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斩邪 > 第两百九十五章 :烽烟四起,民临城下

斩邪 第两百九十五章 :烽烟四起,民临城下

作者:南朝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5 13:02:26 来源:蚂蚁文学

read_content_up;

思︿路︿客〞info更新最快的,!

知悉元文昌幕后的意图,周分曹颇为心急。他如今和陈三郎同进退,同在泾县这条船上,一旦出了问题,就将万劫不复。倒不是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更多的却是代入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立场上。

“公子,要不修书一封给镇国将军,你看如何?”

镇国将军李恒威奉皇帝圣旨,号召天xià兵马勤王,统领数十万大军入驻中州,要阻挡石破军攻打京城。只等各路勤王兵马汇合,便会发兵剿叛,收复雍州,进而平叛蛮州。

因为李恒威,石破军破了雍州后便不得不停顿下来,受到狙击,无法趁势而上。

李恒威代表的是朝廷,代表当今圣上;而陈三郎自然也是朝廷的人,至少名义上是。

故而周分曹想与李恒威联系,求得援助。毕竟以泾县弹丸之地,想要对抗越发不安分的元文昌,实在不够看。

陈三郎沉吟片刻,问:“李将军为人如何?”

周分曹道:“周某昔日在朝廷中,曾见过他一面。其人忠于朝廷,性沉稳,有谋略,具备大将之风,是难得帅才。”

听罢,陈三郎道:“既是如此,就算我们修书过去,只怕李将军也不会正面回应。”

周分曹疑问道:“元文昌狼子野心,早有叛逆之意,只要我们揭发之,那李将军怎会坐视不理?”

“先生,在这一点上,你错了。”

“我错了?”

周分曹为之愕然。

陈三郎看着他,周分曹满肚经纶,乃饱学之士。不过并不代表他面面俱到,其才学。用来管治民生,主持政务,那是一把好手,可面对兵戈烽火,军事攻略,就显出短板来了。

夏禹王朝太平久矣。而读书人也安逸久矣,大都缺乏这方面的经li锻炼,考露问题自然多有破绽。

当下徐徐道:“元文昌之心,路人皆知,你觉得,当今圣上会不知道吗?李将军会没用察觉吗?”

周分曹默然。

陈三郎又问道:“既然知道,为何不早镇压?”

周分曹不是笨人,苦笑着道:“地方割据势力已成,盘根错节。根本无从下手。”

“不错,以前下不了手,现在石破军已反,要是逼迫元文昌,只怕下一个反的,就是扬州了。”

周分曹愤然道:“一叶不伐,将用斧柯,都是朝廷懦弱。养虎为患,这才酿成这般局面。只是长痛短痛。终有一痛,越是忍耐,越是无法收拾,圣上连这个道理……”

说着,心中一凛,转化为叹息:只因当今圣上病入膏盲。如何还有余力去忧思天xià局势。根据多方面消息,现在京城内已经开始动乱,都是为了争位。不知多少人都眼巴巴地等着皇帝咽下最后一口气。

也许那一口气,便是夏禹王朝的最后一口气。

这等境况下,万事以稳为主。李恒威身为镇国大将军,忧心国事,一切以大局为重,岂会因为泾县而激发扬州局势。要是元文昌也反了,岂不是雪上加霜,这天xià岌岌可危,再难以挽回。

周分曹想通其中关节,明白陈三郎所言非虚,此际写信给李恒威,却是于事无补。

“公子,那此番修罗邪魔来势汹汹,单靠我们泾县,只怕力量不足。”

昨晚前往高田乡的兵勇并非县衙的兵,而是动用了陈家庄上的私兵。一方面可做练兵之用,一方面确实是县衙无兵可调,那些老弱兵丁平时守守城门,做做样子还行,真要派出去打杀,只怕见血就跑。

陈三郎淡然道:“先生不用焦虑,我自有办法平定。你便依我策略,多派人手,安抚人心即可。”

“明白。”

听陈三郎的语气,成竹在胸,周分曹心里也淡定下来,开始着手事务。

接下来几天,貌似平静的泾县仿佛被砸下一块石头,泛起了一圈圈波纹,缭绕不散:

有传言说,乡下山野间有邪魅出没,所到之处,无论男女老少,鸡犬猪鸭,全部都会被邪魅吸取掉阳气精血,化为骸骨,惨无人睹,已经有好几个村庄遭了祸害,死得干净……

又有传言说,由于叛军受阻,进不得中州,故而下一个目标定在扬州,很快要打过来了,如果不尽早逃命,到时候兵荒马乱,肯定死无葬身之地……

后一个传言,其实早就在市井间发酵着。

最开始的时候,石破军作乱,破了雍州,与雍州接壤的本来隶属扬州管辖的县城地方,人心便惶惶然,不少富户家族便开始收拾细软,准备逃难。

元文昌早有策略,提前派遣心腹把持各地方军备政务,虎威卫日夜驰骋,负责侦查巡逻,严禁人口逃窜,违令者尽皆缉捕,没收家产。

这样的策略,自是为了防止人心浮动,同时也能限制属于扬州的资源流失。

除了泾县,泾县因为陈三郎在,虎威卫倒没有过来,因而一些乡绅富户跑了不少,不过其中相当大的部分都是跑南阳府去了。在他们看来,有元文昌庇护,犹胜于逃到别的州郡去。

扬州境内,泾县算是距离雍州很近的地方,若真得发生战火,肯定首当其中。为了平定民心,一直以来周分曹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然而随着各种传言越演越烈,加上邪魅作祟之事,选zé离乡背井的人不断增多。长期以往,只怕不出半年,泾县便会十室九空,成为荒芜之地。

而失去了民众人口,那么泾县也就剩下个空壳子。

这便是大势所趋,任凭陈三郎如何体恤民情,如何清明管治都难以挽回。

在此期间,又发生了一桩无法阻止的事,雍州难民大量涌入。

自从雍州被破,蛮军如兽,到处烧杀劫掠,为求活命难民便四散逃去。其中许多都是逃往中州,一些逃向青州,以及冀州,选zé来扬州的并不多。可能在难民心目中,想扬州和蛮州比邻,不会太平多久,要是刚安顿下来,却又打起来了,那就欲哭无泪。

然而也不知道怎地的,这段时间涌入的难民明显比以往要多得多,并且都奔南阳境,奔着泾县来。

难民入境,伴随着一路鲜血一路泪,而到了地方上,缺吃少喝的他们为了活下去,老弱者多乞讨,青壮者则为贼。

刹时间,泾县管辖下事端纷起,几乎可用千疮百孔来形容,下面的乡间村里,每一天都有人在闹事。

这一日,朝阳初升,有侦探快马回报,说有一大队难民正浩浩荡荡奔赴县城而来,沿途不断有人加入,足足有数千之众,声势骇人。(未完待续。)

思︽路︽客~info更新最快的,!

...手机用户请访问m.ysxiaosh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