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222章 继续抢钱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222章 继续抢钱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2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沪市后,陈光良的婚礼也已经只剩下半个月时间,好在有人帮忙筹备,不然真是忙得让人来不及。

这一日,陈光良在香格里拉饭店设宴,款待了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简称纱交所)的39号经纪人杨雁南,陪同的还有长江钱庄吴新河、胡金顺两人。

席间,杨雁南恭敬的说道:“陈先生在标金市场大杀四方,如今来纱交所,也一定可以赢的。”

在纱交所,很多经纪人都是纺织大亨的‘御用经纪人’,甚至可以说是属下。

杨雁南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经纪人,专门为零散炒家提供经纪服务,当然他也是一个纺织出身的人。

听到恭维,陈光良笑道:“虽然杨先生这样夸奖我,让我很高兴;但是,这次我可能会让杨先生失望了,因为我只打算小小的玩玩。”

杨雁南马上说道:“看,这就是陈先生的成功原因,对于陌生的行业,先进行试探性的投资,待得到其中的窍门,再大举出击。”

“哈哈”陈光良笑了起来,这个经纪人倒是挺有趣的。

不过还真被他说中了,陈光良还真是如此想的,当然他也只是主要‘做两把’。一把是918前后,一把是1937年的上半年,前者抛空,后者买多,仅此而已。

“杨先生,我有个问题,倘若我无实物卖空,月底交割该如何?”

杨雁南当即说道:“一般不用等到交割,便需要买回。再或者严重一些,交割日时从外地买进。棉纱等交易,还是尽量避免卖方交付不出棉纱的大规模轧空事件。不过陈先生也不需要考虑,毕竟市场还是很大的,一般不影响。”

说到底,对‘裸卖空’还是有些限制,但又有很大的空子可以钻。只要不是闹出大问题,交易所也不会管这种事情。

而且,现货和期货的行情是差不多的。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前世1937年上半年就爆发了‘纱交风波’,有做多势力将原本在180~210元/包棉纱的价格,硬是炒到了300以上,造成因上海存棉与买卖数量不相应,发生卖方交付不出棉纱的“轧空”情事,后面还惊动了总司令,彻查此事。

毕竟这关系民生的原材料,恶意炒高是有很大影响的。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这倒是,我这点资金,算不上什么大头,再说我也打算买多!”

杨雁南说道:“对,陈先生尽管安排便是。”

棉纱期货是5、7、9单月交割。

陈光良打算接下来安排‘做多(买进)’,先来个100万额度买进试试水。

而目前的棉纱一包价格是230,考虑到淡季即将结束,以及水灾的影响,棉纱价格还是有上涨空间的。

将公债亏损套现后,陈光良手中的现金流是300万,其中200万是标金的形式,存在几家大银行的金库里。

剩下的100万,则是大洋,准备来创建银行的资金。

投资‘贾汪煤矿’、‘时代影业’的各四十万,都是利用贷款而已,这80万也是陈光良目前的最大的负债。

至于从汇丰银行的借贷(20万英镑),也已经全部兑换成标金,存在汇丰银行的金库里,这个根本不算负债。

这一日。

在麦加利银行买办(渣打银行)张宪臣的引荐下,陈光良来到黄浦路的麦加利银行大楼,见到了麦加利银行的大班麦格理。

因为他和麦加利银行没有交往,所以此次还得托‘老熟人’张宪臣帮忙牵线贷款。

张宪臣在办公室里,向麦格理介绍道:“麦格理大班,这位便是陈先生,他在沪市商界很有影响力!”

麦格理显然是听过陈光良,但有些傲慢的说道:“就是刚刚率领东方足球队,战胜我们西商队的陈先生么!”

好家伙,没想到还是球迷。

陈光良直接的说道:“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一切皆有可能!”

麦格理没想到陈光良如此答,马上恢复绅士风度的说道:“很有道理的一句话,请坐!”

一下就客气了。

外国人就是如此,你不能怂,负责他会认为你不行,连生意也不想和你做。

反之,你表现出勇气和魄力,他们甚至会追着和你合作。

接下来,由张宪臣介绍了‘长江出租车’的情况,最后说道:“麦格理大班,陈先生希望从麦加利银行借款15万英镑。”

陈光良是将能抵押的东西,抓紧时间抵押,介入英镑,来获得外汇利润。

不过航运肯定是不能抵押的,这好像是银行的‘黑书’,因为船在大海,风险未知。

但他的长江出租车队,可是拥有270辆新车(雪佛兰),以及20辆卡车,价值在300万以上;而且,还没有负债。

麦格理说道:“如果是汽车,应该折价抵押贷款,张,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张宪臣马上说道:“麦格理大班,陈先生的信誉也是抵押物,他很富有,是上海的地产大王、金子大王、报业大王,他的基本没有什么负债.”

这笔贷款,他能从中获得一笔经纪费用3000英镑,再加上他觉得陈光良的债务情况非常好,便从中撮合。

麦格理对陈光良或许还存在怀疑,但对买办却是十分信任,因为这个张宪臣也是担保人。

“好,这笔贷款可行。”

陈光良说再多,也没有买办的几句话管用。

当然,如果陈光良抵押物是‘优质物业’,向任何英资银行,甚至是洋行,都是毫无问题。

‘道契’是上海银行界公认的‘硬通货’,银行抵押物有30%左右是‘道契(房契)’。

走出麦加利银行大楼。

陈光良对张宪臣说道:“张先生,这次感谢你的帮忙,佣金会第一时间给你的。”

张宪臣满意的说道:“陈先生客气了,我都没有想到,你居然要来借钱,我可是听说你在地产和标金上,赚了不少钱。”

说完之后,关切的表情浮现。

看样子,他是在试探陈光良借英镑的用途。

陈光良也放出个真假消息,说道:“这不是觉得标金还有上涨的空间,继续投资么!”

“原来如此”

此时的张宪臣,也投资了大量钱财去‘荣康钱庄’投资炒卖合同,这个钱庄是由‘洞庭湖’席家后人席启荪主持。

张宪臣本来也是娶的席家女,当初能当上买办,也是席家介绍的。

而席家不仅是汇丰银行买办,也是渣打银行买办,总之这个家族是很多银行的买办,包括有利、德丰、运通银行.太多了。席家的人口也多,虽然汇丰银行第三代买办被人枪杀,但席家其他人还是在买办里面。

只不过,这种买办属于‘有钱无势’,再加上被人称之为‘帝国主义走狗’,所以很容易被人盯上。

话又扯回来,张宪臣正是投资这个钱庄,后世在1935年赔的倾家荡产(白银上涨),本来指望四个儿子帮衬,毕竟分家各给了二十万大洋;不过在金钱面前,父子关系也不一定牢靠,四个儿子纷纷断绝来往,张宪臣也在破产失意中死去。

当然,不排除张宪臣有意演戏给债权人看。

告别张宪臣后,陈光良心情不错的坐上自己的汽车。

这一笔外汇操作,他可以赚4万英镑以上,那就是大几十万银元。

果然,金融永远是最赚钱的生意!

至于英镑不贬值怎么办?

陈光良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这一波很多国家都取消金本位,只有美国加强金本位。

获得渣打银行的贷款后,陈光良果断安排长江钱庄从金业交易所买进标金现货,再存入沪市的保险柜中。

兵荒马乱的年代,去银行租个保险箱存放“黄白绿”(黄金、银元、美钞)以及字画、契约等贵重物品,确乎成为很多海上闻人的首选。

屈指数来,银行投入巨资建造保险箱库房,已经差不多有三四十年光景。

当然,目前华资银行的保险柜整体较少。

预计今年9月后,上海商业银行的新大楼即将落成,“鸟枪换炮”装置了巨大的保险箱库房,保险箱一下子扩容到6300只。

陈光良已经事先租赁了数只,准备存放财务。

后世的国际饭店下面,也是‘四会储蓄会(北四行合作的金融机构)’的庞大保险库门。

金业交易所。

“陈光良出现了,莫非又有大动作?”

“不会吧,长江钱庄现在都是小打小闹,现货倒是听说吃进不少。”

“糊涂啊!金业交易所上月的现货‘过手费(佣金)’只有期货的0.05%,现在谁玩现货啊。”

上个月,金业交易所的期货佣金是95万大洋,现货佣金仅500大洋,这就是差距。

“这倒也是,既然看好标金,干脆做期货好啦,真是损失大了!”

有人议论纷纷,但无疑很多人都认识陈光良这个‘金子大王’了,毕竟去年在这里赚五百万的财富。

上海这个地方,从不缺传奇,当年王伯元炒金子,也赚取了数百万的财富;还有公债大王杨寿生,据说从20年代中期开始吸纳公债,最终赚了近千万的财富.

胡金顺来到陈光良的身边,笑着说道。“老板,你一来,这价格就被大家炒起来了,看来大家都知道您的大名!”

“没关系,这点波动我不在乎!”

陈光良也是随便来走走的,好久没有来这里了,过一会便迅速离开。

上一批和他炒标金的,有不少破产了,例如程霖生,亏了2000万;也有损失不菲的,例如杜月笙,据说亏了50万。

若不是黄金市场受人操控的可能性较小,哪怕后世的孔祥熙、宋大小姐的‘七星公司’都在这里吃了亏,说不定杜月笙早就想来操控了。

回到写字楼里,‘平安银行’的夏高翔、叶熙明已经工作到位,正在进行筹备工作。

目前,陈光良还是让平安银行和长江钱庄独立运行,因为他更希望‘平安银行’能有不错的发展。

平安银行如果后续发展得不错,陈光良可以考虑在重庆、香港设立分行,1937年将重心转到香港,后再将资金存入美国。

这样一来,这家银行就可以‘转危为安’,顺利通关。

开会时,夏高翔说道:“老板,你是想让平安银行发展到何种程度?”

这是一位在日本留过学的银行人才,且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做到了项目经理级别。

陈光良很坦白的说道:“没有伟大的目标,但希望步步为营,稳健发展。”

夏高翔闻言后,又说道:“那平安银行后续会进行投机活动吗?”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陈光良,毕竟陈光良不仅是实业家,也是上海‘大投机者’。

陈光良很坦然的说道:“我只能说,尽量避免这类活动,如果有很好的机会,我会有充足的理由说服你们,而且也不会大肆的投机。而且你们也明白,虽然南鲸政府规定银行不能做某些事,但上海的银行都在变相的做这些事,例如投资地产。”

他明白,这些人才也是担心,陈光良会在投机中输掉银行。

夏高翔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不过我和叶协理现在认为,后续如果银行成立起来,可能需要一座像样的总部大厦。您本来就是地产大王,相信对这件事明白其重要性,一个银行拥有一个好的总部大厦,其存款可能增加好几成,这就是信誉的代表。”

陈光良爽快的说道:“我正在物色地皮,你们放心,虽然我的资本额只有一百万,但后续我会增加资本的。”

夏高翔笑着说道:“我们也是因为老板在大肆招募人才,所以希望从你这里得到一些答案,这样大家才会加盟我们。”

“好,你们放心,我对人才是很尊重的。”

平安银行还在筹备中,最近正在到处招募职员,预计11月才能正式开业。

总部只能去‘几条金融界’租赁,分行倒是已经决定在东方报业大厦的一楼。

至于建总部的问题,陈光良也已经在考虑中,准备投资个百万大洋,建立一座地标性写字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