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第三帝国 > 第八百五十四章 war

第三帝国 第八百五十四章 war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1:03:37 来源:蚂蚁文学

“总统先生,其实,还有一件事的。”财政部长摩根索继续说道:“就在德国元首希特勒没有上台之前,就已经和华尔街的那些大资本家们,借到了一定数量的资金,而在后来,为了带着德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希特勒又从华尔街大肆地借款的。”

当年,想要挽救德国的经济,希特勒的竞争者的提议,就是减少政府开支,削减各种福利,同时提高税收,这个方案,当然是不会被民众认同的。

希特勒却是反其道而行,他要在全国大搞基建工程,政府投资,提高各种就业率,希特勒赢了,他成功地带领着德国,走出了经济危机,德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后来,也就没有人过问,希特勒的大搞基建,这些钱,都是怎么来的?

一部分,是从犹太人的财富里面获得的,在希瑞克没有插手之前,希特勒就已经从犹太人手里得到了大笔的资金,之后,希瑞克及时阻止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其中有用的一批,会留下来,很多犹太人,开始给德国捐款,用来度过危机。

但是,这些资金,还是不够的,当时德国的国库里面,可没有什么钱,所以,希特勒是借债的,谁有钱?当然是华尔街的那些金融大鳄们。

当年借的钱,其实就是一笔糊涂账,这些年来,德国不断地给这些资本家们好处,让这些金融大鳄们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但是,其实很多钱,都还没有还的。

现在,德国人居然想要搞欧元,那么,就让德国人尝尝还钱的滋味吧!

至少,欠债还钱,那可是天经地义!

(在后世,也有这样的说法,希特勒之所以向美国宣战,就是为了将这笔钱给赖掉,总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总感觉代价有些大啊!)

这一夜,注定是躁动不安的一夜,几乎是在深夜十二点的时候,罗斯福来到了电台,向着全国,向着全世界,发表了声明。

“欧元背后的真相。”

“这个背后的真相,就是德国妄图操控世界经济,妄图成为整个世界的领导者,德国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操控着整个欧洲,想要让我们的外汇储备变成废纸。”

“我们新大陆的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但是,当看着一个可怕的敌人,一天天地壮大的时候,我们也要提高警惕,我们不希望打仗,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害怕战争!”

“如果德国拒绝给我们兑换外汇,那就意味着战争!”

war!罗斯福将这个单词,说得相当的重。

“其实,德国已经开始了对我们的不宣而战,德国人在我们的纽约进行轰炸,现在,德国人又在太平洋上,偷袭了我们的运输船。”罗斯福的讲话,足足有半个小时:“如果我们一味地容忍下去,那只能看着我们的四周,全部插上万字旗!”

“而我也很不幸地看到,到现在为止,德国依旧在我们美国民间,有着高昂的借贷。可以说,当年,正是我们向德国的借款,让德国成功地走出经济危机,成为了今天这个可怕的帝国,我提议,我们要立刻,全面地回收德国的借款,以及利息!”

……

时间已经很晚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收听了罗斯福的讲话,但是没关系,此时,各个大报社,都开始了哗哗地印刷报纸,明天的头条,就是war!

德国人轰炸了美国东海岸,又在太平洋上击沉美国的货船,德国人的目的,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要把美国困死在美利坚岛上!

当海上被掐断之后,美国还有什么能力去和德国对抗?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堪萨斯州,威奇塔工厂。

这里的位置比较偏僻,附近就是树林,可以说,整个工厂,其实本来是在树林之中的,在推平了附近的好几平方千米的树林之后,硬生生地盖起来的工厂。

这样的工厂,隐蔽性是相当好的,此时,新盖的工厂的高大的厂房里面,灯火通明。

如果到过飞机的生产车间,就会为这种车间的巨大而感觉到震撼,要知道,飞机本来体型就够大的了,而生产车间,要能同时容纳十几架,甚至是几十架的飞机一起组装。

全长几百米,宽几十米,现在,这间巨大的厂房里,正在组装着一架架的b-17轰炸机,这种四发动机的中型轰炸机,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主力战略轰炸机。

而在厂房的一角,还有两三架的更大的轰炸机,正在进行检修。

这种飞机,单单地看长度,就要比b-17长一半左右!更加地高大,同时,机头也相当流畅。

一大堆的技术人员围在旁边,这些技术人员们有的甚至已经头发都花白了,正在比比划划,显然是工程师级别的人物。

而他们身边的这些轰炸机,是具有四台发动机的庞大怪兽,从外形上看,和大西洋客机,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就是波音公司最先进的b-29轰炸机!

要说波音公司是山寨了大西洋客机,那就有些冤枉他们了,其实,这款轰炸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波音model 316方案,这个方案又是从1934年的xb-15发展而来。

37年的时候,xb-15就首飞成功了,只可惜动力严重不足。

之后,波音自筹资金,继续发展战略轰炸机。

就在今年的时候,突然,陆军航空队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让波音公司尽快地将这种轰炸机制造出来。

波音公司知道,是德国人在欧洲的行动,刺激了他们,美国需要像容克-290那样的大型轰炸机!

从此,b-29的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罗斯福总统都亲自催问过很多次,要求这款轰炸机尽快入役。

“利用德国人的方案,我们成功地解决了发动机的过热问题,今天的试飞,发动机性能良好。”

现在,说话的是试飞员爱德蒙-t-埃迪-艾伦,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一直都为发动机的过热问题而头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