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三十八章 事业小成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三十八章 事业小成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氏车行,最近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首先是,一开始被查封24辆野鸡车,损失约2000大洋;

其次是,当家的王承运因为纵然属下打死两名车夫,而判刑三年,还损失约5000大洋的打点费、律师费等;

接着是,王氏遭到一名强盗劫持,抢走5000大洋的现金。

一番下来,王氏车行已经损失12000大洋,达到家族财富近四分之一。

这还不算完,最近又不得不便宜出售20辆黄包车。

当然在王夫人等看来,只要能将‘仇人’陈光良也送进去,也算是报了一个大仇。

这边。

王夫人见高探长到访,连忙询问道:“高探长,怎么样?”

“哎”高探长叹息一句后,继续说道:“我上当了!王夫人,我原本想钓出陈光良的,但是我没有想到,反而上了他的当!”

李燕等人纷纷皱眉,不知道这种事还怎么上当,但似乎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高探长,你上他什么当了!”

高探长拿出一份合约,说道:“这个陈光良说是要买这批车,哄骗我签署这份买卖合同,我当时也是掉以轻心,谁知道他设下合同陷阱。”

李燕连忙接过合同,认真阅读起来!

“什么,分批支付5000大洋,每个月500大洋,十个月付清!”

众人纷纷不可思议起来,如果是这样,他们为什么不自己经营!

说到底,王氏现在也缺流动资金,所以才拿出二十辆黄包车。

高探长苦笑的摇摇头,心里其实已经乐开了花。

老管家看完合同说道:“高探长,既然陈光良是在陷害你,你可以将他直接抓起来,或者撕毁这份合约啊!”

高探长说道:“这怎么行,租界是讲法律的,这白纸黑字的写着,你们让我抓他。普通人也就算了,陈光良现在是交通科的代言人,和洋人都有合作,我哪有本事抓他。”

李燕差点晕过去,想着这事要是被当家的知道,怕是要气死在监狱,这不是妥妥的‘资敌’吗?

她不甘心的说道:“这车和牌照总归是我们王氏车行的,高探长,你能不能去拿回来?”

高探长苦笑道:“谈何容易,你不是签署了三份全权委托书嘛,我为了取得陈光良的信任,直接给了他一份。也就说,人家现在既有委托书,又有我签的合同,我还怎么反悔!”

李燕只感觉气血上涌,因为这委托书就是他亲自签署和盖印的。

一时间,场面尴尬起来。

最后还是高探长有些受不了这个气氛,和有些心虚,他主动说道:“一个月后,长江车行会送来500大洋,然后每个月都会来送。这期间他们要是敢不履约,你们就来找我,我一定替你们做主。总归是5000大洋,不至于真正给骗到。那我先告辞了!”

“这.....高探长慢走!”

看着高探长离开,老管家连忙说道:“我去找林律师,看看这事还有不有挽回的机会。”

........

长江车行基地。

60名黄包车夫第一时间到位,很多都是王氏车行挖过来的,所以‘抢’来的黄包车很快投入运营。

原来王氏车行的两百多名车夫,现在有80%已经投靠长江车行,王氏车行已经陷入‘有车(100辆)但没人租’的情况。

不能说长江车行的租金就便宜,但很多人车夫都是凭借‘仰慕’来投靠的,再加上王氏车行打死人的恶劣影响。

当然,现在长江车行的车夫已经高达三百八十人左右,规模已经远超原来的王氏车行人数。

至于在黄包车方面,长江车行现在有ABCDEF六个项目,总计125辆黄包车,也超过了王氏车行。

二十辆黄包车鱼贯而出番瓜弄,陈光良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最近由于发展太快,他的三个手下也不够用,陈光良果断将自己的二舅、表妹喊到基地来帮忙。这样一来,他就有五个手下,工作全部开15大洋一个月。

陈光良自己则开25大洋一个月,六人的薪水就已经高达100大洋。

另外,基地太小,又扩大一倍,每月租金涨到15元。

长江车行的运营费,大概已经需要150大洋一个月,当然这对于一个月近3800大洋的租金收益来说,依旧控制在很低的比例,即4%。

办公室里,陈光良整理了一下六个项目的资产情况:

A项目(3辆车,他占33.33%股权):运营2个月23天,资产值从600大洋增加到820大洋,不考虑车牌升值的情况下,已经赚了35%的利润。

B项目(6辆车,他占29%股权):运营1个月23天,资产值从1200大洋增加到1500大洋,升值25%。

C项目(12辆车,他占41.6%股权):运营1个月整,资产值从2400大洋增加到2760大洋,升值15%左右。

D项目(24辆车,他占45%股权):运营十八天时间......

E项目(60辆车,他占35%股权):运营五天时间......

F项目(20辆车,他占45%股权):刚刚运营.....

总计125辆黄包车,他平均下来占股约39%,即49辆车的全部权益。

如今,很难再在黄包车业务上再进行扩张。

所以陈光良决定从下个月(9月)开始,‘六个项目’全部开启‘月月分红’的模式,即每个月的3~6号开始派发上个月的分红。

而他本人,以后大概每个月可以分的近1200大洋,9个月后能分到约1500大洋(F项目还在还债)。

这里不算他将收回‘商品销售权’,预计每月也有200大洋多。

这样一来,陈光良每个月可以获得1400大洋的收入。

他个人的债务情况,目前是8350大洋,算上利息,一年也不过本金加利息10000大洋。

七个月时间,就可以偿还清了。

更不要说,他现在手里还有1800大洋没有用(E项目他个人只出了4200大洋)。

当然,对于那些借款,陈光良不急偿还。

毕竟他还想将自己的事业,延伸到其它产业,比如‘房地产(地皮)’。

如今,陈光良已经消除了潜在的威胁,再加上自身的条件已经避免危险,所以他将周兴高的5000大洋也借了过来(替他洗钱)。

这样一来,陈光良现在手里就有6800大洋可以支配,是时候准备购入一副地皮了。

值得一提的是:陈光良此时算不上‘有钱人’,哪怕七个月后,也只能算‘稍微有钱’。

当前陈光良的财富净值,差不多也就4800大洋(40辆车X300元/辆 1800大洋—债务约9000);

七个月后陈光良的财富净值,差不多就18000大洋(49辆车X300/辆 1800大洋购入的地皮部分)。当然,这只是在不做其它发展的七个月情况,实际上肯定会继续发展生意的。

这点钱在沪市算不上,鲁迅一个读书人,一年都能赚7000大洋。章其华教授一年的收入,也在三四千大洋,还不算发稿的收入。

还有名医生、名律师一年的收入,保守估计都不会低于5000大洋的。

另外,一个纺织女工最高可达20大洋,一年收入240大洋,一辈子也能赚上万大洋。

所以说,陈光良在这上嗨滩,此时只能算是普通人。

以后世的购买力算,也不过是买的下2套稍微好点的房子而已。

努力赚钱。

陈光良很快产生这样的想法,这是在乱世,有钱代表着‘抗风险性’。

光头要是来刮油,也可以经受得起;

想支持抗战,也能拿的出钱;

最重要的是,将来跑路的时候能多带点钱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