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斩邪 > 第三百零六章 :去留由人,从容不迫

斩邪 第三百零六章 :去留由人,从容不迫

作者:南朝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5 13:02:26 来源:蚂蚁文学

陈家庄中,灯火通明,照出一张张惊疑不定的面容,有掩饰不住的焦虑情绪在流露,不少人坐立不安,来回走着,却无法从别人那里得到任何答案。

厅堂紧闭,里面的气氛不比外面好多少,颇为沉重压抑。

“难道,元刺史也要反了?”

周何之蹦出这么句话,脸色变得苍白。他屡考落第,生活落魄,但对于国事还是心存乐观的,哪怕石破军反了,也觉得不会动摇到皇朝根基,最多就是造成时局动荡,过两年,就会被镇压剿灭。

但现在,如果元文昌也跟着造反,那就截然不同,彻底将心中一点幻想给打破掉。

周分曹冷笑道:“元文昌狼子野心,拥兵自重,早有反意。能忍耐到今天,不外乎觉得时机尚未成熟罢了。”

在泾县,他的地位非常高,只差于陈三郎,名望隆重,所说的话,自然不会无的放矢。

在座众人,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都开始失神,嘴里喃喃道:“如此,该如何是好?”

“大兵压境,如石击卵,怎么办?”

时至今日,周分曹反而早定了决心,一拍桌子,拱手道:“公子,是走是留,但请吩咐。”

陈三郎坐在主位,抬目环顾,将众人的神态表情尽收眼底,暗暗一叹:到底根基浅薄,可用之人委实不多。寻常之际倒不觉得什么,一旦遭遇大事,却暴露出来了诸多不足。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才难得,哪里是那么容易就网罗得到的?现在也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当即斩钉切铁地道:“此地不可留,走!”

闻言,下面一片哗然。

周何之道:“经营偌久,刚有起色,就这么走了,岂不可惜?”

陈三郎冷然道:“兵戈烽火,千里涂炭。但人若在,便可卷土重来。”

周分曹附和道:“不错,既然做了决定,事不宜迟,就该早作准备,马上收拾东西撤走。”

陈三郎目光扫着众人的面容,一字字道:“如果有人不想一起离开,我绝不勉强。外面泾河已经有船只停泊,要随我走的,请来。”

说着,率先迈步。

时间紧迫,容不得多费口舌,甚至连去哪儿都不曾点明。好在早有防备,许多东西早早就准备好了,这一刻也不显慌乱。至于钱粮等重要资源,早就运送上船装好。

周分曹目光看向宋志远,宋志远苦笑一声:“分曹兄,莫非你觉得宋某还有选择的余地?”

两人相视,携手而出。

外面嘈杂,人群往来奔走,显得有些乱。

周分曹稍作停顿,忽道:“宋兄,本来请你来安稳做一番事业,没想到事到临头,又得颠肺流离了。”

宋志远叹一口气:“当今天下,哪里还有安稳日子过……对了,公子决定去往何方?”

周分曹面露古怪之色:“雍州,或中州。”

宋志远摸了摸下巴:“为何不往京城?”

“京城是非地,去不得。那就是个笼子,进去后,恐怕很难再出来了。”

宋志远固然不愿出仕为官,但对于官场上的事却深有体会了解,点一点头,又道:“只是漂泊,怕不持久。”

周分曹呵呵一笑:“你且宽心,就算做丧家犬,也有我作伴。再说了,我观公子非池中物,定有长远计划安排。若元文昌反,你我,皆无选择。其实我也想过了,也许这会是一次破而后立的机会,泾县毕竟太小,扬州有元氏在,如山压顶,很难获得机会。总感觉处处受制于人,束手束脚,长久以往,反而丧失了锐气,困于此地,岁月蹉跎,泯然众人矣。”

宋志远听完,心头一惊,觉得周分曹所言在理。非池中物,可若困于池中,无法脱身,那也就是池中物了。虽然他并没有像周分曹那样对陈三郎有着深刻了解,彼此接触关系尚浅,但这段时日来,通过对陈家庄的观察,管中窥豹,倒能瞧出几分端倪来。

罢了,从当初被周分曹许念娘营救出南阳府,他的命脉已经和陈三郎绑在了一起,无从选择。

陈家庄外,泾河分流处,水面上静静地停泊着八艘船。

这船长达数丈,吃水很深,并非等闲的帆船乌篷船,每一艘,都能装载上百人口。

许多陈家庄的人都不知道这些船是什么时候建造出来的,又是什么时候来到了此地。

大量可用资源,包括粮食、钱财、铁器、矿物等等,早就一包包一车车地送上了船,然后就是亲属家眷,只要选择跟随离开的,基本都得到了稳妥的安置。

在第一艘船上,陈三郎与周分曹等人俱在,许念娘与许珺父女也在。许念娘面色沉静,不多说话,仿佛搬迁这样的事情根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其实在他看来,离开泾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人生漂泊,天大地大,何处去不得?

周分曹禀告道:“李光业等难民没有跟随。”

这不意外,难民们初来乍到,刚立足下来,哪里还愿意继续逃难?倒不如留在泾县,或者会有机会。泾县本地的人口大都持有这等想法。元氏不容陈三郎,却不可能对平民百姓过不去,完全没有那个必要;元氏不是蛮军,要是屠戮平民,却是丧失民心的事。

陈三郎走了,相信很快换个县令。遗憾的是,后来县令只怕不会像陈三郎这般体恤民情,管治清明。但这个,并非是不可容忍的问题。

民心如水,水无定型,极其具备适应性。随波逐流,但求荡漾生存。

“陈家庄一些佃户人家,以及一部分衙役兵丁等,都不愿走。”

顿一顿,周分曹又道:“杨老先生也留了下来,他写了封信,让我交给你。”

陈三郎接过,没有第一时间看。杨老先生年纪已大,不堪劳累,留下来,或会更好些。

转目扫去,落在周何之的身上。

周何之面皮有些涨红,慨然道:“我这条命,都是公子的,公子去哪,我便去哪。”

作为陈家庄的总管级别人物,从庄园建设开始,周何之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对于陈家庄的感情反而是最深的,遽然要离开,当真痛惜无比。但诚如陈三郎所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强敌兵甲来势汹汹,陈家庄纵然坚固,也决计守不住。

陈三郎微笑道:“何之,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回来的。”一拍手,下达命令:“开船吧。”

说罢,迈步走出甲板去,见到岸上灯火纷杂,影影绰绰许多人站在那儿,目送船只开动,随流而去。一时间也不知甚滋味,一阵阵在心头回荡着。

突然有人大叫:“好个书生,也不等等本道。”

身形矫健,腾空而来,稳稳落在甲板上,正是逍遥富道,背着两个巨大的包袱,看上去,像个驮壳的蜗牛,见着陈三郎,嘟囔道:“你这书生好不讲义气。”

陈三郎笑道:“我以为你不舍得山上那观和香火呢。”

“废话,你都舍得扔下陈家庄咯,我那小观,算得什么?反正本道就跟定你,吃定你了。”

说着,背负两口大袋子,也不知里面装着什么家什,摇头晃脑的:“我先去寻个清静船舱,正炼着一口好符呢,不能荒废了。”

一溜烟不见人影。

陈三郎哑然失笑,不去理会,这道士根本不需要操心,逍遥自在得很。同样,比如敖卿眉等,也是不用担心的,即使不曾出现,但一定就在左右。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却是母亲他们一众家眷,需要一番口舌解释。

但这些,比起离开泾县而言,都是旁枝末节了。离开并非终结,去向才是更加重要的,因为前途未卜,很不明朗,所以许多人选择了留下,而跟随的,基本都是核心可信之人。换个角度看,恰如大浪淘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流水潺潺,船只开动的速度并不快,但慢慢地,总是一点点拉开了距离,陈家庄落在后面,渐渐远去,灯火人声,尽皆稀薄了。

陈三郎定定望着,不愿回到船舱中去,只想再多看一会。他这些年来,因为赶考,而或别的缘故,不记得多少次离别故乡。但从没有一次像今晚这样情绪强烈,起伏不定。

因此他深深地知道,这一次走,要想再回来,恐怕会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江海一别,几度隔山川;怜故乡水,又送离人。

忽有幽香入鼻,却是许珺来到身边,牵住他的手。陈三郎的手,微微有些凉,被那温软握住,登时传递些暖意过来:

“三郎,我们就当出门远游了吧!”

陈三郎呵呵一笑,本就不觉得有太多的凄凉悲切,缓缓道:“嗯,远游而已。”

猛地刮起了风,催动着船帆,水流突然急速起来,承载着船只,飞快地乘风破浪而去。

夜空寂寥,星辰熹微,那东方天际处,竟是隐隐发白,似乎正有一轮骄阳隐藏其中,在等着机会,喷薄而出!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