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青天侠义传 > 第2章 .上任(10)

青天侠义传 第2章 .上任(10)

作者:烟水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最近这几日公孙大人的日子一直不太平。作为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他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一整天太太平平,不要出事。他在襄阳做官已有五年的时间,好在这五年里一直风调雨顺,既没有民乱也没有土匪,更没有什么外国入侵之类的大事发生。除了所辖境内有一个不好惹的王爷时不时地给他惹些麻烦以外,日子总算风平浪静。

然而昨天却是一个例外,从一大早开始就出了各种各样的状况,把他的府衙搞得那叫一个鸡犬不宁。公孙大人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出了事只会找儿子给拿主意。

就比如说昨天突然过府自称钦差的那两个冒失鬼吧。要不是策儿拿主意把那个黑脸的关进了大牢,公孙大人肯定没有那个魄力。不过有个能干的儿子也是本事,儿子,那也是他生的不是?

因为得意于生了个好儿子,公孙大人昨晚睡得非常舒服。刚巧今天是衙门休息放假的日子,公孙大人不理事,便不用早起,自然踏踏实实地睡到了日上三竿。

一上午都很清闲,起床以后,公孙大人遵循养生的原则,在院子里散了散步,又到前边府衙里溜达溜达,关心一下下面的衙役差人们都在做什么,时间一晃就到了正午。感觉到肚子有点饿的公孙大人刚要吩咐摆午饭,突然门房小厮一溜烟地跑了进来,说是昨天那位庞统将军,又来找公孙公子下棋了。

公孙大人嘴角一抽,心道这个庞统是怎么回事,他一个将军没事不在城外驻防,总跑到府衙里来找策儿,这算怎么回事。虽说策儿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是一个鼎鼎大名的才子,又有进士老爷的功名在身,可是他毕竟还是个没成家也没立业的普通人,身上并无官位。当官的总跟老百姓来往,真是瞧着别扭。

公孙大人很不喜欢庞将军总是来找公孙策,但是人家来了,他也不敢把人给打出去。毕竟,庞统手握重兵,还管着襄阳一城的守卫城防,要是得罪了他,对自己这个知府大人可没有任何好处。

想到这里,公孙大人只能无奈地让小厮到里面去跟公孙策说,让他出来接待这位不速之客。

呵呵,这个庞统还真有意思,专门挑饭点来,看起来城外又省了一顿午饭。

只能在心里吐槽的公孙大人回到了书房,无聊的他随手拿起书桌上散放着的诗集解闷。一边读,一边等待着下人给他送午饭过来。

看了一会儿诗集,公孙大人觉得无聊了,就随手在桌子上找别的书看,找着找着,他突然翻到了一个大信封。

公孙大人没留神,啪嗒一声将那个信封碰到了地上。信封跟地砖接触,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公孙大人微微一皱眉,这信封里好像有东西。他低头捡起了信封,往里面一看,发现里面有一个小小的印章和一个小一点的信封。

公孙大人急忙将两样东西都拿了出来,先看了看那块印章。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公孙大人的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连手指都忍不住颤抖了起来。那块半个巴掌大小的印鉴上面,刻着一条小巧的金龙,龙有五爪,分明是皇帝的象征!公孙大人手一抖,差点把那块小印章给扔到地上。

他急忙双手捧起印章,翻转过来,看到印章的地下清清楚楚地刻着四个大字――如朕亲临。这这这,这就是钦差大人的印信啊!

公孙大人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立刻想起了昨天那个黑脸的小子。整整一天只来了这样一个陌生人,还自称是奉旨钦差,这个信封难道是他带来的?可是,既然是他带来的,为何会出现在书房里呢?

公孙大人没了主意,他想要去找公孙策,可是想起公孙策在跟庞统下棋。这件事可大可小,现在那个黑脸的还关在大牢里呢,要是在没有确定之前就把事情泄露出去,万一传到皇上耳朵里,自己的乌纱丢了到没什么关系,万一丢了脑袋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样想着,公孙大人竟然难得地冷静了下来。他那一贯糊涂的脑袋难得有灵活的时候,也许是危机激发了潜能,他突然明白过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搞清楚这个包拯到底是不是钦差。

想到这里,公孙大人果断地将那个小信封拿了出来。

咦?公孙大人往信封上一看,这封信竟然是八贤王所写,而且,就是写给公孙大人本人的!

公孙大人心中一阵激动,急忙颤抖着手将信拆开。怀着激动的心情,匆匆忙忙,一目十行地读完了这封信,公孙大人早已经泪流满面。

此时,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推开了,一个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身后带着一个小丫头,拎着食盒走了进来。

“老爷,该用饭了。”

“用用用,用什么用!”公孙大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脾气,他将那封信往桌子上一拍,突然中气十足地吼道,“来人!把所有的衙役都给我叫上,我们去大牢里接人!”

“接,接什么人?”仆人显然没有搞清楚状况,诧异地看着公孙大人。

公孙大人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三两步来到了门口,一溜小跑地跑了出去,边跑还便跟身后的仆人高声交代,“备轿!快把本府的轿子抬到大牢门口!我要亲自给钦差大人赔罪!要八抬大轿把钦差大人迎接出来!还有,还有那个谁!通知所有人都不准吃饭,重新做一桌大席,给钦差大人压惊呀!!”

“钦差大人?”中年仆人看了一眼端菜的小丫鬟,两个人面面相觑,似乎都没有搞明白,老爷说的是什么。

公孙大人带着八抬大轿和全府的衙役一起来到大牢门口的时候,包拯正躺在茅草堆上呼呼大睡。

昨天傍晚公孙策的来访让包拯放了心,他知道自己迟早会出去。但是,他也看出来了,公孙策这个人喜欢捉弄人,肯定不会当晚就把自己放出来,他恐怕是要在这牢里过上一夜。

事实上果然不出他的所料,昨夜晚间,包拯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大牢里度过了一夜。不过,好在他这个人从小吃苦,又天性豁达,在牢里睡一夜竟然也不觉得委屈,只当成一场与众不同的历练罢了。

第二天一早,早早起来的包拯依然迟迟没有等到公孙策放他出去。包拯心中虽然不急,却也忍不住猜测起来。他不知道公孙策会用什么办法把他放出去,想着想着,他竟然又觉得困了,于是干脆就躺在稻草上开始继续睡大觉。

这一睡,就一直睡到公孙大人发现了他钦差的身份,亲自率领众人,浩浩荡荡地来迎接他了。

包拯是被一阵吵闹声弄醒的,他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一下子就看到了一脸诚惶诚恐的公孙大人。

“钦差大人!下官失察,让大人受苦了!下官给大人磕头赔罪,还请大人千万原谅下官啊!”

包拯一惊,还没等他从稻草床上爬起来,竟然就看到公孙大人准备给他下跪磕头了。

包拯急忙纵身一跃,从地上爬起来,然后顺手一搀,总算躲过了公孙大人这一拜。

“公孙大人,你这是何意?”包拯看到了公孙大人满脸的大汗,心中略略一动,似乎已经有些明白了。

“大人莫不是已经可以确定包拯的身份?”

“是是是,包大人的身份已经确定无疑,下官这就是来接包大人出去的!包大人受苦了!下官有眼无珠,害包大人遭此劫难,真是万死万死!”

包大人看着公孙大人战战兢兢的样子,又想起昨晚在他面前意气风发地出言威胁的公孙策,着实难以把这对父子联想在一起。他知道自己这样想有些不厚道,但是不知道为何,看到公孙大人的模样,他竟然觉得有些滑稽,很想笑。

包拯忍了忍想笑的冲动,和气地对公孙大人说道,“大人何必如此,当初是我自己丢了印鉴和书信,大人不信我也是合理的。现在有了证据证明我的清白,大人又明察秋毫,知错能改,包拯又岂是小肚鸡肠之人。”

“多谢包大人,多谢包大人不跟下官计较!”公孙大人自从放了外任就在襄阳城做官,虽然是一城知府,却因为头顶上压着一个襄阳王,城外面驻扎着一个将军,每天只能诚惶诚恐,何尝被上官如此客气地看待过?

此时包拯这样对他,他只觉得感动万分。心中忍不住感叹,怪不得八贤王如此信任这个年纪轻轻的包大人,看看人家,年纪轻轻就这么有本事,脾气还这么好,相貌也是非同凡人,果然是少年英才。

“包大人,既然您原谅了下官,那就快点跟下官出去,不要在这阴森晦气之地久留了吧。下官已经准备好了酒菜给大人压惊洗尘,还请大人一定赏脸。”

包拯虽然是个钦差,但是他实在是没有在官场上待过一天,这公孙大人左一个大人右一个大人地叫他,把他叫的简直浑身都不舒服。看着这老爷子年岁跟自己的大哥差不多,又是公孙策的父亲,不知为何,包拯竟然生出了几分亲近的感觉。

于是,他笑眯眯地对公孙大人道,“我这次来襄阳奉的是皇上的密旨,大人在外面还是不要称呼我为钦差的好。”

“哎呀!”公孙大人一惊,“对呀!看看我这个糊涂呦!果然没有策儿帮我我就会犯错!大人,哦,不,包,包――”

“大人你叫我包拯就好。”

“这怎么可以!”公孙大人紧张地嚷道,“您明明是大人,我怎么能直呼其名,实在是太不礼貌了!”

包拯无奈,只好笑道,“那你看这样如何,我们两个虽然同朝为官,但是您比我年长很多,算是我的长辈。不如我就称呼您为伯父,您就叫我包世侄,把我看做家中小辈便好。”

“这,这,这有点不合适吧。”公孙大人为难地看了包拯几眼,想了又想,最终也觉得只有这个办法才算可行,只能硬着头皮道,“看你比策儿也大不了几岁,那以后干脆我就叫你包贤侄,就把你当作我那死去的老婆子娘家的远房侄子好了。你以后就住在府里,算是这府里的表少爷!”

“如此,包拯见过伯父。”包拯见公孙大人答应了,立刻行了一个晚辈礼,算是把这件事定下来了。

公孙大人尴尬得不知道手该往哪里放,只能诚惶诚恐地搀扶包拯,嘴里还忍不住低声嘟哝着不敢不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