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燃2003 > 第三十五章 炎黄出品,必属精品

重燃2003 第三十五章 炎黄出品,必属精品

作者:长卿还成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说到这里,姜冕恒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警告,

“不过,你小子,自己的产品得品质过硬哈,不然到时候笔记本拿出来开不了机,那就别怪我了。

你的脸丢得起,国家的脸可丢不起的。”

国家的脸面,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尊严和国际声誉,是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体现。

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科技成就和产品质量不仅反映了其经济发展水平,更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

如果炎黄集团的神舟笔记本电脑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到公司自身的品牌形象,更可能被外界解读为华国制造的不可靠,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和信誉。

因此,确保产品质量,不仅是对企业自身的负责,更是对国家尊严的维护。

在全球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被放大,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利益。

卿云把胸口拍得响响的,自信满满地回应道,

“请领导放心,炎黄出品,必属精品!

我们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严格的把控,绝对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其实,不是他对自家产品有信心。

太空上会发生什么,天知道!

他是对于神舟五号被他堵上纰漏的太空舱有信心。

此时,这个时空里,没有人比他对神舟五号更有信心了。

哪怕是此刻正在欢呼的人,其实对于安全返回心里都没底的。

甚至多年后的解密,人们才知道,发射前夕,航天城内的气氛紧张而凝重。

在一次私下的谈话中,杨利伟对他的备份航天员说:“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次飞行,我们可能无法活着回来。”

而杨利伟出征时,所有人的脸上都没有笑容,他的妻子张玉梅更是泣不成声。

张玉梅曾回忆说‘点火时,我太紧张了,心跳得太厉害了。我什么也没有想,什么也不能想,脑子里一片空白,不敢看大屏幕。’

成功升空的时候她没有庆祝,杨利伟在太空的那20多个小时里,她也没有。

直到杨利伟凯旋返回走出太空舱时,张玉梅才如释重负的露出了笑容,而后瘫软在地。

第一次载人航天,没人知道答案,没人敢拍胸脯保证一定成功。

计算机模拟,并不能代替一切情况。

因为它只能基于已有的条件去模拟,对于未知的因素,它无法判断。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多年后,只有华国能够原创造出高超音速导弹的原因。

只有华国有匹配的风洞

而熊大、黑衣骆驼、高丽等都是直接从华国这里取的数据。

拖鞋军的,那就不说了,沙漠里捡的。

为什么欧罗巴和阿美莉卡不行?

世界第一个风洞,腐国的,0.8马赫。

世界第一个超音速风洞,阿美莉卡的,2.75马赫。

除华国外最强的风洞,熊大的,8马赫。

也只有华国有超过10马赫、20马赫的风洞,甚至华国公开的最强风洞,已经超过38马赫。

以华国军工‘公开即落后’的特性,没公开的,天知道现在是多少了。

而且,让外界绝望的是,华国不仅有超级风洞,还有电离子洞、强磁场洞。

理论上,有了这些玩意儿的加持,再过十来年,哪天天上飘着华国的航天母舰都是正常的。

当初阿美莉卡的风洞,设计技术人员5位,其中一位:钱老爷子。

钱老爷子回国后,高瞻远瞩的要求造风洞,国家也勒紧裤腰带建造当时和世界先进水平持平的风洞,并一直不断迭代着。

而阿美莉卡觉得发展风洞实在是太费钱了,计算机无非是耗点电,一样可以模拟。

于是……

数十年后,阿美莉卡通过樱花国申请过一次风洞测验。

华国直接开价50亿美刀,且数据不仅需要共享,而且还是原始数据经过华国审查后再转交阿美莉卡。

这把阿美莉卡气得吐血也是无可奈何。

他们只有6马赫的风洞,超过10马赫的,他们造不出来,因为理论技术达不到。

大白话就是,他们不懂原理。

因为,懂原理的,十几年前就已经死光了。

而华国,钱老的学生们一代代的传了下来。

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太迷信计算机模拟,忽视最笨的实景模拟。

降落伞材料到底行不行,直接扔炉子里烧就知道了。

比起计算机模拟,确实浪费,但好处就是万无一失。

知道神舟五号纰漏在哪的云帝,通过诱导指挥部进行实景测试后,已经堵上了漏洞。

现在的他,比任何人都有信心。

这次被送上天的,可不仅仅只有宇航员、国旗、08奥运会会徽会旗之类的。

还有来自用于空间育种实验的夷洲岛农作物种子。

植物种子都没事,就更别说笔记本电脑了。

何况,他还提前把隐患给排除了,保证了宇航员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自家产品的安全。

再说了,包裹了那么多海绵作为缓冲,要是笔记本真因为返回过程中的振动导致开不了机,这就纯属炎黄集团的质量问题了,怪不得别人。

有没有概率,肯定有。

完全没法排除上天后出现不可控的因素,导致这次蹭流量失败。

不过近似于零。

但是相比起获得的巨大效益……

云帝觉得,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到时候杨利伟展示完其他东西后,在太空把笔记本开个机,亮个炎黄的LOGO,来个太空办公展示……

这不比前世伍陆军印小广告满大街的散传单,要来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多啊?!

堪比当年黎宁穿着雪白的‘黎宁牌’运动服,从达娃央宗手里接过圣火火种那一幕的影响。

到时候,谁敢说神舟笔记本电脑低价低质的?

什么抗震性能,什么温度控制,什么电源管理,哪家笔记本电脑有像神舟笔记本电脑一般经受过太空考验的?

……

完全不知道奸商恶劣算盘的姜院长,此时看着卿云那自信满满的样子,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那我就放心了。你们炎黄集团的技术实力,我是信得过的。

这次的任务,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希望你们的产品也能够完美地完成使命。”

云帝收回了心里的小算盘,重重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产品的测试,更是炎黄集团向世界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

赌命呗。

他已经做到了极致。

剩下的,交给老天爸爸了。

成,神舟电脑这个品牌一飞冲天,败……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后面还有神舟七八九十号呢。

大不了就启动备用方案,用伍陆军那掉价的小广告那套。

只要杨利伟开机成功,那本质上就是稳赚不亏的事,顶天了只是发布会没有当面展示,达不到最完美的效果而已。

姜院长拍了拍卿云的胳膊,眼神中带着一抹审视,问道,“你可想好了,非得要那栋楼是吧?”

他声音中透露出的那种长辈般的关切和警告,让秦缦缦等人心里有些发颤。

特别是秦缦缦,不知为何,此刻她的心里打着鼓。

卿云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坦然回答道,“大家都安心,我也不亏。”

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从容,表明他早已做好了所有的考量。

姜院长闻言顿时沉默了。

在他看来,卿云用他自己前途广大的国安身份特权换华亭的一栋楼,无疑是一种自污。

这种行为落在他的眼里,是对卿云自身潜力的一种浪费。

这个故人之子,要手腕有手腕,要权谋有权谋,更难得的是很懂经济之道、斗争之道。

加上这小子的身份和背景,足以让他在国家的任何一个领域里都能有所作为。

在姜院长自己看来,卿云如果有意仕途,前途完全不可限量,攀顶看机缘,但也绝对能位列前三排。

而现在却不得不居于商贾的位置,实在是太可惜了。

结合这小子下一步的重点方向是那个准备天量烧钱的卿云实验室,姜院长也大概明白了卿云的用意。

这是在向各方表明,他这个二代,无意仕途,并不想接他外公的班,或者借他外公的背景做点什么,一心只想做实业,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聪明是聪明,但实在是让人扼腕。

不过这小子现在做的事情,也太重要了,倒也不能说完全浪费。

可心里总是有点儿不得劲儿。

沉默了半晌,姜院长长叹了一声,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卿云选择了一条他认为正确的道路并在坚定的往前走着,且利国利民,这本身就值得尊重。

惋惜的看了他一眼,姜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既然做出了选择,就把路给走稳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

他知道,卿云已经做出了选择,而他作为一个旁观者,只能尊重并支持这个年轻人的决定。

卿云感受到了姜院长话语中的深意,他的眼神坚定的回应道,

“您放心,我不会让关心我的人失望的,也不会让组织失望的。每一步,我都会走得坚实而稳健。”

姜院长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

你有着不凡的起点,也有着无限的可能。”

……

2004年1月1日 11时燕京国新办招待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来自国内外的媒体记者齐聚一堂,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席台上,等待着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华科院副院长姜冕恒的发言。

姜院长稳步走上讲台,脸上全是自豪和从容。

“女士们、先生们,我荣幸地宣布,神舟五号飞船在经过了绕地球14圈飞行以后,于今天燕京时间6时23分在塞北中部地区安全着陆,航天员的身体状况非常好。”

老爷子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自信和底气。

随后,姜院长详细介绍了飞船返回的过程,包括推进舱的分离、返回舱的再入大气层、降落伞的打开,以及着陆缓冲发动机的启动,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华国航天技术的精确和可靠。

“姜院长,您好,我是路透社的记者。请问华国未来在载人航天方面有什么计划?”

路透社的问题中规中矩,姜院长的回答也是四平八稳。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将按照我国政府早在10年前就确定下来的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在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之后继续努力实现以下目标:第一,实现在太空的出舱活动。第二,空间飞行器的交汇对接技术。第三,建立空间实验室。

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把我国的载人人航天技术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为开发和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姜院长,您好,我是法新社的记者。请问华国是否有建造航天飞机的计划?”

姜院长闻言,心里冷笑了一声,而后开口回答着,

“我国没有建造航天飞机的计划,我们的技术路径与其他国家不同。

目前华国也没有达到那个技术高度,我们要解决的是基础的问题。”

姜冕恒的答复,让外国记者们嘴角露出了笑意。

承认差距就好,看来华国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实力只能在近地轨道上玩。

“姜院长,您好,我是朝日新闻的记者。请问华国在近年内是否独立掌握了太空技术?”

国内记者们闻言,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飞船都回来了,还特么的都不算独立掌握?

意思是我们的上天,还是其他人的帮助下才成功的是吧?

众人将目光投向了讲台上的姜院长。

姜院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我们的空间计划刚刚起步,空间实验室的计划,并不会向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这样的空间实验室追赶。

我们要解决的都是将来空间应用的最基础、最根本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独立掌握。

但是在掌握这些技术的时候,我们并不排斥外来的帮助,因为阿美莉卡和熊大比我们有经验的多,我们很愿意向他们学习。”

朝日新闻的记者虽然觉得姜冕恒的这个回答,太模糊太模棱两可,但也不好说什么。

而国内记者们的脸上,全是木然。

他们很想说,老爷子能不能不要那么实诚?!

全国群情激荡的时候,能不能说些提劲的话?

而且,他们也很是奇怪,这种话怎么能让这位爷来说?

不客气的说,这老爷子虽然年纪不小了,但却是国内最顶级的衙内。

他的身份,很难不让人去多想什么,他的话语,也很难不让人认为这是官方的定调。

台上的姜冕恒垂在讲台下面的手,拳头都捏紧了。

不过看见欧莓记者那笑容中明显的‘高人一等’和‘理所应当’,老爷子也笑了。

还是那小子说的精辟。

‘弱则共同开发,强则自古以来!’

‘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给老子炸!’

‘特么的,总有一天,就算不是老子也会是其他人喊出:太阳系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应许之地!’

没道理一个18岁的少年都懂什么叫做‘韬光隐晦’、‘忍辱负重’,自己50多岁的人了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脑子回想起少年说起那些话时脸上的隐忍,姜院长咬了咬牙,继续补充着,

“我们愿意与平等对待我们的,在技术上平等对待我们的国家来合作,而且我们过去也一直在寻找合作。”

豁出去了,这张老脸……

不要也罢!

欧莓记者们纷纷鼓起了掌,对华国航天的开放学习姿态持肯定赞赏的态度。

这才对嘛,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

老老实实的用最廉价的价格,替我们发射卫星不好吗?

“姜院长,您好,我是夷洲岛中社的记者。有消息称神舟五号上搭载有从夷洲地区来的农业种子,这是否属实?”

姜院长闻言挑了挑眉头,他还正愁怎么开口介绍返回物品的。

用那小子的话叫什么来着?

植入式广告。

道理是懂,但毕竟做科研做了这么多年,他还没做过广告,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的。

咳嗽了两声,姜冕恒朗声而言,“你的消息属实,这是之前我们两边科教农业领域合作的计划。

我需要强调的是,一切有利于同胞的事情我们都愿意积极去推进,我们是一家人。

神舟五号搭载有从夷洲地区来的农业种子,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因为和夷洲同胞在这一高级领域进行交流,既有利于夷洲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内陆的农业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两边农民的利益,所以我们做了这件事。

当然,本次搭载飞船上天的物品也不仅仅是种子,比如还有我们的国旗、08奥运会会徽会旗、国内自己的民族企业炎黄集团的神舟笔记本电脑……

我相信这一幕你们在电视直播画面上已经看过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