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84章 广而告之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84章 广而告之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长江车行,陈光良直接将邀请函扔到一旁,他并不打算去赴约。

闸北商会举办的晚宴,对他诱惑力不大。

毕竟看似闸北现在商业蒸蒸日上,又是靠近火车站,但1932年1月的‘第一次淞沪会战’直接将闸北打成渣渣,然后再也很难发展起来。

更不要说,陈光良有心躲避顾爱珍,不想和顾竹轩牵涉太深,自然要避一避。

另外一方面。

关于游说韩延豹、吴光朋,他只是答应跑一趟,可没说一定能成事。

反正现在的顾竹轩,也不会真和陈光良起矛盾,毕竟地产还需要他做顾问,另外顾竹轩也不会将陈光良这样的人,推向‘车行联盟’那边。

所以,陈光良打算实行‘拖字诀’。

1月31日(星期二),沪市《新闻报》出现一则引人注目的广告:

洋房免费住,长江地产有限公司信托部第一批代建洋房,地点:愚园路608弄(靖安寺附近),环境绝佳,1路、9路公共汽车直达弄口。建筑:真西式构造,阔14尺,深50尺,花园、钢窗、卫生器具、冷热水管,一应俱全。造价:二层每宅3500元,计有大小房间六间;假三层每宅4100元,计有大小房间8间;三层每宅4700元,计有大小房间9间。特点:建筑期内由大银行保证交房;住满20年由著名银行保证还本;自来水免费供应。

广告的标语是:洋房免费住。

这是后世惯用的‘标题党’,在这个时期应该属于首创。

此标题,瞬间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作家周瘦鹃,是《申报》副刊的主编,同时也是一位撰稿人和翻译家,身家颇厚。

今天,周瘦鹃习惯性的读报,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信息。

“公寓免费住还有这种事?”

周瘦鹃立即被《新闻报》的广告吸引,毕竟他眼下还是租的老式房子,也想换个公寓住住,改善生活环境。

“原来如此!”

待仔细看完广告厚,周瘦鹃才明白一件事——这个免费住,并不是真的免费住,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但恰恰这个营销手段,是非常的高明,他马上就心动起来。

这个广告的意思是:缴纳4700大洋,便可以获得一户三层住宅的居住权,住满二十年,就将这笔钱退给你!

周瘦鹃找来同事,一起分享这则广告。

同事看完后,说道:“这就奇怪了,莫非这家地产公司是在做善事?”

他不信!

周瘦鹃笑道:“你再想想,他们真的是在做善事嘛?”

同事马上思考起来,然后恍然道:“我明白了,他们是拿着客户的钱,去代建洋房。实质上相当于,他们利用客户的本金去存银行,靠着利息来获取利润。”

周瘦鹃点点头,说道:“聪明啊,4700大洋的一年利息是360大洋的样子,相当于每月租金30大洋。但实际上,市面同样9间房(含厨房、卫生间等)的租金至少要50大洋,而且还有一笔500大洋的顶手费这样一来,客户岂有不心动,至少我已经心动?”

同事惊讶道:“你要买?”

周瘦鹃说道:“嗯,我打算去看看,随便采采新闻素材!”

像周瘦鹃这样的沪市中产阶级,心动的又何止他一人。

本来沪市中产阶级大多数都是没有自己的房屋,全靠租赁过日子,主要原因是这个时代的‘分层、分单元’并没有出现,而中产阶级怎么可能买得起整幢物业?

所以,这则广告立马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并打算实地去咨询一番。

愚园路608弄。

经过近二十天的准备,这里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售楼处,砖木结构的一层建筑物。

另外,各方面的准备已经就位:

首先是,由建筑师陆元台领衔的‘置业顾问’,从长江车行借调四人,再加上陈光良会帮忙,向前来咨询的客户解说。

其次是,由会计师郭德明领衔的‘财务顾问’,驻扎在金城银行那边,客户会去那边咨询,也会去那边交款,由他们接待。(资金会打入长江地产在金城银行的账户上,但会受到监控)

最后是,准备了楼书、简易沙盘,让客户更加有一个概念,增加成交率。

虽然长江地产只是租赁了愚园路608弄的第一期土地,但此次销售的对象则是整个45幢洋房,足足135层的洋房,涉及资金55.35万大洋。

只要一看销售火爆,长江地产马上就会和王伯元签署剩下的土地合同。

现场。

陈光良询问陆元台:“都准备好了没有?”

陆元台此时有些激动,说道:“都准备好了,包括门口的黄包车、茶水、点心,其他四个置业顾问也背熟了稿子,安保也做好了维持秩序.”

门口的二十辆黄包车,最近一周都准备在这里待命,随时送顾客去金城银行,或者回家。

细节上的准备,陈光良参照了很多后世的经验。

至于报纸上的广告,是连续刊登五天时间,所以最忙碌的应该是这一周时间。

“如果你是中产阶级,看到这则广告,会不会动心?”

“会,毕竟这是一个四赢的项目,而对客户来说,他们赚到了更多。”

陈光良点点头,客户说白了就是拿着4700大洋的存款利息来租房子,到这一步还没有什么沾光的地方。

但是接下来的部分,却是重头戏:4700大洋的一年利息才360,平均每个月30大洋利息而已,但现在却可以租到顶手费要500大洋、月租50的‘新式洋房’。

以第一年计算,就足足省掉了1100大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沪市有430万人,但住房只有8万多套,所以说哪怕是中产阶级,也不敢说有公寓住,很多都挤在单间里面。

需求旺盛,供应少,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陈老板,恭喜恭喜”

米铺老板朱广生,老远就拱手祝贺。

今天上午,还要举行一个开业仪式,陈光良也是邀请了不少朋友前来。

“朱老板,谢谢赏面”

朱广生长得白白胖胖的,留着一点点小胡子,面相是和气、有福的商人。

他笑道:“老弟你开业,我自然要来的,风雨无阻。不过你说是售楼仪式,我怎么没有看到这里有楼?”

陈光良笑着解释一番,朱广生顿感惊讶。

恰好又有朋友来,陈光良便安排置业顾问,先带朱老板去看看。

“庄先生”

“恭喜,一定大卖”

“谢谢”

不一会,建筑事务所的庄俊设计师、金城银行的沪市总经理程子康、裕发永金号总经理王伯元、地产中介王左义、交通科的李超、章其华教授、黄包车生产商、商品批发商这些熟悉的朋友,都纷纷来捧场。

众人也算是第一波参观者,大家对于这种模式很好奇,不过对于能不能成功,其实也是关注中。

前来参加开盘的嘉宾们,纷纷称奇,这个被命名为‘幸福家园’的项目,创造出太多的‘首次出现的事务’。

粮商朱广生率先说道:“陈老板,我打算要一套,不过你这个什么时候能建好?”

陈光良解释道:“四十五幢楼,一年时间内建好,便可以入住。不过我倒是好奇,朱老板你这样的有钱人,不至于住我们幸福家园吧?说实话,幸福家园面向的客户,是中产阶级!”

定位很明确的。

朱广生脸有些发烫,随后打着马虎眼说道:“我觉得投资也不错呢,比如我存4700大洋在银行,一年利息360;但是我把这4700大洋存在你们的账户上,再把这个公寓租出去,一年利息都超过600了。”

众人纷纷恍然大悟,似乎还真是这样!

“哈哈,欢迎欢迎朱老板放心,我们有金城银行做担保,不管是建房的时间,还是退本的保证,都绝对没有问题。”

此次如果能全部‘售出’,将回笼资金55万大洋,这些资金将受到金城银行的监控,只允许用于建筑费等开支。

哪怕是长江地产的利润,也不能直接支出,而是将每一层楼的建筑费,多算了461.56元。

这样一来,在金城银行拨建筑费的同时,长江地产就开始在盈利。

等到年底结算时,自然就多出了一笔非常客观的利润,预计在五万多大洋。

正当大家谈论时,周瘦鹃带着记者来到现场,他以客户的身份,开始了解这个项目,而且看得出购买的欲望很强。

期间,周瘦鹃询问道:“你们如何保证房子如期建好,又如何保证二十年后能退还我们的本金?”

陈光良上前说道:“周先生,客户的资金是直接存入我们长江地产信托部在金城银行的账户上,而金城银行只会批给长江地产的建筑费,资金只能用于修建房屋。所以,预期12个月全部完工并交付给客户,不仅是我们对客户的保证,也是金城银行的担保;至于二十年还本的问题,自然也是金城银行来担保,他们会冻结剩余的资金,以及每年产生的利息、利滚利,总之十分的安全有保障!”

周瘦鹃点点头,他的跟班则记录着,看来是准备发新闻。

“这样的话,确实各环节都天衣无缝。说实话,我对我现在租赁的房子不甚满意,所以打算在你们这里买一套。该怎么付款和签合同?”

“我们在金城银行设立了办事处,可以去那边办理正式的业务,这里只能参观和咨询!”

“好,很有想法,这个项目一定会很成功!”

随后,嘉宾们有认识周瘦鹃的,介绍给众人,大家纷纷打招呼。

陈光良心想,果然这个时代的文人都有钱!

向周瘦鹃这样的文人,虽然在文坛的地位没有鲁迅、徐志摩高,但收入已经不是一个等级了。毕竟《申报》副刊的主编,那就是高管了,薪水至少五百大洋以上。

更不要说,周瘦鹃还是撰稿人、翻译,收入就更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