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将军烈 > 第1283章 最终裁决

大唐将军烈 第1283章 最终裁决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请罪书写得还算深刻,词句显然是进过仔细斟酌过的!”赵子良表示了肯定,看向左右两侧的文武大臣们,问道:“诸位卿家,尔等以为我大唐应当怎样对待渤海国此次派使团前来请罪之事?”

当即就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臣站出来拱手道:“陛下、大王,老臣以为我大唐作为天朝上国应该有包容的气度和宽阔的胸怀,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渤海国王大钦茂对当年之事知道错了,也愿意改正,并且表示永远臣服我大唐,老臣认为应该予以宽容和优待,况且这次使团送来这么多贡礼,说明他们的态度还是不错的!”

哪只这老臣刚刚说完,又有另外一个大臣站出来反对:“陛下、大王,臣不赞同对渤海国予以宽容和优待,当初大王可是明确下达了让他们出兵协助攻打新罗国,日本国远在海外还情有可原,但渤海国与新罗近在咫尺,却以种种理由抗旨不尊,对于这种现象,臣认为绝不能姑息,倘若其他部族也跟渤海国一样,我大唐还有什么天威可言?大王的旨意对于周边部族和属国岂不是毫无作用?”

这话一出,立即引来了不少大臣的附议,纷纷站出来支持,不过也还是有一部分人支持不追究、要宽容和优待渤海国的意见。

大家争论了一番,赵子良看向卢杞和关播问道:“二位相爷,你们认为呢?”

卢杞眼珠子转了转,对关播示意道:“关相,还是你先说吧!”

关播沉吟一下,站出来拱手道:“陛下、大王,微臣认为既然大钦茂派来使臣过来请罪并进献了不少宝物,这说明对方确实是由悔过之意的,我们如果再兴兵攻打,这就显得我大唐气量太小了,而且有欺压之嫌。所以,微臣认为还是应该予以宽容和优待,但是大王的和大唐的天威不可冒犯,必须要对渤海国做出处罚以示惩戒!对渤海国的惩戒,微臣有几点想法:第一,让渤海国割让扶余府、长岭府、鸭濠府、南海府这四府之地给我国;第二,让渤海国派出王子前来长安为质!第三、渤海国每年纳贡一千万金元给我国!”

渤海国副使大元义闻言忍耐不住,当即大怒:“不可能,你们简直欺人太甚,我渤海国绝不会答应的!”

赵子良没理睬他,看向卢杞:“卢相爷,你说呢?”

卢杞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拱手道:“大王,臣赞同关大人的建言,但臣认为关大人提的条件太不附和实际了,渤海国的国土面积并不太大,产出有限,让他们每年拿出一千万金元纳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拿不出来这么多钱!”

赵子良这才把目光转向渤海国正使大义信,问道:“大义信,你说呢?”

大义信语气坚定道:“大王,我国已经认错了,还送来了赔礼,而且还是国王亲笔书信请罪,如果天朝还是咄咄逼人,这就不是天朝上国的风范了!而且我渤海国虽然地少民少,但我渤海国子民绝不会任由别人欺负!”

赵子良听了这话突然勃然大怒,猛的一拍御案,“放肆!多年以前渤海国就已经上书表示臣服于天朝,我大唐也正是册封渤海国国主为王,渤海国国王还有我大唐的正是官职名称,作为属国,既想要得到天朝的保护,却又不想做一些应尽的义务,你认为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作为一个臣子,却不服从朝廷的旨意,这是什么行为?你认为孤和大唐帝国的权威就是被你们这些番邦属国用来一次次试探底线的吗?若你们渤海国仅仅想要以一纸请罪书就抹平这件事情,孤很负责任的告诉,不可能!关相的意思就是本王的意思,三个条件,第二个条件不能更改,第一个和第三个条件可以谈,但不能抹掉,这就是孤的最终裁决,你若不想谈,可以,立即滚回去,咱们兵戎相见,就算以我大唐举国之力,也要灭亡渤海国,屠尽所有渤海国人!”

大义信终于感受到了赵子良强硬的作风,大唐短时间之内也许拿倭国没什么办法,毕竟有大海之隔,但是对渤海国,大唐随时可以出兵攻打!如果他不答应谈判,那么赵子良就有足够的理由让朝廷上下所有人都支持出兵攻打渤海国,到时候赵子良一纸诏书下达,不会有任何掣肘,以举国之力,不只是说说而已!

大义信如遭雷亟,身子像抖筛子一样抖个不停,脸色煞白得没有一丝血色,他很清楚,以小小的一个渤海国,绝对是无法抗衡大唐以举国之力攻打,更何况赵子良背后还有一个西秦国,尽管赵子良已经把西秦王位让给了儿子,但谁也不会怀疑他能够调动西秦兵力。

“陛下、大王此事事关重大,小臣小臣无法做主啊!”大义信跪倒在地上用尽全身力气喊了出来。

赵子良根本不为所动:“无法做主?那你有什么资格做使臣?来人,带他们下去,三天之后开启谈判!关播,由你来代表朝廷负责谈判事宜!”

“遵旨!”

渤海国的正副使臣在撕心裂肺的叫喊声中被带出了大殿,文武大臣们都感觉到了赵子良的天威,在对待周边番邦和部族的态度上,赵子良这个摄政王明显要比本朝历代先帝都要强硬,甚至历代皇帝之中都找不到一个能够像赵子良这样的人。

岂知,赵子良又突然看向我国使臣藤原道:“藤原,若无其他事情,你们也可以走了,你们的出使任务已经完成,不日就可以返回倭国,记住孤的交代,你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嗨!”藤原等人弯腰鞠躬,然后在太监的带领下退出了大殿。

渤海国和倭国的使臣虽然走了,但朝会并未结束,赵子良见皇帝坐在宝座上不停的打着哈欠,转身对皇帝道:“陛下若是累了,可先行返回内宫休息”

皇帝大喜,站起来道:“哎呀,太好了,这里真是太无趣了,正好朕要去玩鸟儿,你们继续啊,朕走了!”

皇帝拍拍屁股像小孩子一样蹦蹦跳跳从侧面小门跑出了大殿,几个太监立即追上去:“陛下慢些,慢些,等等奴婢们”

大臣们一阵无语。

这时延王李玢站出来拱手道:“摄政王,玄大人已经到了,本王就是想知道他到底审出来什么了?难道就仅凭那个疯了的贾荣的一面之词就要将一个宗室国公、太子太师逮捕吗?如果是这样,朝廷大臣们的安全岂不是都成了问题,岂不是要人人自危?这朝廷还有法度可言吗?是不是李唐宗室王爷国公们现在已经沦落到任何人都可以欺负地步?这天下还是李唐天下吗?”

赵子良看着李玢极为气愤的控诉,说道:“延王和诸位宗室王爷和国公们的心情,孤很理解,逮捕李勉是孤同意的,孤当然也不愿意这么做,李勉在宗室当中也是少见的有才干之人,当年还是本王亲自点将让他从太常少卿出任京兆府尹的,此后一路升迁,做两任宰相致仕,对重现大唐盛世荣耀贡献颇大,孤当然也不相信,甚至不愿意相信他是谋逆之人,但朝廷之事绝不能感情用事,根据调查显示,李勉有重大嫌疑,孤不能因为他是宗室国公、太子太师、也不能因为他在宰相任上有功于国就徇私枉法!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查一查又有何妨?如果他真与谋逆案无关,孤一定会还他一个公道,给他正名!”

李玢拱手道:“摄政王言辞中肯,本王感慨莫名,但是玄大人的手段未免有些太下作了一些,直到现在为止,臣等依然不知道李勉被关在哪儿,竟然是谋逆案,又牵涉到一个宗室中人,为何不能正大光明的审问,而要藏起来秘密审问?倘若有些人要暗中栽赃陷害又如何是好?而且,本王对摄政王任命玄大人负责这件案子很是不解,就算是谋逆案,这也是我大唐之事,玄大人是西秦官员,负责这件案子似乎有些不妥吧?”

这话等于是在公开跟赵子良叫板了,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理由充分,赵子良连发作都不能,毕竟他只是摄政王,是一个外姓人,不是皇帝!

赵子良压制内心的怒火,脸色平静的说道:“孤之所以要让西秦的官员来负责调查这件谋逆案,是因为谋逆案牵涉甚广,不说其他人,就只说李勉,他的身份地位已经是非同寻常,一般的大唐官员哪有资格来调查他?而且种种迹象显示这件案子的背后势力太过庞大和复杂,谁也无法保证朝廷官员当中有多少人已经被他们渗透收买,朝廷之中任何一个官员接手这件案子都要担心受到打击报复而不能全心全意查个水落石出!玄十八何在?”

玄十八立即站出来抱拳答应:“臣在?”

赵子良面无表情问道:“查案就查案,为何要搞得神神秘秘?人关到哪儿去了?为何不关在天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