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将军烈 > 第347章 兵指新城

大唐将军烈 第347章 兵指新城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晚,王倕在水渠弯城内大摆筵席,不但宴请手下有功将士,还宴请了投降的两个吐谷浑千夫长悉秦和莫罗二人。

唐军将领们一边看着几个吐谷浑年轻女人跳着民族舞蹈,一边吃肉喝酒,一个个好不惬意,全然忘了白天的厮杀场面。

而悉秦和莫罗二人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毕竟他们二人的命运都掌握在王倕手里,王倕却是做足了面子功夫,对他们二人可谓是礼敬有加,这倒是让他们心里稍稍放心了一些。

酒过三巡,王倕就笑着对悉秦和莫罗二人说道:“二位将军,本官可以相信你们吗?”

二人不知其何意,诧异道:“大帅何意?我等既然投诚,自然就一心归附大唐****,绝无二心!”

王倕却摇头道:“话是这么说,但本官如何相信你们二人呢?你们二人也许是真心归附我大唐,但是你们手下将士呢?他们有多少是真心归附我大唐?如若有一天他们怂恿二位将军再反我大唐,二位将军是允还是不允?就算尔等不答应,到时只怕也是身不由己啊!”

悉秦和莫罗二人面面相觑,“这······我等驽钝,还请大帅明言!”

王倕叹道:“本官不喜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今日就把话说明了吧,如果想让本官和朝廷彻底放心,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你们二人和手下兵将分开!如今玉门军使麾下和建康军使麾下各缺一名游击将军,都是一营主官!本官想让你们二人前往赴任,你们每人可带三十名护卫随行,其他兵将必须留下,其他的兵马尽数留下,本官自会命人统带,他们的待遇与其他唐军无异,想必二位也知道,我唐军之中有不少异族将领和兵士,他们在我大唐之中与其他人一样,不分彼此!二位将军以为如何?”

悉秦和莫罗二位脸色一变数变,但两人最终还是答应下来:“一切任凭大帅做主!”

到了这个地步,他们不同意也不行,而且王倕并未违背承诺,只是把他们和原来的兵马分开了,他们依然可以在新的位置上领兵。

这一夜,可谓是宾主尽欢,除了两个新投诚的悉秦和莫罗之外有些郁郁寡欢之外,其他将校官员们都十分尽兴。

第二日,悉秦和莫罗二人各自带着三十名从原来手下兵将中挑选出来的扈从启程出发分别前往玉门军和建康军赴任了,为了以示重视,王倕还带着一杆官吏将校们送出十里之外,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王倕才宣布:“都去城内议事!”。

在回城的路上,官吏将校们有说有笑,大多数人都以为水渠弯已经攻下来,大军很快就会班师回去,届时各军各回各驻地,这一仗打得十分轻松,基本上没有什么伤亡,算是打得最轻松的一仗!

只要赵子良猜到,王倕的意图只怕不仅仅只是夺回水渠弯这么简单,否则区区一个水渠弯何不需要调动数万兵马来攻打?这岂不是杀鸡用牛刀?

果不其然,众人回到城内在城主府大堂内坐下后,沙州刺史、豆卢军军使李宏定就问道:“大帅,既然水渠弯已经夺回,我等何时班师返回驻地?”

王倕瞟了一眼李宏定没有答话,而是问王维:“王先生,我军现在剩下多少粮草?”

王维起身拱手道:“启禀大帅,悉弄参在城内囤积了不少粮草,根据我军兵力数量,现在的粮草可以支撑我大军半食用半月!”

“本月?”王倕点点头,看着左右两侧的将军们说道:“水渠弯不是本官此时调集各路大军的最终目的,拿下区区一个水渠弯用不了如此多兵马,本官的目的是祁连山以南的新城,夺回新城,我军就有了向吐蕃军腹地进军的前哨站!”

有人忍不住道:“可是大帅,我们只有半月粮草啊!半月之内能否拿下新城还未可知,如果拿不下,我军只怕没有粮草返回啊!”

王倕叹道:“是啊,粮草是一个大问题,我军有且仅有半个月的粮草,自从我军围城开始到悉秦和莫罗率部投诚,应该还没有走漏消息,翻越祁连山大约需要三日时间,再走两日才能抵达新城城下,所以在路上我们就要花费五天,在第十天之前,我军必须拿下新城,否则只能返回!拿下新城之后,我军才有了攻打吐蕃的前进基地,进可攻退可守!”

赵子良问道:“大帅,不知吐蕃君在新城的情形如何?有多少兵马?是谁统兵?”

王倕看向坐在左侧一个官员说道:“温世基,你来给诸位说说新城的情形!”

“诺!”这位叫温世基的官员答应一声站了起来,他是河西节度使府负责情报收集的官员。

“吐蕃军在新城共有五千兵马,领兵大将叫达扎路恭(汉名叫马重英)!此人年仅二十六岁,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回鹘进犯,一路从北向南而来,接连攻破我伊州、西州和沙州,最后杀进吐蕃境内,他曾率吐蕃军大破回鹘,由于当时金城公主尚在,吐蕃与我朝还算友好,因此达扎路恭大破回鹘之后就领兵返回了,没有占据我沙州,当时他才二十一岁!”

“看来这新城还是一块硬骨头!只怕不好打啊!”赤水军使杨敬述有些忧心忡忡地说道。

甘州刺史、建康军使、老将元魁倒是有些感慨道:“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啊,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一个比一个厉害,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本事,打下偌大的名声,就比如赵将军,现在又蹦出来一个年轻的吐蕃将军达扎路恭,不得了,不得了!”

赵子良听了达扎路恭这个名字,心中一动,不动声色问道:“温大人,这个达扎路恭可是姓恩兰?”

温世基有些惊讶地看着赵子良道:“达扎路恭确实是姓恩兰,他出身于彭域(今西藏自治区林周县)的贵族世家恩兰氏家族!”

赵子良心中道:“果然是他,又是一个名人,此人后来成为吐蕃国赤松德赞普(国王)时期仅次于摄政大臣玛祥仲巴杰的重臣,只怕不好对付”。

王倕冷冷道:“不管如何,我等也要试一试,五天行军,五天攻城,在规定的时间内拿不下新城就返回!赵子良将军听令!”

赵子良当即起身拱手道:“末将在!”

“令你部为先锋,下午就拔营通过山间小路向新城进发,随时向本官通报前方敌情,抵达新城之后即刻封锁新城通往其他州县的通道,防止达扎路恭派人向其他州县求救!”

“领命!”

王倕又道:“其他各军随本官一同启程,杨敬述将军留下两千人守水渠弯,保障我的退路!”

众将一起起身抱拳行礼:“遵命!”

散会之后,赵子良立即赶回营地吩咐伙夫们立刻生火造饭、制作干粮,让兵士们准备足够的饮水,步兵每人准备两个牛皮水袋,骑兵每人准备五个牛皮水袋,为了以防万一,赵子良还自己在扳指空间内储存了大批的饮水和粮食,这些东西尽管不能支撑很长时间,也可以解一时之危难。

吃过午饭之后,将士们领完水袋和干粮,赵子良就带着大军穿过水渠弯城向背后的祁连山上爬去。

这几个月的高强度体能训练没有白练,尽管天气炎热,但在赵子良有计划的控制下,行军速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让将士们不会太过疲劳,却又不会很轻松。

山地行军对于骑兵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有些比较陡峭的山路上,战马根本不敢前行,还得靠人力帮助才行。

祁连山脉平均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很多山顶终年积雪,4000米以上冰天雪地,万物绝迹。尽管此时是八月地,但在祁连山上寒冷无比,好在赵子良事先早就做一些准备,他在扳指空间内携带了大量经过蒸馏的烈酒,在上山之后一次给每一个兵士发一个牛皮酒袋,依靠喝它来抵御祁连山上的寒流。

在山间行军时,为了减轻将士们的负担,赵子良下令让将士们把除了兵器之外的其他东西都用战马驮着,大斗军这次出征的五千人当中有三千骑兵,一共有六千多匹战马,平均分下来,一个人分一匹还有多,在相对平坦的路上,赵子良下令,所有人都骑马前行,充分利用了马力,节省了人力,让将士们保存了精神和体力。

大斗军在赵子良的指挥和协调下,只用了两天时间就翻过了祁连山,抵达了祁连山南面山脚下,但这两天内却损失了一百多人和战马,都是耐不住严寒冻死或跌下山摔成了肉饼。

全军都下山之后,赵子良当即下令,全军全部骑马,以最快的速度向新城挺近,这期间前方侦骑也陆续传来消息,并且与新城吐蕃军散布在周围的游骑发生了交手,双方互有伤亡。

得到消息后的赵子良心急如焚,既然双方侦骑都已经有过接触,交过手,新城的吐蕃达扎路恭很快就会发现问题,他必须带着大斗军在达扎路恭反应过来之前堵死新城通往其他州县的通道,并设下埋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