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唐侠 > 廿七章 京都不宁,且歌且行

唐侠 廿七章 京都不宁,且歌且行

作者:四更谈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2: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呼~!”一阵凉风吹过,刚刚还露出半弦的月亮,被乌云完全挡住,整个天空,只剩下璀璨星光。

一时情急,李秉催动全身真气,原本只想和公子烟角力,不想真气居然从经络中脱出,将他震飞,又萦绕在身上,一股幽暗的黑气几乎将身体团团包裹住。

他也是第一次见这种情况,心道,这可不是他这个境界的人能办到的事情。

公子烟也是一愣,以为李秉用了什么秘法,暂时退开,瞧着背后的三五个叛军正和非派几个弟子打的难解难分,便舍了李秉,跃入其中,只是一招,便结果一名非派弟子。

李秉也跟着冲入战阵,和他缠斗到一起,又拆过三五招。

强行驾驭真气这么久,他体内真气却依旧充盈,即便是成了气候的内家高手或者术法高手,也少有如此充盈的真气。

寻常人都是靠着气海强大才能储备充盈真气,而李秉却在于这古怪功法,真气用十分,又瞬间生八分出来,源源不断。

不过这一通战斗下来,虽然体内真气还充盈,头脑的反应也依旧很快,但身体已经快要跟不上,肌肉酸困,剑招已经慢了下来。

公子烟早已经习惯这种长时间对抗,手中的“雕雪鎏虹”一招快过一招,一道寒光闪过,又几乎贴着李秉的胸口划过,几乎要得手。

倦尘正面硬抗雕雪一击,李秉身影微微后退,眼看他的鎏虹就要从自己的喉头划过,一把横刀从天而降,欲斩公子烟的手臂——正是双手持刀的蒙海远。

公子烟飘忽身法,灵巧的向右挪动,不和蒙海远硬抗,三两步绕道李秉身后,依旧想奇袭。

李秉的身体慢了,但头脑反应却依旧很快,眼角刚瞥见他的动向,回身便是一脚,横扫到公子烟腰间。

这一招力沉,公子烟闪躲不及,吃了九成九的力道。左腰疼痛难忍,他一手捂住腰间,一步退开。

趁他受伤,一个壮硕身影,从一群人中突围,三两步奔袭过来,抡起一柄双手重斧头,对准腰身横砍,大开大合,划出一轮疾风劲月,几乎要扫到公子烟的腰间。

公子烟又退一步,对着自己腰间点了两个穴道,暂时止疼,团身跳起,踩在斧头横面,借力飞跃,空中一个翻滚,落在赶来的鱼令徽身边,他后面还跟着七八个禁军叛军。

再看场上,那些城卫军或者是马学文的弟兄,战力毕竟远逊于禁军精锐,人数也不占优,已经死伤过半,非派的弟子武功略高强些,不过也折损了三分之一还多。原本还是混战,现在场面已经几乎被鱼令徽的叛军控制住了。

每一个非派高手都在应付着两个禁军,已经完全陷入颓势。

城门外尸横遍野,连门楼的城墙和厚重大门都已经被染红了,血肉和残肢飞的到处都是。

“你的脸!”马学文站在李秉身边,一转头,这才瞧见,一道黑色血管,已经从他颈部延伸到脸上,有些可怕。

李秉曾经有两道经络,在动用真气的时候,就会影响周围的血管变成黑色,便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少阴肾经”。现在第三条“足少阳胆经”也显现出来了。

在这提醒之下,他也觉得脸上有些一样,不很舒服,不过摸了一下,似乎也什么太大影响,当下也没时间再管。

公子烟低声对着鱼令徽耳语一句,又用出他古怪的身法,想要奇袭李秉。可刚动了一步,却被蒙海远看穿,横刀一挥,断其去路。

看着李秉要上去助拳,鱼令徽也提剑攻来。一干禁军自然知道大统领蒙海远的厉害,也团团围向李秉上来。

马学文在李秉身边,抡起斧头逼退涌上来的第一人,回身一劈,斧头正好嵌入一名叛军的脑袋,斧刃几乎没没受到什么阻碍,一贯到底,将他劈成两爿,内脏散出一地。

李秉少了叛军的阻碍,和鱼令徽正面对拆起剑招来。以前的他,自然是不敌鱼令徽的剑法,可这十多招对敌下来,两人已经几乎不相上下。

他正得意,为了逼开叛军杂兵的一刀,刚扭身,就被鱼令徽瞧出破绽,一剑刺中大腿,伤口不仅出血,还有一股真气顺着伤口涌入,伤口周围瞬间麻痹了,大腿一软,几乎站不稳身形。

不过这股青色真气很快就被李秉体内的真气吞噬殆尽,腿部也重新恢复了力量。这让李秉更加谨慎,他瞟了一眼鱼令徽的剑身,现在才发觉,那青色剑身之上,又隐隐泛着青光,只是颜色相近,并不容易察觉。

这就真气直接附着在剑身之上了,他的境界,果然还是要比自己高些。

鱼令徽是内外兼修,不似公子烟全靠横练,他的内功也有些火候,已经可以做到真气完全附着在剑身的地步。

瞧着鱼令徽手里的剑,李秉心道,以前真气不能附着在剑身上,是因为我修为不够,不能将真气外放于体,不过现在真气已经在体外,不如……

他一边缠斗,一边正思索着,分神之中,肩膀又中一刀。

他回身一剑,正是疾风之势“星行夜归”,身体上萦绕的黑色真气,顺着剑柄缠绕在“倦尘”的剑身之上。莹白的剑身本身反射的皎白月光,现下完全被李秉的黑色真气遮盖。

黑色剑身比之前又长了一寸,似乎挥起来也更轻便灵动。

“噌~!”原本只是想挑开反叛禁军的长横刀,这一剑斩下,居然将横刀硬生生砍断。

倦尘是从一品宝剑不假,可禁军标配的唐横刀也是三品级别。论硬度,也不是随便可以一剑就能斩断的。

这真气附在武器之上,居然如此威力。李秉大惊,又心道,如果还有内功心法,能学着刚才鱼令徽的真气那样,侵入体内就更厉害了。

李秉发觉这真气的妙用之后,打的越来越快,也更加得心应手,和马学文牵制鱼令徽和七八个禁军,居然一点不落下风。

这边虽然战况不错,但此时场上的人越来越少,李秉一方已经露出了极大的颓势。

城卫军和马学文的小弟折损或者是受伤不能再战的人超过八成,非派弟子也损失惨重,现在几乎每个人需要以一敌四,劣势在这种情况下,越滚越大。

李秉心中也道不妙。

忽的,凌乱但声势浩大的马蹄声在背后响起。李秉抬头看去,一大波人马赶到,为首的人是如此熟悉。

李僙的援军终于到了!

公子烟替鱼令徽挡开李秉的倦尘,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援军,一声叹息:“令徽!大势已去,走吧!”

即便现在场上还有些优势,但鱼令徽已经受了伤,现在援军也来了,这乌泱泱的一群人,怎么可能再打的过。

鱼令徽俯下身子躲开来袭,他一着不慎,手里的长剑已经被李秉击飞,又随手捡来一柄铜锤,攻向蒙海远的胸口,朝公子烟喊道:“战至最后一刻,等我父亲成事,平定了内宫,他们都得死。”

话音未落,趁他分神之际,李秉一剑击中后背,他痛叫一声,刚要回身,又被李秉一脚踹在后腰,几乎要倒在地上。

“纳命来!”不及重新站稳,就听着身前一身大喝,抬头望去,马学文浑身鲜血,巨大的身躯屹立自己身前,大斧已经举过头顶,等这一斧落下,自己便要身首异处。

公子烟大惊失色,也不再管李秉,掷出雕雪鎏虹,当做暗器袭向马学文,大喝一声:“滚开!”三两步便要前去救援。

机不可失,马学文完全没有想躲开这两把匕首,一斧径直劈下,定要取他首级。

“嘶!”两把匕首没入他的小腹和右胸,纵然他有所准备,还是痛的叫出来,双手也失了准星。

公子烟乱中出错,又顾念鱼令徽,被李秉一剑刺中左胸。他却毫不在意,将身子从长剑中拔出,径直奔到鱼令徽身边,一把拽住他的左手,要将他拉开。

“啊~!”

一道尖锐的叫喊,撕心裂肺,穿透了整个喧闹的宫墙,直指苍穹。

公子烟最终还是慢了一步,马学文的巨斧斩下,虽未杀死鱼令徽,竟然将他的右臂齐齐砍断。

倒钩一脚踢中马学文的后颈,公子烟顺势拔出自己的匕首,一把将鱼令徽架在肩上,回头横眉看了一眼已经追来的李秉,猛冲两步走到宫墙之下,飞身跃离。

李秉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也不打算再追,看一眼依旧垂死挣扎的叛军将士,朗声大啸:“你们首领已逃,已是穷途末路,放下兵刃,免你们一死!”

另一边。

羽林军拼死抵抗,靠着地利,硬生生死守了一刻钟。

鱼朝恩集结多数力量,终于将守卫的禁军杀干净,攻破甘露殿。

他一脚踹门紧闭的店殿门,一群以为马上就坐拥天下的叛军,蜂拥入大殿内。

“什……么!”

殿内居然空无一人,所有冲进来的人都傻了眼。

看着龙椅,书桌,地毯全部都弄的乱七八糟,鱼朝恩变得急躁又愤怒起来:

“一定有密道!给我搜!”

叛军四散,到处查探。鱼朝恩连忙跑到书桌前,看着桌上所有的玉玺,一一检查,传国玉玺也不再其中,他心中更是不安。

忽又听殿外人声雷动,“杀!”字不绝于耳。

他彻底慌乱了:“难道没守住?那么点援军,也守不住吗?”

叛军对李僙去找援军的事情毫不知情,还以为即将面对的敌人,只有糜歆的援军而已。

鱼朝恩再次抽出自己的佩剑,高高举起:“儿郎们!跟我出门迎敌!”

李僙、蒙海远和糜歆的队伍已经汇合,三人分别带着一支队伍,共率领着万人,将整个甘露殿团团围住。

而李秉和马学文,却不再这队伍里。

且说李僙带援军赶到之后,李秉见这人数,就知道已经平叛无忧,当下喊了马学文,点了五百人的小队,跟自己先冲入了太极宫北面,目标不是甘露殿,也不是太极殿,而是平日里无人问津的临照殿。

一路上偶尔遇到些叛军和禁军打成一团,人数都不多,李秉的队伍一路杀将过去。

不少宫殿内都照着火,即便不要火把,这熊熊火焰,也将整个皇宫照个透亮。一路上都是太监、宫女、禁军的尸身,甚至见着五皇子的尸身,粗略查探,已然气绝,李秉见状心里更着急。

终于到了临照殿的大门口,他瞧着大门紧锁,里面也没有火光,心中安定一半,疯狂拍门:“李选!李选!快开门!我是李秉!”

即便李秉是世子,按礼节,也是不能直呼皇子姓名的。可他也顾不得那么多,心里着急,连忙狂叫。

许久也不见人来开门。李秉一连三剑,将大门的门闩劈开,带着马学文冲了进去。

刚进门,正好瞧见李选和湉浈从房门里出来。他连跑几步,也不顾铠甲上的鲜血,一把拥住李选。

李选是跛脚,这么大的力气扑在身上,一时站不稳,倒在地上,连带着李秉摔个跟头,扑在他身上。

“李秉,你的脸。“看到他脸上的黑线,李选心中咯噔一声,表情瞬间凝固,连原本的喜悦也没有了。

李秉不管这些,依旧死死抱着他,连道:“吓死我了,看着路上五皇子的尸身,我还以为你也!”

李选筋骨本身也不强,被他厚重的盔甲压的喘不过气,连忙捶李秉的铠甲,又咳嗽两声:“你要压死我了。”

李秉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也扶李选起来,给他顺气:“没事吧。”

“没落到叛贼手里,差点让你给压死!”

他白了李秉一眼:“五哥性子烈,又自负会些武功,遇到叛军,自然是要出去大战。我可是惜命的,当然躲在宫里不出。不过,你怎么过来了,父皇怎么样了?叛军已经收服了吗?”

“还不知道,我父王赶去甘露殿了,我担心你的安危,先来了这里。”

他说完,一掌拍在李选肩头,又道:“既然你没事,那我也放心了,还要赶去甘露殿增援,你自己小心。”

他急匆匆对马学文道:“学文,你留一半的人在这里保护十一皇子,剩下的跟我去甘露殿平叛!”说完,带着人马连忙出门。

李选见李秉不去甘露殿,先来临照殿,心中多了些许安慰,只道,为他筹谋的那么多,果然他也惦记着我。

这世上自己唯一的朋友心里也记挂着自己,当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可是看着李秉脸上黑色的经脉,心中又泛起了嘀咕:“临渊啊,临渊!你怎么还不回来。”

甘露殿外,一干叛军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全部被肃清,似乎根本没经历过什么惊心动魄,而是一边道倒的屠戮。

鱼朝恩双手被捆在背后,被压着跪在甘露殿门口。

叛军也都丢了武器,被援军团团围住,不敢再生出任何异望。

甘露殿地盘不小,除去太极殿,已经是整个太极宫第二大的宫殿了,居然容不下全部的援军。

“甘露殿全部叛军已经被肃清,叛军头领鱼朝恩被生擒,李述逃脱。臣弟李僙,恭请圣安。救驾来迟,还望陛下赎罪。”

李僙半跪身姿,摘下头盔,对着殿内大声道,他还不知道李述早已经被李选给灭了口。

殿内一道金光闪过,隔着窗户纸都瞧见里面的耀眼光芒。

金光转瞬暗淡下去,才见里面有人推开殿门。陛下、太子、皇后三人为首走出来。

李豫看着这密密麻麻的军士,心中才长舒一口气,连忙上前扶李僙起来,挽着他的手臂道:“辛苦你了!要不是你洞察先机,又赶来及时,我李唐危矣。”

“陛下恕罪,如果按照原本计划,只去潼关带所有驻军来,原本两个时辰前就可以赶到。不过在路上我思量再三,擅自做主,分别派人去了‘陕州’、‘耀州’和‘岐州’求援。

一来潼关守着入关中的大门,还需要看着节度使们,调走多一半驻军,本来已经很危险,如果调走全部,一旦出事,后果更不堪设想。

二来,即便调来全部的驻军,也只是勉强能应付神威神策四卫,万一鱼朝恩还有伏兵,岂非功亏一篑。如此这般,臣弟擅自做主,救援来迟,还望陛下恕罪。”

(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耀州,今陕西铜川,岐州,今陕西宝鸡)

李僙又要请罪,陛下去扶着他,不让他跪下,诚恳道:

“多亏你思虑周全,事先我们也确实没料到,禁军中,连左右神武卫也都听命于他,若不是你多找来这么多人,平叛也不会这么顺利。”

他外表感激,信了李僙的说辞,心中却存了个疑影:朕只给了他潼关驻军的兵符,他在没有兵符的情况下,居然仅靠自己传话,就能调动长安周围三个州的大部分兵力,实在是匪夷所思。

他来宫中平乱的时间很巧,比计划晚两个时辰,若朕没有躲入“金之阵”中,而是被杀死,鱼朝恩又还没完全掌控局势,岂非他自己就可以做皇帝。

天下的兵马,多一半都曾听命于他,朝中声望也极高。若是他要继位,即便太子还活着,恐怕也斗不过他。

只是一瞬间,这么简单的一个思虑,就此在这对君臣之中,埋了深深的猜忌。

不过他城府极深,没让李僙看出一点自己的心思,只是走到鱼朝恩身前,一脚将他踹翻在地:

“朕待你不薄,你平日狂妄骄纵,朕都念在你曾经的功劳,一一饶过。想不到,居然让你生出觊觎皇位之心,真是罪当诛九族。”

说完,他露出不忍之情:“唉,也罢。念你曾尽心伺候朕一场,朕也不想迁怒于你的族人,就给你留个全尸,赐你自尽。其他所有叛军,全部按大唐律处置。”

蒙海远站在一旁,听着这话,只觉得这个处罚也太轻了,不仅不诛九族,也不凌迟,还赐他自尽,这不是鼓励其他人效仿吗?这对以后的禁军管理可不是好事。

他却不知道李豫自有打算。

自太史公著《史记》后,越是贤明的君主,越在乎自己留给后世的名声。李豫也不例外,既然已经平叛了,那只要鱼朝恩死了,这个事就彻底完了,至于他是凌迟还是炮烙,并无关系。反倒是赐自尽还落个仁君的名声。也不至于在野史中有人说是他苛待贤臣,逼睦王和郑国公造反。

李豫昂首,张开双臂对着将士道:“正是因为有忠军如此,我大唐的基业才不会覆灭。今日论功行赏,所有参与平叛将士,官升一级。”

将士闻言,齐齐跪倒:“谢主隆恩。”

一个长长的夜晚,太极宫的各处建筑,多是木质结构,一场大火燃起来,将宫里各处照个透亮,还好宫殿之间,间距较大,不至于让整个太极宫分会殆尽。

平叛将士将整个皇宫的叛军肃清之后,帮着水龙队灭火,又将伤员归置好,之后才开始处理血迹,尸骨残骸,收拾焚毁的宫殿。

太极宫自隋朝灭亡之后,还没有过这么惨烈的景象。尸体堆积如山,清洗的血水流入后花园,将整个青波湖染成了赤波湖。

不过,等太阳升起之后,长安又会是车水马龙的一天。

临照殿内,马学文带着的人在清理完全部叛军之后也离开了。

李选撑着脑袋,一个人坐在桌前发呆。

湉浈端了一碗补气的汤药,走过来说道:“殿下今日也累着了,喝碗汤药补补气血,赶紧去歇着吧,再耗着,当心身体撑不住。很早之前就知道了开阵的术法,现在连入口的位置也知道了。一切齐备,之后的事情也不急于一时。殿下就别耗着了……”

李选一动不动,还是在静静的思索。

“殿下是在想李秉世子的事情?这次鱼朝恩没有得手,白费了你的一番筹谋。”

他诡谲一笑:“不着急,时间还长。而且知道襄王私自领三州之兵后,我又有了一个新的计划,比之前的更稳妥。现在只等一个人回京……”

“叮铃……叮铃……叮铃……叮铃……”

一匹黑毛骡子驮着个白衣文士,一摇一摇,晃到了长安城的“明德门”口。

这骡子的步伐,似乎要比普通的马匹悠闲不少。

这骡子的主人,举手投足剑,也洋溢着一股慵懒之风。一身潇洒的白色暗纹竹叶袍子上,是一副无精打采的面孔。纵然生的眉毛乌黑,眼睛明亮,瞳孔更是乌黑之中泛着淡淡紫色,也难以掩盖他的懒散模样。

瞧着大门紧闭,城楼上还有人值守,门口也积累了一些其他的平头百姓,他低声疑惑道:“不过除夕到上元节,都是没有宵禁的吗?怎么今日又锁了城门?看来是要在这干等一个时辰了。”

他牵着骡子,找个僻静地方,翻身下来,轻轻拍了拍这黑毛骡子的脑袋,说道:“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我也困了,你也困了,就在这睡一会吧。”

那骡子似乎听得懂人话,乖乖蜷成一团,伏在草地上闭目睡下。

这白衣文士也枕在骡子背上,闭目养神。

“能睡的时候,就多睡会吧……还不知道李秉那个家伙,又惹了什么麻烦出来让我善后……”

——第四卷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