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第三帝国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整合捷克工业

第三帝国 第二百八十二章 整合捷克工业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1:03:37 来源:蚂蚁文学

捷克,现在已经被瓜分了,波兰都吃到了肉,这笔仇早就结下了,而历史上,波兰也一直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四处侵略。

“上次的捷克事件,更是让苏联认清了英法的嘴脸,与其跟着不可靠,随时都会丢下战友的英法,苏联倒不如跟着我们,一起把波兰给瓜分了。”希瑞克继续说道。

瓜分波兰!苏联和波兰,那也是血海深仇,苏联凭什么帮波兰来打德国?在苏联看来,和德国联手,做掉波兰更好!

“对,就是这样,希瑞克,我认为你的判断是正确的!”希特勒激动了起来,对他来说,地盘的扩大,是最重要的!

“不过,元首,我们和苏联联合,也一定要讲究时机,只要我们一打波兰,二战就会开始,而现在,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和苏联谈判,但是进度一定要放慢。我们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完成对捷克工业的彻底整合。”希瑞克继续说道。

现在,历史已经提前了,但是,二战最好不要提前开始,因为,德国还没有完成战争准备!

一战的失败,凡尔赛条约的束缚,让德国已经无比衰弱了,这些年来虽然在发展,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都是无法相比的,战争,还不能打!

一切,需要时间!

捷克,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程度达到百分之百,这是什么意思呢?捷克除了工业之外,就没有别的了,比如农业,捷克需要的粮食,全部都是英法给提供的。

而在捷克的工业中,最重要的就是斯柯达!

在后世,斯柯达已经是大众旗下的一个二流汽车品牌了,命运让人唏嘘不已。

而现在,斯柯达是捷克的工业支柱。

斯柯达公司在1859年由捷克人阿尔诺在捷克西部城市创建。在1868年的时候被奥地利一个名叫斯柯达的伯爵买去。从1869年起工厂被命名为斯柯达工厂。

当时的斯柯达,主要生产猎枪、机关枪和大炮战车等等,尤其是大口径火炮和装甲车辆,是一战奥匈帝国的主要武器提供商。

在捷克西部的工业重镇比尔森和维尔兹姆,设立着很多厂房。

就拿去年来说,斯柯达兵工厂一年的火炮产量,几乎是英国本土兵工厂的总产量。

除了军火之外,斯柯达兵工厂还经营机床,火电设备,生产小轿车、大轿车、载重汽车、有轨和无轨电车汽车、电力机车等各种重工业产品,可以说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的支柱。

而现在,虽然捷克已经四分五裂,但是,捷克人民,还和以往一样地生活着,捷克的斯柯达兵工厂,也是如此,每天,工人依旧在按时上班。

只是,在工厂中,多出了一些新面孔而已,一些来自德国的工程师,加入到了斯柯达兵工厂来,他们在对斯柯达兵工厂的产品进行评估,确定是否要改造。

首先评估的,就是斯柯达兵工厂的拳头产品,lt-35轻型坦克和lt-38轻型坦克

其中,lt-35轻型坦克是以英国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为基础,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开发出来的坦克。

这种坦克战斗全重为105t,乘员4人,装1门37mm火炮,采用120马力的水冷汽油机;变速箱有6个前进档和6个倒档。

最大装甲厚度35毫米。坦克的最大速度为35kmh。

如果从这个时代来看,这种坦克也算是先进的了,所以被出口到很多国家,总产量在200辆以上。

但是,和德国的坦克一比,那就差远了。

同时,就从去年开始,斯柯达公司也在对这种坦克进行改进,最大的改进就是将lt-35坦克每侧的8个小直径负重轮,换成了每侧4个大直径负重轮。

这让它的机动性能变得更加出色。

而其他方面,并没有改变,依旧是37毫米坦克炮,发动机的功率稍稍提高到了125马力,而自重降低到了94吨,机动性能提高了。

而这种改进过来的,叫做lt-38坦克,在历史上,是从38年才开始量产的,而现在,仅仅是组装出来少量的底盘而已。

对斯柯达公司来说,这种坦克是他们的骄傲,而在德国的工程师眼里,这种坦克,属于看都看不上的货色。

如何硬要比,大概和历史上的3号坦克的性能差不多,而历史上的德国,在获得了这些坦克之后,也是如获瑰宝,编入自己的军队中,改名叫做pzkpfw35t和pzkpfw38t坦克,毕竟,当时德国的3号坦克的数量也严重不足。

而现在,德国都开始准备量产四十吨级的黑豹3坦克了,这种10吨级的轻型坦克,实在是太差劲了,简直就和小孩儿的玩具一样!

“我建议,立刻全面停止这种lt-38坦克的生产。”来自德国的工程师,克尼波坎普,向着希瑞克说道:“这款坦克根本就无法满足我们的军队需要!”

全面停止!

现在,德国境内的各个军工厂,正在全力生产之中。在流水化生产的高效率下,在施佩尔成为了装备部长,大力地改进之下,德国的军工厂的坦克产量,正在飞速地发展。

预计到今年的时候,德国的坦克产量,应该能超过一千辆。但是,对于德国的装甲部队来说,这依旧是杯水车薪。

按照德国装甲之父,古德里安的设想,理想的装甲师应该下辖一个装甲旅,每旅辖2个装甲团,每团辖2个装甲营,每营辖4个坦克连,每连编制坦克为21辆,这样德国装甲师一共编制有336辆坦克。

那么,一年的坦克产量,也才仅仅够三个装甲师的编制而已。

哪怕是缩减坦克的编制,比如每营从4个坦克连缩减为3个坦克连等等,一年的产量,也就够五个坦克师的。

而本来德国高层的打算,是在今年要建成十个装甲师的,如果坦克不够,那就只能进一步地缩减坦克师中的坦克编制。

而现在,增加坦克数量是最急迫的,让斯柯达公司,全速生产己方的黑豹坦克,这是最重要的!

(历史上,41年刚和苏联开战的时候,德国的坦克年产量是3083辆,而到了44年,也就是施佩尔接手军工生产之后,德国当年的坦克产量就达到了惊人的7908辆。现在,二战还没有爆发,德国没有转入战时军工,而且,生产的还是工时数比较高的中型坦克。但是以现在书中的情况,苏联进口的矿石足够,资金足够,所以,一年生产一千辆黑豹坦克,应该不算华东之雄扯淡吧?华东之雄已经吓怕了,任何一个数据让人不满意,都会有读者要弃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