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唐侠 > 二卷 塞北萧风 第一章 天汉武威今犹在

唐侠 二卷 塞北萧风 第一章 天汉武威今犹在

作者:四更谈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蜀中石榴林大会李秉二人出逃后,又去月余。

淡金色的辉,晕遍云层,天刚刚放亮,护城河被暖光一照,腾起一层薄薄水雾,扑在这巍峨的古城墙上。

丈高的土城墙前人头攒动,旅人、商贾、灾民,散漫的排成几队。现在还早,只等时辰一到,城门官开门放行。

附近农家或是小贩还不等进城,便现在城门口摆摊吆喝来,下了扁担,沿路叫卖。一路北上走来,难得有如此热闹气息。

两个青年排在队伍后头。略瘦削一点的人先翻身下马,那匹紫红马驹正是靺鞨宝马——俏胭脂。他指着城墙上的牌匾说道:“大?什么,什么。哎呀,这个几个字写的好奇怪!”

略高一些青年也下马驻足,笑嘻嘻敲了一下矮个子的头:“是‘天汉武威’!这几个字是汉朝的小篆,你不认得也不奇怪。”说完又道:“一路上都是穷乡僻壤,这下总算到了一个大地方了。”

高个青年整了整衣服,下意识的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这里就是凉州地界了(今甘肃省及宁夏一带),因为地处中原以西,且辖地多寒凉,故称为凉州,也叫西凉。而这座‘武威郡’便是其下十郡之一。”

说话的这青年正是李秉,他牵着马,略有所思道:“说起来,这‘天汉武威’四个字,真的是大有来头。这也是为什么千年来,这里还用的是小篆匾额。不论朝代如何变化,这石匾上的题字,或重新拓印,或是找名家修补,从来没有一个人敢下令将这个匾额换掉的。”

“哦?这么厉害?连皇帝也不敢换掉吗?”安子疑惑道,看着那石匾,除了字体看起来比较古来以外,好像也没什么不同:“还能有什么来头,能是神仙题的不成?”

李秉摇头:“到不是不敢,更多的是一种敬重。三国时期,曹丕占领武威之后,看到这个匾额上的天汉二字,本想换成大魏武威,但念及霍去病千秋功绩,还是没有替换,反而让人修葺一新。在那之后,不管是晋、隋、甚至现在,都也没有人再改。天汉武威这四个字就流传至今。”

他看安子不解,接着补充道:“汉元狩二年,汉武帝为平匈奴之乱,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西凉,霍去病击败当时的匈奴首领‘休屠王’,逼其降汉。他的领地也从此划入汉朝,被汉武帝命名为‘武威郡’,以表彰霍去病的威武之师。而‘天汉武威’这四个字,正是霍去病大将军亲笔所题!”李秉说起往日征战故事,不由得在改口称霍去病为大将军。

“自那以后,西凉之地,就纳入了我汉人唐人版图。这匾额无人敢动,便是纪念当年霍去病大将军的‘开疆拓土’的万世功绩。”李秉说道此处,又想起现在大唐四面楚歌,到处丢失领地的的境地。更何况,连这武威郡,都是在节度使的手里,旧时强汉与如今孱弱大唐一对比,心中一时激荡,眼睛一酸,激动的热泪盈眶。

李秉整顿容颜,淡淡道:“要是现在大唐还能出一个霍去病,该多好啊!”

安子大概能明白李秉的感觉,但又不太明白。国仇家恨对他来说太缥缈,吃饱穿暖才是正事。

说话间,城门后的木闩发出两声低沉且冗长的咯吱声。

“咚!”一声锣响,武威郡的大门,缓缓打开。

话说两人从成都离开后,至于去哪也没了主意。李秉心灰意冷,原本想去江南转转,可又想起了盈澜儿来。和安子两人折回益州药王殿,又获悉盈澜儿、姜崇景已经已经为了给清语求医早已经离开。便快马加鞭往“北边”的“回纥”赶去。

蜀地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加之吐蕃发生战乱,多数路都被封禁,只能绕道而行。益州到武威郡,脚程快些,寻常不到五天路程。李秉这一路狂奔,居然耗费了二十余日,可见边境之不宁。

一连几天,星夜兼程,好不容易到了这个大地方,两人准备修整一日,吃点好的,办些采买,好好休息一夜。

在城里草草逛了一圈,已经是晌午了,既然是要吃点好的,便要找人多的地方,味道才好。两人选的这酒楼装潢不算敞亮,但是大堂确实挤得满满当当,三四个跑堂小二忙里忙外,掌柜的也只能帮忙照看着。

“这位是从长安来的吧。”掌柜看两人的马匹不凡,一看就知两人是贵人,亲自招呼两人去楼上雅座。

“这二楼桌子虽小些,但是人也少,环境也更雅致些。”掌柜的亲自接待,一边抹了抹桌子又道:“这武威郡地远,少有说官话的人来。小哥一开口,我就知道你是从长安来的。这官话啊,就是好听。”

说着他取来茶壶给两人倒了水:“二位想吃点什么啊。本店的特色是刀烧鹿肉。这西凉的鹿肉可跟别的地方不一样,鲜嫩不说,用刀烧酒一泡,去了腥味,更多了一份酒香。两位小哥儿,可要试试?”

掌柜的跟李秉两人正滔滔不绝的介绍着,忽然眼角瞥见刚进门的两人,楞了一瞬,又忙慌着道:“本店还有些其他菜色,都写在那面墙上了,官家看看要吃什么,招呼小二就成。”

说完,他的脸上堆出了更加灿烂的笑容,连忙赶下楼梯,迎向刚进门的那一男一女。

李秉也顺着瞥过去一眼。那女子约摸二十出头,是劲装武服打扮,带着兽皮披肩和护臂,没有多余的装饰,连头发都是简单盘起,腰背笔直,气质英飒,很是干练。男子似乎要年长李秉几岁,一身西凉本地服饰打扮,深蓝底。朱红勾边,白银线在衣角上绣着一个白鹿,是图腾。他腰间配着一块白玉,这到不是西凉风俗,而是大唐风俗了。

两人的衣服面料均要比其他人好上不少,一看便是显贵人家。

那掌柜的点头哈腰,迎上前去:“鹿大人、云大人,二位要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小的好提前预备好酒菜啊。”

“没事,我们只是想找个僻静的地方喝点酒谈点事情罢了。”

掌柜的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笑道:“楼上雅座已经有人了,小的一会就请他们下来。”

这话李秉听的真真切切,忽的一想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头,能让掌柜的把自己赶下去。

说话间,这鹿大人和云大人就上楼来了。掌柜的把桌子象征性的又擦了一遍,给两位倒了茶水,招呼他们坐下,才走到李秉桌前,笑嘻嘻的给两人道歉:“二位啊,实在是不好意思,本店今日来了贵客,能不能烦请两下去下面吃饭。小二已经给二位收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这个,实在是对不住啊。”

李秉扭头看过去,见那男人打量自己一眼之后便不再看自己了。他在京城可是霸道惯了的主,虽说也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可还是忍不住轻声问道:“这楼上这么空,还要让座吗?这两人什么来头啊?”

掌柜一看李秉似乎要惹事,连忙比划手示意他禁声,低声道:“二位爷可饶了小的吧。这样吧,我送二位一壶陈酿,当做赔罪如何。旁边的那二位,我可得罪不起啊。”

安子毕竟出身不高,虽然心里也胆小怕事惯了,原本想就这样下去的,可看李秉没动,也跟着坐着。

那女子也听出了李秉的官话口音,目光在李秉的剑上停留了一瞬,然后微微碰了男子一下,示意他注意李秉的佩剑。

那男人看到配剑,也仔细打量了一下李秉,对着掌柜的喊道:“老板,无妨。今天谈的也不是要紧事,不用劳烦这位小兄弟了。”说完,还向李秉两人微微示歉,确实是一股儒雅的修养。

掌柜的如获大赦,松了口气,笑着对那男子点头哈腰:“谢谢鹿大人体谅,谢谢鹿大人体谅。”

李秉的这佩剑,原本是“孙无亦”的。李秉自然知道这是“北域子午总”的宝剑,但也仅限于此。此时看两人如此在意这剑,心道那位给他剑的前辈说不定大有来头。

四人就这么分别落在二楼西南角和东北角,另外七八张桌子,再也没有人坐上来。

等小二上菜,安子把声音压倒最低问道:“这两人是干什么的呀,好像你们掌柜的很怕他们。”

小二也把声音压的更低:“那云大人,是武威郡‘河西节度使’——云都尉的独女。那鹿大人是云都尉最得信赖的谋臣。还好今天鹿大人没怪罪,不然二位刚才可吃罪他们了。”

李秉心道:武威郡自二十余年前被朝廷分封给河西节度使之后,就已经完全脱离了朝廷的管辖。这节度使云都尉,自然就成了武威郡的土皇帝。他小女儿和谋士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他又打量了一眼自己的宝剑,这样的人都顾忌着自己的剑,这剑原来的主人到底是何等人物?

————————

题外话,这不久之后,河西走廊就落入了吐蕃之手。几番轮转,到下一次稳定的归入华夏领土,已经是五百余年后的大明。由此再看,这开疆拓土的功绩,真是万世不拔。秦皇汉武,才是真的盖世英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