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唐侠 > 第六章 堪舆五脉

唐侠 第六章 堪舆五脉

作者:四更谈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且说堪舆一脉五大家,做的都是“看风水、察天意、盗墓取财”的行当,只是方法不同,各有倚仗。

观星靠“意”。

观星相师,始于秦朝,脱胎于道家和阴阳家,是堪舆一脉的源起。形成之初,为的只是给达官显贵看风水、选墓穴、庇佑后代。即便今时今日,这一脉的子弟也很少参与盗墓的勾当,算是堪舆之中的清流。看风水的本事为五脉之首,却不擅长机关密道、驱鬼除怪一类。

因为学问艰涩难懂,对资质要求极高,需要苦心修行十年以上,才可出师;所以传人逐渐变少,大有式微之相。《观星术》一书,算是曾经的门派至宝,已经遗失。

摸金靠“器”。

摸金校尉,始于三国,曹操为了弥补军饷不足,设摸金校尉一职,专门盗墓。擅长破解机关、制造各类用具:法宝、符箓、刀剑、衣袋层出不穷,历朝历代的墓穴,不论南北,各种情况都能应付的来。因为适应性好,也不考教资质,江湖门派不少,传人在五脉之中最多。

发丘靠“技”。

发丘天官,原名发丘中郎将,本和摸金校尉一样,是东汉末年的朝廷官职,不过后来变成家族传承,便以“发丘天官”自居。其工具相对简单,以积累经验为主,主张随机应变,讨一个“巧”字。不同于摸金支流拥有众多大派,发丘几乎都是家族生意,手耳相传,居无定所,相对分散。

搬山靠“术”。

搬山道人,五脉中形成最晚,大概始于隋初西域之地(唐,安西都护府)。擅长对付墓穴中的鬼怪妖物,研习天下风水中的奇门异术,涵盖:中原、天竺、大食、南诏、扶桑等多地秘法,加以改变,纳为己用。有些门派和“阴阳”“到家”颇有渊源。

卸岭靠“体”。

卸岭力士,没有确切的形成时间。大致是其他的江湖门派入了堪舆的行当形成的流派。东学一招,西学一技,根基并不扎实,靠其高超的外家功夫应对不同情况,盗墓也以小墓居多,不敢独入王侯之墓,喜欢和其堪舆的其他支脉一起行动。五脉之中,地位最低。

李秉和魏泽都是初次来到这里,被这一百来个大大小小的石洞边的刻字吸引。即便现在里面都已经空无一物,也能大概猜想当时这宝窟的浩大。

“不是说发丘一家没有什么门派吗,是谁能弄出来这么大的一个藏宝地方?”魏泽家的永达堂,也做古董生意,对这里面的门道也多少知道一点。

“小家族肯定没有这个底蕴。”姬子桓指了指基础石洞:“你看看这些上面标注墓穴,从秦到唐,大多都是王侯将相的墓穴,一般人可进不去。再说这百十个墓穴,绝非一日之功。即便是发丘中最大的四个家族之一,少说也要两代人才能凑齐。”

“发丘四大家:陈、宋、朱、谢。也不知道是哪一家?”魏泽和赤仁闲聊几句,忽然回过神,连忙走到刚才墙边的发丘徽记边,仔细瞧了瞧:

拳头大的标记,画的是“两山夹流,一水中分”的图,果然是发丘的徽记没错。只是一般发丘的徽记边,会用家族姓氏或者图腾标注在右下角,这里却没有。

“所有东西都被搬走了,不知道是为什么舍弃这么好个地方。”李秉一一看了所有的石洞,如此浩大的工程摆在眼前,却瞧不见各种宝贝的实物,分外惋惜。

“可能是这里被别人发现了吧。‘发丘’不如‘摸金’擅长设置机关防卫,也没有江湖什么倚仗,势单力薄,一切只能靠藏。一旦老窝被发现,只能转移,以至于这一脉多是居无定所。”姬子桓刚刚解释,魏泽又接上话茬:

“姬兄说的没错,我们堂口里一直都有不少发丘的小家族来卖古董,做不到一两年,人全都不见了。几年后,又在别的堂口联系我们,如此反反复复,远不如堪舆其他几家的货源稳定。”

两人原本不熟,这忽然一聊到共同话题,居然已经开始兄弟相称了。

李秉低叹一声,看毕所有石洞,才有了精力再仔细瞧瞧这个巨大溶洞本身。如此大的石钟乳,层层叠叠,看起来好不壮观,当年选这个地方做宝库的人,相比也是看中了这点。

“诶,你们看那边好像有个东西。”李秉指了指溶洞的一角,山壁之下,一根石柱的背后,有一块三尺高的灰布,下面似乎遮着东西,只是那灰布看起来年份并不久远。

李秉刚要动身去看,赤仁一把拉住他:“李兄!别去了,是一个干尸!”

赤仁也道:“我发现这个洞穴的时候,那个干尸就在这里了,相貌极其恐怖。也不知道是哪位前辈,不敢得罪,就拿了一块灰布给盖上了。我劝你们还是别去看了。”

“诶!还是去看看吧。说不定还能推测出这是发丘的哪一家的的宝库。”魏泽自认见识不俗,既然有机会知道的洞穴的来历,此番那肯放弃,喊着李秉一起过去。

他刚要掀开灰布,赤仁拦住他,先在跟前躬身作揖,淡淡道“前辈安息,惊扰莫怪”,之后才抓住灰布一角,猛然掀开。

“哇呀!”魏泽原本已经做了准备,可是看见那尸骸的时候,还是被吓得往后一躲。

这是一副已经风干的尸骨,盘腿而坐,双手放于膝上。全身皮肤棕黄,身上有不少红尸斑。最诡异的是,他面容扭曲,整个脸都融成一团,皮肤褶皱,多有裂口,分不清眼鼻口的位置,看起来极为惊悚。

他穿着袈裟,颜色已经变淡,勉强可以辨认出是紫色。

根据负责宗庙的“太常寺”规矩,袈裟品级由上至下,依次是:紫红、褐红、正红、深棕、土黄。如有皇家御赐,还可以用正黄。一共六色。

这干尸身上的紫红袈裟是最高品,并且横纹是金纹而非银纹,他必定是某个大寺住持。

但这就更奇怪了,僧人对生后事极其看重,普通僧人圆寂,尸身都会送回庙宇火化成舍利,很少有遗留在外的尸骨,更不说是大寺住持。

李秉看着这干尸陷入深思,瞧着他坐化的样子,又想起别的事情来。

“从尸骨的风化程度来看,大概是百年前的人。他身上的那些红斑似乎有毒,不要碰。从那些红斑的位置来看,这尸体的脸和内脏,甚至手臂肌肉都被溶解了,死前一定遭受了莫大的痛苦。”豹尊者“乌衣候”也是第一次瞧见,他合手行礼,又道:

“这样都能禅定坐化,一定是个绝世高僧。却不知道是哪个寺庙的。”

李秉听这话,心里更犯了嘀咕:短短半月,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见到坐化的僧人。前一个便是西明寺藏书塔底层密室里的黑袍僧,而且那人很可能就是“单传九门”之中“玉杖渡来生”的传人,同样是个绝世高僧。

两个尸骨大概都是一百年前的,莫非有什么关系?

五人站在尸身前,忽然洞内的光线变得昏暗起来。魏泽心中咯噔一声,警觉的看了一眼背后:莫不是要诈尸还魂了?

姬子桓看着他滑稽的样子,轻轻拍在他肩头:“小兄弟别怕。是哪个石槽里面的黑油要烧完了。这东西是从洞顶渗下来的,总量就那么多,烧一会就烧干净了,要等几天再回来,才能又亮堂。”

魏泽长呼出一口气,总算定了心,尴尬笑道:“哈哈,姬兄说笑了。我刚才也没有在怕的。不过这个石槽真是精巧,以后要是我自己有宝库,也这么弄一个来。”

说话间,洞里的光线变的更加昏暗。

“来也来了,地方也看完了,我们也回去吧。两只纸灯笼都还在船上。一会石槽里的火油要是烧完了,可就麻烦了。”

姬子桓一边催促,再看了一眼这满石壁大大小小的洞窟:“以后我们就要去室韦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回来。这个地方,多两个人知道也好。要是这么好的地方没人发现,想想还挺可惜的。”

等五人都上了船,一整圈石槽的光辉已经熄灭的差不多了,洞顶那蓝紫色萤火虫的辉光又变得明显起来。

姬子桓撑桨,驾着小船驶离,李秉又问赤仁之后的路线打算。

“今日把这些东西收拾完,半夜会有人来接应我们。从掬菊居出去不远三十多里,就是黄河,子桓兄的船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一路上走水路,虽然比陆路慢些,但是中途需要停检的地方少。也不易遇到融教的人。

之后从齐州(今济南)船,改乘海船入渤海,到安东都护府的青泥浦(今大连),然后走陆路,就可以到室韦。我所在的蒙兀室韦,在室韦东北部,靠近‘黑水靺鞨’和‘窟说部(今库页岛)’。李秉兄要有机会可以来看我们。蒙兀室韦,拓跋家不难找。”

只听行程,便知道这一路的艰难。融教势力当真如此之大,能把这两人逼到这个地步吗?

他本想递给赤仁一个腰牌或是什么其他信物让他通关顺利些,可出来的匆忙,一时间也找不到东西,只能作罢。

刚聊到之后的打算,船上的气氛变得低落起来,连姬子桓都开始叹息。倒是魏泽,看着头顶的阑珊波光问道:“姬兄,这里的这个萤火虫有毒吗?我想抓几只回去养着。”

“倒是没毒,不过去外面养不活的,我试过了。”

“哦?!没毒就好,你能不能把船放慢一点,我抓几只。万一养活了,这东西一定能卖个好价钱。”魏泽从来都对自己信心满满,还没抓住,就已经想到了日后独门生意的红火场面,性头更大。

倒划两桨,他站在船头,伸手去捧那洞顶的萤火虫,刚一抬手,惊飞无数蓝色光点,只有那些不会飞的紫色萤火虫还留着。

他双手一捧,觉得洞顶湿滑油腻,不过淡淡的紫光从掌心发出,甚是好看。

他把双手放在眼前,想一睹这萤火虫的真容。可刚瞧一眼,吓得他连忙甩手——这哪里是什么萤火虫,样子分明是茅厕的臭蛆,只不过会发光而已,一群虫子在掌心蠕动,好不恶心。

浑身一阵恶寒,他连连甩手,正想回头解释给李秉听,刚一转身,后脑勺又磕在一根巨大的石钟乳上,一时站立不稳,居然落入水中。

“噗通”一声,整个溶洞的蓝色萤火虫都被惊飞,宛若仙境。

不过船上几人可顾不得欣赏,赤仁连忙点着灯笼,探身到船边:“小兄弟,你没事吧。”

李秉知道魏泽水性不错,也探身往水里望去,不过水中都是萤火虫的投影,看不清人,他有些着急,站起身,准备下水去救。

“咕咚!咕咚!”水面上冒出一个波浪,魏泽的脑袋冒出来,只说了一句话,又转身潜了下去。

“你们等我一下!”

姬子桓也觉得稀奇,他来这洞里不下二十次,可每次都只顾着看萤火虫,倒是从来没有潜下水里。莫非那些石洞里的宝物都被转移到了水里?

他一排脑袋,暗自后悔:自己怎么没想到下水去看看?

两只纸灯笼照着水面,却什么也看不清,众人焦急的等待着。

良久,魏泽才重新浮出水面:

“秉儿哥!了不得了!这水下面有个好大的东西!好像是个动物的尸骸,四五丈长!大得很!从来没见过!快来看!”

——————

更新不刻苦,不如回家卖红薯。。

明天是新的一周,计划是不断更。。

嗯。。。加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