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第三帝国 >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航空反潜

第三帝国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航空反潜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1:03:37 来源:蚂蚁文学

“我们支援苏联的运输船队,再次遭遇了袭击。”在白宫,罗斯福坐着轮椅,在一张大比例的高清世界地图前面沉思,就听到了身边助手的话。

马歇尔说话的时候,面无表情,显示得比较沉稳,但是,他的手指头却在微微颤动,此时他的心情绝对不平静。

支援苏联的货船,一再遭受袭击,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但是,这次和以往都不同。

以往的时候,遭遇袭击是在北极航线上,几乎是过了白令海峡之后,才是最危险的容易遭受伏击的海域,但是现在呢?

为了避免在北极航线遭受伏击,这支编队并没有走北极航线,打算到达远东的苏维埃港卸货,然后通过陆地运输过去。

结果,在勘察加半岛南部海域,突然就遭受了袭击,这完全打破了他们的美梦,远东航线也不好走!

接下来呢?

要怎么支援苏联?

尤其是,和以往最不同的,就是这次的潜艇,数量相当巨大。

“我们反复研究过北极航线上遭受袭击的情况,可以确认,在北极航线上,水下的潜水艇数量很少,最多不超过三艘,甚至可能只有一艘,因为从来没有见过两艘潜艇同时出现,因为对方的水下航行能力特别出色,才让我们认为可能有三艘。”

马歇尔继续在给罗斯福分析:“但是在勘察加半岛南部,遭遇了大量的潜艇,据我们估计,数量大概有二十艘左右。他们就像是狼群一样,上来撕咬货船编队,担任护航任务的军舰,在第一时间就被击沉了。”

数量巨大的德国潜艇,出现在了北太平洋区域,对美国来说,这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虽然到现在为止,这些潜艇都是在袭击援助苏联的货船编队,但是谁能知道会不会跑来打美国舰队的伏击?

而且,在这么猖獗的潜艇活动下,他们无法再继续向苏联输血,那苏联人肯定撑不住的。

“这真是个坏消息啊。”吸了一口烟,继续说道:“走陆路,简直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在阿拉斯加坐渡轮过去,就必须要打通海上运输线。”

在二战中,曾经有过公路运输的壮举,就是滇缅公路的庞大的汽车队,支撑着重庆政府的战斗,但是,那才多少公里?

如果从美国直接走陆路,跨越白令海峡,运输到莫斯科去,那要跨越大半个地球,走的路途足足是这个的十倍以上,整个车队至少要有一半来运输燃油才行,绝对不可能完成。

不能走陆路,空运也不行,美国没有足够的运输机,而且空运耗费的资源,一点也不比陆路少。

所以,还得是水路,还需要打通海上运输线。

“莫斯科也是这个意思。”国务卿赫尔说道:“苏联人请求我们出动海军,给他们的货船编队护航。”

苏联海军实力孱弱,几乎还都是沙皇时代的老家底,主力舰队在西线已经没有了,远东舰队根本就不行,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只能求助美国。

听到了这话,罗斯福皱着眉头:“不行,我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海军来打通这条运输线。”

现在,美国海军要和岛国海军硬磕的,眼看岛国海军都要在夏威夷群岛扎根了,己方哪里有能力来给苏联提供护航舰艇?

“不行,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军舰。”罗斯福说道:“护航编队,要靠苏联海军自己解决。”

如果有上一艘战列舰镇守编队,那德国潜艇就要顾虑很多了。只不过,主力舰只怎么可能提供给苏联人?谁知道会不会被意外损耗掉?美国可消耗不起。

“我们可以给苏联人提供商船,炸沉多少,我们就提供多少。”罗斯福说道:“这已经是我们最大的底线了。”

在后世,德国人的狼群战术,最终被盟军粉碎,至于原因,有很多的说法,比如盟军反潜技术的提高,比如他们舰长的操作娴熟等等,但是在后面还有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美国工业基础雄厚,造出来的货船,比消耗掉的多,美国人能抗住。

现在,美国人也只能用这种手段,随着战争机器的开动,美国工业全面转入战时体制,强悍的工业机器开动起来,多少消耗都能再生产出来。

美国提供商船,损耗多少就提供多少新的,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了。

“不行,不够,如果我们只提供商船,还是避免不了这种结局。”尼米兹上将忧心忡忡地说道:“不增加反潜兵力,只能给德国人送猎物而已。”

作为海军将领,尼米兹上将是专家。

“可是我们绝对不能给苏联人提供护航舰队,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兵力。”罗斯福说道。

“是的,我们不能提供护航舰队,但是,我们可以提供航空兵啊。”尼米兹上将说道:“我们可以提供专业的反潜机给苏联人。如果部署在勘察加半岛的话,就可以照顾到附近五百公里之内的海域。”

美国的科技是无比先进的,如何侦查水下的潜艇,也是他们的一个重点,他们经过研究,已经开发出磁异探测仪,装备在pby-5“卡塔林纳”水上飞机上。

早在珍珠港遇袭之前,这套系统就进行了试验,一架pby-5从罗德岛起飞,探获了潜艇,成功的验证了磁异探测仪系统。

后来,海军研究实验室证实在不使用笨重的附属天线系统的情况下,pby-5的雷达系统可以接收和发送电磁脉冲。

除了这套磁异探测仪系统之外,还有声呐浮标。

和历史一样,就在1941年,美国开发出了声纳浮标,只不过使用飞艇携带,而飞艇巡逻时即使探获的目标,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武器来进行攻击,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距离实用还有一段时间。

总之,对美国来说,利用航空器来反潜是完全可行的。

“苏联人根本就没有合适的飞行员来飞这些装备。”国务卿赫尔在一旁说道:“他们的飞行菜鸟们,都开始经过匆匆训练就走上西线战场,如果要反潜,需要至少几十架的飞机成员,他们根本就找不到。”

“可以派我们的去啊。”尼米兹说道:“我们有经验丰富的机组,干脆连装备带人,一起打包到勘察加半岛,苏联人是不会拒绝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