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青天侠义传 > 第15章 .落幕(14)

青天侠义传 第15章 .落幕(14)

作者:烟水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孙策不卑不亢地看着赵祯,淡淡地道:“陛下何必如此?若论此事,我确是有一些难过,但是说句真心话,如今做不做官在我看来已经不重要了。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至少在我公孙策落难的时候,还有一帮朋友陪在我的身边,已经足够让我欣慰。庞大哥刚才来找我,就是为了叫我跟他一起回襄阳。皇上如今找来,一进门就问庞大哥,想必也料到了他会这么做。他为了我不惜冒犯皇上,我视他为知己,感恩不尽。”

说着,公孙策斜着眼瞥了包拯一眼,不冷不热地道:“至于这块包黑炭,这件事跟他并没有多少关系。他从一开始就是被动的,我公孙策是读书明理之人,怎会嫉贤妒能,迁怒朋友?更何况从我们认识之初一直到现在,包拯从未因为我的身份不同而对我有所区别。他对我也算真诚以待,我当然明白。

他们为了我可以触犯天威,宁可得罪皇上也要替我打抱不平。有这样的朋友,我公孙策这一辈子都满足了。有作为也罢,没作为也好,既然了无遗憾,又何必斤斤计较?”

说到这里,公孙策看了赵祯一眼,淡淡地道:“倒是皇上您,您站在高处,高处不胜寒,想必您是无法体会到草民此时此刻的心情了。”

公孙策一番话说愣了赵祯,吓坏了包拯。他站得离公孙策近,急忙偷偷拽着公孙策的衣袖,让他不要再如此不要命地讥讽皇上。然而公孙策此时却一反常态,胆子竟然大到了吓人的地步。他甩开包拯的手,继续说道:“皇上以前或许认为我公孙策是一个只会算计人心,审时度势,从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你可能觉得我没有包拯正直,不值得信任。因为我胆子小,从来做事都要权衡利弊,是个会屈服于强权的小人。

其实皇上你并不了解我。我虽不敢厚着脸皮自认君子,却也不屑做那些蝇营狗苟,明哲保身之辈。没有人可以逼我公孙策做任何事,不过,如果我认为是对的,我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去做,连命我都可以不要。我并不胆小,很多时候我也可以成为一个不识时务的傻瓜。包拯或许是一个执着的人,但是我公孙策却可以比包拯还要固执。

这几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却足够让我想通。其实我跟包拯在一起只会倒霉。官做不成,好处没有一分,却要跟他在一起赴汤蹈火,到头来,英雄却是他。如果我是一个只懂得算计的人,刚才或许就应该跟庞统一起离开。就像他说的,天高皇帝远,到了襄阳依然可以过自由自在的日子。但是我刚才却一点想走的心情都没有。明知道跟着这块包黑炭不会有好下场,却仍然不愿意离开。

或许是我跟他在一起时间久了就变傻了。也许,这就是天意吧,注定我一生都要帮他。我最讨厌婆婆妈妈,不过,今天我有句话要说,否则以后就没有机会再给你说了。包拯,你是我唯一佩服的人。士为知己者死,不管今后发生什么事,有多大的困难,遇到多大的危险,我公孙策都会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

公孙策的眼睛十分明亮,就这样直盯盯地看着包拯,目光之中充满了笃定与信任。方才那番话,就好像是对皇帝的宣战,也好像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那样诚恳,那样勇敢,那样义无反顾!

包拯凝视着公孙策的双眸,心中不住地翻腾着方才那些话,一字一句,都让他心潮澎湃。士为知己者死,公孙策这是把包拯当成了知己,才说得出这一番肺腑之言。而包拯又何德何能,当得起公孙策如此敬重,如此信任?

公孙策方才说得明白,他这一生都要与包拯同甘共苦,要为他赴汤蹈火。在皇帝一褒一贬,判定了两个人天差地别的命运之时,公孙策还能这样想,这样做,让包拯怎能不敢动?不,并不只是感动。这种感受,比感动要多,这或许可以算的上是一种幸福。是获得了世界上最珍贵和最动人的情感的那种幸福。包拯就这样看着公孙策,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一个公孙策,在对他微笑。他突然意识到,在他的一生中,好像从未有过如此美好的时刻,也从未见过这样美的画面。

包拯觉得他该说些什么,却又觉得无论说什么,都是对眼前这个人的亵渎,都是对这份美好的破坏。因此,方才还能说会道会吵架的包拯,竟然就这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想就这样看着公孙策,看着他微笑的样子,一生一世,就这么过去了,该有多好。

公孙策一番话,说的赵祯目瞪口呆,说的包拯心潮起伏,更说的白玉堂和展昭浑身热血沸腾。

“公孙大哥说得好!”展昭激动地握紧了拳头,被公孙策这番话深深感染,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可是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最终,只剩下了一个好字。

白玉堂呆呆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嘴角忍不住轻轻勾了起来,心中又是温暖,又是酸涩。良久,他转头看向了展昭,痴痴地道:“包大哥能得公孙大哥如此待他,就算是现在就死,又有何憾?”

展昭立即点头,“没错!没想到公孙大哥这么斯文的一个人,竟然如此侠肝义胆,实在不输我们江湖人的风范!”

白玉堂盯着展昭亮晶晶的眼睛,想起自己的心事,却轻轻皱起了眉头,幽幽叹道:“不知道我白玉堂能否有这样的福气,像包大哥那样,将来得一个好像公孙大哥那样待我知心的知己。”

白玉堂话音刚落,展昭就皱起了眉头,瞪了白玉堂一眼,不悦地道:“你这人怎么这样说话。我虽然没有公孙大哥那么有学问,说出的话来掷地有声。但是如果你白玉堂将来出了什么事,我自问也能做到像公孙大哥待包大哥那样,为你赴汤蹈火,拼掉这条命也在所不惜!”

“真的?!”白玉堂惊喜地盯着展昭的眼睛,笑得好像一朵花一样。

展昭无语地瞥了白玉堂一眼,叹息道:“挺精明的一个人,最近怎么总是犯傻。”

白玉堂还沉浸在展昭方才那句话里面,根本就没听见展昭的吐槽。白玉堂现在是心里开了花,脸上也笑开了花,恍惚间,展昭还以为他看到了白玉堂身后翘起的大尾巴。

放着树上的两个小的不提,单说另外一边的三个人。

赵祯呆呆地看着公孙策,脑海中不住地回响着方才公孙策的一番话,只觉得心中五味杂陈,又酸又涩。公孙策对包拯的情谊是何等让人羡慕,但是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而自己与庞统之间就只能是那样剑拔弩张,弄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公孙策方才一番话中虽然只有几句说到了庞统,但是那几句的话外之音却都是在为庞统打抱不平。难道庞统的做法真的只是出于对他赵祯的好意,而不是自己的私心吗?误会了,赵祯觉得自己不但误会了公孙策,更加误会了庞统。

包拯和公孙策站在赵祯的面前,他们离得并不近,可是赵祯却觉得,他们两个人之间仿佛没有任何距离。自己站在他们的面前,就好像是一个多余的人。再想起那个一听见自己来了,撒腿就跑,连个面都懒得见的庞大哥,赵祯的心里就好像打翻了五味瓶,实在不是个滋味。

他看着公孙策脸上憔悴中却带着自信与豁达的微笑,轻轻一叹,“公孙策,你真是个君子,我的确亏待了你,真是对不起。”

什么人可以让天子承认他错了?公孙策没想到赵祯真的肯对着他道歉。事实上在他说出方才那番话之前,早就已经做好了触犯天颜,被皇上杀掉的心理准备。他是抱着拼命的心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最后却得到了赵祯的道歉。

场面陷入了一种古怪的尴尬之中,在场所有听见方才赵祯那句话的内侍们都暗自忐忑,生怕一会儿皇上觉得面子挂不住了,会杀了他们灭口。包拯虽然聪明,一时之间却也不知道该如何打圆场。公孙策自己就是当事人,更是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才好。

若是说真心话,公孙策真不觉得赵祯有什么对不起他的。情势所逼,赵祯必须推一个出来承受太后的怒火,如果推包拯出来,还不如推公孙策呢。毕竟公孙策自己也承认,包拯这种人更容易被皇上信任。公孙策是倒霉,但是不能把这件事的责任单纯地推给哪一个人,只能说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皇上不过是冲在前面做了那个坏人罢了。

但是让公孙策张嘴说自己原谅皇上了?真是怎么想怎么别扭。这不是当面打皇上的脸吗?公孙策就算是不畏强权,也犯不着在这种小事上面扔一个把柄给别人。

赵祯的道歉是诚心诚意的,可是因为操作的太直接,倒把三个人统统晾在了这里。展昭趴在树上直皱眉,小声跟白玉堂嘀咕道:“这三个人怎么都不说话了?僵在这里真别扭啊。”

白玉堂微微一笑,小声答道:“猫儿,你想不想替公孙大哥他们解围?”

展昭一愣,急忙答道:“当然想啊,你有什么办法?”

白玉堂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又指了指展昭的耳朵。展昭一挑眉,嘟哝了一句故弄玄虚,就不情不愿地附耳贴了过去。

白玉堂瞄着展昭微红的耳唇,心里热乎乎的,声音也忍不住放柔了,在展昭的耳边小声道:“要想帮包大哥他们,其实非常简单。你现在跳下去,这样那样一下,就全解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