我在想,为何八贤王偏偏在此时离开了京城,莫非――”

二人几乎同时看向了皇宫的方向,心中也同时想到了那个可能。莫非,是太后已经听到了什么消息,故意利用皇帝的名义把八贤王支开,给包拯制造障碍的吗?

“那么现在该怎么办呢?南清宫,我们还去吗?”公孙策心中焦急,忍不住问道。

包拯点了点头,“去!我相信,八贤王绝不会就这样走了,他如此关心这件事,料到我进京之后会去找他,一定会留下什么口信给我。”

“所以,后来你们就真的去了南清宫?”问话的是展昭,此时他们四个已经全部回到了万通镖局,正坐在书房里总结一天以来的收获。

“当然要去啦,展小猫,你真是笨!”白玉堂鄙视地瞥了展昭一眼,“都走到皇宫了,离南清宫就差一步,管他在不在,当然要去亲眼看一看啊,万一那个狗屁世子说的是假话呢?”

虽然又被白玉堂骂了有点不服气,但是展昭琢磨了一下,也认为白玉堂说的有点道理,便眨了眨眼睛看向包拯,“包大哥,既然你们去了南清宫,那么八贤王可是真的有口信留给你们?”

包拯笑了笑,看了公孙策一眼。公孙策从身上拿出一封书信,递给了展白二人,“你们也看看吧,这是八贤王留给包拯的书信。”

白玉堂将信一把抢过来,几下打开。展昭翻了个白眼,却忍不住好奇地凑过去,跟白玉堂脑袋碰脑袋地看着那封信上的内容。

“原来,果然是太后下令让八贤王离开京城的。哼!这个太后,想必是知道了包大哥要查她,才要支开八贤王的。”展昭一边看信,一边嘟哝道。

白玉堂也附和地点了点头,“可是太后是怎么知道的呢?莫非,是襄阳王那个老乌龟故意透露给她的?”

包策二人对视了一眼,嘴角微微一勾,同时赞赏地看了看那两个正在读信的少年。

信不长,两个人很快就读完了。展昭将信还给公孙策,皱眉道:“王爷在信中说,若是包大哥想见皇上而不得其门,可以去求助太师庞籍。这个庞籍是谁?”

公孙策微微一笑,答道:“庞籍是当朝太师,权倾朝野,与八贤王是政敌。”

“政敌?!”白玉堂惊道,“怪不得王爷信中说,求助于庞籍的时候,切不可说是受了他的指点,否则庞籍必定不肯帮忙。”

听了白玉堂的话,展昭担忧地皱起眉,“可是,不能说是王爷指点的,我们就这么上门拜见这位庞太师,他会不会起疑心,不相信我们啊?”

白玉堂也点了点头,“而且,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赶快见到皇上。明显太后已经有所防备,那个所谓的世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慢了一步,很可能就会陷入被动。”

听了他们二人的话,包拯含笑看了公孙策一眼。公孙策唇角微勾,笑道:“所以,这件事就需要我来出面了。”

“你?”展昭一愣,“公孙大哥认识庞籍?”

公孙策笑道:“我不认识庞籍,但是我跟他的儿子是好朋友。”

当朝重臣庞籍庞太师一共有两个儿子。公孙策跟他们之中的一个是好朋友。他们相识于襄阳城,认识了五年,就在一起下了五年的棋。以公孙策的奇艺,庞统愿意跟他下上五年的棋,可见是多么看重这个朋友。

若想要拜访庞太师,不能用八贤王的名义,那就只能动用公孙策的私人交情了。

“原来庞大哥就是庞太师的儿子呀。”展昭听明白了公孙策的解释,立刻笑道,“那想必他一定跟庞大哥一样是个好人,肯定会帮忙的!”

公孙策听到展昭这样说,却没有像他一样乐观。他想起了庞统跟自己聊起的他父亲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心中忍不住担忧起来。展白二人见公孙大哥脸色不好,刚想要询问一二,却听见包拯突然问道:“你们两个,这大半天都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吗?”

展白二人心中一惊,忍不住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目光中发现了一抹尴尬。原来,这大半天只顾着吃喝玩乐了,竟然把所谓的打探消息忘得一干二净了啊!

包拯是谁。这两个家伙一眨眼,他就能看出他们在想什么。见这俩小子心虚的模样,他只能狠狠地瞪了一眼,冷冷地道:“既然如此,还不快点滚回去睡觉,明天一早继续出去给我打探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