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将军烈 > 第999章 缺钱

大唐将军烈 第999章 缺钱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臧希晏的府邸出来后,赵子良让车架前往陈玄礼的府邸,陈玄礼在玄宗死后不久就卸任了身上的所有职务,一直赋闲在家。赵子良知道,这个人不但有统兵和征战的经验,而且在政治上有些丰富的斗争经验。

走到一半,赵子良却对车驾喊道:“停下,调头回府!”

军士们不知道赵子良为何又不去陈玄礼的府邸了,但还是执行了命令,赶着车驾返回摄政王府。

赵子良之所以不去陈玄礼的府邸,是因为他不想把陈玄礼和臧希晏都同时派出去,这两个老家伙都是可以独自领军为帅作战的人,在如今的长安,这种人已经很少了,倘若再有叛乱发生,又该让谁统兵为帅去平叛呢?因此赵子良决定把陈玄礼留下,以备万一,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这个摄政王是不能亲自统兵作战的,那么再有叛乱发生就得要让陈玄礼领兵。

回到摄政王府,赵子良遇到高尚,高尚问道:“大王,臧希晏和陈玄礼都答应了吗?”

赵子良说道:“臧希晏答应了,陈玄礼嘛,本王走到半路上没去他家就回了!”

高尚纳闷道:“大王这是为何?”

赵子良问道:“你对长安城内外现在的各军大将都了解多少?”

高尚摇头:“这个微臣还真不清楚,不过如今长安城内外的各路领兵大将成器的还真没有几个,几乎都是野路子出身,让他们冲锋陷阵还可以,但让他们独领一军对敌作战,还真是没人有这个本事!”

赵子良叹道:“是啊,这些大将,让他们带一两万人打仗,队伍就稀稀拉拉的,军纪几乎完全废弛,若是让他们统带五万、甚至十万兵马,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本事把队伍带好,别说的打仗了,途中不溃散、不打家劫舍的就不错了!”

安史之乱后期,朝廷的武举考试基本上就完全废弛了,而且各地驻军兵士们的训练几乎没有按照正规操练方法进行操练过,一般都只是随便训练一两个月就拉上了战场或者结束了训练,因此唐军现在的兵员素质极差,另外现在各路的领兵将领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素养极差,也就凭借着一些悍勇能够冲锋陷阵,让他们带兵,军纪什么的根本就不会考虑,军队协同作战的战术和战技也都没有操练过,如果正面作战,完全凭借人多势众取胜;不正面作战,就看谁更狡诈了,军械装备什么的对战斗结果的影响真的不大,谁更狡诈、更狠毒,谁就能取胜,反之则溃败。

赵子良继续说道:“所以啊,咱们对长安各军的领兵将领了解不多,而且这些人当中也没有能够为帅的人,万一再有什么地方发生叛乱,本王该派谁领兵前去平乱?难道让本王亲自前往?本王走了,这长安朝廷怎么办?”

高尚马上明白了赵子良的意思:“大王是想留下陈玄礼以备不时之需?”

“有这个想法!”赵子良点了点头,“另外,朝廷各军的兵士素质太差了,本王认为这么下去不行,这些兵士根本就没有经过系统的操练,他们打仗都是一窝蜂的冲,如果对手同样是草包也就算了,你说如果他们的对手是我西秦军,你认为结果会如何?”

“就算朝廷大军数量十倍与我西秦军也不是对手!”

赵子良道:“本王留下陈玄礼,还有目的,那就是让他来主持朝廷大军的整编整训,他是军中老将了,对从前朝廷在兵事操练的细节规制很熟悉,本王也不想把朝廷大军操练成我西秦军那种程度,只要他们能够恢复到天宝年间的战斗力,本王就心满意足了,而陈玄礼无疑是这方面最好的人选,由他来做朝廷大军的总训练官!”

高尚想了想,对赵子良这个想法很是赞同,说道:“大王英明!不过,不知道大王是否考虑过,如果经过系统的操练之后,朝廷各军的兵士们的素质提高了,战斗力提升了,但他们却不怎么听从朝廷的命令!毕竟如今这些领兵大将可都不是大王提拔起来的,这些人一个个桀骜不驯,又被郭子仪等人惯得一个个交横跋扈,自身几乎没什么自律,他们想一出是一处,说不定什么时候心里不爽就扯旗造反了!”

郭子仪、王思礼等人统兵对麾下将校一向宽厚得很,作战期间兵士们经常劫掠地方百姓,他们为了获得兵士们的拥戴对这种事情一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郭子仪麾下的兵士为了发财,还时常盗墓,有一次连郭子仪父亲的坟都被挖了。

为了获得军心,郭子仪等人还用钱财厚赏军中将士们,这也让其麾下兵将们的胃口越来越大,以至于朝廷大军之中只要有将领不厚赏麾下将士,将士们就发生骚乱和闹出兵变。

赵子良说道:“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军队战斗力再强,如果不听从朝廷指挥,那也是没用,还会成为祸患!你觉得要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高尚想了想,说道:“如果是这样,为了防止统兵将领不服从朝廷调遣,就必须要限制他们的权利,不能让他们在军中说一不二,同时,也要严格控制他们的军饷、粮草、辎重!”

“不错,要分权,不能让统兵大将在军中搞一言堂,他想干嘛就干嘛,那还得了?现在不比从前了,从前大唐国力强盛、天下国泰民安,没有人敢随便造反,但是现在朝廷威信丧失,民心背向,军中如果再由统兵大将一个人说了算,叛乱会越来越多!”

随后,赵子良召集摄政王府各官员和大将们商议对朝廷大军的军事整编、以及对军中的统兵权、指挥权进行权利重组的讨论。

五月初十,郑三过来向赵子良禀报:“大王,兵部已经调拨了此次出征所需的粮草和军械辎重,但数量不多,特别是粮食,只够大军三个月使用!”

赵子良想了想,吩咐道:“先给出征的神策军和镇国军送过去,让他们带着这批后勤物资先出发!在长安周围收购粮食,如果不够,直接调拨军费去江南收购,其他军械不定时进行补充,传本王的命令,让将作监加紧时间打造军械!”

郑三说道:“大王,微臣已经以大王和摄政王府的名义给将作监传过话了,但是将作监正监于绍恩说他们现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匠人许多都在闲着,原因是没钱购买原料!既然没有原料,自然就无法造出更多的军械了!”

赵子良皱起了眉头,问道:“知道国库现在还有多少钱吗?”

郑三说道:“微臣已经去问过了,加上这几天从各地运送过来的赋税,一共还有七十八万贯,但是这些钱不需要支付朝廷各官员们的薪俸,如果动用这笔钱,朝廷官员们的薪俸就无法及时发放下去!”

赵子良思索片刻,摆手道:“发薪俸的时间不是还没到吗?本王给你写一个手令,先从户部调拨五十万贯给将作监,让他们迅速购买原材料抓紧生产制造,告诉御史台的吴损,派人盯着将作监在原料上的采购!”

“是,大王!不过这个月发放薪俸只有不到十天了,如果到时候没有薪俸发下来,只怕官员们会消极怠工啊!”郑三说着,语气上还是颇为担心。

赵子良说道:“这件事情本王心里有数!”

郑三拿着赵子良的手令走了,赵子良却是半点也轻松不起来,朝廷诸事都要花钱,而现在朝廷最困难的就是没钱,连年战乱让百姓们到处逃难,生产停顿,税收锐减!各藩镇在地方上控制着财政赋税不上交,而朝廷为了安抚他们,还要像从前一样继续给他们钱粮供养军队!

没钱啊!刚刚国库还有七十八万贯,转眼之间就花掉了五十万贯,剩下二十多万贯能干什么?赵子良其实心里根本没底,等到了发薪俸的日子,他拿什么发给朝廷各衙门的官员们!

“到哪儿去弄钱呢?难怪李豫这家伙撂挑子不干了,把老子骗来,丢下这个烂摊子给老子!”赵子良心中颇为烦闷,在心里把李豫臭骂了一顿。

这时一个侍卫走进来禀报:“大王,御史台吴损大人求见!”

赵子良有些心不在焉,抬抬手:“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工夫,吴损就跟着侍卫走进来向赵子良拱手鞠躬行礼:“微臣拜见大王!”

赵子良揉了揉脸,打起精神问道:“吴大人,你有何事来见本王?”

吴损从大袖中掏出一本奏章双手递上,说道:“启禀大王,这是查抄户部各贪官污吏们家产的所有账目,一共查得:黄金三千两、银五万两、铜钱两百八十二万三千五百四十五贯,金银器皿一百四十三件、古玩字画三百六十八件、珠宝首饰四百八十九件、马匹四十六匹、各处田产三万五千六百四十而亩、房产十九栋・・・・・・”。

赵子良听了这些汇报,心里暗骂自己怎么把这件事情给忘了,这下有钱了!他心中大喜,但脸上不行于色,而且他很快察觉到问题,如果这些被查出来有问题的户部官员真的贪赃枉法的话,查出来的钱财和产业绝对不止这些!

赵子良接过账目看了看,抬头问道:“吴大人,抄家的时候你从中拿了多少好处?”

吴损吓了一大跳,连忙跪下道:“大王啊,微臣就算有天大的也不敢这么干啊!再说,微臣在御史台窝囊了这么就,能得到大王的信任和重用,心中感激都来不及,又怎么会给大王拆台呢?请大王明鉴啊!”

赵子良盯着吴损看了一忽儿说道:“好,本王相信你是清白的,但是你能告诉本王,为何查抄了那么多户部官吏,怎么才这么一点?本王可以向保证,如果在抄家的过程中没有人中饱私囊的话,本王自己把头剁下来给你当凳子坐!要不要本王下令让大理寺去御史台查一查?”

吴损脸色一变,当即道:“大王,微臣立即命人去查,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微臣一定会给大王一个交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