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青天侠义传 > 第2章 .落幕(2)

青天侠义传 第2章 .落幕(2)

作者:烟水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玉堂发现了一个大人物来到了京城,然而还没等他和展昭看清那个人是谁,酒楼的伙计们就将二楼雅座的窗户给关上了。

白玉堂不满地横了伙计一眼,吓得那个不过十七八岁的小伙计一个激灵,心说这位小爷看着长得好,怎么这眼神如此吓人,厉害得仿佛有刀子射出来一样。伙计不敢怠慢,急忙陪笑对白玉堂道:“二位爷别动怒,实在是楼下这位来头太大。为了防止有人行刺,官府昨天就通知了,今天这个时辰所有街道两边的商户都要紧闭门窗。如果不听话那是要杀头的!”

小伙计说得煞有介事,展白二人对视一眼,眼神同时微微一亮,展昭急忙问道:“小哥,这个大人物是谁,你知不知道?”

“大爷客气!”伙计心道,还是这位小爷脾气好,看这笑得多和气。这样想着,他急忙呲牙笑道,“这个我当然知道,昨晚来传信的官爷里面有一个是我大姑家的外甥女婿。他特意给我透露,说是――”

伙计贴近了展昭的耳边,小声说道:“是八贤王,他老人家从辽国回来啦!”

“八贤王!”展昭惊讶地看向白玉堂,“小白!是八贤王!你说包大哥知不知道这件事?”

白玉堂虽然没见过八贤王,但是听说这个传闻中包大哥的靠山回来了,自然也是十分高兴。

“我猜他还不知道。”瞄着展昭又惊又喜的模样,白玉堂也忍不住勾了勾嘴角,笑道,“你还不赶快回去把这个好消息通知包大哥?”

“好!我们这就回去!”说着,展昭拉起白玉堂的手,施展起轻功,飞似地往楼下奔去。

伙计一个愣神,就发现这二位大爷已经消失不见了。往桌子上一看,一锭银子安安稳稳地摆在桌面上,看上去足有五两。伙计忍不住咂舌,心道这二位到底是什么来头。看穿着打扮就像两个普通的富家少爷,可是刚才那突然消失不见本事,竟好似神仙一样,真是让人心中害怕。

撂下小伙计战战兢兢地收拾银子不提,单说展白二人。因为心中惊喜,二人也顾不得许多,直接用最快的速度飞奔回了万通镖局。进门以后,二人直接来到了后院,敲了包拯的房门。然而敲了好几声也没见有人应门。白玉堂脾气急,直接一把推开房门走了进去,却发现屋内空空如也,哪还有包拯的影子?

展昭一惊,急忙叫来家人询问。这才知道,原来包拯和公孙策已经被皇上一道圣旨招进了宫。

“你说包大哥和公孙大哥接了圣旨进宫去了?!”展昭心中一急,忍不住用力抓住了那家人的胳膊。

家人一呲牙,赶忙如实禀告方才的情况。原来,就在展昭和白玉堂得知八贤王回京这个消息的时候,皇上的圣旨也送到了万通镖局。传旨官是伺候过先帝的老太监陈琳。陈琳如今已经年过七旬,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奉旨出宫颐养天年了。这一次让陈琳来传旨,可见皇上对包拯和公孙策的重视。

皇上传旨让他们两个即刻进宫,二人不敢怠慢,当即便更衣整装,跟着陈琳进了皇宫。不多时进入了皇宫大内,在陈琳的引领下,二人再次来到了崇政殿。赵祯身着常服,正端坐在大殿的正中,面带微笑地等候着包拯和公孙策。

君臣见面,见了礼,相对而坐。赵祯又让人给陈琳也设了个座位。陈琳诚惶诚恐,赵祯却坚持让他坐下。等到所有人都安坐以后,赵祯看着包拯,微笑道:“包拯,我想这几天你的心中一直在忐忑不安,我说的对吗?”

包拯看向赵祯,嘴角轻轻一勾,“皇上所言极是,臣这几天的确是心情忐忑,寝食不安。”

赵祯的眼睛微微一亮,显然,虽然方才他这么问了,却没有想到包拯会承认,而且还会把话说得这么直白。包拯这家伙跟朝堂上那些喜欢拐歪磨脚,一句话要绕十个八个弯,让别人猜来猜去得大臣们完全不同啊。

赵祯为包拯的直白感到有趣,忍不住笑道:“包卿家得意思是,你在担心我会出尔反尔,对你不利?”

包拯明显一愣,挑眉道:“皇上曾经答应过包拯什么吗?”

赵祯没有回答,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包拯。

包拯继续说道:“皇上只答应过包拯,让我审理此案,寻找这件事的真相。如今真相已经找到了,皇上答应包拯的事情已经做到,包拯答应皇上的事情也已经做到。所以,皇上所说的出尔反尔也就无从谈起了。”

此时包拯的一番话才让赵祯真的刮目相看了。他看着包拯半晌,轻轻点了点头。

“朕明白了。包拯你的意思是,你之所以做这件没人敢做的事,只是因为你想要追求真相。那么我问你,如果朕要为了这件事杀你,你会后悔吗?”

赵祯的声音很轻,但是这句话得分量却是千斤之重。包拯心中一震,忍不住站了起来。公孙策的脸上也闪过一抹震惊,他急忙随着包拯一起站了起来。二人飞快地对视了一眼,然后又双双看向了赵祯。

赵祯得脸上神情平静,没有笑,也没有厉色,然而正是这样的平静,却让人感到,他说的话都是认真的,不容他人丝毫的怀疑。

一直坐在旁边的陈琳也忍不住站了起来,一种无形的压力让这位老人家浑身发抖,可怜巴巴地盯着自己面前的地面,连大气都不敢出。

而此时此刻,大殿之内的人并不知道,另外有两个人也被赵祯的话震惊了。他们现在正坐在自己最熟悉的位置,大殿的房顶上。白玉堂脸色铁青,神情肃杀,手已经扶上刀柄。展昭也非常紧张。他们两个已经来了有一会儿了,他们听见了包拯跟赵祯的对话,一开始的时候气氛还不错,而现在竟然突然变成这样。展昭没想到,也拿不准。但是他知道,白玉堂现在要拔刀冲下去的举动显然是不理智也不现实的。

“喂!”展昭一把抓住了白玉堂的手,压低声音喝道:“你疯了!不能对皇上动武!”

“如此昏君,留他何用?!”

白玉堂微微眯着眼睛,凌厉的杀气可以将一切接近之人逼得后退。然而展昭是不会退的。他紧紧抓着白玉堂的手,紧盯着白玉堂的眼睛,焦急的双眸之中,关切之情流露无遗。

“小白,稍安勿躁。就算皇上真的要杀包大哥也不可能现在杀。我们总有机会把他救出来。何况现在还不知道皇上到底想做什么,万一他并不想杀包大哥,只是在试探他呢?此时妄动,才会陷包大哥于不义啊!”

白玉堂看着展昭的眼睛,感受着手腕上的力度,心中似有一股热流涌过,方才已然升起的杀心似乎也熄灭了不少。展昭盯着白玉堂的眼睛,询问似的点了点头。

白玉堂微微皱眉,终于轻轻点了下头。展昭松了口气,嘴角勾起一抹放松的笑。白玉堂只觉得心中一热,似乎有一种无法压抑的情绪从心底喷涌而出。他下意识的反握住了展昭的手,用低哑的声音轻轻地道:“展昭,我――”

白玉堂的声音让展昭有些迷惑,他望向白玉堂,轻轻挑眉,“小白,你想说什么?”

白玉堂张了张嘴,刚要说出涌上舌尖的话,却听见展昭突然低声打断,“嘘!快听,下面有动静了!”

原来,大殿之中的沉默终于结束了。在短暂的沉默过后,包拯对着皇上拱了拱手,不卑不亢地答道:“臣当初既然敢做这件事,就做好了承受一切后果的打算。如果皇上一定要杀了臣,臣也无话可说。但是臣相信,皇上是有道明君,一定不会因为臣查出了事情的真相而治臣的罪,更不会杀了臣。”

“有道明君?”赵祯微微皱了皱眉,若有所思地看向包拯,“你的意思是,如果我杀了你,就不是有道明君,而是昏君了?”

“臣不是这个意思。”包拯急忙答道,“臣只不过是斗胆猜测了圣意。”

赵祯脸上不悦的神情被困惑取代,他忍不住问道:“你是说,你猜到我不会杀你?”

包拯答道:“是的,臣猜测,皇上并没有杀臣的打算。”

“哦?说说你是怎么猜的。”赵祯此时的神情就好像一个好奇的孩子,他索性从龙椅上站起来,走到包拯身边,坐在了刚才包拯的座位上,饶有兴趣地盯着站在他面前的三个人。

包拯不敢怠慢,急忙答道:“其实皇上说的没错,这几天臣的确很忐忑。但是臣所担心的并不是自己,而是皇上。”

“哦?”赵祯挑眉,“说下去。”

包拯道:“这件事的真相水落石出,受到打击最大的人是太后。然而事实上,太后与皇上之间的利益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太后的势力固然受到了损害,皇上所面临的局面同样不容乐观。皇上这几天没有召见臣,想必是在布属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严峻局面,如今召见微臣,想必是已经安排妥当了。”

“你说的没错。”赵祯看着包拯的黑脸微笑,“可是你又怎么知道在我的安排里,你包拯是死是活呢?”

包拯答道:“臣――”

“包拯,”赵祯突然打断了包拯,“跟朕说你心中的真实想法,朕不喜欢再听什么有道明君的废话。”

“是!”包拯的黑脸上神情一紧,略一思索,突然看了赵祯一眼,嘴角一咧,露出一个憨憨傻傻的微笑,“皇上英明,其实这几天我也不是完全不害怕的。”

“哦?”赵祯饶有兴趣地看了包拯一眼,“说说,怎么个害怕法?”

“皇上您一连五天没理臣,又派人把万通镖局看了起来。臣就琢磨啊,皇上是不是要杀臣了。可是我转念一想,皇上早就知道这件案子,又下定决心要审这件案子。这么久了,皇上一定也已经想好了如果案子审完了要怎么应对接下来的情况。如果皇上打算杀我,当初案子审完了以后根本就不会放臣出宫啊。这么一想,我就又放心了。再加上今天看到陈公公来传旨,就彻底放心了。”

赵祯微微一笑,瞄了一眼脸色发青的老陈琳,笑道:“这么说话太累,你们都坐下吧。”

等着三个人重新坐好,赵祯看了包拯一眼,问道:“继续说,为什么看到陈琳你就彻底放心了?”

包拯答道:“陈公公在宫中的身份非同一般。他是伺候过先帝的人,早已出宫颐养天年。现在他重新出山,显然不会只为了传旨一件事。臣斗胆猜测,皇上纯孝,让陈公公出山,定然是为了太后。”

赵祯一愣,挑眉看向包拯,却听见包拯说道:“皇上是想让受苦多年的李太后,在宫中能见到当初熟悉的人。更是为了让宫中的人都知道,李太后的身份贵重,不容小视。”

包拯的话赵祯的双眸之中绽放出一抹惊喜的光芒,然而片刻之后,他年轻的脸上又浮现出一抹悲伤的神色。他看了包拯一眼,突然轻轻叹了口气,“我不吓唬你了,包拯,你说的对,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杀你。这几天不让你进宫是因为还没有到论功行赏到时候,朝堂情势复杂,母后又退隐深宫,每日诵经不愿再见人。我这几天忙得连睡觉都要睁着眼睛,所以直到今天才想起你来。没想到却把你吓着了。”

说到这里,赵祯微微苦笑,瞄了一眼包拯,叹道:“我今天来,是想让你帮我一个忙。”

包拯一愣,却听见赵祯继续说道:“你方才将娘亲称作李太后,我听着心里高兴。可惜,我思来想去整整五天,也没有想到妥善的办法,让娘亲真的成为太后,留在宫里让我奉养,伺候她老人家百年安乐。包拯,你能帮我想出一个办法吗?”

赵祯的话音刚落,还没等包拯答应,就听见身后公孙策急道:“皇上!这件事是皇上的家事,包拯他做不到!”

赵祯一皱眉,盯住了公孙策清澈的眼睛,他没有错过那目光中闪过的一抹焦急。这么着急,宁可在天子面前无礼抢话也要阻止包拯应下这个不能帮的忙?公孙策,我是该说你太聪明,还是太鲁莽呢?

赵祯冷冷地看着公孙策,笑道:“公孙公子才高八斗,也很会说话。只是皇帝的生母不能尊为太后,这样的事在你看来竟然只是皇帝本人的家事,而非国事。这也难怪,我听说五年以来襄阳府衙的大小事务都是公孙公子你在代替令尊处理。想必公孙公子你本来就是一个分不清国事家事的人,这样的人看似聪明,实则糊涂至极,实在是不堪重用。”

皇帝金口玉言,这句话一出口,惊得包拯一身冷汗。他急忙想要开口替公孙策辩解,却听见门外一声唱诺,有内侍高声道:“八贤王回宫,求见陛下。”

赵祯霍地站起身,惊喜地道:“请,快请他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