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斩邪 > 第一百一一十一章:苦尽甘来,有功必赏

斩邪 第一百一一十一章:苦尽甘来,有功必赏

作者:南朝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5 13:02:26 来源:蚂蚁文学

(书友群200702009,妹子在等你,欢迎加入!)

九月九,重阳踏秋,登高避灾,痛饮菊花酒。

已是陈三郎带着周何之一家回到泾县的第三天,在三天内,他主要做成一件事,便是出面找泾县新任县尊卢大人申请,购买了一百亩田地。

一百亩的田地,全部位于河神庙那一带,土壤一般,不算肥田,胜在连成一片,并与荒坡地接壤。

士子中举,获得官身,头一件事便是置宅买田。陈三郎作为解元公,买下一百亩田并不稀奇。其实这个数量比起他现在的身份来说,只少不多。一般举人士绅,家里谁没有几百亩田地的?

在农业社会里头,田地才是根基所在。有田才有粮,才有产出。民以食为天,粮食的作用性永远不会过期。

有了田产,接下来就是人事,招收佃户,形成村落。在泾县,陈家为寒门小户,直系人丁稀落。陈三郎两个姐姐,二姐一家逃难而去;大姐远在南阳府,况且双方也不怎么来往,有等于无。

这一点上,根基实在肤浅得很。

陈三郎就先招揽母亲娘家那边的人,三个舅舅,都是农户,生活过得清苦。听说外甥考了举人,欢天喜地,陈三郎一开口,他们便忙不迭答应,举家迁徙过来。

然后便是丫鬟小翠一家。

此女在陈家最为艰苦的时候毅然选择留下来,共度难关,自是深得陈王氏信任。眼下摇身一变,成为执事,主要协助陈王氏,打理内务,手里有些权利。

小翠出身穷苦,否则家里人也不会让女儿出来当丫鬟,伺候人。以前父母看着陈家式微。风雨飘摇,随时有倾覆之祸,担心女儿,便屡屡劝说小翠脱离陈家,找个老实憨厚的男人嫁掉算了。

可小翠就是不肯。

那时候,没少发生争执,小翠父母气得够呛。觉得自家女儿肯定是被洗脑了。看另两个从陈家出来的丫鬟,换了东家,每个月都有几顿肉吃,还有上百文例钱发放。

陈家有什么?

吃喝简朴,还得帮忙织布,非常辛苦。

现在却是苦尽甘来。陈三郎中得解元,家业待兴,别的不敢说,必然会成为县城里的士绅门户。作为“老人”,情分浓厚,小翠自当受到重用,身份大不同。

那天她带着十贯钱回家。把银子摆在桌子上,父母顿时欢喜得合不拢嘴,口风当即改成称赞女儿有眼光,当初选择留下来,实在是极为正确的做法。

这倒不是见风使舵的势利眼,而是小人物的生存之道。

小翠笑道:“爹、娘,不仅如此,少爷还说了。会拨给我们家五亩田产,从此以后,你们就不用再给别人当佃户,累死累活只求吃顿饱饭了。”

闻言,父母不禁老泪纵横——田产对于农户来说,不仅是地,更是天。代表一切。

“陈老爷善心,念情啊!”

小翠点头道:“少爷的确好人,慷慨大方。华叔分得更多,足有十亩。还有请来的周先生,也是十亩。”

陈三郎买下的一百亩田产,自己保留了五十亩,另外五十亩则用来奖励赠予。迁徙来的亲人,按情分厚薄,都有得分。撇开情分,利益纽带必不可少,陈三郎心里明白得很,在这方面,绝不可吝啬。

果不其然,田产分下去后,众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耕田翻土,修葺水利,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周何之分到十亩田,颇为过意不去:“公子,周某初来乍到,寸功未立,就分得这么多田,实在脸红。古语有言:无功不受禄,不如等把事情做起来后再说吧。”

被夫人提醒,他改口称呼,不再叫“道远”,以示主次。开始的时候略有些疙瘩,叫多几次,顺口多了。

陈三郎摆一摆手:“无妨。何之,你甘愿卖掉祖宅,跟随我来,便是功劳。你一大家子,没有田地,便是无根之萍,岂能安心做事?其他不用多说,我需要你做的事多着呢,区区十亩田地,不足挂齿。”

周何之躬身道:“多谢公子厚赐,周某必当竭尽所能。”

陈三郎便拿出上次观察描绘的地图,又拿起一根树枝,往图上一指:“何之你看此图,有甚见解?”

周何之打醒精神,仔细观看起来,越看越是振奋。按照地图所示,陈三郎显然胸有沟壑,当前买下的一百亩田地,只是开端而已。

又看了一会,忍不住开口说道:“公子是想在外边建立村庄坞堡?”

陈三郎道:“不错,县城格局已定,难以插足;而我家宅子也不大,空间狭隘,要图发展,必须跳出来。”

周何之叹道:“公子高瞻远瞩,周某佩服。”

这不是恭维话,而是心里话。陈三郎绝非那些迂腐的只会掉书袋的书呆子,不但能考纸上文章,更能做实事文章。

想了想,又问:“建立村庄坞堡,耗费不小……还有,须得衙门批准。”

陈三郎笑道:“衙门批准不难,总比直接买地容易得多。”

周何之亦非笨人,有些明白陈三郎的用意了:先买田产,然后利用就近原则申请建立村庄坞堡,再以村庄坞堡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垦荒地便顺理成章……慢慢地,将整块地方全部吞下,万亩面积,可成基业。

“不过公子,此事做起来耗时不短,需得徐徐图之。”

“嗯,我本就不指望两三年能成事,目前先打根基,勾勒雏形。何之,我不用多久便要奔赴京城考会试,诸多事务,就得劳烦你了。”

周何之慨然道:“士为知己者死,周某本是个落第秀才,一日三餐欲求不能。蒙得公子赏识,委以重任,敢不鞠躬尽瘁?”

陈三郎呵呵一笑:“那你先去忙吧,有什么事,可与杨老先生商讨。”

“明白。”

周何之告辞出去。

他年少有头角,饱览群书,也曾有雄心壮志,无奈科举折戟,断了希望,本以为这一辈子就只能厮混日子,抱憾而过。可选择跟随陈三郎后,又有了实现抱负的地方,好像焕发第二春,精神抖擞得很。

周何之刚走,华叔又进来。

陈三郎问:“华叔,有事?”

华叔道:“少爷,我一个半截子入土的人,无儿无女,要那么多田地干甚,你拿回去,给别人种吧。”

陈三郎笑道:“你在家里做了几十年的事,历经两代人,这是莫大功劳。有功必赏,难道你想外人指着我脊背骂,说我刻薄对待老人吗?”

“这个……”

陈三郎又道:“华叔,你才花甲之年,以后日子安康了,老当益壮,很多事情我还指望你呢。”

华叔泣声道:“少爷,我生是陈家人,死是陈家鬼。”

陈三郎叹了口气,悠然道:“华叔,那一次我带着你去南阳府考府试,曾经跟你说过要让你衣锦还乡,娶一房媳妇,你还记得吗?”

华叔老脸一红:“记得。”

“那时候,你心里一定以为少爷我喝醉酒,说胡话故意逗你的吧。”

华叔讪讪然道:“可不是。”

陈三郎神色一正:“我说过的话,答应的事,一定会做到。现在,就是实践诺言的时候了。”

说着,拿出五封银子,放在桌子上:“这里有五十两银子,你带在身上,衣锦还乡。娶个媳妇,办妥事情了,再回来。要是老家里的兄弟姐妹们,他们愿意跟你过来,就带他们来。这边缺人,必有善待。”

华叔拿过银子,泪水再也忍不住,跪倒在地。

陈三郎连忙把他扶起:“华叔,你这趟回去,身上带着银子,一个人不安全,叫阿安陪你一起走。”

阿安是小翠的哥哥,一个结实的青年,日前已经成为陈家的仆从。华叔虽然是老江湖了,但身边带个人,更加放心些。

送走华叔,陈三郎呆在书房中想事情,归纳梳理,有什么事情是现阶段能做的,尽早办妥。

最迟,他十月份就得启程前往京城。

对于寒门士子,如果说乡试中举是鲤鱼跃龙门,那会试便是青云直上。如果止步于举人功名,虽然有官身,但依照目前形势,想要当个官儿并不那么容易,不知走多少门路,打点多少银子才行,还得排队,等得人脖子长。

譬如鱼跃,再怎么蹦跶,高度也有限。

但考过会试后,获取进士功名,将再度质变,青云直上,天空辽阔,前景明朗。

只要是进士,一定有官当。

更不用说,陈三郎修炼《浩然帛书》,也需要功名积累支撑了。故而不管如何,对于今届会试,他势在必得。别忘了,外面还有一个毒蛇般的道士虎视眈眈,随时扑杀出来呢。

至于其他凶险,更难以预料。

现阶段,陈三郎主要吩咐周何之他们挖地开荒,依山傍水地零星建立点农舍房屋,真正的村庄坞堡却急不得,不是那么好建立起来的。

眼下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手头几乎没什么钱了。

最开始得到的一箱金银财宝早花销殆尽,还是后来螃蟹雄鱼精两个知道公子等钱用,就游出泾江去翻找沉船,又得了一批钱财送来,才能购置百亩田产。但这条财路并不长久,也不稳定。

生财有道,何道为妙?

(主角没钱花使了,各位看官能否指点条明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