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青天侠义传 > 第3章 .战京城(4)

青天侠义传 第3章 .战京城(4)

作者:烟水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正午,开封府门前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这些人一无官职,二无爵位,都是东京汴梁的普通老百姓。这时节的百姓都怕官,平日大老爷出行都要喊肃静回避,除非有了莫大的冤情,否则无缘无故,谁会没事往府衙门口来凑热闹?不怕死吗?

然而这一年多以来,东京汴梁的百姓对“官”这个字的概念却着实跟以往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自从包大人在开封府上任伊始,便对外放出消息,凡开衙问案,都欢迎汴梁百姓前来听审。一开始的时候老百姓都不相信,消息放出去两个多月却没有一个人敢来,但是时间一长,总有胆子大好事的百姓来到开封府门口试探口风。一来二去,人们发现包大人果然说到做到,对听审的百姓从不为难,任他们随意来去。

这下子可算是让大家开了眼界,从来不知道衙门是怎么问案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多人隔三岔五就到开封府门口站着听上那么一两回。再加上包大人这官做的勤勉负责,平日里没人告状便派校尉们到处巡街,遇到不法事件便把当事人等拉回来审问。不多时,这开封府就成了汴梁百姓最为津津乐道的地方,有热闹看,还能长见识,一来二去,百姓们对告状这件事也没了太多的顾虑。毕竟,亲眼看着包大人精明果断,断案如神,只要自己有理,又何必怕被冤枉呢?

于是百姓们告状的热情空前高涨,包大人的开封府便成了东京汴梁有史以来最热闹的衙门。后来为了方便百姓们告状,公孙策干脆让人在门口设了一只大鼓,凡是有了冤情想要告状的百姓,可以直接击鼓鸣冤。这下子更让开封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因此,每当开封府有什么消息传出来,周围的百姓便立即奔走相告,消息很快就会在全城传开。

就说这几天,一个令百姓们震惊的消息早就在市井之间传开了。这半个月以来,汴梁城的酒楼茶肆里最精彩的故事――五鼠闹东京,就要有结局了。而且这个结局就在这一两天、就要在包大人的开封府衙里上演。

传说那个闹开封,盗三宝,还留了书信点名让展大人去陷空岛一斗的白玉堂已经被捉拿归案,今日就要在开封府公开受审了。百姓们奔走相告,别说午时,很多人从昨天半夜就拎了家中的椅子板凳来到开封府门前占座位,专等着今天看好戏。

此番来开封府听审的除了这些老百姓以外,还有昨天朝堂上的所有命官,以及因为不便露面而坐在后堂,被屏风挡住视线的当今天子赵祯。

赵祯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热闹。虽然以前也听说过包拯的府衙跟别的地方不一样,但是一下子围了这么多百姓观看庭审,着实令人惊讶。而且这些百姓显然十分有经验,即便是里外三层这么多人,也秩序井然,鸦雀无声。

赵祯觉得有趣,忍不住对身边陪坐的公孙策笑道:“没想到你们这开封府如此亲民。”

公孙策微微一笑,答道:“一开始的时候并非如此。包拯开衙的前两个月,门前一个百姓都没来。我打趣他,一定是因为百姓们看他长得太吓人,所以都吓跑了。”

听了公孙策的话,赵祯忍不住笑出了声。透过屏风,他能清楚地看到外面乌压压的人群,突然感慨地道:“看起来,包拯倒是一个十分得民心的人。百姓并不怕当官的脸黑,只要心不黑就好啊。”

公孙策心中一动,忍不住看了赵祯一眼。赵祯恰好在此时偏头,也看向公孙策。四只眼睛视线交汇,赵祯笑道:“怎么?没想到我会说出这种话?你还以为我是个是非不分,只知道任人唯亲的昏君?”

公孙策急忙错开眼神,低头道:“草民不敢。”

“你不敢?”赵祯不动声色地扯了扯嘴角,盯着公孙策的脸,淡淡地道,“这天底下还有你不敢做的事吗?我以为,你的胆子比包拯还要大上几分呢。”

公孙策微微苦笑,答道:“皇上不要取笑我了。一介草民,怎能与开封府尹相提并论。”

“你可不是什么草民。”赵祯笑道,“你是拿着皇家俸禄的主簿先生,虽然没品级,但是我听说,这开封府的一干事宜可都是你说了算,连包拯的零花钱都归你管?”

听赵祯将这些细节都说了出来,公孙策忍不住脸上一红,暗骂包拯这人真是嘴碎,怎么连这种事都跟皇上说。

见到公孙策脸红,赵祯便笑道:“你也不能怪他。好歹也是堂堂开封府尹,你管着他,他不忍心跟你斗气,来我这里诉诉苦,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吧。”

听赵祯如此解劝,公孙策也只得低头称是。此时外面时辰已到,包拯拍响了惊堂木,赵祯神情一变,正色道:“公孙策,这里不必你陪了,出去记录所有审理过程。”

公孙策拱手答了一声是,转身迈步走出屏风,来到包拯的侧座,拿起毛笔,准备记录。

校尉们喊罢了堂威,开封府尹包大人面沉似水,端坐于正中,命令带人犯。展昭手扶宝剑,说了声得令,转身来到堂口,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白玉堂带进了开封府的大堂。

白玉堂此时已然换下了昨日那身衣服,取而代之的是一身雪白的囚服。尽管身穿囚服,英俊的脸上依然表情坦然,双眸好似点漆,炯炯有神,丝毫没有身为囚犯的颓丧之色。白玉堂来到大堂中间就地跪倒,只听得身后的百姓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有的问这小伙子就是锦毛鼠白玉堂?有的答长得这样一表人才,听说还是武艺不凡的大侠,展大人能把他抓住,真有本事。还有的推测着白玉堂到底为何犯罪,为了他惋惜叹气。

白玉堂听得这些议论,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只是对着上座的包拯一拱手。包拯见他这样,便道:“下面跪的什么人,通报名姓。”

白玉堂不卑不亢地答道:“在下松江府卢家庄,白玉堂。”

包拯打量了白玉堂几眼,点了点头,沉声道:“白玉堂,你为何夜闯皇宫,又为何要盗走三宝,留书挑衅?究竟你的目的为何,有何动机,还不快些从实招来!”

白玉堂仰头向上,朗声道:“是!回包大人的话,在下这些所作所为,不过是因为身负莫大的冤情,四处求告无门,才闯皇宫,闹开封,盗三宝。目的就是引起天下震动,让所有人都知道此事,才能将我的冤情公布于天下。”

白玉堂一句话刚刚出口,门外的百姓中立刻发出了一阵阵的低呼。这个说果然另有隐情。那一个说这小伙子长得这么漂亮,肯定不是坏人,之所以这么做想必都是被逼无奈。听了这话,就有人不乐意了,便讽刺那一个以貌取人。那一个不服气,就骂反驳他的人是嫉妒人家小伙子生得好,自己一脸麻子还没有老婆。

包拯听着外面这些百姓实在说的不像话,只得咳嗽一声,拍了惊堂木。霎时间一片安静,包拯盯着白玉堂,面色整肃地道:“有何冤情,还不快从实说来!”

“是!”白玉堂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一字字清清楚楚地道,“草民要状告安乐侯庞昱,霸占赈灾粮款,强抢民女,鱼肉百姓,杀人放火,草菅人命!”

“大胆!放肆!”白玉堂这话一出口,未等别人反应,一边庞太师早就气得胡子乱颤,快步迈出,指着白玉堂骂道,“大胆的狂徒,竟敢污蔑朝廷的侯爵,信口雌黄,毫无证据。包拯,你还不把这个人立即斩首,以儆效尤!”

包拯见庞太师如此气急败坏,忍不住皱了皱眉,盯着他看了两眼,才不紧不慢地道:“庞太师,你身为朝廷命官,应该知道朝廷的法度。本府审理案子也要按照大宋律法行事。白玉堂是不是信口雌黄,要听他讲完才知道。你现在就要喊打喊杀,岂非辜负了皇上让本府仔细查问此案的苦心?”

庞籍听包拯提起了皇上,这才想起赵祯此刻还坐在屏风后面。心里一沉,脸上神色几变,僵持了一会儿只得退了回去。包拯见庞籍气焰有所收敛,也不理他,继续对白玉堂道:“白玉堂,你刚才所说的这些,到底是真是假,有无凭据?”

白玉堂立即答道:“当然是真的!包大人如果不信,可以派人去陈州查访,陈州当地的百姓都可以作证。另外,草民的四哥就是安乐侯作恶的受害人,希望包大人您能允许我当堂将我四哥的冤情诉说一番。”

包拯点了点头,“讲!”

蒋平和那个苦命女孩子的故事白玉堂早就知道,而且为了今天告状,他昨天还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在脑海中过了好几遍。现在在公堂上,当着文武百官和身后那些听审的百姓,白玉堂原原本本地将他四哥蒋平与本来应该成为他四嫂的女孩子的故事讲了个清清楚楚。当他将故事讲完以后,百姓们早有那心肠软的已经哭了个肝肠寸断,更有甚者,甚至激愤地将安乐侯草菅人命这样的话喊了出来。

包拯看百姓情绪高涨,便故意等了一会儿,等到庞太师吹胡子瞪眼已经坐不住了,才一拍惊堂木,对白玉堂道:“即使如此,你也不应该做下那么多的荒唐事。有冤情为何不早告官,若安乐侯果然犯了法,国法也难容他。”

“回大人!”白玉堂朗声道,“我们兄弟在事发之后确曾告过官。但无奈陈州府不敢管,根本不接我们的状纸。只因为,那安乐侯来头太大,没人敢惹。”

说着,白玉堂便抬起头,冷冷地盯住了庞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