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燃2003 > 第九十一章 This is a business

重燃2003 第九十一章 This is a business

作者:长卿还成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电视屏幕上,新闻播报员的声音清晰而急促,传递着内陆华国商业界的最新动态。

“各位观众,炎黄集团今日官方宣布,与艾比诶木的并购谈判进展不顺,双方在关键条款上存在较大分歧,炎黄集团内部人士表示董事长卿云将考虑寻找新的并购主体。

与此同时,IBM股价开盘重挫31%,以下跌27%收官。

请看本台前方记者详细报道。”

画面中,炎黄集团的标志性建筑在镜头前一闪而过,随后切换到艾比诶木的总部,两座建筑的对比,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商业风暴。

记者站在炎黄集团大楼前,背景中,大楼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显得格外耀眼。

而艾比诶木的总部则显得有些黯淡,两者的对比,让人不禁对这场商业博弈的结果充满好奇。

“在2000至2003年间,艾比诶木的个人PC业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困境,这一时期的艾比诶木,宛如一艘在狂风暴雨中摇摇欲坠的巨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

曾经,艾比诶木的个人PC业务在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蓝色巨人标志象征着科技的权威与创新。

然而,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艾比诶木的个人PC业务逐渐显露出疲态。

在这一时期,个人PC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不断上演,而艾比诶木的PC产品却未能及时跟上市场节奏,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成本控制不力,导致产品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财务报表上,亏损数字触目惊心。2000年,艾比诶木个人PC业务亏损额高达数亿美元,这一数字在随后的几年里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

到了2003年,累计亏损已达到数十亿美元,这对于一向以稳健著称的艾比诶木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艾比诶木公司内部员工透露,整个公司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开始蔓延。

研发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挽回市场颓势。

销售部门则在市场一线苦苦挣扎,努力寻找突破口,但市场反馈却并不乐观。

管理层更是如坐针毡,他们深知,如果不能迅速扭转局面,艾比诶木的个人PC业务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与此同时,它的竞争对手们却在这一时期大举进攻,不断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艾比诶木的个人PC业务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品牌影响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曾经的蓝色巨人,如今在个人PC市场上步履蹒跚,急需一场变革来重振雄风。

据权威消息人士透露,早在2000年时,艾比诶木公司高层便开始重新审视个人PC业务的战略定位,探讨是否应该继续投入大量资源来维持这一业务,还是应该寻求其他更为可行的发展路径。

对于IBM而言,炎黄集团的收购无疑是一次及时的“瘦身”行动。

通过剥离个人PC业务,IBM得以将资源和精力更加集中地投入到其核心优势领域,如企业级软件、云计算服务、人工智能等高端技术和解决方案上。

这一战略调整使IBM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加速转型,从而在新兴技术领域重新确立领导地位。

从长期来看,这有助于IBM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减少因个人PC市场竞争加剧而带来的财务风险,使其能够以更加稳健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而对于炎黄集团来说,收购IBM个人PC业务则是一次极具战略眼光的布局。

IBM在个人PC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为炎黄集团提供了一个快速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市场认可度的平台。

通过整合IBM的技术资源,炎黄集团能够加速产品创新,推出更具竞争力的PC产品,满足市场对于高性能、高性价比个人电脑的需求。

而IBM广泛的全球销售渠道和客户基础,为炎黄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借助IBM的渠道网络,炎黄集团能够迅速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此外,收购IBM个人PC业务还有助于炎黄集团在半导体产业链中进一步向上游延伸,加强与上游芯片制造商的合作,从而在半导体产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得到提升,为其在半导体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但是今天炎黄集团官宣的搁置收购,于IBM而言,意味着它将继续背负个人PC业务的沉重包袱,无法通过出售该业务来获得资金注入,用于核心业务的转型和发展。

个人PC业务的持续亏损将不断侵蚀公司的利润,拖累整体财务表现,使得IBM在资本市场的估值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本日的IBM股价重挫,也反应了市场对此的悲观情绪。

市场分析人士支出,长期来看,这可能导致IBM在个人PC市场的份额继续萎缩,品牌影响力逐渐下降,甚至可能面临被竞争对手彻底挤出市场的危险。

从行业角度来看,炎黄集团的搁置收购将使得个人PC市场格局保持现状,其他竞争对手可能会趁机加大对该市场的投入和竞争力度,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而对于炎黄集团自身而言,虽然短期内避免了潜在的整合风险和财务压力,但也失去了借助IBM技术、品牌和渠道快速提升自身在个人PC领域实力的机遇,延缓了其国际化战略的推进速度,同时也可能影响到其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向上游延伸的布局节奏。

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同时大陆的炎黄集团搁置并购谈判,让艾比诶木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整个科技行业也在密切关注着蓝色巨人和新兴炎黄的下一步动作。”

紧接着,画面一转,机场的场景映入眼帘,“NEC与东之集团联合代表团今日抵达华亭,此行目的尚不明确,但业界普遍猜测与炎黄集团的潜在合作有关。”

记者在现场紧张地报道着,背景中,代表团成员的身影匆匆而过,他们的脸上带着严肃的表情,仿佛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机场的候机大厅内,人群熙熙攘攘,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些来自樱花国的商业巨头身上,他们的到来无疑为华亭的商业氛围增添了一丝紧张与期待。

记者的镜头紧紧跟随着代表团的步伐,试图捕捉到更多细节,而代表团成员们则在保镖的簇拥下,迅速离开了机场,前往他们的目的地。

最后,新闻画面切换到樱花国,“泥炕和索泥今日联合宣布,157nm光刻机研发成功,此举意味着世界半导体先进制程将推进到90nm。

同时,他们宣布将继续攻关90nm光刻机的研发,届时半导体先进制程有望达到45nm。

业界人士表示,45nm将是现有科技的极限,而此刻樱花国走在了最前沿。”

镜头中,樱花国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忙碌的身影,他们穿着白色的实验服,专注地操作着各种精密仪器,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专业和严谨。

光刻机的精密图像在屏幕上缓缓展开,其复杂的结构和先进的技术让观众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樱花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

记者站在实验室外,背景中,实验室的灯光通明,科研人员们还在夜以继日地工作。

夷洲岛的媒体在报道这些新闻时,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和不安。

他们深知,这些商业动态和科技突破,不仅影响着华国和樱花国的商业格局,也对夷洲岛的半导体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国别竞争的大背景下,夷洲岛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瘫坐在宽大的办公椅上,章忠谋目光空洞地锁定在电视屏幕上。

女主播清晰有力的声音,宛如连绵不绝的重锤,狠狠地砸在他本已脆弱的心脏上。

此刻,他的内心被绝望的阴霾笼罩,曾经怀揣的希望在这接踵而至的噩耗中化为齑粉。

办公室内,除了电视那单调刺耳的声响,再无其他生机,显得愈发冷清和死寂。

夷积电如今正深陷万劫不复的绝境之中。

公司内部,人才如潮水般汹涌外流,人心惶惶不安,昔日那些怀揣热血、为公司鞠躬尽瘁的员工们,如今纷纷另谋高就,投奔那些更具发展潜力的企业,只留下空荡荡的办公室和一堆堆被搁置的项目文件,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

研发部门的实验室内,曾经灯火通明、机器轰鸣的场景不再,如今只剩下寥寥几人,面对着冰冷的设备,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无助;

生产车间里,生产线的运转速度明显放缓,工人们面无表情地重复着机械的动作,往日的忙碌与活力荡然无存,整个工厂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之中。

外部环境更是雪上加霜,曹星辰的联电如同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以惊人的速度和凶猛的态势疯狂抢单,将夷积电的市场份额蚕食鲸吞。

原本稳固的客户群体开始动摇,订单量急剧下滑,营收数字一路惨淡。

在先进制程工艺的天王山之战上,随着樱花国的官宣,夷积电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

此时泥炕和索泥那石破天惊的官宣,宛如晴天霹雳,狠狠地击中了夷积电脆弱的神经。

在樱花联盟与ASML之间,章忠谋当初是坚定的站在ASML的阵营里。

所以,在这场残酷的国别竞争中,夷积电彻底失去了获取樱花国最尖端光刻机的可能。

毕竟,别人也是肯定会优先供给本国的企业,给钱都没用的。

何况……当初也是他站队在先。

此刻不仅意味着他们在技术追赶的道路上被人为地竖起了一道高不可攀的壁垒,更预示着公司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被牢牢钉在技术落后的耻辱柱上,难以翻身。

技术上的滞后将使得公司在与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节节败退,眼睁睁看着对手们在技术的赛道上越跑越远,而自己却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步步后退。

章忠谋紧紧攥着扶手,目光如炬地盯着窗外,内心深处却满是无助与焦虑。

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ASML的技术突破上,那仿佛是他们在黑暗中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然而,身旁的江尚义却打破了这最后的宁静,带着一脸的遗憾,缓缓地开口说道,

“董事长,ASML那边的情况并不乐观。缺少了林本坚所掌握的基础资料,他们至少还需要6个月才能突破浸润式技术,18个月后才可能造出产品。

而干式光刻机这边,ASML也是处于后发状态,同样也需要9个月才能形成产品。”

江尚义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每一个字都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得章忠谋几乎喘不过气来。

18个月……

说长也不长,但说短也不短。

一个摩尔周期,在半导体这个产业里,足以改变很多事情了。

“而且……董事长,据我们的了解,ASML当前的财务状况,不足以支撑18个月……”

江尚义的眼神中满是无奈,仿佛在宣告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那结局如同深渊一般,将夷积电吞噬。

章忠谋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缓缓地转过头,望向江尚义,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怎么赢得了180nm铜制程之战而后顺势攻破130nm,如日中天的夷积电,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落到这个田地?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他为敌。

江尚义也很清楚,在这场战斗中,夷积电似乎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优势,只剩下满目的疮痍和无尽的黑暗。

他深知,ASML的困境意味着夷积电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他们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希望一点点破灭。

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章忠谋的脸上,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每一次敲击都像是在敲打着他的心脏。

江尚义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章忠谋,他知道,这一刻,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公司未来命运的抉择。

而在这抉择面前,在他看来,他们所能做的,似乎只剩下等待,等待那未知的结局降临。

破产,或者被兼并。

章忠谋突然猛地起身,大步走到落地窗前,目光深邃地凝视着窗外那片繁忙的工厂园区,沉思良久。

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仿佛在与这片土地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良久,他咬了咬牙,语气坚定地开口说道:“尚义,调整目前在建的三座晶圆厂,全部转向130nm以上制程。”

江尚义闻言大惊失色,惊愕地抬起头,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董事长,130nm以上?”

章忠谋沉默了一会儿,对着玻璃窗重重的点了点头,“是的,你没听错,是以上!不是以下!”

“董事长!这是夷积电的未来!”

江尚义的眼神中满是担忧,他认为章忠谋的决定将直接断送夷积电的前程。

章忠谋望着落地窗外的景色,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不,我和你,我们存活下去,才是夷积电的未来。”

他转过身来,坐回到位置上,脸上再无彷徨,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

面如沉水的章忠谋声音毫无感情的继续说着,“既然技术领先的路径我们暂时走不通了,那就走成本领先的路径。

我坚信,林本坚当初做出的判断是没错的:

瑞利定理下,干式光刻机在可预见的十年内,都无法逾越157nm。

所以樱花国走到了死胡同,我们不用盲目的去追。

ASML和我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此刻我们必须支持ASML渡过这个难关。

加大130nm、0.18微米、0.22微米、0.25微米、0.35微米这五代成熟制程的产能,向ASML采购更多的成熟制程机器。

尚义,我们当前必须放弃先进制程的继续投入,以规模求效益,如同王永庆那个老不死一般的做法,我们去极力的压缩我们在成熟制程的成本。

这几年……我们死磕成熟制程,而后凭借浸润式技术跳过65nm!”

江尚义闻言怔住了,这是事实上放弃了90nm甚至65nm两代制程,或者说放弃了未来4年的先进制程所带来的丰厚利润。

他的眼神中满是迷茫,仿佛无法理解章忠谋的决定。

章忠谋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声音中带着难以言说的无奈:“尚义,This is a business。”

他缓缓地摇了摇头,仿佛在强调这个事实的残酷,又重复了一次,“没错,这是商业。而不是技术。”

他的眼神中的坚定,仿佛在告诉江尚义,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我承认,索泥他们的157nm光刻机让我们很是被动,技术上面处于了落后的地位。”

章忠谋的声音中显然带着一丝不甘,但很快,他调整了语气,继续说道,

“但是,尚义,商业的本质,并不是看谁的技术先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