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将军烈 > 第688章 明枪暗箭

大唐将军烈 第688章 明枪暗箭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臣见玄宗问起解决之道,都开始低声议论起来,此事不是武将们所关心的事情,所以武将们也没有太过关心。qiuyelou

这时京兆府尹韦谔眼珠子转了转,站出来举着芴板道:“陛下,微臣倒是有一个办法,只是当说不当说,因为此事干系重大,微臣实在吃罪不起!”

玄宗摆手道:“如今还有什么事情是比数百万生民的性命更加重要的事情?你只管说来,朕赐你无罪!”

“遵旨!”韦谔心中一喜,当即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据微臣所知,如今赵大帅的东征平叛大军有两百三十万石粮草,如此多的粮草足够平叛大军吃几年的,微臣的想法是从赵大帅那里借一百万石粮食分发给流民们和难民,挺过一段时间再说!”

皇帝和众臣听了韦谔这个建议都顿时一愣,全部想向赵子良。

赵子良脸色一变,走到韦谔身边冷冷问道:“韦大人,我军囤积的粮草数目是极为重要的军事机密,事关全军安危和平叛大业的成败,除了本帅和主管粮草征收的郑大人,其他人一概不知,你一个小小的京兆府尹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说,你今日不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本帅就要奏请陛下拿你下狱审问清楚,看你是不是叛军安插在我朝内部的细作!”

韦谔没想到赵子良竟然反打一耙,吓得脸色一白,连忙向玄宗道:“陛下,微臣冤枉啊,赵元帅这是诬陷,微臣对陛下、对大唐忠心耿耿,怎么会做如此龌蹉之事?还请陛下明察!”

赵子良冷哼道:“安禄山叛乱之前受到陛下的隆宠难道还不够吗?他嘴里口口声声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大唐,可如今呢?是否忠心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这没用!这世上有多少人嘴里说一套,暗地里做一套?就算你嘴里说得再忠心耿耿也没用,关键还得看行动!如果你能像颜杲卿一样在城破之后还敢当面大骂安禄山,壮烈殉国,我赵某人就佩服你!”

颜杲卿与颜真卿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堂兄弟,安禄山叛乱爆发之后,颜杲卿守常山,并设计杀死了安禄山的部将李钦凑,还擒获了高邈、何千年。后来史思明兵围常山,抓住了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并以此胁迫颜杲卿投降,颜杲卿并未屈服,李光弼退守井径关之后,常山失守,颜杲卿被史思明擒获,后来被押送到洛阳面见安禄山,在见安禄山之时大骂之,被安禄山杀死。qiuyelou

玄宗和众臣听了赵子良的话都一惊,玄宗连忙问道:“赵卿,这颜杲卿是何人?竟然有如此气节?”

赵子良这才想起这个消息是前几天从洛阳通过情报网传递过来了,此时朝廷应该还不知道,他于是说道:“陛下,最近有军情从洛阳方向传来。安禄山叛乱爆发之际,颜杲卿任常山太守,他组织常山军马奋力抵抗叛军,亲自设计杀死了安禄山的部将李钦凑,还擒获了高邈、何千年等人,后来史思明大军南下攻常山,抓住了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并以此胁迫他投降,颜杲卿誓死不降,其子颜季明被杀之后,颜杲卿忍痛继续带领常山军民抵抗,城破之后他被俘,被史思明派人押送至洛阳,面见安禄山之时当面痛骂安禄山忘恩负义不忠不孝,安禄山大怒下令杀之!”

玄宗听了忍不住赞叹道:“此乃忠臣,大大的忠臣!来人,传朕旨意,追赠颜杲卿为太子太保,谥号‘忠节’,追赠其子颜季明为赞善大夫!”

马上有待诏翰林答应:“遵旨!”

玄宗这时看向韦谔,问道:“韦谔,你跟朕说,你是如何知道军中屯粮数目的?”

如今朝廷的一切都要依仗赵子良的平叛大军,一切与平叛大军有关的事情都不是小事,玄宗身为皇帝也不能等闲视之,这件事情必须要搞清楚给赵子良一个交代。

韦谔哭丧着脸回答道:“陛下,微臣真不是叛军细作,微臣是推测出来的,微臣以前是京兆府参军,熟知长安城内的物资粮草大致流通数量,再加上这段日子赵大帅的人从关中各地征收上的粮草数量,这并不难推测!”

韦谔刚开始也只是想给赵子良找点麻烦,恶心一下他,可没想到现在不但没有恶心道赵子良,反而给自己带来甩不掉的麻烦,真是悔不当初啊!

玄宗眼神之中闪烁着精芒,沉吟半响后说道:“来人,脱去韦谔官帽官袍,关入刑部天牢,令三司会审!”

韦谔大骇,连忙跪下磕头求饶:“陛下,微臣是冤枉的啊,陛下饶命啊!”

这时韦谔的父亲、宰相韦见素立即站出来高呼:“陛下容禀,老臣深知犬子秉性,此事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啦的,还请陛下明断!”

玄宗摆手厉声道:“不必再说了,韦谔是否通敌等待三司会审结果再说!压下去!”

“诺!”

玄宗看了看台下诸臣,对丰王李珙说道:“李珙,从即日起,由你代理京兆府尹一职!”

李珙大喜,连忙站出来行礼道:“儿臣遵旨!”

京兆府辖下二十二个县,所辖范围甚广,权利极大,其他州府在审案时都需要逐级上诉,判死刑之后需上报刑部得到回执之后才能行刑,也就是所谓的秋后问斩。但是京兆府判案却不用得到刑部回复,只要证据确凿,可以直接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

尽管处理了韦谔,可难民和流民的问题依然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玄宗也颇为头疼,如今战乱四起,粮食是关键中的关键,特别如今市面上粮价虚高,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能不想办法解决。

朝堂上此时陷入了沉寂,谁也没有说话,过了良久,玄宗才问赵子良:“赵卿,你跟朕说句掏心窝的话,平叛军中有多少粮草?”

赵子良犹豫片刻说道:“陛下,韦谔并未说错,如今军中所有粮草加起来确实有两百三十万石,这也是微臣为何怀疑他的原因!”

玄宗点点头,说道:“韦谔之事,朕会让三法司严审!不过如今三百万难民和流民之事又不能不解决,如果这些流民和难民没饭吃,势必会祸害关中!这样吧,朕向你借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用于赈灾,先解决这个麻烦再说,待秋收完毕,朕就算是从全国各地抽调粮食也会给你补齐,你看如何?”

赵子良抱拳道:“既然陛下开口,微臣自然是要拿出这批粮草,只是陛下是否考虑过这批难民和流民的去留问题?朝廷总不可能一直养着这些流民和难民吧?这些流民和难民没有容身之所,会给关中之地带来很大的治安问题,如果被有心人煽动,还可能会闹出民变,要知道如今朝廷大军都在潼关一线,关中地区可谓空虚得很,万一这些流民很难受到煽动和蛊惑攻打城池,后果不堪设想!另外,还有粮价虚高的问题,如果粮价一直居高不下,不但关中其他城镇会闹粮荒,只怕就连长安也会缺粮,因为那些粮食商为了卖出更高的价格只会把粮食紧紧地握在手里,百姓们为了填饱肚子只能用高价卖粮,一生的积蓄说不定还不够吃一顿饭的,到时候社会秩序会更加混乱不堪,必须要想办法打压粮价!”

玄宗认可了赵子良提的两个问题,这确实是当年急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一刻都不能拖延,迟了就会出大问题。

玄宗看向大臣们,问道:“赵卿提的这个两个问题是重大问题,今日我们必须要做出决定解决,不能拖延!不知诸卿有何办法?”

宰相房琯站出来对玄宗说道:“陛下,关中地区应该可以安置一部分流民和难民,给每个县分摊两三万,问题应该不大,不过这只能解决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不能解决!”

刚被玄宗任命为京兆府尹的丰王李珙就站出来反对道:“父皇,儿臣以为不可,观众地区如今兵力空虚,粮食也被征调一空,各县官府又没有多余的田地,如果把这些流民和难民留下来,他们要以何为生?没有土地耕种维持生计,他们一样也会饿死或者聚众闹事!”

玄宗皱了皱眉,问道:“如果把流民和难民向西川迁移是否可行?”

朝臣们心里却是给予了否定,如果可以给流民和难民们分田地,难民们自然是愿意去的,可如今这天下哪还有无主之地?各地官府也只怕都没有官田可以分给百姓耕种。

韦见素这时站出来对皇帝行礼道:“陛下,赵大帅的北庭大都护府不是地广人稀吗?这些年赵大帅也一直在致力于把各地的流民迁移到北庭去,既然如此,索性一事不烦二主,这批流民和难民还是迁往北庭为好,反正北庭地多人少,我汉民在北庭人数增加也有利于统治!老臣已经算过了,赵大帅拨出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这三百万难民和流民平均每人都可以分到八十斤,省着点吃可以吃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足够难民和流民们走到北庭地界,如今是八月,如果此时处置得快,难民和流民们可以在入冬之前抵达北庭,北庭那边如果事先做好接洽准备,应该不会让难民和流民们冻着饿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