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第三帝国 > 第四百九十五章 晶体管研制成功

第三帝国 第四百九十五章 晶体管研制成功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1:03:37 来源:蚂蚁文学

莱因哈特,是不会出错的,上次的西班牙黄金的收割,莱因哈特就操作得很成功,希瑞克相信,这次的法国黄金,也一定能够收入囊中。

有了这批黄金,德国的事业,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希瑞克相信,随着自己的穿越,这个时空,已经和历史上不同了。

莱因哈特走了,外面的天色,早就黑了,不知觉中,又是忙碌的一天,希瑞克拍了拍嘴巴的呵欠,好几天没有回家了。

战局已经稳定,自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现在,也不用怕有人畏首畏尾,现在,上下都是一股胜利的喜悦。

回家去吧。

站起来,刚想要穿上外套回家,他的外套,却将桌子上的一堆文件甩到地上了。

这堆文件,是刚刚送来不久的,希瑞克看着这堆文件,就摇了摇头,作为一个元首,每天会有忙不完的事,或许,只有朱元璋那样的劳模,才喜欢这样的生活吧。

他低头看了一眼,顿时,眼睛里一片惊喜。

一份报告,赫然在目。

gema公司,已经试制成功了一种pn结型晶体管!

来自后世的希瑞克,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晶体管,才算是打开了电子技术的一个新的大门,后世的集成电路,是在晶体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电子技术的基础,就是晶体管!

希瑞克对着方面,是相当关注的,先后几次做出了指导意见,希望可以尽快地捣鼓出晶体管来。

曾经,在希瑞克的提议下,电子管的小型化,已经进行得很顺利了,各种电子管的体积,成功地缩小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

但是,这已经是电子管的极限了,未来的技术,是绝对离不开晶体管的,计算机,雷达,声呐,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都需要大量的晶体管。

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发现!

“元首,要回家吗?”护卫格拉夫向希瑞克问道。

“不,去gema公司。”希瑞克说道。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在二战中,诞生了很多种科技,比以往一百年的还多,可以说,战争就是一场催化剂。

在车上,希瑞克就在不断地喜悦之中了,从此将打开微电子技术的大门。

这意味着什么?己方的那些精确制导武器,可以进一步地优化,成本降低,己方的雷达,可以更加小巧,探测距离更远,精度更高,甚至满足炮射雷达引导的需求!

己方的无线电报机,也将更轻巧,也更容易实现己方的跳频加密技术。

历史上,一直到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才成功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但是其实,半导体的研制,早就开始了。

在20世纪最初的10年,通信系统已开始应用半导体材料。比如矿石收音机,就采用半导体材料进行检波。

而至于晶体管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工程师利莲费尔德就已经取得一种晶体管的专利。

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造这种器件的材料达不到足够的纯度,而使这种晶体管无法制造出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实验室在有关硅和锗材料的制造和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这就为晶体管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这些技术,都已经有了铺垫,只是需要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集中进行攻关。

其他的国家,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晶体管带来的巨大意义,但是希瑞克是清楚的,在后世,没有微电子,寸步难行。

而且,希瑞克工科出身,对电子线路当然相当清楚,对晶体管中最常见的pn结,那也是相当熟知。

唯一需要的,就是利用这个时代的工业技术,将它做出来!

“嘎吱,”车停了下来。gema公司,已经到了。

这本来只是一个小公司而已,但是,在希瑞克的支持下,公司的规模,已经扩展了上百倍,现在的gema公司,是德国最重要的雷达研制和生产公司,也是保密部门。

比如,在大门口,就有盖世太保来守护。

希瑞克的车子,直接停到了大楼前,这是公司的研究所,此时,刚刚得到了消息的hollmann博士,三步并做两步地跑了出去。

他的文件,是三天前送上去的,他这种后方科研机构的文件,要排在军队的情报的后面,所以,等了几天,才被汇报上去。

当得知希瑞克来了的时候,他就无比的兴奋,看着希瑞克下车,他已经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伟大的元首,您真是个天才,我们按照您的设想,成功地制造了新的电子元件,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采用不同的掺杂工艺,通过扩散作用,将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在它们的交界面就形成空间电荷区称为pn结。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是电子技术中许多器件所利用的特性,例如半导体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的物质基础。

此时的hollmann博士,喋喋不休地向着希瑞克诉说着:“我们按照您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很多次的尝试,最初都失败了,我们意识到了是自己的半导体材料的纯度不够,我们采用了新的真空冶炼设备,终于可以提纯足够高的锗,然后,实现了这个伟大的发明!”

半导体,最重要的就是材料的纯度,只有在真空中冶炼,才能够提纯。

这当然离不开高额的投资,否则,没有一个科研所有这种实力。

希瑞克点点头:“锗晶体管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不断地提高技术,就可以降低成本,同时,硅半导体的晶体管,也要进行研制。”

现在,成本很高,但是希瑞克相信,很快就会降下来了,只要听说过摩尔定律,就知道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了。

半导体材料有数种,但是适合做晶体管的,却只有两种,尤其是硅,集成电路,完全就是在硅片上做的。

“我们经过了研究,如果雷达大量采用晶体管的话,可靠性会提高一百倍左右。” hollmann博士将一个制好的晶体管,拿给希瑞克看,摆在手里,和花生豆差不多大小。

没有灯丝,没有栅极什么的,任何震动都不会影响到这种电子元件的工作,它的可靠性相当高。

(又犯错了,唠叨了一章,作为物理老师,真的很佩服晶体管的大门,现在大家用手机看书,都得感谢当初的晶体管之父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