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将军烈 > 第982章 物是人非

大唐将军烈 第982章 物是人非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子良的到来惊动了长安周边许多百姓,长安城内外近数十万百姓前来想要一睹其风采,甚至还有许多从周边州县赶来的百姓,时隔十年之久,长安城内外还是有很多百姓都记得他的。

赵子良看见道路两旁拥挤的人群,对代宗皇帝说道:“陛下,朝廷竟然组织如此之多的百姓欢迎臣,臣实在受不起啊!”

代宗无奈,说道:“姑丈,这些百姓可不是朝廷组织的,也不是朕下的旨意,是他们自发的!可见姑丈离开长安十年之后,长安的百姓还是记得姑丈啊!”

赵子良叹道:“臣有愧啊,在长安数次遭受劫难,臣都未能及时救援!”

代宗安慰道:“事情已经过去了,姑丈不必自责!再说,这都是朕之过,与姑丈无关啊!”

御驾来到了金光门,城门口聚集的百姓更多,可谓是人山人海,警戒的兵士也增加了许多,赵子良突然道:“停下!”

御者不知其意,但还是拉住缰绳,御驾便停了下来,赵子良站起来脸色肃然地抬头看着金光门的城楼,不由自主地走下御驾,后面的大队兵马和所有文武官员也头停了下来,皇帝、大臣、武将、兵士们和城门周围数万百姓都看着赵子良慢慢从御驾走下来。

他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走到城门口站定,抬头看着城楼,良久,他取下头盔夹在腋下,撩起战袍双膝慢慢跪下,他将头盔放在地上,身体拜倒!

他在跪拜长安城,跪拜这座大唐帝国曾经是世上最繁华的都城、跪拜这个世界的中心,他在为长安城所遭受的数次劫难而痛心难过。

虽然没有一句话,但所有人都明白了他内心的想法,这是一种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述的感情。没有人下达命令,西秦军将士们也都纷纷自觉的跪下,让大唐帝国的都城遭受叛军的洗劫和毁坏,这是他们身为军人的耻辱,他们在为自己的失职而忏悔,他们在为故国遭此大难而难过。

代宗皇帝的脸色有些发白,赵子良和西秦军将士们的行为让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做得太失职了,太窝囊了,他从内心感到自责。

良久,赵子良起身,慢慢走向城墙。城墙上血迹斑驳、到处都是残缺城砖,经过了这么久,还残留着浓烈的血腥气味,赵子良走到城墙边上身手摸向那些断砖缺口、干涸的斑驳血迹,流下了无声的泪水。

“臣一时情难自禁,让陛下见笑了!”赵子良返回到御驾上对代宗皇帝抱拳行礼道。

代宗颇为尴尬地说:“朕哪有资格笑姑丈,让长安城遭受如此大劫,这都是朕的过失啊!即便朕已经下罪己诏,也无法弥补叛军给长安城带来的破坏!算了,咱们先回宫再说!对了,姑丈带来的西秦军只怕要在城外宿营······”

“自然,臣只带近卫进城,大军留在城外扎营,不知朝廷可有安排营地?”

代宗说道:“已经安排了,这件事情还要姑丈下令麾下将校与郭子仪进行接洽!”

“好!”赵子良答应,当即找来陈青,让他与郭子仪商议大军驻扎事宜。

进城之后,代宗李豫对赵子良说道:“姑丈,朕已经让人把从前李林甫居住的宅子收拾出来了,朕就把这座宅子赏赐给姑丈,留作在京城的府邸!”

赵子良抱拳道:“臣多谢陛下厚意!”

下午,代宗在大明宫内设宴,宴请了赵子良和西秦军将领官员们,太子李适、元载、王缙、裴遵庆、杜鸿渐等朝中宰相作陪,一同作陪的还有朝廷军方将领郭子仪、王思礼、李抱真、田神功、浑瑊、吴凑、卫伯玉等人。

作陪的这些人,赵子良基本上都认识,只有李抱真、田神功、浑瑊、吴凑等人不认识。

“末将李抱真,拜见西秦王!”一个六十余岁的老将站起来自我介绍。

赵子良并不认识他,郭子仪为其介绍道:“李将军本姓安,叫安重璋,世居西州,其父安忠敬曾任河西节度副大使。当年因爆发安史之乱,被先皇赐姓李,改名叫抱玉。河东平乱期间,李将军被李光弼任命为偏将,抗击安史叛军时战功卓著。现任凤翔节度使、司空!”

这李抱玉也算是大器晚成的一类人,比郭子仪小七岁,现在的官衔也只是比郭子仪小一点。赵子良点点头,对李抱玉说道:“李将军不必多礼!”

说完,赵子良看见李抱玉身后站着一个三十余岁将领,此人相貌端正、神色沉稳,颇有智计,便问道:“此人是谁?”

此人不待他人介绍,站出来抱拳道:“回西秦王,末将李抱真,任殿中少监!”

李抱玉介绍道:“此乃末将从父弟(叔叔的儿子)!”

“检校尚书右仆射田神功拜见西秦王!”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将站起来向赵子良行礼道。

代宗李豫笑着介绍道:“田将军原来是平卢都知兵马使,安禄山反叛之后,他不愿从贼,因此率军归朝,在抗击安史叛军之时颇有战功。数年前,宋州刺史刘展反叛,就是田将军率军平定了刘展之乱的!”

玄十八在赵子良耳边低声说道:“平定刘展之乱,田神功对兵士不加约束,纵容兵士大掠百姓财产,杀波斯胡商数千之众,致使富庶的江淮遭到严重破坏”。

赵子良听了这话,心里有数了,田神功这人,在军事上的才能是有的,而且很勇猛,但他与郭子仪一样,不太喜欢用严厉的军法治军,用宽松的军纪和厚重的赏赐来赢得军士们的拥戴。

“原来是田将军,田将军的事迹,本王略有耳闻,请坐!”赵子良笑着对田神功说道,他从前曾得到过相关的报告,田神功的兵马在安史之乱后期归属李光弼节制,但田神功这个人不太服从号令,李光弼指挥不动他,不仅田神功拥兵自重,还有多支兵马名义上都归李光弼节制,但这些人都不太服从李光弼的号令,这也是李光弼抑郁而终的一个因素。

“末将神策军左厢兵马副使浑瑊拜见西秦王!”一个番将站起来抱拳对赵子良行礼道。

郭子仪给赵子良介绍道:“浑将军是铁勒浑族人,其父曾当任朔方节度留后,安史之乱中,他为我的部将!在平定仆骨怀恩叛乱和安史之乱后期,浑将军的战功卓著,颇有胆略,生性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

代宗李豫笑道:“不错,这一点朕可以作证!”

赵子良也笑道;“看来今日在场都是有大才的人!铁勒族中有不少在朝中做官为将之人,在西秦做官为将者也不在少数,其中名扬天下者不乏有之。像仆骨怀恩,朝廷对他的栽培何其厚重,本王当初也对他的期望很高,可谁知他竟然反叛了!浑将军,你却不可学他,虽然这些年来,反叛之人中的番将居多,但朝廷也并未全盘否定番将,各族番将中忠勇之士大有人在,本王希望你也是这样的人!”

“末将谨记!”浑瑊说完退到了一边。

又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将站起来,此人神态倨傲:“吴凑见过西秦王!”

代宗李豫见状,连忙笑着替他介绍道:“此乃左金吾卫大将军吴凑!”

玄十八在赵子良耳边低声道:“吴凑是皇帝的亲舅舅,皇帝生母章敬皇后就是他的亲姐姐”。

代宗李豫的命其实还是很苦的,他四岁时,其母吴氏就病逝了,还多亏了他舅舅吴凑照看帮衬才能长大成人,其母吴氏的章敬皇后的名号还是他继位之后追尊的。

赵子良笑道:“原来吴将军是陛下的舅舅,幸会幸会!在此诸将都是战功彪炳之人,不知吴将军有何战功,能高居庙堂,还身居左金吾卫大将军之职?”

吴凑哪里又什么战功战绩?他能在这里坐着,还身居左金吾卫大将军之职,当然只是因为他是皇帝的舅舅,要不然这左金吾卫大将军之职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来做。

吴凑被赵子良当中揭丑,脸色顿时涨得通红,却又无从反驳,坐在那儿一时间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倒是郭子仪连忙打圆场,笑道:“西秦王有所不知,吴将军当然是有功劳的,陛下数次经历险境,都是吴将军随身护驾!自古以来,功大莫过于护驾,所以说真要论起来,吴将军的功劳比我们这些人都大多了!”

这些话当然是替吴凑遮面子,其实吴凑哪里真有什么护驾之功,这人只不过是一直跟在代宗身边,代宗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原来如此!吴将军原来是护驾有功之臣,倒是本王小看了吴将军!”

除了这些级别较高的朝廷大臣和武将们之外,还有许多文官武将列席其中,但赵子良基本上都不认识,老一辈的朝廷大臣和大将们,不是老的老、死的死,就是被罢黜或流放或被贬了,如今在朝堂上绝大多数的人对于赵子良来说都是新面孔,这让赵子良从内心不得不感概,真是物是人非,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