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唐侠 > 二卷 塞北萧风 十四章 依山傍水青苗首

唐侠 二卷 塞北萧风 十四章 依山傍水青苗首

作者:四更谈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等李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正午,不仅胃里难受,脑袋也有些犯晕。

下了楼梯,在客栈大堂里四处找找,安子和赤仁都已经不见了踪影。李秉正要去找小二问个清楚,却看安子已拎着一大包东西进门来了。

“哟!秉儿哥,起得好早啊。哈哈。”

李秉尴尬的挠头笑道:“哈哈,还早,还早。你手里这是些什么?赤仁呢?”

“赤仁大哥一早就起来了,说是要去见朋友,就先走了。他看你还睡着,就没让我叫你,已经走了。还说以后去了长安一定找你。”安子说完,把布包仍在桌上,在武威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有点冷,现下来了这里,回纥不比大唐暖和,又是十一月了。我出去买了两身皮货。穿着也能暖和些。”

“我倒不冷。”李秉酒量属实一般,宿醉醒来,是说不出的难受,他揉了揉太阳穴道:“先收着吧。”

“你冷不冷是你的事,一会就要去见盈澜儿姐姐了,你难道就穿成这个样子啊!”安子嫌弃的看了一眼李秉那样子,也确实有些太不修边幅了:“你看看,你这腿上都是土,袍子是粗布的不说,早都脏了。快换了吧。”

李秉看着自己一身粗布衣服,不仅寒酸,还有些脏了,闻闻领口,似乎还有点酸酸的味道,也确实太不雅观了些。

“我们先去换上,一会就可以出发了,我刚才出去问了一圈,千花杏坊就在城外不远,说是个行医救人的庄子,和‘药王殿’差不多。澜儿姐姐既然是为了救人去的。肯定是那个庄子没错。”

庄子确实不多远,鸡鹿州城外,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难得有一个小山丘。背靠着土丘,是一个月牙般的小湖泊,明面上没有源头活水,都靠着地下暗流供给。

这小水洼唤作月亮湖。靠着湖泊的一角,坐着一座四方庄子,不大,外周一圈矮墙,碧蓝漆面,琉璃顶子,一片一片翠瓦,码的整齐。这外墙忽的给人一种江南小宅的感觉,内敛,精致。放在这粗狂茫茫的草原之上,让人不禁想捧在手里。

“咦?怎么大门紧闭?门口一匹马也没有?”安子疑惑道。

李秉下马,看着庄子门脸上那别具一格的刺绣匾额道:“千花杏坊,是这个没错。”

咚咚咚。李秉连着叩了几下门。

这应门的倒是快,把门开了一个小口子,门里的人连脸也没露出来:“不好意思,庄里这些日子有要事,不论小哥是要看病问诊还是要观赏风景,都不方便。公子请回吧!”说完便要关门,一派江南规格姑娘风范。

李秉一把抵住门,连喊道:“姑娘,姑娘。我们不是来问诊、也不是来赏花的。我们来这里找几个朋友。”

应门的弟子闻言,把门半开,李秉这才看清她的身材打扮,是个窈窕的小姑娘,二十来岁,素装单钗,白色长袖短襦,配一袭紫纱长裙,称得上妩媚,但又很是典雅。

那姑娘看了李秉一眼,略微愣了愣。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不知道公子的朋友是……?”

“我们找盈澜儿,还有姜崇景。他们是一个月前来这里求医的,只是不知道还在不在庄子上。”李秉看着紫衣姑娘还在打量他,自顾自解释到:“哦,我叫李秉,这位是我的兄弟安庆方。”

“劳公子稍等。”紫衣姑娘轻轻一揖,又将大门合上。

两人在外面等着,李秉将皮褂子又整理了一番。

“哎呀!秉儿哥,你别紧张,穿着好看着呢!”安子说着也帮着拾掇了下他的领子。

两人在外面等了好一会,大门才重新打开。一青一紫两个窈窕的纱裙姑娘站在门口,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安子!呀,几个月没见,你又长高了!”一身青纱的盈澜儿,许久不见李秉二人,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她摸摸安子的脑袋,就像对自己的小弟一般。

看着李秉风尘仆仆,噗的一声笑出声来:“你,怎么穿的这样严实,这么一身皮货,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李秉摸了摸自己的一身棕色熊皮褂子,尴尬笑道:“这么穿不好吗?”

盈澜儿挽过身旁的紫纱姑娘道:“这位是千花杏坊的‘芣苡(fúyǐ)’姐姐,客院的一应事物,都是芣苡姐姐说了算。我们在这里也多亏了她关照,对我可好了,像亲姐姐一般。”

芣苡接李秉和安子进来,说道:“澜儿妹妹,既然既然她们是你的朋友,那么你可以带他们到客院或者后花园去见见,要是时间晚了住下也没关系。只是……”

芣苡刚刚停顿,盈澜儿自然之道她不可明说的事情是什么,挽手笑答:“芣苡姐姐放心,我明白事情的轻重,庄子这个时候能让我们住进来已经很难得了。我一定不会让他们去其他院子打扰庄上的大事的。”

“那好,我还有别的事情,就不打扰你们叙旧了。澜儿妹妹,你带他们去吧,东边侧门就是马厩。如果要住下,可以把马放在那里,会有人照看。”

“谢谢姑娘了。”

李秉和安子道了谢,芣苡还了礼。四人分两路离开。

盈澜儿带着李秉安子顺着石子小道往东边走了几步,不管是汀步还是花园,一草一木都打理的十分有章法,十分精致,让人看着心旷神怡。她指着左手边道,轻声说道:“这个拱门里面是正院,这几日千万不要进去,就连同在正院附近,也不要大声喧哗,千花杏坊有大事,不能受叨扰。”

“什么事呀!”

盈澜儿比划了一个禁声的手势,细语道:“这个事情,我们一会再说。”

盈澜儿带着李秉,或走汀步,或走拱廊,两边的花园无不精致典雅,拱桥凉亭,正是一个精致的江南园林。这还不算,更有一条溪流贯穿整个千花杏坊。让人仿佛觉得是置身苏杭的富贵人家一般。

“塞北苦寒,这里怎么会有荷花?”李秉看着正院里的一处池问道、

“厉害吧,我刚来的时候也是这般感觉。这就要说到这庄子的奇特之处了。这庄子就落在有一泓温泉水上,旁边就是月亮湖,他们又修了水渠,将月亮湖里得水引过来,冷热相冲,蒸汽升腾,让这千花杏坊一年四季都如同江南的夏天一样。温度正好够荷花生长,不仅是荷花,南北花卉,在这里只要侍弄得当。保管一年四季都长开不衰。”

没两步就到了又一个拱门前面,匾额上写着“甘棠”。

“这个甘棠院,就是千花杏坊的客院了。我们就住在这里。因为千花杏坊一个月之前就闭院了,所以目前只有我、崇景哥哥、清语三个人住在这里,可把我憋坏了。你们要是不着急走的话,还能多几个人说说话。”盈澜儿带着李秉走到甘棠院的凉亭中。

“怎么?清语姑娘还医好吗?”李秉等盈澜儿提起,才记得礼节性的问问清语和姜崇景的近况。

盈澜儿给两人斟了茶,神情倒不甚凝重:“这个说来就话长了。”

“一个月前,我们来到这里,发现这个庄子已经关闭了,什么人都不让进。如果不是崇景哥哥跟药王殿私教甚好,在蜀中的地界,蜀风商会对药王殿多有照料。估计我们也进不来的。

之后药王殿的掌门看了看清语的病情,连千花杏坊的坊主也来了,还有其他几个‘青苗’一脉的大派掌门都在。谁能想到,来这里之后,整个青苗一脉的大掌门给开了一趟会诊,你说这事情有多好。也是让我清语姐姐赶上了这么难得机会,要是这里还看不好,那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看好了。

当时千花杏坊的坊主说是病的虽然十分严重,虽不能断根,但是却可以改善,只要每日推宫过脉,一个多月之后就可以,不过庄子上马上要有大事发生,推宫一事,又十分损耗内力,所以暂且搁下了。只是给开了补气汤药先吊着。清语每日参汤不离口,只能等这件大事之后再医治。”

盈澜儿眉飞色舞,看得出来,她是真心的希望清语好起来,即便清语是她的情敌。也许只要姜崇景开心,她也会开心吧。

李秉有些落寞,还是不禁问道:“到底是什么事情,让庄子这么紧张。既不会客,连推宫也要等到大事之后才会推?”

盈澜儿压低了声音:“这个事情我也是听芣苡姐姐和崇景说的。是青苗一脉的隐秘了。”

“话说是隋朝的时候,青苗一脉的门派还不多,最厉害的一个门派叫做‘神农谷’,几乎是占据了青苗一脉大半的力量。后来门派里发生了什么变故,一下列成了十多个门派,现在的千花杏坊、药王殿都是那个时候分裂出来的。每个门派后来各有所长,比如药王殿擅长培植草药,千花杏坊的针灸和推宫过脉都是一绝。这些门派总的来说分成了两派,就是所谓的青苗一脉,两百年来的‘药毒之争’。

一派以悬壶济世为己任,认为毒药之学不可深究,悬壶济世才是正途,称为‘药学派’,药王殿和千花杏坊都是这边。另外一边则认为药和毒一样,都有大作用,甚至更倾向用毒,走的是江湖的路子,称为‘毒学派’。原本是各走各的路,谁也不碍着谁。但是后来却经常起了争执。”

说道这,盈澜儿四处看了看,确定旁边没有别人,把声音压的更低:

“这就要说起来以前神农谷的三件镇派之宝。第一件就是神农鼎,据说是神农炼药用的药鼎,一直传下来,已经有四千年,用这个鼎炼制丹药,成色要比一般的药草好的多。据说就是在药鼎里放一碗水,也能治病。”

李秉闻言一笑,把这话全没当真,咧嘴一笑:“真的假的,哪有这么厉害?”

“我也不知道真假,多半是真的吧。反正都是传说。”盈澜儿一脸正经,继续说道:“据说这个药鼎不光是神农谷,甚至整个青苗一脉,都奉为至宝,谁得到神农鼎,谁就是青苗一脉的至尊。这个神农鼎,当年分家的时候,分给了大长老成立的‘百草庭’,后来‘百草庭’没几年就在江湖上消失了,这个神农鼎也就没有了踪影。”

安子听到这,心中一惊:“难道是神农鼎重现江湖,然后起了争执?”

“当然不是!”盈澜儿瞟了一眼安子,笑嘻嘻的说道:“如果真的是神农鼎出现,恐怕不光是青苗一脉,甚至儒释道兵法墨这些大派,都要卷入其中,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厉害了。引来这两百年纷争的,其实是另外一个青苗至宝。

青苗一脉,现在虽然不比六大脉强盛,却是所以武林流派中,起源最早的。他的青苗三宝,都是从三皇时期流传下来的,分别来自神农、伏羲和轩辕(即黄帝)。这第二个至宝,就是另一个故事。据说伏羲封禅在泰山之时,遇到一个怪物,长着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这说这个怪物是什么?”

“这个怪物,怎么听起来这么像龙?”安子眼神缥缈,一直都在思索。

“没错,就是龙!”盈澜儿活像个说书人,眉飞色舞:“那龙喜欢伏羲的琴声,为了让伏羲再为他弹一曲,便送了伏羲一根龙骨,相传以龙骨入药,可以起死回生。于是这龙骨就成了青苗一脉的第二个镇派之宝。”

“是不是真的啊!”李秉越听越想笑:“刚才那个神农鼎说,虽说有点玄乎,可还有几分可信。你这个伏羲龙骨的故事,一定是杜撰的,哪有人见过龙。”

“我怎么知道,都是几千年前的事情了,你问我,我能问谁?”盈澜儿反应过来,嗔道:“你们到底要不要听故事了,老打岔!”

“好好好,你说,你说。”李秉看盈澜儿发怒,一脸无辜,连忙哄道。

“不管这前两个至宝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反正这两个东西现在也不知所踪了。但这第三个青苗至宝,绝对是实打实的真。便是传说中的‘三坟之首’的《黄帝内经》帛书正本,轩辕帝手书,世上仅此一本。记载了无数罕见药材和药方,不仅有医药,也有毒药。不仅是华夏第一本医术,也是华夏第一本书,这样的东西,何其珍贵。”

(三坟即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是中国最早的三本书。)

看她们听得津津有味,盈澜儿也来了兴致,茶杯当做惊堂木,这书就真的说了起来:“我们长安非派,只是传承了韩非子一脉,有些韩非子的典籍著作,就能自居法家中正。如果哪一个青苗一脉的人,得到这黄帝内经,当然就可以宣称是青苗一脉的正统。”

马上要说道关键处,她又压低了声音,连头也贴近桌面,小心翼翼说道:“听崇景哥哥说,这《黄帝内经》的正本,就在这千花杏坊里。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事情。”

“你说了半天,还没说到底是什么事情。”安子性急,已经等不了,连忙催促。

“我这不是要铺垫一下嘛。”盈澜儿像模像样,把手指在空中点了点:“这就要说回刚才的神农谷分家之后的‘药毒之争’。两家本来相安无事,但神农谷三大镇派之宝,两个都丢了,只剩下这一个,还如此珍贵。你说分给谁吧。毒派和药派都想证明自己是青苗一脉的正主。《黄帝内经》一直放在药派,毒派的人怎么能忍的住。

三个月前,毒派最大的五大派‘甘州·欢喜谷’‘东海·五龙神岛’‘幽州·北寒幽庭’‘襄平·极乐殿’‘南诏国盘州·青蝎苗寨’联名下了帖子,说要来‘千花杏坊’,按照当年‘神龙谷’祖上传下的规矩,切磋技艺。时间就定在这月十五。坊主大人看对面来势汹汹,深怕一个不慎,毁了药学派的基业,于是通知了另外个药派的大门派,现在都已经住在千花杏坊了。

(幽州,今北京中北部。襄平,即今朝鲜平壤,当时还在唐朝疆域内。南诏国盘州,今贵州盘州市。)

“哦~!所以上次我们去药王殿的时候,掌门和高级弟子均不在殿里。原来是来这里助拳。”李秉将这一连串的事情捋清楚,心道:想不到青苗一脉居然有这么多的隐秘。

“没错,当时药王殿的人已经到了这里,我们去自然是找不到人。不光是‘药王殿’,来这里的还有另外三家:襄州的‘灵枢派’,洪州的‘六微明堂’,还有一个就更远了,是新罗国金城的‘暖医阁’。”

(襄州,今湖北襄阳。洪州,今江西南昌。新罗的金城,即今韩国庆州市,当时的新罗处在三韩统一状态,名义上受唐朝委任都督,实际上不完全受唐朝控制。)

“怎么还有新罗人?新罗在哪?”安子虽然不知道新罗在那,但也知道新罗又是一个国家了,总之应该是离大唐很远的位置吧。

“因为大唐的帮助,新罗才统一。这个过程中也传过去了不少文化,暖医阁最初也是唐人建立在新罗的医馆,后来就成了很多新罗人学医的地方,现在是新罗最大最强的医馆,甚至比新罗朝廷的内医院还要厉害。他和大唐的青苗一脉,联系很密切,经常共同探讨,分享医案。新罗人把暖医阁为首的医阁,都叫做‘新罗医’。算是已经从青苗一脉独立出来,自立门户了。”

李秉痴痴的看着滔滔不绝的盈澜儿:“盈澜儿,你懂的真多。”,说话含情脉脉,眼里满是爱意。

“我哪懂这些啊,都是我听崇景哥哥说起的。你说,崇景哥哥是不是很博学啊!”盈澜儿说些这些,她眼里也满是幸福。

李秉呆呆的望着盈澜儿,满满的爱意,忽然被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失落遮蔽。

我在桌前,

含情脉脉的看着你;

坐在桌前的你,

含情脉脉的念着别人。

你的眼眸,是钦佩,是崇拜,

是对他无限的爱。

我的心里,有喜欢,有嫉妒,

更有难掩的落寞。

也许至始至终,盈澜儿都只是把李秉当做一个好朋友,她钦慕的人,从来只有姜崇景一个。

鬼吹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