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唐侠 > 十八章 河神祭礼

唐侠 十八章 河神祭礼

作者:四更谈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借过,借过!”盈澜儿一马当先,在人群里穿梭,韩临渊顾着李秉的手伤,只能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

他本来不想让耽误时间来这走一遭,不过架不住李秉和盈澜儿实在好奇,最终说好只看看就走。

走到人群最前排,正好是江边。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墩木桥,横跨于一里宽的汉江江面上。每五丈一个巨石桥墩立于涛涛江水中,桥墩间立复杂龙骨木架,面上铺厚实木板,又于两侧修简单栏杆。

桥面不算宽,半丈不到,仅能供一辆马车通行;在桥最中央的一段桥面,略微做宽,形成一个一丈宽的平台,以协调两边车驾避让之用。

今日里,汉江两岸的堤坝早已经围满百姓,桥正中的平台上,站的正是刚才在梁州城里那一队人。

盈澜儿指着江对岸,对李秉叫到:“你看对岸,也有一座紫色城。”

这唐梁州城在汉江边上,隔江望过去,对面是汉代的汉中城的旧址,规模小些,城墙矮些,也破落些。不过这说来也巧,汉朝嫌弃褒国旧城太小,在汉江对岸修了新城;结果到了隋朝,隋炀帝又嫌旧城残破,也修回了一座新城,正好又落回了褒国城池旧址。

两座紫色城池,一大一小,一新一旧,隔江相望。

“早就听说这‘百年桥’的规模宏大,今天也算是见过了!”韩临渊睥睨这一里长的木桥,又道:“大江之上,多用浮桥铁索,像这么长的木桥,整个大唐也没几个。”

“这桥叫‘百年桥’?有什么说法吗?”李秉问道。

“汉朝时候,刘邦以汉中为据点,为了方便百姓,修了一座铁索浮桥,工程甚大,也是经久耐用。不过浮桥毕竟是浮桥,发了大水,就经常被冲毁,来年又要耗资去修。

前朝的时候,隋文帝修了新城,也想修座新桥。于是就在每年枯水期,拦腰截断江面,埋置桥墩,一开始工程很快,五年时间就修了前一半的桥墩。

原以为这桥能很快修成,结果皇帝驾崩,隋炀帝登基,喜好江南,就断了汉江这桥的拨款。

可这桥修了一半,梁州的百姓等不及,便自己筹钱,从江对岸开始修另一半,原本也挺快,可惜修到一半,发了大水,不仅冲毁了堤坝,两岸的桥墩冲毁了几个。

再之后,前朝战乱,这个修桥的事情就一直搁置了下来,两岸百姓依旧用浮桥通行。

知道贞观年间,朝廷又拨了钱粮来修这入蜀必经之桥。等修好那一年,距离开修时,正好百年,所以这桥就叫做‘百年桥’。”

盈澜儿又道:“前朝就是好大喜功。你看这江有宽有窄,这桥偏偏挑最宽的地方修,要是再窄处修,说不定早就修好了。”

韩临渊还没说话,倒是旁边一个身宽体胖的大娘没好声气的对着盈澜儿嚷到:“就你懂!窄的地方,水又深又急,不说修不好修,那不一发大水就给冲了啊!”

说完她又瞪了站在一边的李秉和韩临渊:“你们三个唧唧咋咋,我连宫主说什么都听不清!别吵了!”

李秉这才回过神来,扫视一圈,似乎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目光很是嫌弃,当下不再说话,微微致歉。

这话音停了,重新注视桥面,才瞧见刺史大人身边,已经多了个紫袍老者,应当是这大娘口中的‘褒教宫主’了。

他距两岸有百里之远,可这些百姓还是能听见他的祝祷词,连李秉三人都能觉察出来,这一字一句中的内力之深厚。

“他是在祭什么啊?”盈澜儿听的不明不白,低声问到韩临渊。

“我也不知道!估计是河神吧!”韩临渊说完,还比划了一个禁声的手势。

却听身边一个小哥低声说道:“不是河神,是水龙神!我们褒教只有三个神明,水龙神,山龙神和天龙神。今天是水龙神的寿辰,刺史大人和宫主在祈祷今年无旱灾、无水灾,能有个好收成。”

言语间,褒教宫主的祭词已经念完,要请上祭品了。

“请五牲五谷!”刺史大人上前一步,站在栏杆前,跪拜行礼。

所谓五牲,是猪、鸡、鸭(或鹅)、魚、蛋;而五谷,则是稻、黍、稷、麦、菽。

只见三十个紫衣弟子从平台走出,分列两队,走向两岸,每到一个桥墩,便停下一人,这三十之数,正好对应三十个桥墩。他们手中,端着黄花梨的托盘,盘上放着祭品,用紫布遮盖。

盈澜儿和李秉原本正看在兴头上。脸色忽然大变。互相对视一眼,略有疑惑。

那紫衣弟子中的一人,正是先前在子午宗见过的——象尊者!

那小哥见到这些人将祭品投入江中,又对三人说到:“能端着祭品的,都是褒教内门弟子中最出色的人。你看他们袖口上,是三道白纹,就是三纹弟子了。是内门中除了宫主、六位‘飞尊上人’、还有十二阁主以外,最尊贵的。”

“我哥哥已经是二纹弟子了,说不定明年,他也能去上面行祭礼!”小哥笑着对李秉说着,很是自豪,李秉也只得赔笑。

韩临渊看两人表情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劲,拉着两人就往外走:“这次是为你的事情出来的。可不能惹上半点麻烦,我们先走!”

李秉也捉摸不透褒教和融教的关系,思来想去,还是跟韩临渊离开,毕竟再过二十来天,又是月圆,这种日子,还是早日到头的好。

待三人离开,在他们背后不远的地方,一个戴着白色面纱的姑娘,低声说道:“他们走了!要跟上吗?”

这姑娘手里握一把二尺一寸长剑,名为飞烟,她正是融教西四堂——鸢尊者倪裳。而她身旁一虎背熊腰的粗壮汉子,便是西四堂堂首——虎尊者。

他也瞟了一眼李秉三人从人群中挤出去的背影,说道:“先不急,反正已经知道他们要去哪了,跟不丢的。”

说完,他继续观礼,沉默了一阵,又道:“或者,你先去也好。远远跟着就行,千万别打草惊蛇。我等‘夕象’这边结束了就去寻你。”

融教东四堂已倒,西四堂里鹰尊者被李秉和倪裳合力击杀,他胞弟因为谋反的事情,还被关在天牢,剩下的三人,此时,却都出现在了梁州。

倪裳微微点头,也从人群中退出去。

而虎尊者的脑海里,一时闪过无数念想。

这次的事情多亏了陈青牛察觉到‘龙尊者李选’的异常举动,先发现他隐瞒李秉拥有融教“上代怒徒·孙无亦”的《白雪内经》的事情。继续调查又发现,他将查到的《三相经》消息透露给韩临渊,却不报给融教。

陈青牛将两桩事情一并告知左魂使,西四堂便得了这次的任务,要跟踪李秉,说不定能找到一页新的《三相经》,必要时,要将他身上《白雪内经》也夺过来。

虎尊者摇摇头,心道:即便是“上代媚徒”的亲生儿子,又有湉浈从小引导,但终究不是在融教长大,算不得自己人,年纪稍微一大,便有了自己的想法,是靠不住了。

他用余光掠过倪裳离开的背影:龙尊者靠不住了,自然有左魂使收拾;而你靠的住靠不住,便让我来验一验!但愿鹰尊者的死,跟你没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