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青天侠义传 > 第6章 .回襄阳(12)

青天侠义传 第6章 .回襄阳(12)

作者:烟水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包拯突如其来的举动让两个人同时愣了一下。-..-公孙策眉头微皱,眯了眯眼睛,看向包拯的双眼。

“你这是干嘛?”

灯光映照之下,公孙策一张白净的俊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惊讶。因为离得太近,包拯甚至可以感受到公孙策的呼吸骤然加重,‘胸’口也同时轻微的起伏。

公孙策的眼神看得包拯脸上发烧,但好在他脸黑,就算是脸红了也不怕让公孙策看出来。尴尬之余,包拯急忙放开公孙策的手,轻咳了一声,答道:“我,我也是觉得着急。”

“着急?”公孙策一皱眉,“你着急就说话,拉拉扯扯干什么?”

“呵呵,是我不对。”气氛实在太过尴尬,包拯急忙岔开了话题,扬了扬手中的信纸,“这件事的确很严重,看起来我们要尽快赶回去,起码要‘弄’明白公孙伯父到底有什么打算才好啊。”

提起了让公孙策惦记的妹妹,对方果然立刻转移了注意力,俊脸上的疑‘惑’顷刻间被气愤取代。

“他还能有什么打算?”公孙策咬牙道,“他就是想把静儿嫁出去!可是他也不想一想,跟襄阳王府结亲,能是什么好事?!”

“我倒觉得不一定。”包拯放下了手中的书信,看着公孙策脸上愤怒的表情,心中却有另外一番想法。

“什么意思?”公孙策不悦地盯了包拯一眼。

包拯见公孙策不高兴,忙笑道:“阿策,你先不要着急,听我慢慢说。”

说着,包拯又给公孙策倒了一杯茶,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我跟公孙伯父相处的时间不久,但是我总觉得,他并不像你说的那么糊涂。”

“你这是何意?”公孙策眉头一皱,瞪了包拯一眼,“你是说,你比我更了解我自己的父亲吗?”

包拯急忙摆手,笑道:“当然不是。只是因为你是他的儿子,又替他处理了多年的政务,朝夕相处,难免当局者‘迷’。你先不要发火,耐心听我说完嘛。”

公孙策虽然绝不会承认包拯说的什么当局者‘迷’,但是这几年的相处下来,他对包拯的智慧和见识却早已信服。因此,就算心中十分不高兴,他还是耐着‘性’子听包拯说了下去。

“阿策,你还记不记得三年前我们在襄阳初识,就是因为真命天子一案。”包拯笑道,“那时我从京城带了一封书信,那信就是八贤王写给公孙伯父的。”

公孙策的眉头微微松了松,点头道:“没错。正是那封信让我第一次知道,父亲与八贤王竟然会有通信联络。”

包拯点了点头,“这些年我有时候也会想起当初的情景。八贤王睿智英明,与先帝和襄阳王更是亲如兄弟,幼年同时在宫中长大,彼此一定十分了解。阿策,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伯父真的是一个糊涂人,八贤王为何会举荐他作襄阳的父母官,而且一做就是这么多年?”

公孙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疑‘惑’,看着包拯的黑脸,他竟也有些迟疑了。

“你的意思是说,八贤王与我父亲――”

包拯点了点头,笑道:“我并不清楚伯父与八贤王之间到底有什么约定,但是我能看得出来,八贤王对伯父十分信任。在襄阳这种敏感的地方当知府,守着襄阳王这种狼子野心之人,能安安稳稳呆上八年的时间,这样的人,绝不会是糊涂人。”

“所以,你是说他并不打算让静儿嫁给赵旭?”公孙策皱眉道,“可是婚期已经定了,等我们赶到襄阳,差不多只剩下七八天的时间了。”

“七八天的时间,未必不能扭转乾坤。”包拯的嘴角浮现出一抹笃定的笑容,“阿策,你放心,静儿是你妹妹,也就是我妹妹,我绝不会让她的成为襄阳王的人质。”

公孙策一怔,看着包拯脸上的笑容,竟也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可是片刻之后,他却再次担心起来。

“但愿如此吧。”公孙策轻轻叹了口气,“不管怎样,还是要尽快赶回襄阳。见到父亲,我才能安心。”

一夜无话,次日,包拯就将昨晚收到的飞鸽传书呈给了赵祯。赵祯看到信之后脸‘色’也很凝重。虽然赵祯已经意识到襄阳王有谋反之意,但是他并不知道对方已经筹备到了什么程度。现在看到君山上藏有重兵的消息,已经把最后一丝侥幸也完全打破了。作为大宋的皇帝,赵祯一直以来最看重的就是手中的皇权。他幼年登基,一路与太后斗,与群臣斗,现在终于平衡了朝中各方的势力,又提拔了一批像包拯这样年轻的心腹近臣。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年年丰盈,外无战争,风调雨顺,大宋朝正在赵祯的统治下一步步走向繁荣。而襄阳王赵珏,就是摆在赵祯前方的最后一个障碍。这并不是一座小土包,而是一座高山。与襄阳王的斗争,并不亚于当初的太后,甚至比太后还要凶险的多。

太后毕竟是赵祯的母亲,就算母子之间斗得再厉害,也不会你死我活。而如今的襄阳王,可是已经摆下了雄兵千万,只等着推翻赵祯,取而代之。

想到这些,赵祯年轻的脸上神情严肃。看了看包拯,沉声道:“既然皇叔已经等不及了,我们就快马加鞭,不要让他久等的好。”

虽然包拯和公孙策此时也都希望能够加快前进的速度,但是听见赵祯如此说,还是忍不住对视了一眼。公孙策想要说话,却被包拯抢了先。

“陛下,臣以为,此行襄阳太过危险,您还是先回京的好。”

包拯话音刚落,公孙策便接着劝道:“包拯所言极是。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此番襄阳王既然已经陈兵君山,想必对谋反一事早有准备。陛下是万金之躯,不需要,也没必要如此涉险。”

赵祯微微一笑,淡淡地道:“朕的这位皇叔一直认为他才是真命天子,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此番襄阳之行,不如就让上天决定,到底我们叔侄两个哪一个才是受命于天。”

赵祯这一番话虽然是含着笑说的,但是目光之中却没有丝毫的笑意。在场的人无论是包策二人还是庞统,都是十分了解赵祯的人。赵祯此时的眼神已经说明他拿定了主意。这位少年天子虽然平时脾气温和,乐于采纳群臣的建议,但是一旦已经决定的事,想要让他改变主意,必定十分困难,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

赵祯见三个人都不出声,便笑道:“既然你们也没意见,我们就快马加鞭,早早上路吧。”

说着,又含笑看了公孙策一眼,“也许还赶得上给公孙小姐添嫁妆呢。”

公孙策心中一惊,急忙应道:“陛下容禀,家父并不知晓襄阳王的狼子野心,我家小妹与襄阳王府二公子的婚事也是三年之前商定的。我们公孙家绝没有站在襄阳王一边的意思,请皇上明鉴。”

包拯也急忙附和道:“公孙策所说,我可以作证。公孙伯父只是慈父爱‘女’心切,而那赵旭公子也的确是个不错的人,并不像他父兄那样心怀不轨。无论是公孙策还是公孙伯父,更加都是忠君爱国之人。还请陛下不要因为这桩婚事而对公孙家有所怀疑。”

赵祯笑‘吟’‘吟’地看着包拯和公孙策诚惶诚恐的表白,等他们说完了,才抬头看了一眼站在对面的庞统,无奈地道:“庞大哥,我刚才只是说想要给公孙小姐添嫁妆,怎么就把公孙先生吓成这个样子?还有包爱卿,我知道你关心你的主簿先生,可是朕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你以为我一直不知道公孙小姐与赵旭定亲的事吗?既然我早没怀疑,又怎会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疑心公孙先生一家?”

庞统笑了笑,迈步来到公孙策身边,轻轻拍了拍自己好友的肩膀,笑道:“你这个人就是思虑太重。”

公孙策微微苦笑,心道,这可是谋反,又不是普通的罪责。就算是心再宽的人,恐怕也没办法心平气和吧?不过转念一想,眼前这位好友可不正背负着谋反的罪名么?这样看来,他们两个也算得上是同病相怜了。想到这里,公孙策竟也抬起手拍了拍庞统,笑道:“等到了襄阳,还要庞大哥像以往那样常与我下上几盘棋,也好开导开导我这个思虑太重的‘毛’病啊。”

公孙策的话让庞统脸上一垮,眼睛一瞟,发现包拯和赵祯都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庞统呵呵一笑,答道:“我是阶下囚,到了襄阳以后就要住牢房,怎敢与公孙先生手谈。这个光荣的任务还是‘交’给包大人吧。”

说着,便抓起公孙策的手,塞进了包拯的手心里,笑道:“‘交’给你了。”

无论是公孙策和包拯,都没想到庞统会突然来这么一手。公孙策一惊,下意识地往赵祯那边瞄了一眼,竟发现皇帝陛下此时正眨着好奇的眼睛盯着他与包拯相握的那只手,一脸恍然大悟的神情。

公孙策的脸瞬间爆红,下意识地甩手,竟然没甩开。

公孙策又羞又怒,忍不住骂道:“包黑炭!你还不放手!”

包拯呆呆地盯着公孙策红着脸的样子,心跳突然加速,本来十分聪明的脑子竟然成了一团浆糊。包拯抓着公孙策的手半天,竟然只憋出来一句傻话:“不是……要去下棋么?”

围观的皇帝和庞大将军实在没忍住,一起大笑了出来。公孙策的脸烧得更厉害了,情急之下狠狠踩了包拯一脚,挣脱了这块傻黑炭以后,迈开大步,好像逃命一样飞奔出‘门’!

“阿策,你这是要去哪里啊?”庞统含着笑喊道。

“去给你准备囚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