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青天侠义传 > 第2章 .落幕(4)

青天侠义传 第2章 .落幕(4)

作者:烟水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展昭和白玉堂轻车熟路地去了御膳房,而大殿之中的人还在操心他们的大事。

包拯讲完了案子,室内沉默了一阵,赵德芳才恍然回过神来。他转头看了看赵祯,尴尬地笑了笑,“皇上,你方才说这件案子结了以后,你还有一桩棘手的事情没有做。是何事?”

赵祯只当赵德芳是因为被这个案子震惊了,便不介意对方失态的反应。他看了一眼包拯和公孙策,眼神中划过一抹黯然:“皇叔,我之所以说这件事棘手,是因为涉及到的人都是我不能伤害的。”

赵德芳微微一怔,片刻之后,便想通了几分。他点了点头,对赵祯道:“是不是太后那边有什么问题?”

赵祯叹了口气道:“这件案子的受害者是我的生母,而加害者却是我的母后。如今事情落幕了,我却不能把母后治罪。”

赵德芳急忙道:“那是自然,皇上是至孝之人,断不会将太后治罪。”

赵祯苦笑,看向包拯,却见包拯面色严肃,不置可否。赵祯与包拯认识不久,却已经对此人十分了解。他知道包拯并不认同方才赵德芳的话,但是却聪明地并不反对。也许是知道,这件事本来就没有办法反对吧。

赵祯叹了口气,躲开了包拯质疑的眼神,继续说道:“母后是犯了错,但是这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这几年的维护之情,她对我不仅有母子之情,更有恩,有功。功过相抵,我不罚她,也希望可以让她继续留在宫里,奉养她。她可以继续作太后,只要她不再干涉朝局。”

“太后不同意?”赵德芳问道。

赵祯摇了摇头,“不,她同意放弃前朝的所有权力,隐退后宫。可是,她――”

赵祯皱了皱眉,似乎接下来太后的要求让他难以启齿。此时,包拯突然说道:“太后想要继续作后宫之主,是吗?”

赵祯浑身一颤,看着包拯严肃的脸,点了点头。

“太后继续管理后宫,那么李夫人若想要住在后宫,颐养天年就不可能了。”

“什么?”赵德芳听到包拯这句话,忍不住惊道,“包拯说的是真的?刘太后不允许李夫人住在宫里?”

赵祯的双目之中涌上了泪意,他点了点头,叹道:“母后执意让娘亲搬出宫,一步也不肯退。她说除非我杀了她,否则她坚决不会允许娘住在宫里。皇叔,太后明明知道我不可能杀了她。可是我怎么能这样对待娘,我们母子分开了二十年,当初我不知道真相,没有机会尽孝。现在她回来了,如果我还不能保护她,我还算是个人吗?!”

赵祯的话字字血泪,赵德芳听得十分动容。他点了点头,面色严肃地道:“岂有此理,刘太后太过分了!皇上,让臣去见她,臣会劝她改变主意。”

“皇叔,我就等你这句话了!”赵祯喜道,“如今也只有你能规劝母后了。我只希望让娘亲留在宫里,让她们两个都作太后!”

赵德芳一愣,有些诧异地看着赵祯。

赵祯被赵德芳的表情吓了一跳,迟疑着道:“皇叔,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赵德芳沉默片刻,似乎在迟疑,不知道该不该说出心里的想法。

此时,包拯突然道:“皇上,恕臣直言,也许正是因为皇上想要两宫太后并尊的想法才促使刘太后容不下李夫人。”

“什么?”赵祯一惊,忍不住看向包拯,皱眉道,“朕只是想让两位母亲都留在宫里,有什么不对吗?”

包拯道:“皇上你可曾想过,刘太后退居后宫,将前朝所有权力都还政于君。她后半生所能依仗的就只剩下了与皇上之间的母子亲情。这是刘太后最后的依仗,断不可能再分给别人。”

赵祯望着包拯,嘴角颤抖着,似乎是在祈求包拯不要继续再说下去。然而包拯却好像没有看到一样,继续说道:“更何况,即便是王爷去见了太后,规劝得她同意李夫人住在宫里。皇上,你放心吗?”

赵祯彻底愣住了,他呆呆地看着包拯,视线从包拯的脸上转移到他的皇叔。很长的时间,他一直在沉默着,久久没有再说出一句话。

天终于彻底黑了下来,赵祯吩咐包拯和公孙策离宫,大殿里只剩下了赵德芳。包策二人并不知道最终赵德芳有没有去见刘太后,也许就像白玉堂刚才所说的那样,那件事只需要大殿里的人知道就够了。

二人离开了皇宫,在华灯初上的汴梁大街上并肩而行。包拯含笑看着公孙策,公孙策挑眉回视,眉头微皱,“你看什么?”

包拯笑了笑,答道:“方才你被皇上那几句话吓着了,是吗?”

“何出此言?”公孙策不悦地皱眉。

包拯道:“如果你没有害怕,为何最后一言不发?”

“你说什么,我根本听不懂。”

自从包拯认识公孙策以来,公孙公子在他眼中一直是优雅的,他从来不会流露出现在这样不知所措的神情。包拯感到了一丝有趣,他认真地看着公孙策,这样认真探究的眼神让公孙策更加紧张了。他不悦地瞪了包拯一眼,冷冷地道:“我为什么要害怕?我有什么可害怕的?明明是你,你这个人从来都不知道收敛。以为皇上欣赏你,以为你为皇上找回了亲娘就认为皇上会对你唯命是从了?你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官场险恶,不知道皇上一句话就可以让你生不如死!

今天的事情,皇上问你了吗?他问的明明是王爷,是他的皇叔!那些话你不但不应该说,甚至连听都不应该听!你说我害怕了,就因为我没有像你一样不知天高地厚地随口胡说吗?包拯!你真是个蠢货!再这样下去,你迟早会死无葬身之地,你知道吗?!”

公孙策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话,一开始的时候声音还不大,到了后来简直就是指着包拯的鼻子大骂了。包拯被他骂得一愣一愣的,最后却忍不住笑了。

“你,你还敢笑?!”公孙策狠狠地瞪着包拯,那眼神凌厉地仿佛是要扑上去咬他一样。

包拯急忙安抚道:“公孙公子息怒!”

公孙策冷哼一声,迈开大步将包拯甩在了身后。

包拯看着公孙策地背影,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还说没有害怕。如果他真的不害怕,又怎么会在包拯面前如此滔滔不绝。或许对于别人来说,对朋友这样疾言厉色的说话并不算什么,但是对公孙公子这样优雅的人来说,这样的做法便是失态。

这是包拯第一次看到公孙策害怕的样子。在襄阳城陪着包拯一起进襄阳王府,不知是福是祸。在进京途中,一边担忧着家人,一边提防着身后紧追不舍的黑衣杀手。进京之后,每一次包拯面对危机的时候,身后不远的地方,公孙策总会站在那里。那么多次生死危机,公孙策都没有害怕过。而现在,他竟然怕了。他怕的莫非就是方才皇上对他的评价吗?而皇上为何要那样说,难道真的是公孙策替包拯说的那句话犯了皇上的忌讳?

包拯看着公孙策的背影,眉头紧锁,心情也压抑了起来。包拯并不是真的会穿梭阴阳,也不是真的能洞察人心。但是看到公孙策的恐惧,他感到心中不安,甚至心疼。他发现他只喜欢看公孙策微笑的样子,他不希望那个让他欣赏甚至倾心的人感受烦恼。包拯不知道皇上到底想要做什么,在揣摩人心上,他承认他远远不如公孙策。

因此,包拯只能快步追上公孙策,插科打诨地将他逗笑,让他暂时忘却今天发生的一切。但是他心里明白,这件事还没有结束。皇上召见他们进宫是为了解决太后和李夫人之间的麻烦,虽然公孙策已经替包拯拒绝了,但是包拯知道,如果八贤王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来,皇上一定还会再次召见他们的。这就是一个麻烦,不只是皇上的,也是所有知情人的。一天不解决,一天会让人忐忑不安。

然而让包拯感到意外的是,接下来的三天,皇上再次遗忘了包拯和公孙策。在第四天,八贤王把包拯和公孙策请去了南清宫设宴款待。八贤王告诉包拯,他并没有去见刘太后,而为李夫人上太后尊位的事情也没有成功。现在皇上的两位母亲还住在宫里,彼此不见面,事情僵持在那里没办法解决。

赵德芳替皇上烦恼忧心,而被公孙策拎着耳朵教育了好几天的包拯终于学乖了,也坚决闭嘴,不再多说一句。然而就在八贤王设宴的那一天,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陈琳竟然来了南清宫,他并不是代表皇上来的,而是带来了李夫人的一封信。

“你说,李夫人要见我?”赵德芳惊讶地看着手中的书信,十分诧异地看着陈琳。

陈琳满脸堆笑,“夫人听说八贤王多年以来一直对皇上照应有加,想要当面感谢,特意设了酒宴请王爷进宫一叙。”

赵德芳看着手中李萍亲笔书写的信笺,儒雅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迷惑的神情。

包拯和公孙策忍不住对视了一眼,他们心中有着跟八贤王类似的疑惑。李萍为什么要见赵德芳?难道她有着跟赵祯一样的想法,也想得到太后的尊位,需要让赵德芳帮忙吗?

陈琳满脸堆笑地看着赵德芳,等待着王爷的答复。赵德芳迟疑了片刻,便点头道:“夫人有请,我一定要去。陈公公请。”

见赵德芳答应了,陈琳满脸的皱纹都笑开了花。不过他并没有迈步,而是转向了包拯,笑道:“夫人还请了包大人,希望包大人赏脸,陪王爷一同进宫。”

包拯一怔,公孙策的眉头也忍不住皱了起来,心道,这皇家的人为什么谈什么事都喜欢把包拯叫去听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