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03章 大肆购入地皮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03章 大肆购入地皮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同昌车行的办公室里。

陈光良说道:“工厂准备凑集多少资金,在哪里建工厂?”

诸闻武回道:“准备投资10万大洋,工厂准备设立在闸北,具体还没确定。现在如果要研发和生产三轮黄包车,怕是资本要扩展至15万的样子。而且陈老板你有所不知,我们同昌车行进口零部件这些,都可以分成半年付款,属于本轻利厚流转快的产业。举个例子,1925年我们一次性批进法国卡文牌自行车2000辆,每辆先付货款12元,其余货款6个月付清。”

好家伙,果然利润很高。

当然诸闻武这样说,无非是增加他们的筹码。

意思是后面的零部件,他们有关系可以分期付款,这样投入就不需要太多。

陈光良随后说道:“如果闸北建厂,我不会同意入股的。”

诸闻武一愣,问道:“为什么?”

陈光良说道:“交通枢纽,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我担心战争。若是沪南和租界,我可以考虑。”

他有愚园路的土地,但是不考虑租,毕竟他是拿来炒的。

诸闻武怀疑的说道:“何来的战争,国民政府如今势头正猛,统一全国也是有希望的。”

陈光良说道:“日本狼子野心不可小窥,时常在北方挑起战争,又有大量日本人来到沪市.而且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觉得沪南和租界最安全另外,我要入股至少占三成,因为我和你的优势是一样的。”

诸闻武思索一番后,说道:“你就不担心我剽窃你的想法?”

陈光良坦然说道:“同昌车行也不过是从国外购买零部件,然后进行组装。我如果有精力和时间,也可以如此——这是第一三轮黄包车的设计,我已经有初步的方案;三轮黄包车的推广,我更是懂得具体的操作;所以,我不怕你用我的想法——这是第二.当然,一个能将生意做到三十年的公司,我相信这家的人品都没得说——这是第三。”

诸闻武鼓掌说道:“哈哈,陈老板年纪轻轻,做事如此老练,难怪最近你能成为上海地产界的新贵。好,我可以将三成股份给你,即你需要集资45000大洋;其次,不在闸北开厂,我们另寻目标。”

陈光良又想起朱广生,毕竟他在沪南投资了一幅地。不过这一次,他没有马上说出来。

“好,那我们稍后细聊。”

“没问题,这样,我先带你考察一下我们同昌车行!”

“好”

关于‘同昌车行’筹资建厂的资金问题,并不需要陈光良担心。

毕竟一家工厂大概需要筹备一年半的时间,十五万的资金不需要一次性拿出,大概可以分成三期投资进去。

甚至,按照陈光良的想法,大家总计先投入五万大洋后,后面直接考虑去银行获取贷款便是。

毕竟将企业的发展规划书拿出来,一定不缺银行的青睐。就是仅自行车部分,也能让银行值得贷款,更不要说三轮黄包车的计划。

当然,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若是不利用贷款,陈光良也是可以逐步抽出资金来的。

接下来的日子,陈光良真是几头在忙。

忙着收购愚园路西段或中断的地皮、忙着指挥长江地产的第二个地产项目、忙着管理长江车行的运营,还得和诸闻武沟通合作‘同昌制造厂’的实业项目。

忙到飞!

特别是收购愚园路西段和中段的地皮,陈光良需要亲自坐镇。

整个愚园路西段算1公里的话,两侧大概有三百亩的土地是在收购的范围。

目前这边的土地价格已经被陈光良自己炒到2000大洋每亩左右,若是算上其它费用,差不多要2200~2300每亩。

陈光良个人是拥有20万大洋的借贷额度,差不多可以购入90亩土地的样子,当然仅限愚园路西段。

如果是中段,怕是的3000大洋左右,陈光良也在考虑的范畴。

毕竟,不管是西段还是东段,它们的涨幅应该是差不多的。

甚至沪市的很多地方,涨幅在这几年都是数倍。

陈光良可以肯定的是‘霞飞路(后世的淮海中路,全长5公里)’在未来的四年时间里,涨幅应该在5倍左右。

所以,如果霞飞路有地皮出售,陈光良一样考虑下。

而此时的霞飞路地皮,单价在3000~8000每亩而已。

这天。

一名拥有五亩土地的业主,试探性的问道:“陈老板,你是不是得到了什么内幕消息?”

很正常,想趁高价卖掉,但又怕错过更高的价格。

陈光良很是平常心的说道:“若说着愚园路有什么内幕消息,那一定是我准备再收购一幅土地开发新式里弄。当然要是孙先生不舍得卖,可以把土地租给我来盖房子,每年定期收租,十年就差不多回本了。”

他是故意这样说的!

而且,他已经和王左义讲好了,不强求人卖土地,不要惹麻烦。

说白了,他手握20万大洋,西段可以买,中段也可以买,甚至其他地方的土地也可以买,只需要这两个月时间买进去,等到个两三年时间就赚麻了!

没必要去搞什么强买强卖。

孙姓业主笑道:“那多麻烦,要十年才拿的回来就卖给你吧,我们知道你在愚园路建了两个新式里弄。”

王左义这时候说道:“卖是对的,现在是机会难得,这价格都涨了那么多,还不满足啊!说白了,都靠陈老板在给你们抬价,他只要撤资,这里地皮能值1500大洋就不错了!”

“这倒是,陈老板可是大老板!”

去年就值1100大洋,今年已经涨到2000大洋,这还只有半年时间而已!

正是大家发现只有陈光良在这里抬高低价,才愿意出售给他。

毕竟接下来的走势如何,谁又说得准!

“好,就这样说定,麻烦配合一下申请道契,待这个步骤完成后,我们再去律师馆签合同付钱。”

“行行,道契这玩意好啊!”

经人介绍,陈光良认识了一位在霞飞路的‘地鳖虫’,他叫高成林。

高成林很是高兴认识一位‘地产新贵’,做事非常的热情。因为在很多人看来,陈光良兴建了‘幸福家园’和‘阳光家园’,那就是妥妥的地产富豪。

大家不会去深究陈光良是利用别人的资金来完成的项目,只会将这两座新式里弄的成就安在陈光良头上。

“陈老板,你是打算修建自己的花园别墅,还是准备投资的?”高成林一边介绍这边的情况,一边打听陈光良的口风。

陈光良说道:“都可以,总之得先看地皮。”

高成林眼前一亮,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个老板要购入的土地量较大!

“好的.霞飞路一共是3英里(4.8公里)多一点,这里是法租界第二次扩张的新区,发展潜力很大的。”

最后那段话,陈光良选择性的忽略。

他觉得此时的霞飞路,完全还没有炒起来,毕竟才3000~8000大洋一幕。

作为法租界的二次扩张地皮,其本身的升值潜力比老租界大,然后这里又逐渐发展成外国人的聚集地,又带动这边的商业,发展起来的。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升值潜力很大。

霞飞路,就是后世的淮海中路、淮海西路的范畴。

作为法租界第二次扩张的势力范围,霞飞路两侧拥有较大的地皮。

“这里就是要出售的这幅地皮,一共是2亩5分地,业主要价6000元每亩,也就是总价1.5万大洋。”高成林热情的介绍道:“这幅地皮要是建个私家花园别墅,地理位置没得说呢!”

陈光良汗颜,一个私家别墅的建筑费动辄都是十万两以上,甚至几十万两白银,他可建不起。

这个年代的建筑费,是非常悬殊的,有的一座公寓大厦、商业大厦的建筑费动辄就是大几十万、百万,因为这里面的材料大多数是采取进口;相反,长江地产修建的新式里弄,采用的砖木结构,本地就有材料,故代价很低。

比如他建的幸福家园,建筑面积10800平米,建筑费算18万;如果换做是高层公寓和写字楼,同样建筑面积至少需要建筑费50万~80万。

陈光良询问道:“有没有道契?”

高成林理所当然的说道:“霞飞路的地皮,基本都是有道契的。”

陈光良点点头,随后参观其附近的地理位置来。

这里大概是霞飞路的中段,所以价格高达6000元每亩。

单价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未来升值的潜力。

从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限制租界扩张,那么租界的地皮涨幅就理所当然的远大于华界。

愚园路那边属于‘越界筑路’,现在是租界警察巡逻,所以后面会默认租界的管理范畴。

而法租界的霞飞路,其升值潜力无需多说。

考察了将近一小时后。

“我很有兴趣,什么时候让我和业主谈谈?”

“就明天如何?”

“当然”

陈光良的想法是,愚园路和霞飞路的地皮同时收购,合适就拿下来。

虽然他就20万大洋的资金,但不代表他不能继续筹资出来。

在这个年代,很多‘地产投机商’都是通过滚雪球发展起来的,当然也有不少因此而破产。

陈光良借贷20万大洋,抵押的是‘幸福家园’和‘阳光家园’的后续租金收益,并不是今年在建筑费上盈利的9万多大洋,同时也抵押这20万大洋购入地皮的道契。

所以这9万大洋是可以活动的!

其次,车行那边的总价值超过十万大洋,今年还完账也就负债2.5万大洋(含息)的样子,抵押还是可以贷款的,贷款5~10万也是可以的。

至于投资‘同昌制造’,资金除了一开始的1.5万外,其余都打算利用贷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