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斩邪 > 第五百六十三章:希望新生,后知后觉

斩邪 第五百六十三章:希望新生,后知后觉

作者:南朝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5 13:02:26 来源:蚂蚁文学

天下大乱,从雍州起!

第一个总是最倒霉最受祸害的,雍州遭受蛮军荼毒,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这些并非传闻,而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叶藕桐答应陈三郎奔赴雍州,乃是一个无路可走式的选择,他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心理预备,不管雍州如何的蔽败,只要有事情做,只要不再遭受无理的殴打,只要有一口吃的,那便足够。

旅途枯燥,但吃喝不愁,还不时能吃上肉,就凭这一点,叶藕桐甚至希望能一直走下去。

过去颠沛流离的那一段日子实在太苦,落难洞庭的时光更是不堪回首,而今在一辆马车上,叶藕桐起码过上了温饱,还有什么可埋怨的?

这年头这光景,一口吃的,比什么都重要,比什么都幸福。

身为读书人,叶藕桐少年有志向,写过不少诗文,往往以鸿鹄自诩,然而当遇难落魄,这才知道生活维艰,过去种种,都是滑稽的夸夸其谈。

磨难能摧毁一个人,也能让人更加坚强,重拾希望,充满期待,进入雍州境内后,叶藕桐在马车内坐不住,经常要求坐到车辕上,这样便能更清楚地看到雍州的风土人情。

经过多日来的调理疗养,仆从阿枫的腿伤已经好得七七八八,没有大碍。主要是他自幼习武,底子好,只要有条件,伤养得便快。其与小安颇合眼缘,两人年纪相差不远,出身相近,又都习武,很多共同话题,容易混熟。

路程不短,不过小安赶车的速度甚快,拉车的也是健马,脚力十足,所以只用三天时间,便越过中州,到了雍州境。

其实两州比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而雍州州郡就压在边境近处,这意味着进入境内,距离州郡便不远了。

州郡乃全州重心所在,陈三郎虽然从崂山府起家,但入主州郡后,班子什么的全部迁徙过来,重心倾斜可想而知。毕竟堂堂州郡,即使饱经沧桑,但它的底蕴依然是下面府县所无法比拟的。别的不说,就是这一座州郡大城,就是小地方望尘莫及的。

在有序的经营之下,州郡的经济恢复得非常快,民众重建家园的愿望是如此强烈,当拥有了田产土地,他们拖家带口,日出而作,日落不息——真得是披星戴月地辛勤劳作,不愿意离开。

今年是丰收的一年,亩产并不高,但地多税少,落到实处,家家户户都是粮食满仓。以往吃饭,恨不得数着米粒,一锅粥,大半锅水,而今不同了,一天三顿,顿顿吃干,还有剩的,用来喂鸡喂狗。如斯光景,即使在太平年间都不敢想象。

肚子吃饱了,脸上才会有笑容,走在路上,连步伐都是轻盈的。

马车使在宽敞的官道上,叶藕桐惊奇地看着来往的行人,这些人脸上几乎都带着笑!

笑,是一个颇具感染力的表情。只有感到满足,感到快乐,才会笑。

叶藕桐已经许久不曾笑过了,自己不笑,也见不到人笑,大伙儿都在逃命,都在挣扎着活命,笑容早已是罕见的奢侈表情。取而代之的是哭,妇孺老幼哭,年轻人也哭,到处愁云惨雾,悲悲戚戚的。

如今见到一张张笑脸,叶藕桐内心的软处被莫名戳中,仿佛笼罩在心头的挥之不去的那一片阴云也慢慢消散掉了。

雍州的人是安乐的,道路两边的田野,一垄垄,整整齐齐,水利齐全,没有看到一块被抛荒,如此景象,哪里看得出有丝毫的战乱痕迹?就连曾经留下的伤疤,也已被抹平,化作了土壤的肥料,滋润着大地。

观人见物,可知事宜,还没有进入州郡,叶藕桐便知道雍州真得不同了,心里暗叹:不知雍州新主是那一位,如此了得,短短时间,便能把雍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份手腕工夫,实在令人佩服。

与此同时,对于自家来到雍州后的处境更加乐观,诚如陈三郎所言,最起码能谋得一份事做。

太平年间,读书人只要考取了功名,身份地位立刻跃然上台阶,要是金榜题名,更是一举天下知,成为老爷级别的人物。当动乱时,读书人却被打落云端,成为了“百无一用”的代名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连生活自理都很成问题。

在漂泊的日子里,叶藕桐惶惶然,激愤与羞耻交织,甚至萌生了轻生的念头。

原因无他,就是找不到安身立命的位置了。

无事能做,身心无从寄托,何等彷徨无助。

现在到了雍州,叶藕桐便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的绳索,眼前出现了希望的曙光。

堪堪赶在日落前来到了州郡门外,再晚一会,可就得吃闭门羹,被堵在门外了。

小安松了口气,额头的汗都顾不上擦,一挥马鞭,驱车入城。

进入到整洁繁华的城中,叶藕桐更是一阵恍惚,耳边听着各种各样的叫卖声,说话声,在一刹那,他以为自己回到了繁荣似锦的扬州。

有眼泪悄无声息地落下。

“到了!”

小安叫了一声。

叶藕桐猛地醒觉,下了马车,抬头一看,见马车停在一座方正威武的建筑门外。

他是有眼界的人,仔细一看,便认出这是州衙之地,心里一个嘀咕,赶紧问:“小安,都这个时候了,州衙已经杜门谢客了吧。”

他本想着小安应该把自己带到陈三郎家中,若是不便的话,也该去客栈安顿,怎会直接就来州衙了?一方面时间不对;另一方面这样登门也颇为不适,一路风尘,全身脏兮兮的,太不像样。虽然怀中有陈三郎的亲笔推荐书,但若是第一印象太差,恶了对方,只怕有小鞋穿。

小安不以为然,随口说道:“叶公子放心,这一段时间州衙都是很晚才收工的,事不宜迟,我家公子既然写了书信,便有交待,应早些把书信呈交给周大人看,便有定夺。”

“这位周大人是……”

“吏房主事周分曹大人。”

“啊!”

叶藕桐有些傻眼,他当然知道周分曹,还曾有一面之缘。周分曹乃江南名儒,风骨凛凛,多次拒绝元文昌的邀请,在文坛上名声斐然。

只是,如斯人物怎会到了雍州,还担任吏房主事一职?

关于周分曹担任陈三郎幕僚的事,那时候叶藕桐远在扬州,却是不知情的。

叶藕桐又惊又喜,想着如果是周分曹主管吏房,那自己就好说话了,好歹有几分同乡情谊在。

小安微笑道:“叶公子,你很快就会飞黄腾达啦,也许等你进去,再出来时,我就得叫你叶大人。”

叶藕桐忙道:“小安莫要取笑,我能当个文书就很满足了。”

小安哈哈一笑:“叶公子,你带着公子的推荐书,怎么可能去当什么文书?我琢磨着,周大人会安排你去当知县……不,可能直接当知府了。”

其实他作为仆从,也不清楚当官的事,便捡好的说。

知县?知府?

叶藕桐脑袋嗡嗡作响,却还不至于昏了头,连忙摆手:“小安慎言!”却怕犯了忌讳。

小安常在州衙出入,却没这份自觉,径直带着叶藕桐便走了进去,直接到公房去找周分曹。

见到小安,周分曹很是激动,赶紧询问起来。叶藕桐倒是拘谨,静静站立在边上,不敢出声。

一时间,周分曹并未认出叶藕桐,只催推荐信。

叶藕桐连忙取出来,双手奉上。

周分曹拆开观看,一字字,看得十分仔细,一会之后,才全部看完,长舒口气,打量起叶藕桐来,这才认出这位江南才子,想了想,道:“叶公子,你远道而来,辛苦了。”

叶藕桐忙道:“见过周大人。”

周分曹撸了撸胡须:“以你之才,本该留在州衙内做事,不过并无合适职务……”

听了这句,叶藕桐一颗心顿时凉了半截,嘴角弯出苦笑来:看来文书都做不成了。

见周分曹一副沉吟状,叶藕桐拱手道:“周大人,小子不求其他,但求能有事做即可。”

周分曹呵呵一笑:“自有事做,嗯,前些时日,中元府出了些问题,考察失分,不堪大任。叶公子来得正好,便请你去中元府担任知府一职吧,你看可好?”

“知府?”

叶藕桐脑袋实实在在地嗡了一下,头重脚轻起来,整个人都觉得迷糊了。

周分曹看着他,问道:“莫非叶公子不愿意?”

当日一见,并无印象,委托任职,主要是陈三郎的意思,要叶藕桐先到下面历练。叶藕桐乃进士出身,一下子就当了知府,在太平年间自是罕见,可在雍州就再正常不过,正值用人之际,一个进士,足以主持一府之地。

然而叶藕桐的思维习惯还停留在过去,骤然得到如斯任命,真是难以消化。

小安暗暗捏了他一把,叶藕桐吃痛,反应过来,头点得如同鸡啄米,忙不迭地道:“愿意,周大人,我愿意。”

周分曹笑道:“那便好,今晚我便命人铭刻印章等物,明日召开六房会议时,即可宣布了。”

叶藕桐忍不住疑问道:“不需要刺史大人批准的?”

周分曹虽然贵为吏房主事,可他上面还有更大的人呀。如此重要的任命,当然得上面同意才行。

“你说这个?”

周分曹扬了扬手中的推荐信:“公子在信中已经同意了。”

“什么?”

叶藕桐失声叫了出来:天啊,陈三郎居然就是雍州刺史……只是,他既为上位者,又怎会便衣出行,到了洞庭?万一有什么闪失,可如何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